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悟对古人相对容易

心存善念
楼主 (文学峸)

对不相信有开悟一说的朋友,请在此飘过。

 

看到最近文学城里最近谈佛论道热情颇高,就此也发表一点个人见解。

 

对于什么是“开悟”没有标准答案。各教各派有各自的解释和定义。我就暂且假设为“与终极真理合为一体”。那么,能合的为智者,不能的为愚人(这后者当然包括我自己)。

 

古时人开悟是有记载的,不相信的也请飘过,因为我不是来争论的。而当代人能证悟者极其稀有,为什么呢?

 

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以我个人拙见,这就是说那个“道”或是“终极真理”是超越语言范畴,不能语言表达的,所以有人描述“道”是什么时,在我看来,其大概没懂道德经的第一句。

 

道德经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孔子的《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大概就是太极生阴阳,阴阳相交生成万物,这里的三也就表示多或者复杂的万物。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也就按此方向衍生发展,从简至繁,以至无穷。

 

因为那真理(“道”)是不可说的,那就说说由“道”而生的并与其最接近的“一”。打个比方,如果“一”是一棵树的根,平常人是不大会知道或了解树根的,因为看不到,眼见为实嘛。而人们能看到的则是生于根并长露于地面的干,枝,叶等。因此,人们也就下意识地认为,能看到的,触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就是全部存在,也才是真实的世界。

 

古人象是刚生出地面的那部分。因为和根的联系尚紧密,其愚痴如纸,容易点破。等到了后来,树已长成阿城小说“树王”中的高百米,伞盖逾亩的参天巨物时,树顶端已自成一个世界。当代人在顶端只知道蓝天,飞鸟,冬雪,下雨。你若跟他们解释根为何物,他们是无法理解和想象的,土地对他们来说也都是遥远的。这时的愚痴则如铁般难摧了。

 

以下是小说中对树王的精彩描写。

“树王的叶子在烈日下有些垂,但仍微微动着,将空隙间的阳光隔得闪闪烁烁。有鸟从远处缓缓飞来,近了,箭一样射进树冠里去,找不到踪影。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一亩大小的阴影使平地生风,自成世界,暑气远远地避开,不敢靠近。”

a
applebee3
我觉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疏远了,太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造成了迷糊。应该平衡,心态简单了,就轻松了。推个人,推群体都好。
a
applebee3
我还是不明白开悟,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执着于开悟。
c
cxyz
心态简单了,就轻松了 +1
c
cxyz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执着于开悟。 +1
心存善念
有的出于对终极真理的最求,如哲学家,有的基于出离心
心存善念
或者说要结束无尽的痛苦和挣扎
a
applebee3
开悟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那么开悟就是没有感觉了?有感觉都会有知觉呀,感觉不执着才是正解。
心存善念
在电影Matrix里,有的人想逃出Matrix到真实世界,也有人要回到Matrix吃虚幻的牛排
a
applebee3
他们说世界都是虚拟的。怎么办,你都在其中了,连你都是虚拟的,你能跳脱吗?所以每天晨起,晚上睡觉。安心。
心存善念
并不是人人都有悟的需要的:)所以是冷暖自知呀
尘凡无忧
赞。我是愚人,就是来学习的。。。
浮云驰
这个解释好像是把道画在时间轴上了,我以为道应该是一个大背景,每代人跟它的距离应该是一样吧
心存善念
浮云记得电影盗梦空间吗?第一重梦易醒回现实,第七重或第一千重呢?
心存善念
+1 我也是愚人
心存善念
用佛家的话说人人具备佛性,也可说距离无差别,但为什么有人悟有人迷呢?距离是人自己决定的
浮云驰
那这样说来就不会有顿悟这事儿了
心存善念
我觉得大家这样讨论挺好的
心存善念
所以我说的是“相对来说”,现代人当然可以顿悟,只是稀有
心存善念
古人被师父吼吼就悟了,你把我耳朵揪下来我也悟不了:)
浮云驰
对,我的理解是,是自己决定的,但不是客观处在哪个时间段决定的
心存善念
Reality Is a Simulation

During an interview at Code Conference 2016, Musk said, “There’s a one in billions chance we’re in base reality.” This essentially means that he believes that more likely than not (by a lot), the world that we know is just a very sophisticated computer simulation. Neil deGrasse Tyson feels similarly, putting our odds of living in a simulation at around 50/50.

心存善念
有种说法是 - 时间本身就是虚幻的
F
FionaRawson
古人心地单纯,distractions少,欲望也少吧。摒弃杂念才能见到本心啊。现在一天到晚捧着手机的人,被信息轰炸了
心存善念
说的极是
d
dhyang_wxc
这个符合道之华,愚之始,是正解。

道无处不在,通言语之外、也在未知里、更延伸到未可知,哪里是一个概念、如何能定义。然而很多人没有概念的定义,就不知道如何去用。我最近在写《谈老·第5章》,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我会证明这种思维是西方的通病。但中国知识分子大多也是这样的,古代如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他在《六家要旨》中说道家,「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跟现代人对国学痛心疾首一样:你定义模糊,一团雾水。呵呵

 

 

心存善念
否者人人开悟:)
d
dhyang_wxc
苹果好。不是执着,而是想自我实现

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想开悟,是因为心不安,我就是比周围的人困惑都多,很痛苦,才开始学习和深入这些东西。心安的人,已经很快活了,当然不会去追求这类东西,大家都很忙,好玩的东西又那么多,哪有时间啊?西方马斯洛说,人有需求层次,总不安,都满足了,才安心。这些个层次,就是牢笼。满足了一个需求,还有下一个笼子等着。但结果自我实现后,发现有些需求并不必要。那么何必一层层去满足,浪费生命?马斯洛的心理学从病理学和生理学脱出来了,但还不彻底,仍然是给病人的。

 

但说回来,人这个东西,有原罪,就是已经很快活的人,这些东西偶然也bother他,所以开悟什么的,也还是治病。老子说,病病不病。从来没有健康过的人,觉得拖着病也挺好。但健康过的,是不肯的。

d
dhyang_wxc
这个太奢侈啦,哈哈。
d
dhyang_wxc
宋儒讲,无阴阳不成。
n
near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