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轼的人生伴侣中,王弗和王闰之先后是他的正妻,第三位是名气更大些的,他的侍妾王朝云。
百度人物简介:王朝云(1063~1096),苏轼侍妾,字子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12岁被苏轼收为侍女,18岁被纳为侍妾。20岁生苏轼第四子,名遁,半岁夭折。
苏轼有一首赞西湖美景的传世佳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据说是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则寄寓了苏轼初遇王朝云时为其清丽脱俗的形象而心动的
感受。
另一则故事也广为人知:东坡一日退朝,吃完饭,抚着自己的大肚皮问左右:“你们知
道这里装的是什么?”一婢回答:“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又一人说:“都是见
识。”苏轼摇头。最后朝云不紧不慢回答:“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闻言仰天大
笑:“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从此对朝云怜爱有加。
要知道王朝云不是苏轼的同事,不是苏轼的老师或学生,只是家里一个身份低下的侍妾,
就这样凭着自己的聪明和领悟,对苏轼有着透彻的理解,与前两位妻子比,王朝云更像
苏轼的一个知己。
苏轼在朝为官春风得意时,为了应酬的方便,门下也曾养过不少侍妾。侍妾与妻子不同,
没有陪你终老的义务。就在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去世第二年,新党再次执政,苏轼以讥刺
先朝的罪名再次遭贬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树倒猢狲散,身边侍妾各奔前程。唯
有王朝云不忍离去,坚持陪伴落魄中的苏轼去惠州。惠州是个什么地方,遥远的岭南烟瘴
之地,那不是去旅游的。
苏轼感念王朝云的这份不离不弃的深情而写下《朝云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似通德
伴伶玄。”感慨当年白居易(乐天)年老多病时,连他最宠爱的侍妾樊素(擅唱杨枝)
都离他而去,而自己却比白居易幸运,身边尚有朝云,恰如晋人刘伶玄老时得爱妾樊通德
相伴。
王朝云与苏轼相知之深,可谓举手投足间,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东坡所写的诗词,
哪怕是轻描淡写地涉及往事,都会引起朝云的感伤。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苏轼为她写的这首《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唱到
“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难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
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
伤春了!”朝云文化不高但很有悟性,从这些诗句里她大概感受到了人生短暂、命运无常
的况味,也体会到了苏轼对宦海浮沉、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于是止不住悲从中来,不能自已。而苏轼也深知朝云的这份痴心,才故意笑而劝慰,两人
之心心相印,可见一斑。后来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王朝云在惠州时遇瘟疫,身体十分虚弱,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每日
与经卷药炉相伴,歌舞旧梦早已离她很遥远了。从小生长山水胜地杭州、娇花弱柳一般的
朝云,最终还是耐不住岭南湿热恶劣的气候,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带着对苏
轼的深深眷恋与不舍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苏轼语)
苏轼尊重朝云的遗愿,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亲笔为她写下《墓志
铭》,铭文最后像四句禅谒: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
还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并亲手写下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苏轼何其有幸,人
生遇到这三个女人:结发之妻王弗,患难之妻王闰之,红颜知己王朝云。尤其是王朝云,
在苏轼的晚年,失去一切功名利禄只剩一个老朽之躯时,仍然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正是这些平凡又卓越的女性,用她们的智慧、体贴、理解和关爱,给了苏轼人生的温暖和
驱动,促使他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得遇这样的妻妾,不也是苏轼一
生的幸运与幸福吗?
(这个系列完了。)
【苏轼和他的女人们】之:王弗
【苏轼和他的女人们】之 王闰之
以上三篇主要资料来源:
蔡景仙主编的《苏东坡的旷达人生》
北京大学康震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百度百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饱含感情的文章,多谢!
朝云后来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她在咽气之前握着苏东坡的手,念着《金刚经》上的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得陇望蜀、得寸进尺
还有军旅系列、开店儿系列、人在旅途系列。。就是敢写,哈哈
我一定是你的忠实读者
你写的每一篇怎么都觉得这么好看呢,读后总是挺感动的
苏学士要用当代时髦语来说,就是那种人格魅力,不世出的大才子,偏偏还宽厚大度,举重若轻。读后感觉是,他的这几位夫人都完全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就是当烧火丫头,估计也喜滋滋的。
红尘滚滚,当年的高官巨贾今何在?可苏大学士的诗词书法,甚至个人生活,代代相传, 经久不衰。而他的三位夫人,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所以,能受到世世代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爱戴不是没有原因的,三位夫人也给他加分。
糯米总是给我以鼓励,但我知道自己水儿深浅,等我攒攒勇气啊:)
你的水浅。相反,你写的东西后面可以看出你不仅阅读量大,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且阅历丰富,能上能下,乐观心大还有韧性。
我在网上不说违心的客气话的。读到你的文,文里内容每次都让我挺感动的。
咱们写啥,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比如我喜欢总结,否则就忘了。比如可以感受到这里有些ID比较感性,写诗是一种情感的倾诉/表达。比如小茶喜欢诗经,等等
冰花加油!你要是出书,我一定下单。你写的很多东西,在我看来,是我读过的高质量的文
你让我增加了些许自信,可能从小被我妈打击的,总是信不过自己。谢谢你糯米。
你读了很多书,也要尝试着写些系统的文字,你的见解很独到的。
没有出书的打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哈哈
上网有个好处,聊一聊有时很有启发。但东溜溜、西转转的也浪费不少时间。。就你说过的硬币的两面吧。
嗯,这几年家里有10年级高中娃,鸡飞狗跳。以后要是空巢,要是有心劲,说不定也试试系统的写。
我跟你说的都是真心话,绝不是客气话。你写文的文采,结构,繁简安排,情感,这些都很棒!
