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杂陈话希腊

巴黎到罗马
楼主 (文学峸)

这是我欧洲旅行时间最长的一次,整整三周;经纬跨度从东端的奥利匹亚到西端的Mykonos,北端到了Vergina离北马其顿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南端Akrotiri米诺斯遗址甚至可以南望克里特岛。

古代文明里,我自诩最了解的除了咱老祖先的华夏文明就是罗马文明,但是我最景仰的却是希腊和雅典文明,我博客的题头就是这样写的:“

从荷马到三哲再到维特鲁威【注一】,三千年前爱琴海西岸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诞生了人类史最伟大的先哲和我们得以生存的现代文明”。

一大圈跑下来,可以说既千言万语又五味杂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就我来说,旅行不是到此一游、甚至不仅仅是观光,我希望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更主要的是我希望了解当地人以及历史文化在他们身上的折射。

欧洲文明历经雅典、罗马、拜占庭、北非穆斯林、天主教和文艺复兴的洗礼,可以说是世界上文化最为丰富多彩的一个大陆,在欧洲特别是在亚平宁和伊比利亚旅行,可以看到两千多年不同时期的印记、文化,也可以从现代人身上看到两千年的烙印。

但是在希腊旅行,我看不到这些;如果用两个字形容,我看到的是割裂

我看到的是两个希腊,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的希腊和现实生活里的希腊,两者之间看不到关联!

一次又一次,在四千年前圣托里尼Akrotiri的米诺斯遗址、在三千多年前伯罗奔尼撒的迈锡尼遗址、在两千八百年前古风的奥林匹亚Olympia德尔斐Delphi提洛岛Delos、特别是在两千四百年前黄金时期雅典的Acropolis和Agora,希腊一次又一次的让我震撼;在这些地方我问自己最多的是这个问题:“我们处在现代文明的顶峰,但我们有什么超越了古雅典:艺术、哲学还是科学思想?”。

对我来说,答案一直是nothing!

是的,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了,我们在科学技术上有大量的发现、我们甚至有了新的方法论。可是,我们并没有突破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三哲的思辨、不唯权威马首是瞻的科学精神;因为雅典我们才有文艺复兴、才有了洛克罗素培根尼采斯密黑格尔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因为雅典我们才有了我们得以享受的民主和自由。说到底,雅典人发现了人共同的本质:独立与自由

在简陋的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我看到了一尊未具名(宙斯或波塞冬)的铜雕:天神卷曲的发髻盘在脑后、双目直盯前方,祂的左臂向前直指目标、手握武器(霹雳或三叉戟)蓄势待发,仿佛在说“为了自由我将战斗!”;祂前腿微屈、后退脚跟抬起,自然而完美、扭曲且平衡、静止中充满了动感;整个雕像以肚脐为心呈完美圆形指尖脚尖接触边缘。这尊诞生于2480年前的铜雕是艺术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它彻底摆脱了埃及雕塑美而呆的模版而充满自然、动感和人性化的活力;一千九百年后,达芬奇创作了更为标准的「维特鲁威人」。

 

现代化的世界并没有突破雅典。

现实的希腊似乎是另一组图画。

在希腊圣地奥林匹亚的酒店里,我下楼问店主一个问题。他似乎忙着和客人聊天,于是我静静地等着;后来他注意到了,对我说:“What’s your problem?”,我一愣有些不知所措、差点忘了要问的问题。

在圣托里尼下轮渡后,我们拉着箱子走出来正寻找交通工具,然后一下子涌来好几个人抢客。我明白无误地告诉第一个人我要出租,那人点头称是、然后把我们领向shuttle巴士停车场;我责备他为什么领我们来这里,他面无愧色地说这里没有出租。类似的一幕发生在米岛,约好的高价私家车带我们走了不到十分钟就把我们扔在旧码头外缘,害得我们拖着箱子在碎石子路上走了近半个小时才到酒店,回程用水上巴士只需要走五分钟、票价两欧。在雅典PIRAEUS码头,正规出租一样不打表收高价。

在雅典奥林匹亚宙斯神庙遗址,我看到院墙边通道上有一些废墟、于是好奇地上前查看。这时一个正在聊天的工作人员突然叫住了我:”sir”, 他说;“yes?”,我回问;这时轮到他不知所措了,结结巴巴地说:“it’s close to the end of site”;“I know, I can see it”,我笑答,却依旧过去看了个究竟。我没说出的话是,我在遗址公众参观的范围内活动、没有违反任何规则、没理由阻止我。

还是在雅典 Acropolis Museum,我亲眼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提醒一个印巴女性不要过度靠近少女柱 caryatid;开始我没觉得什么,不过仅仅几分钟后,另一个白女孩离caryatid更近,而这个工作人员选择视而不见。

离开腓力二世大墓之前,我照了一张全景照片。这时一个工作人员过来告诉我:“你可以照文物、但不能照人物”;我说我只是照一个大墓轮廓、没有聚焦任何人;“那也不行!”,她说的斩钉截铁;哭笑不得中我说:“这样吧,如果有这样的规则您让我看一下我把照片删了如何?”;显然是因为没有,“您随便吧”,她悻悻然地走开了。

规则和法律因人而异,那个唯法视瞻的雅典呢?

