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道流浪复旦博士孙卫东1992-97居然发表了32篇SCI物理学论文,大多在权威期刊。这太大公无私了

老键
楼主 (文学峸)

走上街头风餐露宿的他不是心甘情愿把一个顶级大学教授和院士的位置让给他人啊?前面谈到中国出不了科学大师,这眼看一个大师级科学家在美国呼之欲出

邵丰慧
他的幻觉可能对物理理论研究有好处。但是对于在华尔街干金融无益。 科学家里患上精神疾病的挺多的。
老键
中国人是否穷怕了致富心太强或者仅仅物欲太压抑不住?很多中国物理数学博士到华尔街或赌场谋职,西方人里这样的例子恐怕不多吧
盈盈一笑间
物理某些方向的论文发表都需要大组实验支持,常常是国家实验室多个美国大学团队的合作。一篇论文会有上百作者联名署名的。
盈盈一笑间
看了他的研究方向,这32篇SCI论文大概率不是他单独写的。这些论文对于找有tenure track的教职未必有帮助。
f
f2022f
估计是一个很少有人作的领域。他每篇文章故意留个口,像切香肠一样每次切一点,总有的切。一篇文章就能解决的,他故意弄成32篇
盈盈一笑间
好处是混华尔街写在简历上好看,是敲门砖。还有申请绿卡办杰出人才EB1也相对容易。复旦这人是精神出了问题,与学历关系不大。
n
niersi
他应该是情商有重要缺失。。。

情商,智商,灵商是人生最重要的3块板。智商及才华是最容易看见的,被过分强调了。很多智商高的栽在情商上。。。灵商使人不走邪路,也挺重要的。

盈盈一笑间
这种可能性不大。32篇SCI物理学论文是发在权威期刊上的。弄虚作假很难。大概率是他参加了某些大实验,只要出成果,就能署名
f
f2022f
不是弄虚作假,是每次只前进一点,留有余地。
十具
但凡太有悖于常理的事,都应该存疑。

老键
这也很有可能。我只是引出自己所知 - 很多华人有了物理博士学位去投行做IT有了数学博士去赌场,好奇白人是否同样普遍
老键
正是情商不高智商高才更适合搞沉浸式学术研究啊,智商不高是先天,情商不高也是先天,但神给每种人都有一个位置啊
老键
那基本就印证我想的,太贪钱,太想快速致富
老键
既然读书时就赌,猜想是否工作有些钱后赌博更上瘾出事了,乱猜
n
niersi
神大概率在用磨难敲醒soul..:)

前生读够了书。到该修情商的时候了。。。

十具
的确,nerd大都是智商高,情商低(内向,自负,自爱)。可能走极端,但鲜有像这位自暴自弃的。
W
Wm.Knabe
你是看过了他的论文有足够依据才这样说吗,还是单纯只是因为他发的文章多就认为他做了手脚?
盈盈一笑间
白人改行得也有,但没有华人多。学物理化学纯理科的中国留学生更多需要考虑生存问题,在美国落地生根。本土白人没有这个压力。
盈盈一笑间
他是拿李政道奖学金留学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核物理。这种领域,短短5年时间在权威期刊发32篇论文。大概率是group 文章。
盈盈一笑间
这种爆料很冷血。孙博士现在沦落到街头流浪,经历苦难。爆料人不帮也罢,还阻止别人帮。为了区区几千块钱,不至于要治人于死地吧
盈盈一笑间
在美国能拿到物理博士的都是非常聪明的人。物理博士都能读得下来,还有什么别的学不来的?一般出路都不错。朋友圈里有这样的朋友
盈盈一笑间
他应该是精神状况出了问题。失业之后,失去医疗保险,才一步步流浪街头的。这种经历让同是留学背景的很多人心有戚戚。这也是大家
盈盈一笑间
愿意帮他的原因。人都有落难的时候,尤其在异国他乡。。
L
Lancet
您因果倒置了。1. 纯物理和数学工作很难找,2. 学物理和数学的人逻辑性强,在金融界大有用武之地。华尔街非中国人的

物理和数学出身的人也比比皆是。

L
Lancet
终身职教授需要在同行评审的文献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献,只需著名,不需排序。数量依学校而定。
L
Lancet
您大概没做过科研。科研是现在进行式,有了一定质量的数据就应该发表,有利于同行之内的交流。根本不可能一锤定音。
s
snowandlotus
老键大概不是学术界的,不知其艰。。。
盈盈一笑间
排序很多都是按照字母顺序的。申请tenure track的教职,需要有自己主导研究工作的论文。
盈盈一笑间
几百人署名的group 论文,行内人基本都有。圈外人觉得不得了,圈内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申请终身职位,真没有什么帮助
c
cw
可能还是要看他为什么没有在学校得到教职。当年也有不少同学学术不错但是找不到学校位置的。到学校一是那里有人对你

有兴趣,比如可以一起合作,或者别人要你可以开发新的团队新的方向,或者你有钱带去建团,这些其实是人际关系,自己的和导师的。二三流大学还要看你带学生教书的能力,四五流就只看你教书了。语言不好和人交流不行别人也对你不感兴趣。

不过他科研真的这么强但进不了学校还真有些不寻常。

幕鼓晨钟
任何时候, 都不应该说出一位落难者一位普通人不好的一面.
c
cw
这个学校的物理排名不高。如果不是做得特别好,做理论去学校一般只有去同类或者更低的学校,语言和为人就看得重了。
老键
从没留意此案直到见6年32论文一说,本为继续本坛中国出不了学术大师的讨论,既然人们正对他救助,大家打住吧,别干扰了善行。
f
f2022f
陈省身先生说,浙江大学每年发表这么多文章,好像是一架机器似的,放进去,一摇出一篇文章。放进去,一摇出一篇文章(加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