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请两个朋友到当地的一个韩国餐馆吃中饭,结账时给了20%小费,韩国大妈拿账单时瞪了我们半天,尴尬至极,害得我只能show给朋友看,大家都觉得奇怪,什么服务都没有,就正常的端菜端饭,到底给多少才算满意呢?
我刚来美国做过带位,那时餐馆只给每个服务员一天10块,所以我很理解要给小费,不是特殊情况,都是约定俗成15%和20%,但是疫情以后,小费的百分比至少从18%起,外卖,买咖啡,甚至Freshgogo送餐全部打出小费,为什么不直接算在商品中,明码实价,服务员得到实实在在的报酬呢?据餐馆老板说疫情后招不上人来,薪水已经提高了不少,但服务员还是喜欢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可是底线到底在哪里?我看很多网友说给丰厚的小费,丰厚到底是多少百分比呢?我老公以前做过吃八十给四十的事,但次数不多,否则我家只能喝水度日了。
我们刚从两牙回来,基本都是凑个整,大家开心,服务员没有特殊要求。打车一般都给,按服务态度。酒店最后一天留一点因为服务太好了,爱谁拿谁拿。在一家服务特好的餐馆吃饭的时候,用google语音说想感谢,那个服务员把经理叫过来了,我们说了感谢的话,聊得很开心,感觉的到他很不在乎我们给不给。吃过几家米其林是打到账单里的,省心。
最早是九十年代中到德国的一个小镇,那时穷我就按美国规矩第一顿中饭给了10%,大约四块多,结果老板娘跟员工都跟我出来聊天表示感谢。在鹰巢上面的餐厅吃饭,结账的时候,那个女服务员特不好意思的说她没零钱,能不能加一块五凑成整数结账,那一块五算小费,我跟老公当时都没反应过来要一块五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奥地利的一家餐厅老板跟我说在他们那不点喝的最招人讨厌,因为他们员工福利太好,餐食不赚钱,利润都从酒水里来。后来在挪威那个步道石下的中国酒店里,老板也说了同样的话,我们还加了微信。在后来的欧洲旅行时即使全家没人喝酒也尽量点一人一种饮料再加水,出门在外大家都舒服,不找不自在。到现在还有美泉宫服务员给的厕所票,因为点太多了,他高兴的给了我们一捆,我们现在聊起来也觉得挺好玩。
中国我这次回去学会了各种各样的奖赏方式,出租,送外卖的,送快递的,非常令人感动,国人的勤劳程度远远超过西方,App上很容易就可以多付出一点,一除以七,比起美国给的都不叫钱,真的。
本来想加在网友的文章下面,但啰嗦了半天,太长,就单写了。小费喜欢不喜欢,它也存在,但欧洲合理的多,美加有些欺负消费者了,不知道能否通过个啥Amended Regulation 或 Law 明文规定一下。
真不知那位坚持從未听过凑整的习俗是故意睁眼说瞎话 还是真正的无知?
Default 是 18%。自取外賣绝不会给这个。so far 我这儿的美國連鎖店都沒有加上去,仍然是和以前一樣有个空栏让人客自己填。疫情期间我会给 因為那時饮食业的确很艰难。疫情后不会。不过好像湾区那边的中式店甚至是一个奶茶店都加了上去.完全不是旅游点 就是华人聚居的地方 华人喜欢去的店。 你应该可以另选 custom 自己填。如果是沒有得选那么选择不再去这个店。它可以强制小费 但是如果人客选择不再回头 那么它自然会流失客源 生意额下降。有腦的店主会重新设置它的 POS setting.
一个小罐,把商家给你的找零扔进去捐给慈善机构,不是给服务员!
不知道他们住欧洲哪里,反正英国这里就是这样。
在哪里蹭网呢?
你可以继续自取其辱
不会说不要紧的----在欧洲各国生活工作的人,即使是当地外嫁,不会说所在国语言的多的是。所以你说实话就行。
为什么要生气啊。。。
你跟楼上的还是版主有过节至于吵成这样?
被别人推着进坑,德国大姐闻讯也赶来踩一脚。
请你吃米其林三星都不够弥补你这些天的精神损失
到处背着我议论我,她既然老不自重,就不要怪我了
人家要请我吃米其林三星,你还看得懂啊?
导演事先都没想到,有你来免费独挑大梁砸场子。
吃米三星前想好怎么回报,别贪小利最后把自己搭进去。
大妈们都是老油条吃人不吐骨头,外面群里吃瓜群众都笑疯了,有拉你进吗?别傻了。
我是好心让你别昏头。来问的马甲注册才几天就像个战斗机,四处出击唯独对你好?
他们付给员工最低工资。外加每天几块钱小费。估计收到的小费给员工的少于一成, 绝大多数入了老板们的口袋。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中餐馆都这样了?
