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初,我那时候还在纽约读博。是一个穷学生。实验室里有一些同事,他们来上班时,会在附近的报摊上买一份当天的报纸带到实验室来。我在吃午饭或者喝咖啡时,会拿他们读过的报纸来看。其中有一份叫“Newsday”。在它靠后的版面里,有一页是几位专栏作家专门回答读者来信的。其中一位专栏作家叫Ann Landers。
有一天,一位女读者来信问Ann,她的教会里有一位鳏夫,她想跟他发展关系,两人经常来往。可是这个男人经常借口什么机会到他亡妻的坟头送花,打理,或者干脆小憩片刻。这令她不快。而据教会的教友们,他亡妻在世时,他们过的不愉快,经常争吵。女读者请教Ann,她的男朋友这样的行为是为什么?
Ann的回答很简单:后悔(Regret)。接着,Ann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鳏夫的行为,并给女读者一些提示和建议。但我只记得前半部分,大意就是一些人在用行为减轻内疚,会出现一些“过犹不及”(主要是过分)的行为。
有时候我不甚理解那些从中国跑出来的中国人。他们对批评中共的声音,特别不能容忍。但我知道很多跟我背景差不多的中国留学生或访问学者,他们在国内时过的不愉快,有的人甚至是在跟单位闹翻后,负气出走的。是不是这当中有这些成分呢?
我个人而言,我跟中共没有世仇,跟原单位也没有吵架。我出来后一直没有回去,但单位一直保留着我的编制,直到两千年前后单位改制。对此我是十分感激的。对于六四时期共产党的血腥镇压,我是采取原谅但绝不忘记的态度。所以在九十年代中,我和很多同一时代的留学生一样,改变为对中共的支持态度。毕竟直到二零二零年前,中共还是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尽管胡锦涛那届的吴邦国在最后的讲话中厉声说“中国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但温家宝也说“不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得到的也会失去”。但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说说而已。可是,今非昔比,有谁会想到今天的局面呢?
但要说我一点没有后悔,其实也不准确。
我的后悔是没有记住Ann那天写给那个女读者的建议了。所以,如果有人要解药,那我也是没有的。
呵呵。
关于中国民主倒退。相信这是暂时的。外部环境改善时,会回归正常。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都曾经想拥抱西方,几乎葬送了俄罗斯。这说明民主不是万能解药。
川普当总统时,在非战争时期,动用适用于战争时期的国家紧急状态法,取得几乎无限权力,来打压中国。说明国家间的竞争,需要适当集权,取得效力和效果。川普,普金,习,都是例子。只是各为其主,各为其国。
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是顺势接过美国递来的橄榄枝。如果美国不递橄榄枝,中国也无法实行改革开放。
当美中竞争落下帷幕,或告一段落时,相信中国会选择适合中国的民主道路。
非要将猛虎、苍龙一起打。
现在谈民主,有些奢侈。
美俄比较接近。美国和沙特,意识形态上相去较远。
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或者中国的叶利钦,那他更是千古罪人。
你是反共--》反中--》反华,逢中必反。
换话题了。
最好别跟我的贴。不为别的,我习惯第二天删贴。你跟了我的贴, 我自己删不掉了。
网上聊天罢了,聊完就完了。
随着年龄变大,智力退化。在海外年长日久,国内那些个人都远去了。唯有仇恨忘不了,在心中日益壮大。笼统地反个党,甚至反中国反文化,也算找到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发泄口。
当年能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在国内社会资源占用上都远超平均水平。我不相信这些人从小到大都是只有被压迫没有被关爱的。但有些人确实愤愤不平到了大骂粪坑国、十四亿奴才等。到这种地步,完全是个人人格出了问题,无关什么政治了。。。
九零年代初,我那时候还在纽约读博。是一个穷学生。实验室里有一些同事,他们来上班时,会在附近的报摊上买一份当天的报纸带到实验室来。我在吃午饭或者喝咖啡时,会拿他们读过的报纸来看。其中有一份叫“Newsday”。在它靠后的版面里,有一页是几位专栏作家专门回答读者来信的。其中一位专栏作家叫Ann Landers。
有一天,一位女读者来信问Ann,她的教会里有一位鳏夫,她想跟他发展关系,两人经常来往。可是这个男人经常借口什么机会到他亡妻的坟头送花,打理,或者干脆小憩片刻。这令她不快。而据教会的教友们,他亡妻在世时,他们过的不愉快,经常争吵。女读者请教Ann,她的男朋友这样的行为是为什么?
Ann的回答很简单:后悔(Regret)。接着,Ann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鳏夫的行为,并给女读者一些提示和建议。但我只记得前半部分,大意就是一些人在用行为减轻内疚,会出现一些“过犹不及”(主要是过分)的行为。
有时候我不甚理解那些从中国跑出来的中国人。他们对批评中共的声音,特别不能容忍。但我知道很多跟我背景差不多的中国留学生或访问学者,他们在国内时过的不愉快,有的人甚至是在跟单位闹翻后,负气出走的。是不是这当中有这些成分呢?
我个人而言,我跟中共没有世仇,跟原单位也没有吵架。我出来后一直没有回去,但单位一直保留着我的编制,直到两千年前后单位改制。对此我是十分感激的。对于六四时期共产党的血腥镇压,我是采取原谅但绝不忘记的态度。所以在九十年代中,我和很多同一时代的留学生一样,改变为对中共的支持态度。毕竟直到二零二零年前,中共还是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尽管胡锦涛那届的吴邦国在最后的讲话中厉声说“中国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但温家宝也说“不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得到的也会失去”。但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说说而已。可是,今非昔比,有谁会想到今天的局面呢?
但要说我一点没有后悔,其实也不准确。
我的后悔是没有记住Ann那天写给那个女读者的建议了。所以,如果有人要解药,那我也是没有的。
呵呵。
关于中国民主倒退。相信这是暂时的。外部环境改善时,会回归正常。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都曾经想拥抱西方,几乎葬送了俄罗斯。这说明民主不是万能解药。
川普当总统时,在非战争时期,动用适用于战争时期的国家紧急状态法,取得几乎无限权力,来打压中国。说明国家间的竞争,需要适当集权,取得效力和效果。川普,普金,习,都是例子。只是各为其主,各为其国。
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是顺势接过美国递来的橄榄枝。如果美国不递橄榄枝,中国也无法实行改革开放。
当美中竞争落下帷幕,或告一段落时,相信中国会选择适合中国的民主道路。
非要将猛虎、苍龙一起打。
现在谈民主,有些奢侈。
美俄比较接近。美国和沙特,意识形态上相去较远。
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或者中国的叶利钦,那他更是千古罪人。
你是反共--》反中--》反华,逢中必反。
换话题了。
最好别跟我的贴。不为别的,我习惯第二天删贴。你跟了我的贴, 我自己删不掉了。
网上聊天罢了,聊完就完了。
随着年龄变大,智力退化。在海外年长日久,国内那些个人都远去了。唯有仇恨忘不了,在心中日益壮大。笼统地反个党,甚至反中国反文化,也算找到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发泄口。
当年能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在国内社会资源占用上都远超平均水平。我不相信这些人从小到大都是只有被压迫没有被关爱的。但有些人确实愤愤不平到了大骂粪坑国、十四亿奴才等。到这种地步,完全是个人人格出了问题,无关什么政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