在苏轼的人生伴侣中,王弗和王闰之先后是他的正妻,第三位是名气更大些的,他的侍妾王朝云。
百度人物简介:王朝云(1063~1096),苏轼侍妾,字子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12岁被苏轼收为侍女,18岁被纳为侍妾。20岁生苏轼第四子,名遁,半岁夭折。
苏轼有一首赞西湖美景的传世佳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据说是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则寄寓了苏轼初遇王朝云时为其清丽脱俗的形象而心动的
感受。
另一则故事也广为人知:东坡一日退朝,吃完饭,抚着自己的大肚皮问左右:“你们知
道这里装的是什么?”一婢回答:“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又一人说:“都是见
识。”苏轼摇头。最后朝云不紧不慢回答:“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闻言仰天大
笑:“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从此对朝云怜爱有加。
要知道王朝云不是苏轼的同事,不是苏轼的老师或学生,只是家里一个身份低下的侍妾,
就这样凭着自己的聪明和领悟,对苏轼有着透彻的理解,与前两位妻子比,王朝云更像
苏轼的一个知己。
苏轼在朝为官春风得意时,为了应酬的方便,门下也曾养过不少侍妾。侍妾与妻子不同,
没有陪你终老的义务。就在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去世第二年,新党再次执政,苏轼以讥刺
先朝的罪名再次遭贬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树倒猢狲散,身边侍妾各奔前程。唯
有王朝云不忍离去,坚持陪伴落魄中的苏轼去惠州。惠州是个什么地方,遥远的岭南烟瘴
之地,那不是去旅游的。
苏轼感念王朝云的这份不离不弃的深情而写下《朝云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似通德
伴伶玄。”感慨当年白居易(乐天)年老多病时,连他最宠爱的侍妾樊素(擅唱杨枝)
都离他而去,而自己却比白居易幸运,身边尚有朝云,恰如晋人刘伶玄老时得爱妾樊通德
相伴。
王朝云与苏轼相知之深,可谓举手投足间,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东坡所写的诗词,
哪怕是轻描淡写地涉及往事,都会引起朝云的感伤。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苏轼为她写的这首《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唱到
“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难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
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
伤春了!”朝云文化不高但很有悟性,从这些诗句里她大概感受到了人生短暂、命运无常
的况味,也体会到了苏轼对宦海浮沉、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于是止不住悲从中来,不能自已。而苏轼也深知朝云的这份痴心,才故意笑而劝慰,两人
之心心相印,可见一斑。后来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王朝云在惠州时遇瘟疫,身体十分虚弱,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每日
与经卷药炉相伴,歌舞旧梦早已离她很遥远了。从小生长山水胜地杭州、娇花弱柳一般的
朝云,最终还是耐不住岭南湿热恶劣的气候,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带着对苏
轼的深深眷恋与不舍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苏轼语)
苏轼尊重朝云的遗愿,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亲笔为她写下《墓志
铭》,铭文最后像四句禅谒: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
还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并亲手写下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苏轼何其有幸,人
生遇到这三个女人:结发之妻王弗,患难之妻王闰之,红颜知己王朝云。尤其是王朝云,
在苏轼的晚年,失去一切功名利禄只剩一个老朽之躯时,仍然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正是这些平凡又卓越的女性,用她们的智慧、体贴、理解和关爱,给了苏轼人生的温暖和
驱动,促使他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得遇这样的妻妾,不也是苏轼一
生的幸运与幸福吗?
(这个系列完了。)
【苏轼和他的女人们】之:王弗
【苏轼和他的女人们】之 王闰之
以上三篇主要资料来源:
蔡景仙主编的《苏东坡的旷达人生》
北京大学康震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百度百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饱含感情的文章,多谢!
朝云后来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她在咽气之前握着苏东坡的手,念着《金刚经》上的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得陇望蜀、得寸进尺
还有军旅系列、开店儿系列、人在旅途系列。。就是敢写,哈哈
我一定是你的忠实读者
你写的每一篇怎么都觉得这么好看呢,读后总是挺感动的
苏学士要用当代时髦语来说,就是那种人格魅力,不世出的大才子,偏偏还宽厚大度,举重若轻。读后感觉是,他的这几位夫人都完全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就是当烧火丫头,估计也喜滋滋的。
红尘滚滚,当年的高官巨贾今何在?可苏大学士的诗词书法,甚至个人生活,代代相传, 经久不衰。而他的三位夫人,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所以,能受到世世代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爱戴不是没有原因的,三位夫人也给他加分。
糯米总是给我以鼓励,但我知道自己水儿深浅,等我攒攒勇气啊:)
你的水浅。相反,你写的东西后面可以看出你不仅阅读量大,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且阅历丰富,能上能下,乐观心大还有韧性。
我在网上不说违心的客气话的。读到你的文,文里内容每次都让我挺感动的。
咱们写啥,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比如我喜欢总结,否则就忘了。比如可以感受到这里有些ID比较感性,写诗是一种情感的倾诉/表达。比如小茶喜欢诗经,等等
冰花加油!你要是出书,我一定下单。你写的很多东西,在我看来,是我读过的高质量的文
你让我增加了些许自信,可能从小被我妈打击的,总是信不过自己。谢谢你糯米。
你读了很多书,也要尝试着写些系统的文字,你的见解很独到的。
没有出书的打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哈哈
上网有个好处,聊一聊有时很有启发。但东溜溜、西转转的也浪费不少时间。。就你说过的硬币的两面吧。
嗯,这几年家里有10年级高中娃,鸡飞狗跳。以后要是空巢,要是有心劲,说不定也试试系统的写。
我跟你说的都是真心话,绝不是客气话。你写文的文采,结构,繁简安排,情感,这些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