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概率,当然用数学比不用清楚。 说知识,当然用语言比不用清楚。 那么说音乐,说画,说诗,说情感,说情绪呢? 有没有一种语言,数学的或者逻辑的,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支乐曲、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眼神给人的感受? 俺认为没有。 因为思维和感受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语言能在某种程度上表达感受,是因为这两者着建立了某种程度的联系。虽然有联系,依然是两个领域,没有全等关系。 就象飞船上了月球,那就只是上了月球。不等于探索了火球,土球,全宇宙。 语言能表达的,只是它能表达的。 语言能表达一些,不代表它能表达一切。 数学就更是如此。 J兄在讲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说数学的精确也是有范围的。 哥德尔大概可以代表数学与逻辑的自我反省。
在大难之处成大智,在高深之处成大雅。
大雅转身即是大俗。 因为这种局限并不只存在于数学与逻辑。 任何表达都有这样的不完备性。就象刀,削不到自己的把,削不到自己的刃,削不到自己的任何地方。
普通人对生活稍有观察即可明白。不必钻研数学到罗素哥德尔。
因为这是常理,恒理,定理,放之四海皆准。无论雅俗愚智,只要有所确立,就会发生。谁也逃不脱。 意识的工作机制,最基本的,就是灯下黑----它要照亮(突出)对象的某种形象或者意思,就必然忽略其他部分。 简单地说,就是它既不能完整地把握对象,更不能认识自己。
所以,跟落在意识中,追随意识本身的规律去“发现”规律(比如数学、逻辑)相比,认识意识本身更有挑战性,也更符合真正的自由与求真精神:因为它要检验所有的意识最底层的公理定理默认假设。
谁能?
不提。
谁能意识到意识的局限性?
谁能意识到数学与逻辑的局限性?
在数学家、科学家中已经少之又少了。
慢慢绕吧。
二十余年前,我得到了这个认识;在二十多年不断的观察中,我坚定了这个认识。
推至人集,就数不胜数了。看来,求和谐不求完美,是至简之道。
燃鹅何谓和谐、完美?呵呵呵,搔首(首通手,科学也)、烧脑(狭义哲学)、扫心(儒释道)。
说概率,当然用数学比不用清楚。
说知识,当然用语言比不用清楚。
那么说音乐,说画,说诗,说情感,说情绪呢?
有没有一种语言,数学的或者逻辑的,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一支乐曲、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眼神给人的感受?
俺认为没有。
因为思维和感受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语言能在某种程度上表达感受,是因为这两者着建立了某种程度的联系。虽然有联系,依然是两个领域,没有全等关系。
就象飞船上了月球,那就只是上了月球。不等于探索了火球,土球,全宇宙。
语言能表达的,只是它能表达的。
语言能表达一些,不代表它能表达一切。
数学就更是如此。
J兄在讲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说数学的精确也是有范围的。
哥德尔大概可以代表数学与逻辑的自我反省。
在大难之处成大智,在高深之处成大雅。
大雅转身即是大俗。
因为这种局限并不只存在于数学与逻辑。
任何表达都有这样的不完备性。就象刀,削不到自己的把,削不到自己的刃,削不到自己的任何地方。
普通人对生活稍有观察即可明白。不必钻研数学到罗素哥德尔。
因为这是常理,恒理,定理,放之四海皆准。无论雅俗愚智,只要有所确立,就会发生。谁也逃不脱。
意识的工作机制,最基本的,就是灯下黑----它要照亮(突出)对象的某种形象或者意思,就必然忽略其他部分。
简单地说,就是它既不能完整地把握对象,更不能认识自己。
所以,跟落在意识中,追随意识本身的规律去“发现”规律(比如数学、逻辑)相比,认识意识本身更有挑战性,也更符合真正的自由与求真精神:因为它要检验所有的意识最底层的公理定理默认假设。
谁能?
不提。
谁能意识到意识的局限性?
不提。
谁能意识到数学与逻辑的局限性?
在数学家、科学家中已经少之又少了。
慢慢绕吧。
二十余年前,我得到了这个认识;在二十多年不断的观察中,我坚定了这个认识。
推至人集,就数不胜数了。看来,求和谐不求完美,是至简之道。
燃鹅何谓和谐、完美?呵呵呵,搔首(首通手,科学也)、烧脑(狭义哲学)、扫心(儒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