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初二的时候,开始留意到课室我隔条过道的女孩F挺好看的,有时我会瞄一眼。
80年代初,我们的班主任思想挺先进的,他从放手让班干部去安排班里的各种活动,协调各种事情,他尽量不出面。因此,班干部每周都有一两次碰头开会,五一、国庆、期末就更多活动了。我和F都是班干部,在这些小会上经常见。我觉得她跟我比较愿意说话。
初中毕业前,我知道我高中要回老家上,就去到好些同学家串门,当作告别。我小学一年级前就来了这个小镇,但是一直住在我爸的单位里,也就是我读书的学校。学校外面的地方,我就去过书店、电影院、百货商店,居民区从没去过。
先去了几个男同学的家,认识了几条路名。其实我最想去F家。然后有一天真的去了F家,那是沿街的一个小杂货铺,前面有骑楼。店的里面有个小空间,我们就在里面坐了下来聊,她有时还要出去帮忙。他们居住的空间在哪?当时没有想,现在回想,是在二楼吗?
在F家,她的父母也过来跟我聊了会天,我开始有点尴尬,怕被看穿小心思。原来她父母跟我父母一样,也是老师,只是在不同的学校工作。但是他们是本地人,就在自己临街的房子开店。我好奇,我父母每天下班后备课、批改作业,有时都要拉我帮忙改作业,他们父母怎有时间开店?也没好意思问。他们给我泡了茶,然后在店里拿了一些零食。当时卖零食,都是大玻璃罐子装着来陈列的。
平常家里来客人,父母都泡茶。我小时后觉得茶是苦的,不喝。初三这段时间去串门,别人都给我泡茶,顿时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同学来我家串门,我也给他们泡茶。可能喝了茶以后有兴奋作用,我觉得我的话都多起来。初三最后的两个月,我说的话比前面13年的加起来都多。
说起来,居然他父母都认识我父母,我就更加留心别说错什么了。跟我父母熟悉的几个叔叔阿姨,跟他父母也熟悉。回到家,我跟父母说我去F家了,他们都能说出F父母的全名。我妈说:“你还记得李老师吗?我以前的同事。他就是F的外公”。我真不记得李老师了。
我走之前,F和其他同学也来过我家,我也学着泡了茶。
高一我就在老家上学了,老家离小镇一两个小时的车程。我跟F还有通信,谈谈新的学校,还有学习的情况。一个姓L的阿姨来了我家两三次,她跟我妈和F的妈妈都熟,她拿我打趣,说她去F家的时候,看见邮递员送信,是我寄给F的。
大概是初二的时候,开始留意到课室我隔条过道的女孩F挺好看的,有时我会瞄一眼。
80年代初,我们的班主任思想挺先进的,他从放手让班干部去安排班里的各种活动,协调各种事情,他尽量不出面。因此,班干部每周都有一两次碰头开会,五一、国庆、期末就更多活动了。我和F都是班干部,在这些小会上经常见。我觉得她跟我比较愿意说话。
初中毕业前,我知道我高中要回老家上,就去到好些同学家串门,当作告别。我小学一年级前就来了这个小镇,但是一直住在我爸的单位里,也就是我读书的学校。学校外面的地方,我就去过书店、电影院、百货商店,居民区从没去过。
先去了几个男同学的家,认识了几条路名。其实我最想去F家。然后有一天真的去了F家,那是沿街的一个小杂货铺,前面有骑楼。店的里面有个小空间,我们就在里面坐了下来聊,她有时还要出去帮忙。他们居住的空间在哪?当时没有想,现在回想,是在二楼吗?
在F家,她的父母也过来跟我聊了会天,我开始有点尴尬,怕被看穿小心思。原来她父母跟我父母一样,也是老师,只是在不同的学校工作。但是他们是本地人,就在自己临街的房子开店。我好奇,我父母每天下班后备课、批改作业,有时都要拉我帮忙改作业,他们父母怎有时间开店?也没好意思问。他们给我泡了茶,然后在店里拿了一些零食。当时卖零食,都是大玻璃罐子装着来陈列的。
平常家里来客人,父母都泡茶。我小时后觉得茶是苦的,不喝。初三这段时间去串门,别人都给我泡茶,顿时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同学来我家串门,我也给他们泡茶。可能喝了茶以后有兴奋作用,我觉得我的话都多起来。初三最后的两个月,我说的话比前面13年的加起来都多。
说起来,居然他父母都认识我父母,我就更加留心别说错什么了。跟我父母熟悉的几个叔叔阿姨,跟他父母也熟悉。回到家,我跟父母说我去F家了,他们都能说出F父母的全名。我妈说:“你还记得李老师吗?我以前的同事。他就是F的外公”。我真不记得李老师了。
我走之前,F和其他同学也来过我家,我也学着泡了茶。
高一我就在老家上学了,老家离小镇一两个小时的车程。我跟F还有通信,谈谈新的学校,还有学习的情况。一个姓L的阿姨来了我家两三次,她跟我妈和F的妈妈都熟,她拿我打趣,说她去F家的时候,看见邮递员送信,是我寄给F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