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徒步育空(上)- 墓碑山

小黑猫
楼主 (文学峸)

今年出门三趟:年初的回国,夏天的挪威,秋天的育空,都是之前做好计划 但被疫情耽误的。所以2023是我的拾遗补缺年。疫情后通胀严重,旅游花费全面飙升,对比之前做的功课,感触更深。风坦的育空游记很少,而此行是最辛苦也是我最喜欢的,就先写育空。

育空位于加拿大西北角,紧邻阿拉斯加。面积 483,450 km² 相当于西班牙本土,但人口还不到四万五千人,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育空汇聚了加拿大所有5000米以上的山峰,包括最高峰 Mount Logan。美加边境线上矗立着 Mount Saint Elias,是美加两国的第二峰。边境上的四大公园:Kluane / Wrangell-St. Elias / Glacier Bay / Tatshenshini-Alsek 由冰川和高山组成,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非极地冰原,被评为 UNESCO 自然遗产。育空自然景色壮观,也是灰熊、驯鹿的家园。此行我们跟风坦4位热爱户外的朋友结伴,在两个地区背包徒步:先去了北部的 Tombstone Territorial Park,之后是 Kluane National Park and Reserve。


D1 飞入育空
周六一早,我们从最高摄氏三十多度的多伦多启程,经温哥华飞往育空首府白马。从温哥华到白马一路俯瞰群山、冰川、碧湖,景色超美。可惜其间不断有山火冒出的滚滚浓烟,看了让人心惊。这几年夏天加西天气越来越热,几乎年年有山火,今年BC省山火特别猛烈。出发前新闻报道,2023年加拿大山火的碳排放占了全球总碳排的1/4。亲眼目睹,感到人难胜天,很多环保努力都是枉费。。。

1-1. 从温哥华一路向北,炫窗外是连绵的群山和冰川,众多碧湖洒落期间。Beautiful British Columbia,名不虚传


1-2. 可惜山间冒出滚滚浓烟,这大面积山火,看了让人心惊。


1-3. 我们一行四人,在白马机场跟另一对朋友汇合。他俩从匹茨堡自驾而来,途中经常没有手机信号,最后几天还因山火被迫改道。现在大家终于顺利汇合,而且朋友已经准备好大餐。我们刚到起点,就好像已经大功告成般举杯庆祝。出门第一天,胃就被这样熨平。



D2 Whitehorse to Dawson City
今天是我生日,喜欢旅游的人只要能在路上庆生就高兴。于我,每个陌生的地方都是最好的礼物,也算是年年有惊喜。这次在白马,老天的礼物是凌晨后院看到的极光。。。早上出发前,门口又升起一轮雾虹。希望是个好兆头。在白马的 Superstore 烧瓶后,我们两部车一路向北,奔向Dawson City(道森)。

从白马去道森的一路沿育空河前行。今天天气很好,但沿途景色平平。热爱秋色的朋友说回程树叶该黄了,秋色会很美。果真被她言中。8天后我们在金灿灿的秋色中原路返回。

道森,白马之后育空的第二大城市,常驻人口1577(2021)。道森的鼎盛时期是19世纪的 Klondike Gold Rush。淘金热其间,十万美国青年奔赴道森,造成当地物资极度紧缺,拉雪橇的狗一时炙手可热。杰克伦敦的名篇“野性的呼唤”,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话说养尊处优的宠物狗狗Buck被人从加州家中偷走,辗转卖到荒无人烟的育空。途中Buck受尽虐待、历经千辛万苦重获自由,最终成为狼群领袖。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被数次搬上银幕,我猜因为这是美国开拓精神的象征?

