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八月份的欧洲之旅,回来后拖到九月份下旬才写了篇行程摘要 “南法归来不看水,科岛过后不登山(行程摘要篇) “,这一转眼又都到了十月下旬了,赏枫的季节也已进入尾声了,也是时候开始继续更新“走遍法国”这个系列了。话说今年的科西嘉岛之旅我们把南法的马赛作为中转站,顺带把蔚蓝海岸Côté d’Azur的一些地方再玩一遍,于是就有了多年后重返马赛这一幕,每次重返一地总会有种重返作案现场的小激动,这次重返马赛也一样,每到一处都在脑补记忆中的那个马赛… 时隔多年再度位临这座古城,古老的马赛城依然那么的迷人,Basilique Notre Dame de la Garde 圣母院大教堂仍然矗立在全城最高的山丘上,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城,同时还有马赛隆尚宫,更有《基督山伯爵》里传说中的伊夫堡Château d'If,以及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等著名景点… 这个系列的重点是后面的科西嘉环岛游,为了这个系列不至于再度烂尾,马赛景点部分就不做太详细的文字介绍了,这次再访马赛除了隆尚宫和老港之外,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出海一日游是最值得一看的,接下来就直接上图了…
先来一组马赛隆尚宫的片片,这也马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于 1869 年落成,并由三个实体组成,中心是一座水塔,是为了纪念杜兰斯河引水渠贯通马赛而建造的,与水塔两侧的半圆形柱廊相连的,分别是马赛美术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被法国列入了重点历史古迹…
整座隆尚宫的建筑还是颇为壮观华丽又有特色的…
从隆尚宫眺望 Basilique Notre Dame de la Garde 圣母院大教堂,矗立在全城最高的山丘上的圣母院一直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城…
从隆尚宫驱车来到马赛老港,老港风情依旧那么的迷人,记得十多年前码头上还没有这面巨大的天镜,镜子下形成的广场上聚集了各种街头艺人在这里表演,也让老港增添了更多的文艺和现代气息…
上次来这里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码头边吃到了那个著名又无比美味的“马赛鱼汤”,再次光临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其实这次特地选择马赛作为去科西嘉岛的中转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奔着这个“马赛鱼汤”而来的,接下来就会专门开一篇来写这个马赛鱼汤…
而我们当天的主要目的地则是 Frioul Archipelago (弗里尤勒群岛),整个群岛由4座岛屿组成,其中就包括了《基督山伯爵》里那座著名的伊夫岛,这个群岛距离马赛不过几公里,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军事的角度来看,该群岛都堪称马赛城的重要门户,现如今这个群岛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马赛峡湾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岛上常驻人口不过百十来人,禁止任何机动车通行,每天上岛的游客人数也有严格限制,每天固定的轮渡就那么几班船,船票卖完为止,我们当天刚好幸运地买到了最后的两张船票…
从老港码头登船出海,一路碧海蓝天非常漂亮,整个老港码头两侧一如既往地停满了帆船,马赛圣母院从密密麻麻的帆船桅杆中掠过…
回望老港码头一带,风景这边独好,整个老城的标志性建筑,包括那座新拜占庭风格的圣玛利亚大教堂、摩登的地中海文明博物馆、古城堡、古灯塔等,都尽收眼底…
轮渡从著名的伊夫堡边擦身而过,原本这条轮渡航线是会经停伊夫堡的,但由于当天风浪太大岛上码头太小所以无法停靠…
轮渡直接到达群岛的主岛码头,由于每天有登岛人数的限制,岛上非常宁静,非常原生态的感觉,就好比马赛本地人的后花园,知道这个地方的外地人不多,岛上的外来游客就更为稀少…
从群岛的主岛上可以很好地欣赏到马赛城和伊夫堡的全貌…
这一带的海岸和岛屿的地质结构都是白色石灰岩,这种白色石灰岩向内形成的狭长小海湾,是南法特有的一种地貌,它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峡湾”(Fjord),为了与通常说的“峡湾”(Fjord)区分开来,法语里为这种独特的地貌还创造了一个词 “Calanques”,中文里姑且可以把它翻译成“马赛峡湾”吧,又或者可称之为“南法峡湾”,后面在科西嘉岛也有类似这样的地貌,不同的是,科西嘉岛上的是红色石灰岩峡湾,又更为惊艳一些…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上白色石灰岩的峡湾与碧蓝的海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格外漂亮,因此这里又被昵称为马赛的“小大溪地”,有趣的是马赛城外还有一处被昵称为“小尼斯”的海滨区,上次我们还特地去了那边的石灰岩峡湾徒步…
