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几乎是忏悔

尘凡无忧
楼主 (文学峸)

烟火人间


你的母亲抱着木柴
她走向炉灶仿佛走向圣坛
风掀着她的白发像
掀着一面旗子
山岗上的黄昏被衬得更加橘红
从树林走向人间的文明
每一步都是妥协,都是退让
你的母亲低下头去
点燃火炉中的木柴像点燃自己
你闻到食物的香
或者看见灰烬中的铁

 

几乎是忏悔
 

有时他会爬上岸。
女人是鱼。滑溜溜的一尾鱼。
他喃喃自语,眼前晃过五彩斑斓的鱼群。
我追逐她们,得到了她们。
海水的凉,让他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她们交换走什么?
他低头看空张着,布满盐渍的手。
金钱,名誉,光阴,还有
他失去照镜子的勇气——
镜子会涌出没有灵魂的腥味。
我得到了什—么—?
一条鱼尾忽然击来浪花,像个断句。
他本能地跟随,返回水中,
一粒盐消失于大海。

 

尘凡无忧
其实只想发第二首,看看大家读的感觉。。。因为被批很差。。。。:(
l
lovecat08
哈!最近看吃食的YouTube都是人间烟火,倒过来,意思大不同。
l
lovecat08
绝了,被批很差,还拿出来秀,怎地?不信邪?哈!
尘凡无忧
哈哈哈,因为有人说读不懂,所以想请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写得很混乱。。。
鲁冰花
更喜欢第一首,朴实悠远的感觉。。
尘凡无忧
这首烟火人间是命题诗。。。我就是摸索着写。
尘凡无忧
嗯,第一首喜欢的人多。第二首能看懂不?:)
鲁冰花
跟你昨天的小说一个主题?
尘凡无忧
对啊对啊。。。。:)
W
WXCTEATIME
你发在哪里?我看看他们怎么批你;)
尘凡无忧
555,我怕你说他们批得对。。。:( 第一首表扬第二首批。其实第二首得了个日冠军,但是评论员不认可。。。
尘凡无忧
《烟火人间》的评论见内。。。。。。

《烟火人间》的解读——by快快

 

烟火人间
/尘凡无忧

你的母亲抱着木柴
她走向炉灶仿佛走向圣坛
风掀着她的白发像
掀着一面旗子
山岗上的黄昏被衬得更加橘红
从树林走向人间的文明
每一步都是妥协,都是退让
你的母亲低下头去
点燃火炉中的木柴像点燃自己
你闻到食物的香
或者看见灰烬中的铁

       这首诗整体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科学的和谐共存性和重要性。层层画面展示,剥离画面不断的探视生命的本体,去接近生命的本体。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的诗歌写这一类似的体裁时力求“破冰”,而这位作者是反其道而行之“入冰”,虽是入冰,却也入的有温度。
       开篇“你的母亲抱着木柴/她走向炉灶仿佛走向圣坛”。十九个字,构建出烟火气里的仪式感,信仰的力量。可以平凡,平淡,但绝不敷衍。这是一种态度,生活的态度。
      “风掀着她的白发像/掀着一面旗子”作者14个字把母亲的形象再勾勒一遍,着重写了白发,与之对应的是旗子(帜)。“旗子”这类意象情感鲜明,特定的使用于特定的场合,也代表了政治文化立场。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很有意思的是作者用“子”不用“帜”就不难看出作者想从“小我”的个体母亲形象出发的,就本身而言母亲这个词汇就可张可驰,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只一个,就是更接近生命本体。进一步探视生命本身。让诗歌更有视觉冲击力,进一步刺激读者的深层次的思考。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作者转换一个场景再写,把场景挪到了外景:“山岗上的黄昏被衬得更加橘红/从树林走向人间的文明。”诗在这里也起到了走向更深层次的转折点,像动漫里的特效处理,谁都知道人类的进化过程,虽然这种进化理论也有人提出质疑,但都找不到更好的解释,甚至更有力的证据去证明。这里作者也加入了中国山水画里的技巧画法“点染”,来曾强艺术效果,山冈上的黄昏是“橘红”,整首诗一下子有了能透视又饱和度高的空间感。从里往外一次透视,转换一下思维角度即可从外向里透视人类行动轨迹贯穿人类历史,贯穿整首诗歌达到烟火人间的冷暖里唯一的贪念,那点可怜的温情。透过这种空间感,人间黄昏瞬间升温,不难想象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谈论这一天的收获或是失落。但是橘红还让我联想到沙尘暴,我曾经就亲眼看到沙尘暴到来之际的那种色泽,不是猛烈的风让我差点丧生,我是不会觉得作者笔下的这种橘色的带有警觉性和侵略性,这难道也是作者像通过视觉告诉我们,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和谐共生的理念么?是的,作者接下去的诗句为我解开不少疑惑。
        “从树林走向人间的文明/每一步都是妥协,都是退让/你的母亲低下头去/点燃火炉中的木柴像点燃自己”。妥协既和谐重组,还指向了人类必须向生活妥协,低头。从这里可以看到诗歌悖论的美学和矛盾的修饰。还有诗歌点染的艺术再现。
         悖论是人生的形式,是审美活动的基本内容,当然能在文本上超越大众文化审美,并于现实契合是好的。美学领域充满无究的悖论,有难以解决的矛盾。才让我感觉到充实与神秘。
         这种感觉让诗歌进入生活的融入点,也切进了人间虽美也苍凉的感觉,作者这里的苍凉实际上是有异于常人理解的苍凉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
      “你闻到食物的香/或者看见灰烬中的铁”。“食物的香”人间烟火的体现,“灰烬中的铁”铁被生活日常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喻物也喻人。我记得当代有个女性诗人李轻松曾这样说:“铁是我们的故乡”,它粗糙,深情,饱满,坚韧,成为我们生活的底色。
      审美的发源点有感性,愉快,当下,而这只是审美的发源点,而不是它的归结处。在发源点的表象上和大众的审美上有契合,但少有大众文化文本审美超越大众文化审美的,少有跟现实契合。也就是缺少审美超越的精神 。一首好诗,理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生活的承载而不油腻。这就是诗呈现的艺术效果。