道森很小,横竖就那么几条土街。名为城市,其实更像个小镇。街边的车一律尘土覆盖,城外是当年淘金留下的条条沟壑。时间在这里好像停滞了。我家队友说道森更像个电影城。Visitor Center 身穿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她说来这里的游客很多是阿拉斯加邮轮公司组织的,邮轮结束后游客继续陆地游,行程一到两周不等。遥想当年,这段北行的旅途真是千难万险,出发的十万之众,只有不到三成到达道森,无数满怀希望的年青人,死在途中。而最终带着黄金回家的,仅仅不过几千人。。。“对许多前往道森的人来说,他们离开时口袋空空,但他们经历了一次奇妙的冒险。他们见过北方,他们感受到了无限的不可思议的希望 - 北方恶劣的气候、无尽的阳光、严酷的冬天,可以给人们带来希望。这是他们一生中的大冒险,这是他们的顿悟”。。。如今来这里的游客里,不少是当年淘金者的后代,也有很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谁说北美没有历史?)道森的旅游项目,大多跟淘金有关。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道森,酒店餐厅只营业到 8:30pm,入住后赶紧吃饭。季末了,各种本地产的啤酒售罄,餐厅只有Heineken供应。饭后时间还早,我们去城外的 Midnight Dome 看夜景。站在山头,Dawson City 尽收眼底。这个十几分钟车程的景点,跟团要快四十加刀一人呢!

2-1. 借朋友手机照,得瑟一个生日凌晨的极光


2-2. 道森最大的旅馆,几乎被邮轮乘客包圆。邮轮季结束后,旅馆也随后关闭。


2-3. 晚饭后去 Midnight Dome,俯瞰育空河围绕的道森市。



D3 Dempster Hwy
今天走 Dempster Hwy,沿途走了 Goldensides trail,山峦叠嶂皆秋色。路过 Tombstone Interpretive Centre,领了露营许可证。为这三个营地,我们一月初就开始折腾,好几种方案,总算在出发前决定下来。

3-1. Dempster Hwy 是条土路,一路向北通往北冰洋。


3-2. 很快进入Tombstone Territorial Park,可惜今天阴天。走了个简单的Day Hike,随后在 Tombstone Interpretive Centre 接受Orientation。工作人员检查了熊罐,签发露营许可证。明天要开始6天的 backpacking,晚上大家忙着最后的packing。



D4. Mountains are calling
墓碑山(Tombstone Territorial Park )是育空的省级公园,以其嶙峋山形而获”北方Patagonia”之名。前年曾计划来这里徒步,但阴差阳错没能成行。今年跟四名风坛露营经验丰富的朋友,在Yukon最美的秋天来走了6天。虽然全程下雨,但墓碑山的壮美仍让人难忘。

墓碑山公园很大,除 Dempster Hwy 沿途,绝大部分区域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后来在 Haines Junction 碰到一德国牛人,来育空玩三个月。他疫情前就来过一次,那时德国居然有航班直通白马,比我们从多伦多出发还方便!这次他是乘皮划艇顺河进入墓碑山深处,然后在内陆“徒步”,全程 Bushwhacking。跟他比,我们的徒步算是“舒适游”。

我们走的是官方的 backpacking trail,步道维护得不错。沿途有3个营地,都在风景很美的山脚湖畔。营地设施有 raised tent pads,旱厕,cooking tent和灰水桶,维护运输全靠直升机。Park Ranger 每天在三个营地间游走,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我们那六天碰到 Ranger 换班,前一个 Matt 和后来的 Nate 都热情友好,有问必答。

这次徒步提前一年就开始计划。最初有N个版本,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飞入走出这个方案。一月份抢到营地,Talus Lake 和 Divide Lake 各两晚,Grizzly Lake 只有一晚。进山的直升机是跟 Trans North 的飞行员 Nathan 直接订的,对比前年做的功课,价格涨了好几百刀!

进山那天天气大好,我们擦着锯齿般锋利的山峰飞行。虽然坐在后座,墓碑山的大美仍震得我 WOW WOW 连连,下了直升机下巴差点收不回来。。。可惜下午就变天了,没等到日落。然后是天天下雨。。。露营最怕这种冷冰冰、湿漉漉的天气,躲在狭小的帐篷里真是百无聊赖,在雨里搬家换营地更是痛苦万分。幸亏这次带了很多食物,进山时给行囊称重,背包有42.6磅,是我有史以来最重背包。这次除了脱水食物,还带了水果、奶酪、鸡蛋和各种零食,外加同伴带的牛肉、熏鱼等美食一路吃个不停,可算是最奢华的一次背包行。