岛上的峡湾理隐藏这一个个如世外桃源般的海滩,海水那叫一个美,望着前方的当年关押基督山伯爵(Edmond Dantès)的伊夫堡 Château d'If,LD打趣儿道要是我被关押在像这样四周都如天堂般美景的监狱中,我同样会想方设法,拼了命也要逃出去啊… :)
马赛也是个碧海蓝天从不爽约的地方,太喜欢这一代的水色了,以至于发出了南法归来不看水的感叹…
Frioul 群岛上除了天然海滨浴场和防御古堡外,最值得一看的就是 “Hôpital Caroline” 卡洛琳医院遗址,几个世界以来Frioul群岛作为马赛城的天然屏障,除了军事用途外,在医疗防疫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记载从 16 世纪开始,岛上就被用作来自国来船只的官方检疫区,以防止疾病传播,特别是1820 年一场可怕的黄热病肆虐地中海港口,法国政府不仅在岛上完善了检疫隔离设施,还建立了一家医院来容纳病人,就是后来的卡洛琳医院…
卡罗琳医院最终于 1828 年落成,外部结构是一座华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内部的架构和设计也有创新,设计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将??受感染的患者与已经康复的患者和工作人员隔离开来,以至于在那场席卷整个地中海的黄热病疫情期间,马赛城内未受任何影响…
而这座英雄医院一直被沿用到二战前期,到了二站后期被德军占领,最后在二战末期被联军炸毁而被废弃,到了1980年代又被法国政府被列为马赛的历史遗迹,如今已成为岛上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博物馆…
在岛上徒步风景优美而惬意,到访马赛除了在城内游览,要是还有宽余的时间,抽出一天出海来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上看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这里也是欣赏马赛城和伊夫堡的最佳点…
最后上两张在飞机上抓到的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航拍照片,可以很好地看到白色石灰岩岛屿海岸形成一个个Calanques峡湾,可谓南法地中海一带最典型的地理地貌…
这一篇就此点到为止,下一篇就让我们来细品一下闻名遐迩的“马赛鱼汤”吧…
谢谢浏览!
再仔细读
这个鱼汤其实也是类似的浓汤,有可能会用到一些鱼骨或蟹壳来熬制汤底,所以喝出螃蟹味也是很有可能的。
基督山伯爵写的是故事呢?还是真事?关他的岛屿。是故事里描写呢?还是真的事情发生在那?
满大街除了垃圾还是垃圾,靠火车站那一带就像北非哪个国家一样,匆忙在老港吃了一顿马赛鱼汤,就赶紧去上游轮了。从那以后我对马赛真的不喜欢,无数次经过都没进去看的欲望,反而喜欢到卡西那边呆几天,从那边走峡湾。看你这个帖,下次也许会在那停几天玩玩,改变我对马赛的负面看法。
这条MK家的连衣短裤是十多年前买的,那时MK家主要还是卖包包的,这条连衣裤可谓MK家的初代服饰,这次十多年后重返马赛想起来又把它翻出来穿,也算配合那份怀旧感吧 :)
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是大仲马根据一个类似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一个被陷害入狱的人出狱后的恩仇故事),当然小说里添加了许多传奇的色彩,而藏宝的基督山岛泽是真实存在的,该岛就位于科西嘉岛附近海域,大仲马就是去了那里旅行后从而产生灵感写出了这部名著。
这次感觉好像环境有所改观,不过回程时路过火车站,里面还是很脏乱,站台上的垃圾桶都塞满了垃圾也没人清理… 同喜欢Cassis,一出了马赛市中心感觉就像换了天地似的。
不过呢,你爱去不去,跟别人真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那时候有很多关于那个地方的介绍。再说我近40年前就说法语了,那时候就是学法语和法国,自然对法国各地有一定的了解
我有一个比利时朋友,她男朋友就是马赛人
我家这个法国土生土长母语法语、40多年前就去过马赛的人,都不敢夸口说一座有2600年多年的历史名城不值得一游,我们周围认识的马赛人多了去了,聘请的员工里也有马赛人,有什么好稀奇的么?
我家这个法国土生土长母语法语、40多年前就去过马赛的人,都不敢夸口说一座有2600年多年的历史名城不值得一游,我们周围认识的马赛人多了去了,聘请的员工里也有马赛人,这有什么好稀奇的么?