在宏大的宪法广场和庄严的东正教总堂,我看到一块块精美的大理石和铺就拙劣的地面,那个唯美的希腊去哪了?

现在的希腊当然有很美的地方。Nafplio老城中心、Oia和Mykonos的建筑设计、城镇布局和自然景观非常协调,但是类似的东西在任何一个别的欧洲国家都可以见到,我看不到这些地方、唯美绝伦的古希腊以及现代希腊的关联。

希腊的饮食也让我一言难尽。当然,希腊有很好吃的东西:这里的酸奶Greek Yogurt比任何别的酸奶都好吃,每天早上都吃从未让我失望;菲达奶酪Feta Cheese也非常稳定,屡吃不厌;再就是Greek Salad,简单却好吃爽口。Gyros当然好吃,不过我认为它其实原产土耳其。

不过对希腊名吃里的慕沙卡Moussaka和菠菜批Spanakopita却不敢恭维,在Kineta一家不错的希腊餐厅吃了一次再不想吃了;希腊甜食也是甜而不香。

在米岛吃过一次纸包蒸鱼,选用两磅当日新钓的的sea bass、去内脏,然后加蔬菜、调味品、橄榄油和盐清蒸,端上桌相貌平平吃起来却是鲜美极了,总算让我这个海鲜控过了一把瘾。

另外还吃过几次非常好的饭,比如在奥林匹亚的Europa Olympia酒店吃的户外烛光晚餐,环境、氛围、饮食都棒极了,而且价格特别低,唯一要说的是它精美的饭菜是法意混合,跟希腊无关。

在雅典最繁华的Ermou大街走上三五分钟就到了古雅典市政中心Agora,废墟中矗立着精美绝伦的Hephaistos赫菲斯托斯?神庙和典雅的雅典议政厅Stoa【注二】,你尽可想象泛雅典娜节Panathenaia的奢华和雅典人的精致;然后你回到现代的雅典,是地沟的气味、卖唱艺人的扩音器和小摊上的劣质塑胶阳具开瓶器。

两个希腊,对比如此鲜明,我找不到其间的联系。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割裂:是六世纪东罗马帝国废黜百家独尊基督、还是四百年的奥斯曼统治带来的异化?

说起奥斯曼,希腊似乎在刻意抹去这段历史,不管是街头巷尾还是博物馆里,是因为希土两国的争端还是文化的不自信?

唯一能让我把传奇中的希腊和现实的希腊联系起来的,大概只有橄榄树了。在雅典神话里,雅典娜凭一束橄榄枝征服了雅典原住民而成为雅典的守护神;卫城的这株橄榄树繁衍了三千年,遍布希腊本土,不管是迈锡尼还是德尔斐还是马其顿古都,有植物的地方就有大片的橄榄树林。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立了学院。它没有固定的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可以挑战教师甚至可以授课;它多次迁址,中间甚至被迫关闭;它以怀疑著称、提出问题却不下结论;到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关闭,它存在了上千年;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学者,将知识的光辉洒满亚非大陆,并最终在一千年后通过文艺复兴光耀世界。

雅典的第一个早晨、在顶楼露台用早餐时在朋友圈贴了一张照片。海天问我“‘想起希腊,好像那里一天到晚都是早晨’ - 就是你镜头里这样的早晨吧?”,我因此搜索了一下木心先生。

最后用先生的话结束本文:

“希腊整个文化艺术像是一个童贞的美少年。想起希腊,好像那里一天到晚都是早晨、空气清凉新鲜。整个希腊,是欧洲觉醒前的曙光,五百年光景,是西方史上突然照亮的强光。…… 希腊是偶然的希腊、空前的希腊、绝后的希腊,希腊的现在,已糟糕。”。

 

注1:维特鲁威 (Marcus Vitruvius Pollio,前80年-前25年)是古罗马作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他的《De Architectura建筑十书》是目前西方古代唯一一部建筑著作。他在书中为建筑设计制定了三个主要标准:坚固、实用、美观;维特鲁威认为建筑是对自然的模仿,同时为了美观,先后发明了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建筑十书》包括了城市规划、建筑概论与材料、神庙构造、希腊柱式的应用、公共建筑如浴室剧场议事厅、私家建筑、地坪与饰面、水力学、计时、测量、天文、土木、军事机械等。在我看来,《建筑十书》集雅典、罗马的艺术及技术精华大成。