Talus Lake营地夹在 Tombstone Mountain 和 Mount Monolith 两山之间。这一带还有几个小湖,是 day hike 的好去处。九月初已是墓碑山的深秋,今年因为多雨,红色Tundra 已过顶峰,但黄色的小灌木正在peak。每日穿行在一片金黄中,地上是白色松软的 Reindeer Lichen,细看如珊瑚般美丽,让人难以下脚。还有熟透了的蓝莓、黑莓和蔓越莓。。。虽然天气不给力,大家仍玩得开心。第二晚是全程最美日落,全营地的人,尤其是几个摄影师都笑逐颜开。感恩老天在最美的营地给了个最美的日落。

4-1. The mountains are calling


4-2. 横贯 Tombstone Park 的 Ogilvie Mountains 山脉,以两座花岗岩山峰:墓碑山Tombstone Mountain 和巨石山 Mount Monolith 出名。这里山形独特,号称北方的Patagonia。


4-3. 直升机降落在 Tombstone Mountain 脚下


4-4. 营地设施还不错,有 Cooking Tent 和 Food Locker


4-5. Talus Lake 夹在两山之间,一面是 Mount Monolith,另一边是 Tombstone Mountain,躺在帐篷里就可以舒服地看风景。


4-6. 吃过午饭,我们去Ranger推荐的小湖玩。这一带没有路,经常要拨开灌木,踩着白色松软的 Reindeer Lichen 前行。荒野中四下无人,只有这白色和金色,映衬着黑色的墓碑山。


4-7. 给漂亮的地衣来张特写吧


4-8. 下午下起小雨,晚饭后天气晴了,大家纷纷钻出帐篷看日落。可惜西面依然浓云密布。等啊等,始终没能等到日落。



D5 Talus Lake
昨晚多云,没看到极光。今早也没有日出,有点小失望。旱厕的粪桶满了,公园派直升机来拉走。新来的 Park Ranger Nate 和 Matt 一起忙前忙后。Matt 随后搭乘直升机出山, Nate 接班,站好营地关闭前的最后一班岗。后面几天他会很忙,主要是忙着配合直升机运送三个营地的粪桶。

5-1.早饭后五个小伙伴去爬 Mount Monolith。Ranger 说半山腰有个小湖,景色不错。山坡上到处是红色的 Cranberries,衬着白色的 Reindeer Lichen。喜欢这大自然的画作。爬到半山腰天降大雨,还夹杂着小冰雹。山路越来越陡 越来越难走。看看巨石上的乌云,我们知难而退。


5-2. 中午大家都挤进 Cooking Tent,坐在各自的熊罐上吃饭聊天。旁边女孩的保温杯印着我们单位的Logo,就聊了起来。原来她在安省长大,inspired by Marc-André Leclerc, she moved to BC and settled in Squamish。Ranger Matt 也是安省人,看来跟新闻说的一样,安省果然人口流失严重!吃完饭大家各回各帐篷,我把手套留在Cooking Tent,没想到Tent漏雨,几小时后OR的防水手套居然湿透了。晚饭时忙着烤手套,边上一位年长的Hiker 建议我睡觉时把手套放睡袋里,靠体温捂干。实践出真知,这个办法的确有效,但湿漉漉睡得不舒服。晚饭后雨终于停了。Talus Lake 如镜般倒映着远山近峰。远山是 Mount Frank Rae (2,360 m), the highest mountain of the Ogilvie Mountains.


5-3. 沐浴在阳光中的 Mount Monolith,颜色也温柔起来.


5-4. 夕阳穿过云层洒向山谷,Tombstone autumn tundra 一片金红。


5-5. 没想到下了一天雨,老天最后奖励了一个完美日落。同行的除我都带了相机,期待他们的大作登场。



D6 From Talus Lake to Divide Lake
一夜大雨,不用惦记看极光。今天要从 Talus Lake 走到 Divide Lake。早上8点多雨停了,两个小伙伴迅速收了帐篷奔赴下一个营地。我跟队友也开始收帐篷。刚拆了外帐大雨又回来了,赶紧把帐篷盖好。几番折腾,弄了个里外全湿。中午雨总算停了,湖面烟雾缭绕,周围的山被新雪覆盖,越发漂亮,看得我舍不得离开。等吃过午饭营地都空了才动身。

