青青的海 (四)日月山

东风再起
楼主 (文学峸)

 

青青的海 (四)日月山

 

终于那些骏马的嘶鸣和欢快的笑声都在弥漫的尾烟中消失了。 老爷车开始费力地爬坡。 爬得愈高, 柴油机的轰鸣声愈响, 步履却愈发蹒跚。 我们甚至开始担心会不会半路抛下锚来。 这念头转了没一会儿, 车竟真的停下来。 司机转过头叫我们下车。 说是日月山到了。

这是一个有大小两座山峰的山。 说是山峰, 其实峰顶离我们所在的地面也不过十来米。 但这里海拔四千多米, 却是这一大片青藏高原最高的所在了。  

小韦和我,穿上预先准备的毛衣夹克,跟着大家下了车。扑面而来的山风,裹挟着搜骨的凉气,一个劲儿地往毛衣里钻。高原稀薄的空气,同时让人有些呼吸不适。同车的有几个游客,就因为身上衣物太单薄,又有些高原反应,走了几步就回车上去了。我们深呼吸了几下,紧了紧身上的夹克,放开步子,走到峰口处眺望。

脚下的青藏公路,曾是传说中的唐蕃古道。从峰口向两边婉转延申。我们想象着从前的商旅行者,一路跋涉,到这四方之顶时的心情。如果要打个比喻,或许可以说像是在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看到的只有天地在四面的交合。

山口的侧边,建有两个纪念博物馆。我们就用这一会儿司机休息的时间,一幅幅地浏览里面陈列的图画,物品,和传说。

相传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临行送给她一面日月宝镜。 不论公主身在哪里, 只要拿出宝镜来看, 里面就是长安的景象和家人的面容。 离开长安的一路上, 公主在车辇里不时地取出镜子, 看着爹娘的样子和生长过的地方, 泪水没有停过。

队伍来到了这里。 已经成了泪人儿的公主下了车。 登高向东眺望, 看不见长安。 向西遥望, 空旷旷亘无涯际的草原。 手中的宝镜又映出长安热闹的情景。 公主噙着眼泪, 举起宝镜竟向岩石上摔去。然后告诉从者她告别了长安, 从此要在青藏高原上快乐地生活。

宝镜一碎为二, 一半化成了日山, 一半化成了月山。 千百年了,还记着那纤弱的身子渐渐融入大草原时再不回头的背影。
 

(待续)

--

原创文字。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n
nearby
继续跟读东风如何吹过西北
东风再起
谢邻兄。聪明节快乐~
k
kirn
怪不得小布不来。。文成公主其实该是个工科女,我觉得她对西藏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比嫁人大多啦
可能成功的P
文成公主好可怜
鲁冰花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传说很美。
东风再起
是啊,文成公主满了不起。
东风再起
嗯,可歌可泣。如果把日月宝镜比喻成当时唯一一个ipad,她能一把摔碎了。现在恐怕大部分人做不到。。
庄文雅
文成公主还有这么洒脱的传说呀。
东风再起
是。也很孤绝苍茫。青海长云暗雪山。。
东风再起
对啊。不到日月山,我也不知道。:)
k
kirn
那是美女和野兽里面的那面镜子
东风再起
嗯,应该找迪斯尼要版权。:)
l
lovecat08
山名,豪情满怀!
a
applebee3
宝镜一碎为二成了日月山的传说!你有捡那里的小石子吗?
东风再起
名字确实响亮又有气魄。:)
东风再起
这个传说,有唐人对公主的不舍,也有藏人对公主的尊敬。可叹,也可赞。:)
平等性
好小说!就是这一个段落稍微短了点,不过瘾 :)
东风再起
谢平等兄。以后争取写长一点的故事。:)
尘凡无忧
为啥这么多跟帖了还没上首页?
尘凡无忧
这个传说很显文成公主的个性。。。也是古时女子的悲哀,一旦出嫁,就真的是重新投胎做人,幸与不幸都没有回头路了。。。
东风再起
是这样。问无忧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乌克兰的公主,你嫁到俄罗斯就能避免战争。你会去吗?:)
尘凡无忧
身为公主,不由自己。。。除了和亲,就没有别的途径吗?:(
东风再起
文成公主明大义。。没本事的是汉元帝之后的历代靠和亲谋得一时安宁的帝王将相。包括李世民。
庄文雅
东风看来,李世民不如泽连斯基男人了:)
东风再起
庄兄比得有意思!如果泽连斯基也被普京给予这个选择而拒绝的话,那这个说法成立。当然李世民有更多的办法保持和平。而不是和亲。
庄文雅
文成公主和亲之时,唐朝进入贞观15年,国力强盛。并非为了“和平·”,应有更体面的原因
江南一朱
是个奇女子的故事,放得下过去才能过好未来的生活,和亲的公主很多结局悲哀,希望文成公主的是个好结局-我忘记史书了
k
kirn
和探春一样?文成公主一定是个很能干的女科学家
k
kirn
我觉得她一定也有她的成就感。古代女子,也不见得就只靠婚姻决定自己的幸福。
浮云驰
文成公主在藏地非常受爱戴
浮云驰
和亲难道不是松赞干布求来的
c
cxyz
然后告诉从者她告别了长安, 从此要在青藏高原上快乐地生活。— 可以看出文成的率性侠性
糯米粥
身为皇室人,平时受万民供养,而和亲是有效的外交手段,预先免万民于战乱流离之苦,公主就该有这种政治素质

而她摔掉镜子,我想就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的意思。

 

东风再起
谢谢小柯,浮云,一朱,小c,还有糯米的精彩点评留言。写这一段,也确实是因为打心眼里佩服这位了不起的奇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