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和萊布尼兹 -《太乙金華宗旨》和容格

中间小谢
楼主 (文学峸)

 

關於《易經》和萊布尼兹的二進制,搜 "I Ching" 和 "Leibniz" 即可看到很多英語條目。不表。

吾比較好奇的是容格 CG Jung 的心理學和《太乙金華宗旨》的關係。向來不感冒"本我"、"超我"之類的理論,太刻意、生硬。偶然知道了其來源(之一?)原來是道家的一些典籍,會心一笑 - 還不如直接去學習自己祖宗的東西。

我是不久前才偶然從這個修行的女生的視頻知道此事的。大為感慨自己的孤陋寡闻。《太乙金華宗旨》不知英語怎麽說,但搜 " CG Jung" "Taoism" 這些字眼能看到不少條目。

年初我認真讀了 Eckhart Tolle 的暢銷書《The Power of Now 》,是很不错的書 (據說在修行傳統依然發達的印度也成了暢銷書),但最後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點禪宗加一點道家。可見很多東西其實在東方本來就有的了。且東西文化的合流似乎對現代人的生活是必要趨勢了。

 

 

 

 

 

 

 

s
stonebench
好象再转译回来叫“金花的秘密”之类的

大概印象。

可能往回翻译的人不了解金华宗旨。

中间小谢
大約是。本來想呵斥一下那些"趨炎附勢"之人不知道他們自己有多無知。。

想到原來吾對這本太乙金華宗旨與西方心理學也很無知。。就不好意思去說别人了。。

 

s
stonebench
你不好意思

就说明你不为批而批。善莫大焉

d
dhyang_wxc
《太乙》当年没读懂,现在我认为纯是精华,属于极简版。有的书夹着很多杂乱的知识,让人产生“虚假的运动感”,

好像每天又得到了点什么,又“精进”了,但实际上自欺欺人。

只是一点儿感受,我的道行还浅。

S
Shubin
据说 《太乙》一书是扶乩而成。道家修炼界好像没人按这个书炼的,也没有人认为自己属于此派的。
中间小谢
我之前甚至都未聽說過這本書。慚愧。
S
Shubin
道家修真经典被翻译成外文的很少,估计是有原因的吧。我知道还有一部,是节译本,链接在内。

Taoist Yoga

中间小谢
謝謝新知識!
d
dhyang_wxc
呵呵,是这样呀?我不知道。我从道家看去,书里都是至理名言。修炼界最好还是跟师傅吧。照一本书来,挺危险。

我所谓的道家是修道,不修仙。

d
dhyang_wxc
这也没什么,对生活在美国的人来说,很正常。国内受教育的,绝大多数对《论语》还是文革时代那个理解程度,

我认为,不正常。中文一大部分是那个时代塑造的,不读诸子,讲话不知所云。

d
dhyang_wxc
我这样讲,不是说我反对修仙,只是敬畏。修道要容易得多,只管躜路,莫问前程。
S
Shubin
貌似他们有潜规矩,真东西只在华夏传,迄今好像还没人破。杨兄厉害啊,看到修道与修仙的不同。
S
Shubin
觉得修道也不容易,因为它是靠每天实践下功夫,而不是读书学理论就能毕业的。
d
dhyang_wxc
hehe,士志于道,有点儿像象棋里那个卒子,就是拱卒,该拱就拱,别无技俩。
d
dhyang_wxc
那就没缘碰上喽。我就先消消业吧。:)
S
Shubin
读司马承祯写的《坐忘论》,一步比一步难, 不是寻常人做得来的。 : )
S
Shubin
觉得杨兄和城头上一些60岁以上的,只是客居而已,并不是外人,所以缘分总是有的。
d
dhyang_wxc
多谢Shubin兄介绍此文。以前没读过。我大概是按照这个来的,有点儿对现代社会适应作的调整。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老庄孔孟,都是往这个道上指的。我没打通,还在一遍遍反复逐关打过。呵呵,希望修到有缘时。

S
Shubin
不客气。觉得认真修道的人不多,很多想走捷径的。还有一篇《坐忘论》枢翼,我放个链接在内,供杨兄

参考吧,有可能是其他人写的。

http://www.baxiangon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6&id=2003

d
dhyang_wxc
Shubin兄,再谢。看来你也是有心得的,希望看到你的分享。

我大概在欲罢不能的阶段,跟这篇的五时不太符合,反反复复在这五时里,有转进,也有反复。呵呵。很难。

S
Shubin
杨兄过奖了,我学的是修真,对修道不是很懂,你看下我的博客就知道了。如果

杨兄想探讨疑问,我知道多少就讲多少,希望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