 

尘凡无忧
《几乎是忏悔》的评论见内。。。。。。

《几乎是忏悔》这首诗,虽说获得日冠军,但此诗对我个人而言,作者在诗中除了给读者呈现环境和表达一种心绪外,并未让我感触到其它有价值的东西。这首诗在人称代词"他"和“我"的反复运用上,造成此诗主题散乱、混沌,不知所云。诗中某些诗句也不通顺,如:他低头看空张着。对于这句诗,我既读不通,又读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是我个人诗学浅薄的缘由吧!

 

 

W
WXCTEATIME
得了冠军还不满足,贪了点吧,;)
尘凡无忧
哪里哪里,我把评论员的评论附在下面跟帖。。。被批得很惨。。。。:(
k
kirn
第二首放在昨天的小说后面做后记就很合适
W
WXCTEATIME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不用太在意,人家不是高度好评你的第一首了吗?;)
F
FionaRawson
特别喜欢第一首,提一个建议,这里加个逗号

风掀着她的白发,像
掀着一面旗子

尘凡无忧
是两个网站的不同评论员。第一首在第二首评论员所在的网站也是惨遭淘汰的。。。。:(
尘凡无忧
嘿嘿,我当时写的时候就想要不要这里加个逗号。。。:)
尘凡无忧
看来大家都读懂第二首了。。。。是不是因为事先看了小说的缘故?
庄文雅
上一个诗集我读懂了她一个大概,这一集我一首都读不懂:)

但不妨碍我的葱白哦

尘凡无忧
我当时决定不加,是为了语气显得冷峻一些。。。。一停顿就会有柔情的感觉。。。我瞎说的。LOL
尘凡无忧
555,真的读不懂?:(
W
WXCTEATIME
那就不去那个网站了呗;)
东风再起
看到这个评论笑出声了。这就是写掉助词的后果。。他低头看空张着,是不是后面少了个的?:)
东风再起
风前面可以加个东字。哈哈
东风再起
都挺好的。单从这两首诗看,无忧写理性的诗比感性的诗更有力些。。
n
nearby
我也读得晕。还是情诗好懂,这个深奥,评论员厉害,居然貌似一清二楚

:-(

庄文雅
不用worry,我是后进生。

再说一遍,喜欢《她》。

尘凡无忧
万一不好听的声音恰恰是真实的声音呢?。。。:)
尘凡无忧
我是读这个评论读得很郁闷。:( 不过后来特地去查了一下他写的别的评论,就安心一点了。。。。
忒忒绿
读了第一个评论,我越发晕了:)
尘凡无忧
哈哈,庄主早不说。。。。谢谢喜欢。:)
尘凡无忧
真的吗真的吗?我又双叒叕要信了。。。。:)
尘凡无忧
啊?邻兄也读晕?。。。。:(
花似鹿葱
被老公批了?
尘凡无忧
嘿嘿,第一首是解读有点过度。。。所以诗歌的解读太具个性了。。。
尘凡无忧
哈哈哈,不是。我老公压根儿不读诗。。。被所谓诗歌评论家批了。。。:)
W
WXCTEATIME
要坚信自己是最好的。
忒忒绿
这个评论人好像没看懂:$
尘凡无忧
第一首是一个诗歌网的同题诗,不是和任何人的。:)
尘凡无忧
那会不会盲目自大?:(
忒忒绿
知道了。木好像也有一篇类似的
尘凡无忧
没注意。忒绿叫谁都这么亲切啊。:)
n
nearby
第一首在读了三遍后懂了许多,第二首还是有点晕。"每一步都是妥协,都是退让",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评论员说得很仔细,但是这句最让我糊涂  :-)

n
nearby
评论员真的厉害,他的解释帮助理解(第一首)。邻兄脑袋不够用,面壁一会
尘凡无忧
哈哈,其实这样解读诗我也不习惯。。。
庄文雅
读了这份评论,我……我更安然于读不懂无忧:)

啊,无忧,你是一条

幽深蜿蜒曲折的隧道

和凹凸不平的迷宫

隧道没有尽头

迷宫让我流连忘返。

W
WXCTEATIME
想想李白。:)
尘凡无忧
邻兄面完壁没,还等你的小菲呢。。。
尘凡无忧
啊,庄主/原来你这么会写诗/“无忧”可以换成/任何女人的名字/。。。。LOL
尘凡无忧
哈哈哈,好,我去想想他。:)
k
kirn
那你好天天写诗骂他!
紫若蓝
“一粒盐消失于大海”~好!
尘凡无忧
不行。我害羞。。。。:(
尘凡无忧
谢谢若蓝。:)
n
nearby
今天晚上有点忙,改天
浮云驰
为什么说第二首难懂?就是站在男人的角度上写对女人的追求然后反问自己是否在风花雪月中得到了爱情。只不过我也不太喜欢这首,

因为女人在里面没有血肉,仿佛就是被人追逐的战利品,或者是冷冰冰的嘲笑者,总之缺少温度,如果这个男人是这样理解女人的,那么他最后只剩一把盐在手里也是正常的:)

尘凡无忧
对啊对啊,我想写的就是这样一种男人。看来坛友多半都能看懂这首诗,评委们不是瞎选的。不知道为啥那个评论员说他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