下午赶到 Divide Lake 雨又回来了。幸亏今天这段路是全程最容易的,一路沿着Mount Monolith 侧面走。前面看了两天的山,本以为已经对它很熟了,但今天换个角度又有全新感觉,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午饭时跟两个美国摄影师聊天。这对年轻人之所以成为”职业摄影师” ie.出门玩有人出钱特约,自有过人之处。我最佩服他们超人的体力和连续作战的能力。今年他俩春天从盐湖城出发,已经在北美马不停蹄地玩了半年,都是徒步登山这种辛苦的玩法。请他们给景点排名,说最喜欢 Montana,Wyoming,Alaska,Boundary Water。。。排名不分先后,各地都去过好多次。他俩叫 Nate luebbe 和 Autumn schrock。能聊得这么起劲,起因是瓦斯卡兰 - 当年我们在山脚下仰望的秘鲁最高峰,Nate 爬上去了。

去 Divide Lake 途中碰到 Ranger Nate。他一早出发去 Grizzly Lake 营地帮直升机运粪桶出山,这时已在返回Talus的路上。Nate说今天从 Grizzly 到 Divide 的路上出了几起 accidents,有游客就此打道回府。那段路是全程最难的,难关是 Glissade Pass,虽然只有300米升高,但很陡很滑,下雨尤其危险。

在Divide Lake 的第二天,天气依旧不给力,就没去 Ranger 推荐的蓝湖,只在营地四周转转。当晚风雨交加,大风吹得帐篷呼呼作响。我担心帐篷被吹倒一夜都没睡踏实。后来得知那晚 Talus Lake 营地的风更大,吹坏了旱厕的门,还吹翻一个华人摄影团的帐篷。

6-1. 中午雨终于停了,但云层很低。Talus 湖后的 Mount Monolith 消失在云雾中。午饭后云雾散开一些。山头披上新雪,越发漂亮。


6-2. 今天天气不好,直升机无法进山。午后营地的人几乎走光了,只剩一对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跟他们聊了会天。


6-3. 午饭后逐渐云开雾散,我俩舍不得离开,又围着Talus湖溜达一圈,下午才动身去下一个营地。Ranger说从 Talus 到 Divide 这段是全程最容易的。但雨后石头湿滑,也不好走。


6-4. 路过一个漂亮的无名小湖


6-5. 途中碰到 Nate。他一早赶去 Grizzly Lake 营地帮直升机运送粪桶,回来的路上处理了几起 accidents。Ranger 的工作服都是 Arc'teryx 的 Hardshell,估计这里就是雨多。路上碰到的 Hikers 一大半也穿鸟家雨衣。在山里大家实用为主 可不是赶时髦。


6-6.到Divide Lake 时雨又大起来。泥泞中搭起湿漉漉的帐篷,吹起睡垫拉出睡袋,又是一个家。湿冷的雨夜里,感叹N年前跟风买的 Feathered Friends 睡袋第一次真正派上用场 - 之前露营从没碰到过这么多天的连阴雨!



D7. Divide Lake
下雨天露营真难熬,一上午大家都百无聊赖。在帐篷里熬到11点多,雨终于停了,两个小伙伴去爬山,两个在营地休息。我跟队友绕湖随便转转。

7-1. 穿过湿漉漉的金色矮灌木丛,来到 Divide Lake 湖对岸。山谷深处鸟鸣不断。后来问 ranger,得知是 Gyrfalcon。


7-2. Mount Monolith从这个角度看好像 Shark's Tooth


7-3. 爬上山坡俯瞰,Shark's tooth 又换了一副模样


7-4. Mount Monolith - 看不厌的百变神山



D8. From Divide Lake to Grizzly Lake
在网上搜墓碑山照片,多是 Talus Lake 和 Divide Lake 周边,Grizzly Lake 一带的很少。我猜是摄影师们飞进飞出,压根不来 Grizzly Lake 这边拍片。其实全程走下来,我最喜欢从 Divide 到 Grizzly,尤其是过 Glissade Pass 那段,简直可以媲美 Huayhuash Circiut 的 Pass。一路看着 Mount Monolith 百变的山形,非常震撼。平时走得最快的队友,那天久久坐在山口舍不得下山。

