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恶的起源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峸)

看到一个帖子,叫康德论恶的起源。看了好几段也没看出康德的观点到底是啥。只好自己论一个:)
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清两个概念,恶,起源。
啥是恶?
啥是起源?
恶就是反善。那善又是啥?假设以普通观念的善为善:利益为善。
利益都是善吗?比如毒品。不行,毒品利益欲望而不利益生命,就不为善。
从这个极端的例子推展一下:善是长远的,整体的利益。
假设善的定义如此,那么,恶与善相反,非长远的,非整体的,就可以视为恶了。
这样概括对不对?
不知道。
可以看几个例子:比如嘴巴爱吃甜的,少吃,适量吃,心情愉快;但无节制,糖吃得太多,身体受不了,得病了。
又比如想过幸福生活,老实工作赚钱就很好;偷、抢、骗别人的钱,就不好。
概括一下,恶对整体的其他部分产生伤害。对其他部分的正常活动产生伤害的就是恶。

现在看起源:起源是客观的吗?比如追溯到某种细胞,某类神经,某个时间,某个事件,某种物质等等。
应该不是。以上边说的吃糖为例。糖是病的起源吗?吃是病的起源吗?吃糖是病的起源吗?
过量才是。
这样,恶并没有一个客观的绝对的起源。一种行为或者属性,如果不导致或者造成伤害,就不能视之为恶。
对糖的需求与渴望并不是恶,吃糖也不是。

但是过量的追求就是。

那不过量不就行了吗?

是的。

但人能做到吗?

很少有人能做到。面以利益,很少有人能适可而止。

这样,过量的冲动就可以视为恶源了。

人为什么要过量,会过量呢?

这就涉及到了知与智的差别。

知,是区分差异,确立差异。

智,是统摄差异,确立联系。

人如果有知而无智,就会认定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是自己的,那是非自己的。结果就必然自私本能驱动,过量。

反过来,人如果有智,就不但有知,而且可以完美地驾驭知。可以全公而全私。

这就以追溯到更深的层面:人性。
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圣经说原罪。
三个都对。
孟子说性善的性可以视为基于纯粹的完整的心,人与人心心相通。就是纯善状态。
荀子说性恶的性是基于差异对立的自私本能,不加节制当然就导致恶。
圣经说的原罪并不是本性的角度,而是人与神分离而产生的活动驱力。神是纯善,人是载体,人以知为驱动而不以神为命为标准来行动,当然就是罪,就是恶。
从这个角度看,圣经相当于孟子荀子合起来,观点都一致。

中国人也认识到因二元判断产生的知的迷惑作用导致恶,但中国人不认为这种分离不可逆。且修正不需要依赖外在的信仰神。人人都可以修正,随时都可以。


 

S
Shubin
具体的恶比较容易找到源头,例如如零元购。
中间小谢
恐怕要恶人才了解恶的起源。
为人父
人性恶是源于人的私心,私心膨胀了,恶就膨胀了。善是利他,无私,私心越少的人,善越多。

善与恶都是人的社会属性,没有社会,作为孤立的人就没有什么善恶了。鲁滨逊一个人在岛上,善恶都无法表现,因为没有其他人。

忒忒绿
恶不是天生的,生于恨(无爱)。生本无善恶,善恶皆后天习得
波粒子3
恶的起源是追求快乐

大酱风度
怎么解释terrible two?
大酱风度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恶属于破坏,善是建设。

人生下来就会破坏,不用教。建设则需要教育与学习。另外,任何事情破坏要比建设容易得多。

一个事情有无起源不是绝对的。很多事情没有起源。当谈到起源时,就假定的了事情本身是线性的。大多数事情是盘根错节的,没有头尾。例如一根绳子吊着一个重物,绳子断了。起源可以说是重物太重了,也可以说绳子不够结实。二者互为因果。

中间小谢
反過來說,惡人也理解不了善的起源。这也可用貝葉辛概率解释:初始概率為零或接近零,

修正概率無法帶來有效改進了。

老键
这个,你得交一部书出来才行
大酱风度
确实是。为什么我们的书桌和房间不收拾会越来越乱,东西不保鲜会越来越腐烂。所有精美的建筑都是从混乱的工地中诞生的。。。
s
stonebench
跟大酱兄抬个杠:自然不会越来越乱,需要保鲜才注定越来越腐烂,所有人为的精美最后都会回到荒芜。
s
stonebench
聊天儿,兴致所之。整篇论文放在这儿也不合适:)
波粒子3
善恶在一念之间

中间小谢
Very good, eve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hysics.

Existing physics isn't exhaustive in scope.

有言
昨天在子女教育坛拜读有位网友的好文,谈到中间。中间两个字令我马上想起茶坛的一些思考探讨。恶与善似乎也与之相关。-:)
d
dhyang_wxc
混乱与秩序相反,自然与混沌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