没去过的地方就是没去过,再怎么了解也只是听别人的转述,那不叫自己的印象
今年夏天八月份的欧洲之旅,回来后拖到九月份下旬才写了篇行程摘要 “南法归来不看水,科岛过后不登山(行程摘要篇) “,这一转眼又都到了十月下旬了,赏枫的季节也已进入尾声了,也是时候开始继续更新“走遍法国”这个系列了。话说今年的科西嘉岛之旅我们把南法的马赛作为中转站,顺带把蔚蓝海岸Côté d’Azur的一些地方再玩一遍,于是就有了多年后重返马赛这一幕,每次重返一地总会有种重返作案现场的小激动,这次重返马赛也一样,每到一处都在脑补记忆中的那个马赛… 时隔多年再度位临这座古城,古老的马赛城依然那么的迷人,Basilique Notre Dame de la Garde 圣母院大教堂仍然矗立在全城最高的山丘上,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城,同时还有马赛隆尚宫,更有《基督山伯爵》里传说中的伊夫堡Château d'If,以及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等著名景点… 这个系列的重点是后面的科西嘉环岛游,为了这个系列不至于再度烂尾,马赛景点部分就不做太详细的文字介绍了,这次再访马赛除了隆尚宫和老港之外,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出海一日游是最值得一看的,接下来就直接上图了…
先来一组马赛隆尚宫的片片,这也马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于 1869 年落成,并由三个实体组成,中心是一座水塔,是为了纪念杜兰斯河引水渠贯通马赛而建造的,与水塔两侧的半圆形柱廊相连的,分别是马赛美术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被法国列入了重点历史古迹…
整座隆尚宫的建筑还是颇为壮观华丽又有特色的…
从隆尚宫眺望 Basilique Notre Dame de la Garde 圣母院大教堂,矗立在全城最高的山丘上的圣母院一直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城…
从隆尚宫驱车来到马赛老港,老港风情依旧那么的迷人,记得十多年前码头上还没有这面巨大的天镜,镜子下形成的广场上聚集了各种街头艺人在这里表演,也让老港增添了更多的文艺和现代气息…
上次来这里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码头边吃到了那个著名又无比美味的“马赛鱼汤”,再次光临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其实这次特地选择马赛作为去科西嘉岛的中转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奔着这个“马赛鱼汤”而来的,接下来就会专门开一篇来写这个马赛鱼汤…
而我们当天的主要目的地则是 Frioul Archipelago (弗里尤勒群岛),整个群岛由4座岛屿组成,其中就包括了《基督山伯爵》里那座著名的伊夫岛,这个群岛距离马赛不过几公里,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军事的角度来看,该群岛都堪称马赛城的重要门户,现如今这个群岛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马赛峡湾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岛上常驻人口不过百十来人,禁止任何机动车通行,每天上岛的游客人数也有严格限制,每天固定的轮渡就那么几班船,船票卖完为止,我们当天刚好幸运地买到了最后的两张船票…
从老港码头登船出海,一路碧海蓝天非常漂亮,整个老港码头两侧一如既往地停满了帆船,马赛圣母院从密密麻麻的帆船桅杆中掠过…
回望老港码头一带,风景这边独好,整个老城的标志性建筑,包括那座新拜占庭风格的圣玛利亚大教堂、摩登的地中海文明博物馆、古城堡、古灯塔等,都尽收眼底…
轮渡从著名的伊夫堡边擦身而过,原本这条轮渡航线是会经停伊夫堡的,但由于当天风浪太大岛上码头太小所以无法停靠…
轮渡直接到达群岛的主岛码头,由于每天有登岛人数的限制,岛上非常宁静,非常原生态的感觉,就好比马赛本地人的后花园,知道这个地方的外地人不多,岛上的外来游客就更为稀少…
从群岛的主岛上可以很好地欣赏到马赛城和伊夫堡的全貌…
这一带的海岸和岛屿的地质结构都是白色石灰岩,这种白色石灰岩向内形成的狭长小海湾,是南法特有的一种地貌,它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峡湾”(Fjord),为了与通常说的“峡湾”(Fjord)区分开来,法语里为这种独特的地貌还创造了一个词 “Calanques”,中文里姑且可以把它翻译成“马赛峡湾”吧,又或者可称之为“南法峡湾”,后面在科西嘉岛也有类似这样的地貌,不同的是,科西嘉岛上的是红色石灰岩峡湾,又更为惊艳一些…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上白色石灰岩的峡湾与碧蓝的海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格外漂亮,因此这里又被昵称为马赛的“小大溪地”,有趣的是马赛城外还有一处被昵称为“小尼斯”的海滨区,上次我们还特地去了那边的石灰岩峡湾徒步…
