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祖母回忆她的往事。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她的父亲。我的外曾祖父名字叫项骧,字微尘。项骧从小天资聪明,而且及其刻苦用功,可惜家境非常贫寒。后来由他的族叔资助,才得以完成基础学业,并于1905年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历时四年,于1909年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我祖母一直说他是“庚款”留学生。但我查了资料,1905年的时候还没有庚子赔款留学生,最早的“庚款”留学生于1909年赴美。1909年,项骧都已经毕业了。想来他的资金可能还是来自他的族叔。
那么他获得政治学硕士的经历是真的吗?
是真的,因为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完整保留了他一百多年前的论文。
我因为好奇,去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网站检索。这是检索结果:
https://clio.columbia.edu/catalog/2820280?counter=1
图书馆网站上显示文章是用缩微胶卷保存的, 收录于1909年。其他详细信息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他获得的学位和年份。Shan,就是项;Witsen就是微尘;Sian,应该是“骧”。古人自称一般用自己的字。缩微胶卷保存的地点是:
Butler Periodicals & Microforms Reading Room,401 Butler Library
535 West 114th St.
New York, NY 10027
感谢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如此忠实完整地记录了这一段历史。
骆家辉在竞选加州州长的时候回忆自己的祖父刚到美国时的情景。他说从他祖父当年的家到他现在加州州长的办公室只有两百米远。但为这两百米的距离,他们用了三代人的时间。
在那个中国男人还留着辫子的时代,项骧同学要经过怎样的磨难,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呢?我无法想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0%85%E9%A9%A4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項驤(1880年-1944年),字渭臣,號微塵,浙江瑞安人。中华民国初年官员。
幼年受業於國學大師張經甫,瑞安方言館創設時,為首批學生,兼習外國史]及英文,後先後進入南洋公學進修。
1903年冬,震旦學院(復旦大學前身)主辦馬相伯邀項驤來院主持校政。嗣後又約于右任來震旦學院, 1905年,他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深造,四年後獲政治經濟學碩士歸國,參加清廷留學生廷試,得中進士。次年殿試獲甲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編修,時稱“洋狀元”。
民国初年任财政部参事兼中国银行监督,历升盐务署参议,财政部次长、盐务署署长、盐务稽核所总办等职。民國11年12月至12年1月,12年10月至13年11月,項驤兩度擔任財政部次長。
小时候经常听祖母回忆她的往事。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她的父亲。我的外曾祖父名字叫项骧,字微尘。项骧从小天资聪明,而且及其刻苦用功,可惜家境非常贫寒。后来由他的族叔资助,才得以完成基础学业,并于1905年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历时四年,于1909年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我祖母一直说他是“庚款”留学生。但我查了资料,1905年的时候还没有庚子赔款留学生,最早的“庚款”留学生于1909年赴美。1909年,项骧都已经毕业了。想来他的资金可能还是来自他的族叔。
那么他获得政治学硕士的经历是真的吗?
是真的,因为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完整保留了他一百多年前的论文。
我因为好奇,去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网站检索。这是检索结果:
https://clio.columbia.edu/catalog/2820280?counter=1
图书馆网站上显示文章是用缩微胶卷保存的, 收录于1909年。其他详细信息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他获得的学位和年份。Shan,就是项;Witsen就是微尘;Sian,应该是“骧”。古人自称一般用自己的字。缩微胶卷保存的地点是:
Butler Periodicals & Microforms Reading Room,401 Butler Library
535 West 114th St.
New York, NY 10027
1993年,项骧的孙女项洁专门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找到了这篇论文。她从缩微胶卷翻拍,我们才得以亲眼见到全文。论文是有关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研究 (The exceptions to the tripartite governmental powers in America)。文章是打字机打出来的,边上有一些手写的修改痕迹。感谢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如此忠实完整地记录了这一段历史。
骆家辉在竞选加州州长的时候回忆自己的祖父刚到美国时的情景。他说从他祖父当年的家到他现在加州州长的办公室只有两百米远。但为这两百米的距离,他们用了三代人的时间。
在那个中国男人还留着辫子的时代,项骧同学要经过怎样的磨难,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呢?我无法想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0%85%E9%A9%A4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項驤(1880年-1944年),字渭臣,號微塵,浙江瑞安人。中华民国初年官员。
生平幼年受業於國學大師張經甫,瑞安方言館創設時,為首批學生,兼習外國史]及英文,後先後進入南洋公學進修。
1903年冬,震旦學院(復旦大學前身)主辦馬相伯邀項驤來院主持校政。嗣後又約于右任來震旦學院, 1905年,他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深造,四年後獲政治經濟學碩士歸國,參加清廷留學生廷試,得中進士。次年殿試獲甲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編修,時稱“洋狀元”。
民国初年任财政部参事兼中国银行监督,历升盐务署参议,财政部次长、盐务署署长、盐务稽核所总办等职。民國11年12月至12年1月,12年10月至13年11月,項驤兩度擔任財政部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