早上在 Divide Lake 时又是乌云压顶,但日出时惊鸿一瞥,给了个日照金山。下午到 Grizzly Lake 营地仍是阴天,好在总算没下大雨。雨中过 Glissade Pass 可不好玩。

Grizzly Lake 营地很大,跟前两个营地比,这里什么都是双份的:20个 tent pads, 2个outhouses,2个 cooking tents,人也多了一倍。吃过晚饭才5点,我想着来都来了,拉队友去走附近的 Twin Lake Trail。按以往经验,营地周边的短途步道景色都不错。这个 Twin Lake 升高多,终点又是全程最高点,应该值得一爬。

去 Twin Lake 的路果然很陡,我带路,队友跟随,脸拉得三尺长。这位吃了晚饭就不爱动的人今天肯来爬山,算是很给面子了。Twin Lake 本身没啥特别,就是两个小湖。今天没有阳光,湖水灰暗。但爬上山脊,眼前是层叠的山峦、无尽的秋色,还有前几天一直围着转的 Mount Monolith 的那根中指,到这里,队友总算阴转晴。

8-1. 早上又是乌云压顶,但日出时分惊鸿一瞥,给了个日照金山。这是全程唯一一个日出,还瞬间就消失了。这张照片focus在帐篷上,给要去的朋友看看这里tent pad的先进。


8-2. LD去上厕所,我去湖边想看日出时分的 Sharks Tooth。可惜没走几步阳光就完全彻底地消失了。叹气, NND又是个坏天气。


8-3. 早饭后开拔去下一个营地 Grizzly Lake。先沿着山谷走,一路是无边的Tundra。山谷里小河流淌。 快到 Glissade Pass时休息吃午饭,减轻些背包重量。


8-4. Glissade Pass全程最难的一段路,陡且一路碎石,背大包爬分外吃力。早上两个动作快先出发的队友,这时已经到半山,从山脚望上去只是两个小点,看着很 intimidating 。上山不爱用登山杖的队友,这时也拿出一根。


8-5. 一路上,我们的爬山健将在前鼓励着大家。摄影大师包最重,爬得也最辛苦。


8-6. 终于上到 Glissade Pass,这里狂风呼啸。


8-7. Ranger Nate 在 Pass 上守候,他等全体人员安全上山,才放心地返回 Talus Lake。墓碑山的营地每年开放不到三个月,Nate说这是他忙且最快乐的时光。营地关闭后他得去坐办公室了。话说在加拿大,Park Ranger 的位置竞争极其激烈,Nate和Matt都是长得帅、身体好、性格开朗,最关键的是对这一带了如指掌。他们爬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就凭这点,大多数人就竞争不过了。


8-8. 翻过 Glissade Pass,Grizzly Lake 就在脚下,湖后是我们转了5天的Mount Monolith。这是全程我的最爱,瞬间好像回到Huayhuash。


8-9. 下山一路都是景。右面是山和湖,左面是Tundra覆盖的山谷。可惜照片拍不出这里秋色的美。


8-10. 到达 Grizzly Lake 营地搭好帐篷,晚饭后去走 Twin Lake。这条道短而陡,最后一段都是大石头。


8-11. 一路狂风中来到步道终点。一路拉长脸的队友看到 Mount Monolith 那根中指,终于开颜。这里可以俯瞰 Twin Lakes,可惜没有光不出彩。


8-12. 群山中来一张 Pano:左面是Twin Lake和Mount Monolith,右面是Grizzly Lake。看着湖后的 Glissade Pass,回想白天翻山越岭的艰难。


8-13. 天色渐晚,我俩顶着呼啸的狂风下山。看着眼前的层峦叠嶂忍不住想,今天要是晴天,日落会有多美?


