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 Color Chasing - From Far North to Deep South

D
DeepCreek
楼主 (文学峸)

9月初的北方,络玮啼鸣,微霜初起。

当美国南方还是烈日炎炎的时候,北美大陆的最北端,阿拉斯加和育空一带已经是深秋季节。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加拿大育空地区,走进它的深秋。空寂与缤纷交汇,火烈与苍凉交织。远北大地的冻原地带,燃烧的苔原就是它如火的秋色。

秋如麦浪,一层层,或迅速,或缓缓,由北向南,染色大地,牵引着我的镜头和脚步。

请跟随我的镜头重温北美的秋色画卷。

 

喜欢育空, 在于她的辽阔(比加州大),人烟稀少(三万多人),还有景色壮观。

去年曾与几位朋友徒步墓碑山区,这个号称北方巴塔哥尼亚的徒步圣地。

P1. 秋色正盛

P2. 照片中的山峰就是墓碑山

 

今年我们要徒步的国家公园 Kluane 有加拿大的最高峰,事实上加拿大的高山差不多都集中在这个区域。这里也有除极地外最大的冰原。

P3. 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照片中的冰川,巨大的冰川从St Elias Mountain 倾泻而下,占地四万平方公里。照片中我们露营的地方距离照片中间冰川分叉处的山峰就有五英里。

P4. 银河在上,冰川在下

P5. 极光下入眠

P6. 黎明前的雪山冰川,螺旋云预示着即将变天。



徒步后还有三天时间,决定沿着黄金圈走一走。Haines Junction - Haines - Juneau - Skaway - Whitehorse.  乘了三段轮渡,号称阿拉斯加海上高速公路还是不错的,船上条件很好。Haines Junction to Haines 一路山清水秀, Skaway to Whitehorse 高山耸立,公路依山傍水,路边是各样湖泊。打卡了阿拉斯加首府 Juneau, 这个没有公路与外界相连的城市。

P7. 秋天的育空大地,玉带飘逸的冰川河。

P8. 阿拉斯加首府 Juneau 附近的冰川 Mendenhall Glacier

P9. Eldred Rock Lighthouse,轮渡一直在海湾里航行,一路风平浪静。

P10. 如仙境般的两岸景色

P11. Emerald Lake, 育空的翡翠湖

P12. 育空的风雨河山水

 

10月中旬, 北方密西根,一如期盼地迎来最浓郁的秋色。万湖之州,雾霭缭绕。清晨,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湖畔,升腾的薄雾轻拂着白桦林的倒影,纯净且寂静,似乎出了尘嚣。

P13. 林中小湖和秋雾是这里的特产

P14. 月落秋林

P15. 湖上日出。前一晚在这个小湖边露营。

P16. 万道霞光

P17. 秋天的田野

P18. 秋林深处有人家

P19. 小湖晨曦

 

当秋色染过远北,染过五大湖畔,染进金色的肯塔基牧场,再染进逶迤的烟山山脉,我的脚印也一步步迈向深远的南方。

P20. 马场的早晨

P21. 秋色环绕的马场

P22. 亭台楼阁,秋雾飘渺。

P23. 骏马飞驰

P24. 静

 

十一月初,大烟山的秋色已接近尾声,山下的几条风景公路依然是秋意盎然。

P25. 我个人很喜欢Cherohala Skyway,起伏大,视野开阔。

P26. 名气更大的 Tail of the Dragon,豪车云集,弯道相连,足够刺激。

 

雨雾迷濛的德克萨斯小镇,泛舟在波平浪静的晨昏,看那水杉的枝条飘摇,一丝丝,缓缓地染上浅浅的秋。

P27. 南方的水杉

P28. 

P29.

 

P30. 返程经过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的交会处,左边是密西西比河。

远眺长河,二水交汇之处,一半清澈,一半带着泥沙的沉积,缓缓混合。二水之渚,是曾经繁荣一时却最终被弃的孤寂空城,无法设想在如此的要冲之地,怎会了无尘嚣? 只有一块破旧的碑牌,了了几个字,提及它曾经的地位:两百年前,Lewis和Clark 带领的西行探险队曾经在此登陆并停留了7天时间,学习怎样确定经纬度,这是他们西进探险路上必须掌握的技术。当时的总统是杰夫逊,即是一名律师,也是一个拥有奴隶的庄园主,更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开国之父。他的设想之一,就是把美国的版图自大西洋拓展到太平洋。Lewis和Clark 就是领受使命带队西进的两位探险家。看着脚下,我所站立的地点,他们曾经来过。如今,两百年浪花淘尽英雄,弃城已如荒塚,空对秋月春风。

 

回眸来时路,我曾跋涉在远北,也曾走进深南。自秋起,至秋落,走尽了远北到深南的距离,走过了一整个秋天。

t
toLife
一如既往的大片!这个跨度大,种草的list越来越长了:))
D
DeepCreek
这个跨度是够大的,可以看看不同维度的秋色。

谢谢喜欢。来年什么大的计划?

t
toLife
很多,都还没有定:))

包括你这里前面3张的。想去尼泊尔试试,种种原因吧一直hesitate,从没去过还。欧洲,日本还会再去。

l
laoyangdelp
好看,真好看

张张大片!

