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国文化者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峸)

究其本源,非儒,非道,非释,乃至非诸子,非百家也。

三家乃至百家,都有言有说。

而百家所立的根本,则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非言非说。

正是这种非言非说的开放包容精神之下,才产生了诸子百家。

有人说佛教非中国文化。形式上也不能算错,因佛教确系泊来。

但佛教之所以泊来,之所以见容于,之所以繁茂于中国,则完全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与佛教的包容思想完全契合。

在这个意义上,佛教虽然不是中国原产,却与中国精神不悖。

不信,可以对比其他几个代表型文化对于佛教的接受程度。

如果具体对比佛教主张与儒道思想,更会发现,儒道释几家的基本主张(比如人与本体存在的关系),要么相通,要么相补,几乎没有矛盾。

 

 

美国老师
融合
中间小谢
我覺得六祖之後的佛法是中國文化了。以前讀壇經和金剛經,氣貭完全不一樣。

而且文化總免不了融滙互補。也有認為佛法源于尼泊爾而非印度的。

s
stonebench
气质不同大概是翻译和原创的差异

俺觉得思想完全一致。

s
snowandlotus
确实相通相补。新疆的佛教徒被灭后,是道士兼职替和尚做法事。
S
Shubin
泊来至华夏的佛教,是部分而非全体。禅宗也有印度禅与中国禅之分。胡适先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链接在内。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7%A6%85%E5%AE%97%E5%8F%B2%E7%9A%84%E4%B8%80%E4%B8%AA%E6%96%B0%E7%9C%8B%E6%B3%95

有言
进门是一家人了。-:)
方外居士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道士在新疆坚持了多久?
s
stonebench
话题略偏:)文章中说的是形式

形式繁简都是为了一个精神。这个精神,与中国本土传统一致。

S
Shubin
春秋时期并没有统一的精神,大家各抒己见而已。另外,佛道2家一直是有矛盾的,历史上有记载的辩法,

大概有14次。输了的有被流放的。

https://www.sohu.com/a/407200910_120174872

S
Shubin
未必。华夏历史上有4次大的灭佛事件,但没有灭道的事情。
s
stonebench
见仁见智吧

各抒己见,也没有抒出中国精神之外的见来。

辩论与排佛都是政治原因,跟个体见解有关,跟精神本身无关。

有言
是不全一样。请问其缘由?-:)
d
dhyang_wxc
动了“家”这块奶酪。
S
Shubin
春秋时期交通不便,学问和思想难以交流,所以基本是各唱各调,只要不影响国计民生,没人在乎。

S
Shubin
网上有不少相关的文章,我在里面放个链接供参考吧。 :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CRVC84G0543W690.html

有言
嗯。-:)
有言
谢谢!拜读学习了!-:)
d
dhyang_wxc
道儒在个人与社会间,都提出有家这一层,人家乡国。这里的家一层,是个关键。

中国文化比西方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这个。

s
snowandlotus
才看见。道家在宋朝时期传播到新疆,天池上原来的娘娘庙是元朝时建的,

伊斯兰与佛教大战了六百年,道士也有被杀的,但有一部分道士躲在深山里幸存下来。天池娘娘庙在三几年兵荒马乱时被毁,到八十年代重建。

天池另有铁瓦寺,是个道观,也是三几年被毁,后来民间重建,大跃进时铁瓦被用来炼钢,庙就荒废了,到200几年重修。

乌鲁木齐的红庙是关帝庙,最早是乾隆时期建的。我母亲有时候去那里,听那里的道士说他们历史上一直都替和尚做法事。具体时间不详:)

S
Shubin
不客气。互通有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