8-14.下到半山风小了很多。最后一段迎着着Grizzly Lake。暮色中,可以看到营地帐篷,outhouse 和湖畔的Cooking Tents



D9 出山
今天是营地关门日,所有游人集体出山。这是全程最热闹的一段,前后碰到20多人,有些是来走Day Hike。这一路又是满山满谷的Tundra,红黄层层渐变,美得让人不断驻足。再叹一次,可惜照片拍不出墓碑山的无边秋色的壮美。

9-1. 今天依旧是阴天。原以为出山的路会容易些,没想到又是在石头堆里走。


9-2. Grizzly Lake和Mount Monolith渐行渐远


9-3. 天又变了。搞不清阴雨是这一带的常态,还是这次运气不好。出山的路虽然只有11 km,但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走起来感觉很漫长。


9-4. 一路不断回望Grizzly Lake


9-5. 离Trail Head越近,天气越好。远远的能看到Dempster Hwy了,终点就在眼前。


9-6. 在这里碰到几个走Day Hike的,景色比公路边的 view point 要好很多。路旁石头堆里躲着 rock ptarmigan,是这一带常见的鸟,冬天雪后,羽毛颜色会变成全白。


傍晚回到 Dawson City,6人去 Jack London Grill 吃喝庆祝。此行一路顺利,大家都很开心。

而同行的摄影大师,已经在计划要重返了。希望下次来碰到好天气,日出日落星空极光拍个遍。


***

一些信息,给对墓碑山徒步感兴趣的朋友:
Hike and camp at Tombstone Territorial Park

墓碑山营地预定链接

墓碑山地图。可以看出,徒步能到的,只是公园极小一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2023 徒步育空 – 后记 2023 徒步育空 (5) - Kluane: untamed, wild and free 2023 徒步育空 (4) - 墓碑山 之 Grizzly Lake 2023 徒步育空 (3) - 墓碑山 之 Divide Lake
M
MarkM76
照片拍得真美。看起来你过了一个有纪念意义的生日。哈
b
borisg
wow, nice photos...
同欢
照片拍的很漂亮! 也感觉到了阴冷
D
DeepCreek
很详尽的介绍,我就不用写了。

等着看那谁写另外一篇,一正一谐应该很好看。

陈默
天高地远,辽阔壮美,真是太棒了!
幑宁
美翻了! 去之前我曾经想

那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育空的壮美与我的想象有天壤之别:)。

不闲
壮观景色!
小黑猫
的确有纪念意义,也是最冷的一个生日,满地是冰。
乐学乐游
这次文章质量特别高,排版整齐。还是你一直这样的高标准?

好久没有读你的博文了 都忘记原来是啥样了

小黑猫
都是手机照,期待大师的作品登场。
小黑猫
实景更漂亮。没有光,秋色拍不出来。
小黑猫
都要写。你的大片要秀出来,不然白背那么重的包了。
小黑猫
说得真好,就是这种感觉。
t
tang07059
你这几年走得真不少,身体素质不错。
小黑猫
的确,那一带的美与众不同,你是一网打尽了。
小黑猫
墓碑山其实不高,但山形很美。
小黑猫
发到论坛里的都是特别认真写的:)。
小黑猫
顶多两周,时间再长就吃不消了。特别佩服

老狐那种,走长途 AT PCT的,我会饿死在路上的。

t
toLife
美,壮观!你们都超牛,你的包43磅,媳妇48磅,摄影大师55-60磅,天呐;))
云燕假日
这个生日过得的确很有意义,还看到了极光运气也太好了吧!我们原计划去年要乘私人小飞机去Mont Logan的…

后来改去了欧洲和南美,我们一对好友就住在育空地区,他们在当地一家博物馆工作,不远万里从俺们村搬过去已在那边按家好几年了,时不时就看到他们在FB上发育空的快乐生活,各种户外活动,风景真是美翻了,特别是去Mont Logan的神奇之旅,太梦幻了,原本去年都帮我们联系好了向导了的,后来时间对不上,每年小飞机能起降的Window期非常有限,前几天他们刚好又回俺们村探亲,我们还在谋划明年成行的可行性呢。

文也
赞叹壮美的景色,更赞叹你们的毅力!
幑宁
哪有一网打尽啊:),最美的景

只有你们背包走路的才看得到,羡慕啊!