B
Biker
真美! p28/29是日出还是日落?
D
DeepCreek
谢谢喜欢。28 是日出,有晨雾;29是日落。
D
DeepCreek
谢谢,不会骑车只能拍照了 :-)
n
naive2
手动点赞!

不够煽情、也不够忽悠。 

A
Anthropologi
太美了,美原来是需要追逐的:)
a
aChineseBostonian
张张是大片!太美了
W
WLRC
太美了,天气也好
c
chessfun
太美了, 最爱密西根的秋天!
田园景色1230
请问27-29是德州caddo lake 吗?几月去的?
香草仙子
大师级别的片片!
D
DeepCreek
不敢忽悠了,怕有人找我索赔机票钱 :-)
D
DeepCreek
那当然,年前的时候谁没追过或被追过
D
DeepCreek
谢谢喜欢
D
DeepCreek
天气不好的没有贴出来
D
DeepCreek
密西根的秋色确实不错

总体来说越往南走,秋色越淡。

D
DeepCreek
是Caddo Lake

我是十一月上旬去的,今年应该中旬更好。

今年叶子一般,气温偏高。

D
DeepCreek
久违,问好!
巴黎到罗马
漂亮、震撼,太棒了
D
DeepCreek
那当然,年轻的时候谁没追过或被追过。
甜酒甜
你拍的都是大片,最喜欢有云雾的
D
DeepCreek
谢谢花时间读贴跟帖
g
goingplaces
问好老班主 几年前我提议你出一个年历系列 电子版也可以 相信很多人会想買的 这么多旅行大片!

另外一个建议是可以出不同的特辑 的大片 能夠做屏保的 

賣的原因是补償付出的心力 另一方面是令大作廣為流存 肯付钱買的人群肯定也会珍惜保存这些大作。

D
DeepCreek
最近上来少了? 问好!

我确实是没有商业头脑,记下你的建议了,时机成熟时会考虑。

我自己每年用当年的照片制作挂历,送朋友和同事。今年这个帖子里选的照片是 #3,18,21,29,占三分之一,跟全年行程比差不多吧。

第一张也不错,但是去年的照片。有些照片虽然好但是竖幅不好排版。

 

阳响
超级大片,zhab
阳响
超级大片,zhab
阳响
超级大片,赞了!
D
DeepCreek
过奖了,谢谢。
e
eleeas8
关键两字:早起, 才能拍大片。
D
DeepCreek
仅仅早起还不够 :-)
D
DeepCreek
我的第一个五千米 - 秘鲁高原徒步 Cordillera Huayhuash Circuit Trek

时隔八年,第三次来到南美,听到那亲切的问候 hola, 既熟悉又陌生。前两次都是去位于南美最南端的Patagonia, 那也是安第斯山脉的最南端。而这次是徒步秘鲁高原,近距离欣赏安第斯山脉的最北端,这里雪山林立,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很多六千多米的山峰, 依然是终年积雪。作为对比:北美最高峰 Denali 6190 米。

雪山碧湖一次看个够。

P1.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飞行, 利马,我们来了。

利马稍作停留,来不及逛街,也来不及享受美食,乘车八个小时赶往秘鲁北部城市 Huaraz (瓦拉兹), 这里是Huayhuash (way-wash) 的基地,海拔3052米,早点过来有助于适应高反。

第二天跟导游公司老板 Paulino 见面,Paulino带我们爬了城边的一个观景点,二百多米高,也算是高海拔徒步试试水吧。重要的是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这次一共九个人,分三波先后来到秘鲁。先到的已经去过Cusco, 上了彩虹山,算是体验并适应了高反,这几天去Peron 湖和69湖。我们四个需要挣米钱的最后到,抓紧时间拉练。

第三天我们乘车四个小时来到 Peron Lake, 这里海拔四千米,爬山二百米。

P2. 冰川湖还是很好看的。

P3.

爬山中跟同伴说四千米感觉还行吧?

你没看到你在使劲喘气?同伴反问

那不喘气不是问题更大!

说说笑笑爬到观景台,四千二百米,人生第一次。大家对即将开始的徒步行程都有了点信心。

 

秘鲁的雪山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中的两大分支:Cordillera Blanca and Cordillera Huayhuash. 这两座山脉都是在首都利马的北面。我们这次 是环绕Huayhuash (way-wash), 每天营地基本都在四千二百米以上,每天会翻过一个四千六百米以上的垭口,最高的近五千一百米。我们选择十二天徒步,总距离也就一百二十公里。对一般徒步爱好者,这不算什么。但这是高海拔。这次主要挑战就是海拔。来之前朋友问不怕高反吗?不试试哪知道呢。嘴里这么说,其实心里没底。不会中途退出,落荒而逃吧。