岛上的峡湾理隐藏这一个个如世外桃源般的海滩,海水那叫一个美,望着前方的当年关押基督山伯爵(Edmond Dantès)的伊夫堡 Château d'If,LD打趣儿道要是我被关押在像这样四周都如天堂般美景的监狱中,我同样会想方设法,拼了命也要逃出去啊… :)
马赛也是个碧海蓝天从不爽约的地方,太喜欢这一代的水色了,以至于发出了南法归来不看水的感叹…
Frioul 群岛上除了天然海滨浴场和防御古堡外,最值得一看的就是 “Hôpital Caroline” 卡洛琳医院遗址,几个世界以来Frioul群岛作为马赛城的天然屏障,除了军事用途外,在医疗防疫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记载从 16 世纪开始,岛上就被用作来自国来船只的官方检疫区,以防止疾病传播,特别是1820 年一场可怕的黄热病肆虐地中海港口,法国政府不仅在岛上完善了检疫隔离设施,还建立了一家医院来容纳病人,就是后来的卡洛琳医院…
卡罗琳医院最终于 1828 年落成,外部结构是一座华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内部的架构和设计也有创新,设计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将??受感染的患者与已经康复的患者和工作人员隔离开来,以至于在那场席卷整个地中海的黄热病疫情期间,马赛城内未受任何影响…
而这座英雄医院一直被沿用到二战前期,到了二站后期被德军占领,最后在二战末期被联军炸毁而被废弃,到了1980年代又被法国政府被列为马赛的历史遗迹,如今已成为岛上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博物馆…
在岛上徒步风景优美而惬意,到访马赛除了在城内游览,要是还有宽余的时间,抽出一天出海来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上看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这里也是欣赏马赛城和伊夫堡的最佳点…
最后上两张在飞机上抓到的 Frioul archipelago 群岛航拍照片,可以很好地看到白色石灰岩岛屿海岸形成一个个Calanques峡湾,可谓南法地中海一带最典型的地理地貌…
这一篇就此点到为止,下一篇就让我们来细品一下闻名遐迩的“马赛鱼汤”吧…
谢谢浏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走遍法国 之 南法+科西嘉环岛(1)重返马赛 - Frioul 群岛出海揽胜 纽约上州秋色第二波 - 湖上泛舟赏枫,高山徒步望远 纽约上州好风光 - 幽谷秘境徒步,冬奥小镇赏秋 走遍法国 之 南法归来不看水,科岛过后不登山(蔚蓝海岸+科西嘉岛行程摘要) 南美四国越野房车奇幻之旅(13)The Huemul 冰川徒步赏秋之旅
再仔细读
这个鱼汤其实也是类似的浓汤,有可能会用到一些鱼骨或蟹壳来熬制汤底,所以喝出螃蟹味也是很有可能的。
基督山伯爵写的是故事呢?还是真事?关他的岛屿。是故事里描写呢?还是真的事情发生在那?
满大街除了垃圾还是垃圾,靠火车站那一带就像北非哪个国家一样,匆忙在老港吃了一顿马赛鱼汤,就赶紧去上游轮了。从那以后我对马赛真的不喜欢,无数次经过都没进去看的欲望,反而喜欢到卡西那边呆几天,从那边走峡湾。看你这个帖,下次也许会在那停几天玩玩,改变我对马赛的负面看法。
这条MK家的连衣短裤是十多年前买的,那时MK家主要还是卖包包的,这条连衣裤可谓MK家的初代服饰,这次十多年后重返马赛想起来又把它翻出来穿,也算配合那份怀旧感吧 :)
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是大仲马根据一个类似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一个被陷害入狱的人出狱后的恩仇故事),当然小说里添加了许多传奇的色彩,而藏宝的基督山岛泽是真实存在的,该岛就位于科西嘉岛附近海域,大仲马就是去了那里旅行后从而产生灵感写出了这部名著。
这次感觉好像环境有所改观,不过回程时路过火车站,里面还是很脏乱,站台上的垃圾桶都塞满了垃圾也没人清理… 同喜欢Cassis,一出了马赛市中心感觉就像换了天地似的。
不过呢,你爱去不去,跟别人真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那时候有很多关于那个地方的介绍。再说我近40年前就说法语了,那时候就是学法语和法国,自然对法国各地有一定的了解
我有一个比利时朋友,她男朋友就是马赛人
我家这个法国土生土长母语法语、40多年前就去过马赛的人,都不敢夸口说一座有2600年多年的历史名城不值得一游,我们周围认识的马赛人多了去了,聘请的员工里也有马赛人,有什么好稀奇的么?
我家这个法国土生土长母语法语、40多年前就去过马赛的人,都不敢夸口说一座有2600年多年的历史名城不值得一游,我们周围认识的马赛人多了去了,聘请的员工里也有马赛人,这有什么好稀奇的么?
没去过的地方就是没去过,再怎么了解也只是听别人的转述,那不叫自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