幑宁
摄影大师视角不同,同期待大片:)。
b
boca
非常精彩的旅程!佩服!
巴黎到罗马
再赞一遍
酷酷鸟
我今夏在Loften爬山时见到一对夫妇很像你,看到你说夏天去挪威,应该就是你了:)
蔓丽
走在旷野的感觉真好,但个中的艰辛可以想象。一路的山景让我联想到走过的科州,阿拉斯加和阿根廷的山路。那些石头路背

day hiking的小包都不易; 更别说camping的大包了

咪呜
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就想问问,不走还能看到这些美景啊?

D
DeepCreek
墓碑山在大路上一点都看不到,因为山不高,而且距离Dempster Hwy 十几公里。
幻像
赞赞赞!女中豪杰,生日快乐,年年今日,岁岁今朝!
l
lepton
太赞了!景色是惊人的美。但真的好艰苦。。。ranger们太棒了,令人敬佩。
g
goingplaces
不可能,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认真的徒步旅行者,尤其是那些摄影师。 无比期待 Deep Creek 的大片!

身体力量需要多年的真正训练和保养。 我这凡人是做不到的。

但我真的很感谢那些能够用文字和图片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的人。

采香
佩服啊! 这里 看极光的机会大吗?
胡桃架子-
嗯嗯,她们这一批大包可真是吓倒我了 :(
熊猫媳妇
只要不下雨,机会挺大。就是这里总是下雨 :D
小黑猫
主要是食物多。其实前几天走路不多,最后两天过Pass时,我的都吃差不多了。他们背相机脚架的是真累。
小黑猫
那一带景色没得说,值得专门去一次。

育空9月份很容易看到极光的。这次运气不好,在山里整天下雨,啥都看不到。

Logan的小飞机我也联系了,9月份只能在空中看,不给在冰川上降落。等你们去了看你的大片。

小黑猫
论背包爬山你是比我厉害多了。
小黑猫
风坦的人,为了玩都有毅力。
小黑猫
谢谢博卡。挪威都靠你的指点,玩得很开心。
小黑猫
谢谢加拿大老乡。
小黑猫
巧啊,是在哪里?我们在 Reinebringen 山上碰到朋友一家,真是惊喜。
小黑猫
是的是的,你懂的。
小黑猫
太过奖了,不过谢谢。今年终于跟着你的膝盖去了Senja,超美!
小黑猫
你们房车阿拉斯加那一路也是美景连连,我记下留着以后抄作业。
小黑猫
谢谢。有Ranger在,感觉特别放心。
小黑猫
咱们一起鼓励摄影大师,快来晒大片。
紅塵
一代江山如画, 长见识
酷酷鸟
是Reinebringen on 6/30, 你俩往山下走. 我想太巧了,可没好意思打招呼, 拍了一张你们的背影 : )
胡桃架子-
你随时拎出来这个背40多磅的历史,我马上跪倒orz
幻像
希望你在senja时能有幸看到cloud waterfall
采香
谢谢
小黑猫
看到的, Segla的拍下来了。
小黑猫
就是那天,咱们还真碰到了:)。

我下山一路也拍了不少,没准有你们奋力登山的英姿。

 

小黑猫
育空真蛮漂亮,可惜这次天气太差了。
小黑猫
哎呀,我能是那么卷的人吗?

第一天是飞进去的呀:)。

l
lucky101
You are my hero!
B
Backcountry
好美啊, 下雨刮风真不容易,赞赞赞!您文中提到杰克伦敦, 最喜欢他的小小说“That Spot”, 幽默风趣,推荐!
Y
Ycart
猫班出行都是大手笔,赞大气的风景

看来这次“雨神”这个外号又回归了

小鸿
阴雨天的墓碑山有她的风韵,你的照片的角度都特别棒。
t
tang07059
贴上来看看:)应该打个招呼的,不是也没关系。
幻像
哇,有福之人啊!如此仙境,真真是可遇不可求。
熊猫媳妇
猫班最会找好地方,抱大腿绝对的抱对了。
小黑猫
说得我不好意思。
小黑猫
谢谢推荐,去看了。哈哈哈,That spot!
小黑猫
下集帽子就摘掉了。
小黑猫
谢谢小伙伴,你拍得比我好多了。
小黑猫
我要抱牢你的熏鱼和牛肉:)。
洛杉矶花仙
太美了!有机会也去看看,就是怕下雨!
l
laoyangdelp
佩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