Day 1 营地 Quartelhuain 4160米

早上四点起床,导游公司的车四点半来接,车上已经装满了我们的补给。十一点左右到达营地,这里要跟来自当地的驴队会合。下午我们去爬附近的一个小山头,还是作为适应高反的一部分。

车上吹了冷风,感觉有点发烧。高原感冒可不是小问题,特别是发生在旅途第一天。蓝妹给了感冒药,吃过后就在帐篷里睡了一个午觉,感觉好了不少。

三点钟醒来,几个同伴已经先行上山,我和其他同伴跟着导游爬上海拔四千四百多米的小山头。

本来是作为拉练,没想到赶上很好的落日,大家都很兴奋。

P4. Ninashanca and Rondoy, 这两座雪山都在5600-5700米高,到最后一晚,我们还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到Rondoy 雪山。

Day 2  营地 Quartelhuain 4160米 翻过Qaqanan 垭口 4693米 到营地 Mitococha 4238米

Qaqanan Pass 也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水岭。

早晨醒来大家感觉都还不错,我的感冒已经完全好了。

P5. 一路要给驴队让路

接近垭口,向导Robert 指着天空中翱翔的大鸟说: El condor. 原来这就是安第斯雄鹰, 翼展有三米多。

看着翱翔在五千米高空的雄鹰,感觉到自由的力量。

四千七百米,又一新的高度。

下山中隐隐头疼,不知道是不是高反。好在后来没再头疼。

Day 3 营地 Mitococha 4238米  翻过垭口 Alcaycocha Pass 4755米  到营地 Carhuacocha 4150米 11.8 公里

P6. 一对年轻人带的小狗。路途中很多流浪狗,它们以游客施舍为生,先后有三四条狗跟着我们,好几次狗狗就睡在我的帐篷外边。

P7. 南美特有的植物 yareta, 形成圆圆的一圈又一圈。

P8. 我们走的高线,可以远眺三湖。

Day 4  我们不换营地,自由活动。

P9. 早早醒来,看到漫天的鱼鳞状的云朵,日出方向晴好,感觉今天应该有一个很好的日出。把同伴喊起来看日出,今天我有这个把握。日照金山,五座六千米海拔的雪山。

P10. 日出时分的三湖

P11. 早餐后天气晴朗,决定去三湖飞飞五人机,这样明天路上可以轻装。

回到营地后洗衣服,借同伴太阳能板充电,还有等着羊肉大餐,为此我们没人多交15美刀。

Day 5 营地 Carhuacocha 4150米 翻过 Siula 垭口4822米 到营地 Huayhuash 4340米 13.5 公里

P12. 银河,月光和流星

今天前半段在垭口前风景很好,天气也给力。大家一边走一边拍摄。

P13. 雪山倒影

今天厨师把午餐带在路上,我们在垭口就着风景享受了难得的午餐。

营地非常拥挤。原来以为是淡季,结果一路走来营地人很多。不知道六七月份旺季时候怎么样。

Day 6 营地 Huayhuash 4340米 翻过Trapecio 垭口5023米 到营地Elefante 4520米 11.2 公里

今天走的是高线,头一天晚上Robert 就告诉大家带好衣服,风会很大。结果这一天走得好辛苦,没有一寸好走的路。

P14. 当初就是这个景让我们下决心绕开地热温泉,走高线。几个小湖应该是季节性的,旱季会干掉。

午餐就着风吃。热汤越喝越多,原来是鼻涕流个不停。主食是鸡肉炒饭,实在是吃不下去,礼貌性地吃了两口,还是厚着脸皮把盘子放下了。

这天过后,好几个人开始咳嗽,我到现在还没有好。

Day 7 营地 Elefante 4520米 翻过 Santa Rosa 垭口 5070米 到营地 Cutatambo 4260米 6.6 公里

今天有两个垭口可以走。 Santa Rosa Pass 下去后会绕着湖走,而且距离湖边的营地近,一般住在营地不用赶路的游客会选择走 Santa Rosa.  San Antonio Pass 更陡, 但省时间,一般赶往下个营地或小山村的游客会选择 San Antonio。

P15. 艰难攀登中, 蓝妹号称上厕所时拍得 :-)

上山途中走在最前边的总是向导 Robert. Robert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向导,他经常带北美华人团,所以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慢慢走 是他最常说的一句。高海拔登山,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slow but steady. 跟着Robert 的步伐,不会大口喘气。上山途中我总是跟着他,下山的时候我就随意跑了。

有时候风景好,几个美女拍照没完。我会跟Robert 说,你前边走吧,我等一会儿。Robert 在临走前还会对着拍照的美女喊:一,二,三..., 不知道他跟谁学的。

P16.  Lake Jurau

下午到营地后,在一个帐篷里设了淋浴设备,可以简单冲澡。因为天气不太好,有风气温又低,好几个同伴,包括我自己都没有冲澡。高原天不热,感觉还好。再说,两天后我们就会到路上唯一的小山村,我们选择住青旅,可以洗澡。

P17. Huayhuash 山脉的最高峰Yerupaja (6635米)and SiulaGrande (6344米)

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