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华人的名校情结这道坎是不那么容易绕过去的...

x
xujiang
楼主 (文学峸)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大陆妈妈写的;夫妻俩都清北毕业,然后一同到了美国,读PhD,后来也都拿到faculty位置,任职某藤校。后来又决定回去大陆。

女儿出生在美国,回去后一路私校,国际学校,但没有拿到一个藤校offer。

这个妈妈反思自己所有走的路/做的决定,觉得自己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留在这里做faculty,自己藤校的录取还是非常高。

读了之后,心有戚戚焉。

2
24桥明月夜
所以说, 即使父母都是清华毕业的, 小孩也未必去好学校。 我这边倒是

看到清华夫妇的孩子去了MIT。

l
leed
藤校任职而已,又不是legacy, 凭什么会觉得孩子就该上藤校?

人在国内没考上美藤这不是太正常吗? 人走茶凉这事,古今中外都适用

t
topicee
简直难以相信会有这种想法,大部分清北的觉得名校就这么回事,孩子爱上哪上哪爱学啥学啥
2
24桥明月夜
Faculty的孩子上自己大学还是优势很大。去别的学校学校还要出钱呢。
喀爾判0715
教授子弟相對容易進多了,這是學校給教授們的福利
x
xujiang
俺村附近这嘎达北清科,还有考李政道物理,出来的老留中,娃上大藤不多,中小藤更多些。
2
24桥明月夜
我觉得不是。 清华北大的不少学生能努力上清华北大, 也是对名誉有特别高的追求。 (我不是说没上的就没有),

孩子也不能马虎。

表面上不一定会说。

x
xujiang
你在瞎说。
2
24桥明月夜
我比较熟的人,孩子几乎个个都是IVY+, T5也很多。
n
niuniuxin2006
同感。很多东西自己亲身体会了就不那么容易上头了
x
xujiang
说明你是成功人士,在成功圈!
喀爾判0715
火車是拿來推的,寶塔是拿來堆的,統計是拿來吹的
s
sji
北清的孩子上名校的比例很高。
l
leed
我们这复旦的家长好像崩得比北清要紧
x
xujiang
我可以肯定你是小猪的马甲了
2
24桥明月夜
嘿嘿嘿, IVY+ 的档次好像不怎么高, 这不一个一个都去了?

我高中同学加上我老公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 总共有10几个, 只有1个NYU,剩下都是IVY+。

从中国考来的,Cal和UCLA的多一点。

t
trimtip
绝对数应该是比较多,但比例是否高不知道,因为按照统计,清北来美国留学的人数也多,后代人数也多。
2
24桥明月夜
老实说,清华北大的我还能记住,复旦的我就记不住了。 还有中科大的,我觉得中科大的更Stand Out。
x
xujiang
觉得老留中清北特别多,后面来的就不太一样了。
x
xujiang
你这Ivy+包括哪些学校?
2
24桥明月夜
M+S+8藤+Chicago+DUKE。一共12个。
x
xujiang
那你们朋友圈还挺牛气的。
C
Croissant_22
湾区这里父母没有清北的就是输在起跑线上了,即使父母是清北的也不一定娃就能去名校
2
24桥明月夜
我们生孩子晚。 我老公一个高中同学,医生教授的家庭, 儿子在一个私立高中考第一,上了常青藤,那是7,8年前。

那时候还是新鲜事儿, 我们都仰慕。

那以后,一连串儿都是好消息,不管私立高中还是公立高中, 都是好消息。

2
24桥明月夜
UC也算名校了。 你们加州的人啥都占便宜, 还总是抱怨。
x
xujiang
完了,幸亏没在湾区,否则起跑线已经落后了,娃再这么追都吃力。
家有高中小娃
华人上一小留, S 毕业找不到工作, 英文专业。
t
trimtip
念研究生的肯定是清北多,自从大陆90年代某个时间段,解冻出国留学的必要条件“海外关系”后,清北人数大增,80年代早期自费

生,主要是有海外关系的留学生比较多,上海广东福建江浙或有海外亲戚的出国自费留学的比较多,很多有亲戚在台湾香港或国民政府时期的“名门望族”的后代也通过自费留学出国。

你只要看老一代的老留,除了公派未归留在美国的,自费的基本一查家族都有点“老底”,有条件办理经济担保自费留学。

90年代后,留美主要是看成绩和学校了,清北学生比较多,再往后的小留,属于大陆富余起来后的自费一代。

C
ClearCase
父母是教授,也不一定孩子的智商就搞。看看毛少将。
2
24桥明月夜
海外关系的要求90年代就没有了。我姐就是那个限制没有了就过来的。 肯定不是80年代了。
s
sji
英文毕业生可以去IB 和咨询公司。找不到工作主要是小留要签证。
s
sji
92年的时候没有海外关系要交钱。
t
trivial
那个要求,本来就只是89后三四年的事。
2
24桥明月夜
我交钱了。 毕业以后工作不到5年的,都要给国家教委交培养费,其实很合理。
t
trivial
交钱到哪年? 那时候交培养费的理由是学费低。后来学费涨上来了,就不应该再交钱
2
24桥明月夜
不太知道。 我当时因为户口在家, 工作也辞了, 办护照的时候交的钱, 并没有直接交给教委。

当时怕办不成护照,所以人家说多少就给多少。

j
jingzhumama
哈哈, 我肯定输在起跑线了
正园
3
j
jingzhumama
90年没毕业的交钱, 好像一年3000? 不太记得了, 毕业了好像没有服务期出不来
2
24桥明月夜
你们州大好呗。
正园
3
k
kxl
加我一个!
2
24桥明月夜
州大好是福气。 哪儿都是圈子。 你们那边常青藤的Presence弱,经济的权力也就掌握在州大帮手里。
o
oops_yz
那可能是孩子本身很棒. 清北父母知道孩子是什么料
z
zaocha2002
93年还有规定吧。
B
Bailey4321
楼上理解歪了。不是父母北清就如何。这家长后悔的是放弃藤校faculty。的确教授的孩子就能上自己的学校
有言
是啊,叹息。-:(
s
sayyousayme
大概率是所谓的research professor, 有藤校tenure的回去都是大新闻,更别说两口子了
B
Bebe54321
说明孩子靠自己进不了藤。
原上草2017
进了又怎样?

人生赢家?可以到这里吹了!

B
BeagleDog
NYU的business school 在我这里是top 2。很不容易进的,出路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