大部分慷慨大方,特别是大学生们。
去年十月份,请两个朋友到当地的一个韩国餐馆吃中饭,结账时给了20%小费,韩国大妈拿账单时瞪了我们半天,尴尬至极,害得我只能show给朋友看,大家都觉得奇怪,什么服务都没有,就正常的端菜端饭,到底给多少才算满意呢?
我刚来美国做过带位,那时餐馆只给每个服务员一天10块,所以我很理解要给小费,不是特殊情况,都是约定俗成15%和20%,但是疫情以后,小费的百分比至少从18%起,外卖,买咖啡,甚至Freshgogo送餐全部打出小费,为什么不直接算在商品中,明码实价,服务员得到实实在在的报酬呢?据餐馆老板说疫情后招不上人来,薪水已经提高了不少,但服务员还是喜欢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的。可是底线到底在哪里?我看很多网友说给丰厚的小费,丰厚到底是多少百分比呢?我老公以前做过吃八十给四十的事,但次数不多,否则我家只能喝水度日了。
我们刚从两牙回来,基本都是凑个整,大家开心,服务员没有特殊要求。打车一般都给,按服务态度。酒店最后一天留一点因为服务太好了,爱谁拿谁拿。在一家服务特好的餐馆吃饭的时候,用google语音说想感谢,那个服务员把经理叫过来了,我们说了感谢的话,聊得很开心,感觉的到他很不在乎我们给不给。吃过几家米其林是打到账单里的,省心。
最早是九十年代中到德国的一个小镇,那时穷我就按美国规矩第一顿中饭给了10%,大约四块多,结果老板娘跟员工都跟我出来聊天表示感谢。在鹰巢上面的餐厅吃饭,结账的时候,那个女服务员特不好意思的说她没零钱,能不能加一块五凑成整数结账,那一块五算小费,我跟老公当时都没反应过来要一块五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奥地利的一家餐厅老板跟我说在他们那不点喝的最招人讨厌,因为他们员工福利太好,餐食不赚钱,利润都从酒水里来。后来在挪威那个步道石下的中国酒店里,老板也说了同样的话,我们还加了微信。在后来的欧洲旅行时即使全家没人喝酒也尽量点一人一种饮料再加水,出门在外大家都舒服,不找不自在。到现在还有美泉宫服务员给的厕所票,因为点太多了,他高兴的给了我们一捆,我们现在聊起来也觉得挺好玩。
中国我这次回去学会了各种各样的奖赏方式,出租,送外卖的,送快递的,非常令人感动,国人的勤劳程度远远超过西方,App上很容易就可以多付出一点,一除以七,比起美国给的都不叫钱,真的。
本来想加在网友的文章下面,但啰嗦了半天,太长,就单写了。小费喜欢不喜欢,它也存在,但欧洲合理的多,美加有些欺负消费者了,不知道能否通过个啥Amended Regulation 或 Law 明文规定一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的小费经历 我的2023 疫情后的祖国印象 伤逝2021 今年的Chinatown一日游
真不知那位坚持從未听过凑整的习俗是故意睁眼说瞎话 还是真正的无知?
Default 是 18%。自取外賣绝不会给这个。so far 我这儿的美國連鎖店都沒有加上去,仍然是和以前一樣有个空栏让人客自己填。疫情期间我会给 因為那時饮食业的确很艰难。疫情后不会。不过好像湾区那边的中式店甚至是一个奶茶店都加了上去.完全不是旅游点 就是华人聚居的地方 华人喜欢去的店。 你应该可以另选 custom 自己填。如果是沒有得选那么选择不再去这个店。它可以强制小费 但是如果人客选择不再回头 那么它自然会流失客源 生意额下降。有腦的店主会重新设置它的 POS setting.
一个小罐,把商家给你的找零扔进去捐给慈善机构,不是给服务员!
不知道他们住欧洲哪里,反正英国这里就是这样。
在哪里蹭网呢?
你可以继续自取其辱
不会说不要紧的----在欧洲各国生活工作的人,即使是当地外嫁,不会说所在国语言的多的是。所以你说实话就行。
为什么要生气啊。。。
你跟楼上的还是版主有过节至于吵成这样?
被别人推着进坑,德国大姐闻讯也赶来踩一脚。
请你吃米其林三星都不够弥补你这些天的精神损失
到处背着我议论我,她既然老不自重,就不要怪我了
人家要请我吃米其林三星,你还看得懂啊?
导演事先都没想到,有你来免费独挑大梁砸场子。
吃米三星前想好怎么回报,别贪小利最后把自己搭进去。
大妈们都是老油条吃人不吐骨头,外面群里吃瓜群众都笑疯了,有拉你进吗?别傻了。
我是好心让你别昏头。来问的马甲注册才几天就像个战斗机,四处出击唯独对你好?
他们付给员工最低工资。外加每天几块钱小费。估计收到的小费给员工的少于一成, 绝大多数入了老板们的口袋。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中餐馆都这样了?
大部分慷慨大方,特别是大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