注2:雅典议政厅Stoa是Agora最大的建筑,毁于公元267年;五十年代美国古典研究学院在原址复制。

公元前一千七百年Akrotiri的米诺斯遗址的壁画,上:国家考古博物馆,下:Thira史前博物馆

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迈锡尼,左:狮子门,右: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国家考古博物馆)

公元前六百年奥林匹亚,赫拉神庙

公元前六百年提洛岛,狮子平台为纳克索斯对阿波罗的奉献

公元前五百至四百年的雅典,上:帕特农神庙,中:少女柱 caryatid(右边一张拍自大英),下:Agora赫菲斯托斯神庙

公元前四百年德尔斐,左:阿波罗神庙、甲骨文和剧场,右:雅典娜圆庙Tholos

公元前四百年埃皮达鲁斯 Epidaurus,古希腊剧场

约公元前350年,腓力二世墓 Royal Tombs of Aigai;左:墓室及壁画,右:遗骨盒及后冠

纸包鱼, Mykonos

奥林匹亚烛光晚餐

落日,Mykonos

Oia

Nafplio

Delphi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在奥林匹亚古竞技场赛跑、在雅典卫城环跑 五味杂陈话希腊 吃在曼哈顿(下) 吃在曼哈顿(中) 吃在曼哈顿(上)
巴黎到罗马
先扔个炸弹LOL,爱之深责之切
咪呜
是后来的衰落和贫困造成的
咲媱
其实以前的希腊和现在的希腊,是一样的啊,艺术和思想,只属于社会上层,而下层的档次从来都是低的。博物馆的东西,在古代就不是

平民可以拥有的东西。苏格拉底的思想,也不是当时的平民和普通贵族的思想。

只是现在财富更平均,不是像古代一样,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上,所以建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不计成本的去制造了。

你看看历史上的精美建筑,哪个不是耗尽民力去做的,动则就要用去全国GDP的几分之一,现在肯定不可能这么干。

巴黎到罗马
肯定跟贫穷有关,但是感觉跟六世纪以来除东正教外全部被当成异端邪说禁止、400年奥斯曼统治带来的人口异化关系很大,另外

希腊独立后致力于去穆斯林化,这跟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的做法不同,这几个天主教国家保留了不少穆斯林文化

巴黎到罗马
苏格拉底就是平民啊!雅典的自由人,财富不均等、权利却是一样的;从我知道的雅典史,大量雅典平民重民主、重艺术,积极参政

雅典的财富,主要来自前480波希战争胜利后的提洛同盟,另外罗马征服希腊后不仅给予希腊自由人罗马公民的权利,还给了雅典众多税收、政务自治权,甚至让雅典暴力Delos做奴隶贸易。

我后面会写一篇文章讲一点。

走顺路
文献中丰富多彩并被理想化的古希腊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是文艺复兴时期编造出来的。
咪呜
就是贫困造成的。任何文明在它的鼎盛时期,文化都应该是辉煌的,

所以都应该会留下令人感动或赞叹的遗留。

只有贫困,长期的贫困,一切都会变得丑陋,连遗留都保护不好。

巴黎到罗马
不是的。希腊文明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建筑雕塑无法编造,法典有石碑记录,三哲乃至戏剧也都有文献记录

在众多希腊遗址有很多石碑,比如关于某项争端的决定、某项协议甚至司法判决。

在雅典Agora还发现了两千四百年前的陪审员随机抽签机,目的是防止司法腐败

云燕假日
旅行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去之前希望越大失望会越大,希土两国互不喜欢甚至是憎恨,但都有类似的通病…

我们在土耳其遇到的出租车司机的恶劣行径比你描述的希腊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我们当时是从希腊去的土耳其,感觉更直接。希腊菜中我个人最爱的就是Farcis,就是各种Stuffed的蔬菜、海鲜、肉类… 感觉希腊人可以把任何食材都做成Farcis,任何海鲜都能Grill。那个Akrotiri遗址在雅典博物馆里展出的壁画和陶器都非常美。

巴黎到罗马
原来拿东西叫Farcis啊,又跟云燕学了一个新词;我太太最喜欢这个了,是我忘了写进去了

她最喜欢stuffed tomato和pepper了。

Akrotini的壁画给我很大的震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原来还想圣托里尼是不是值得去,有Akrotini史前遗址和壁画就是非去不可的地方。

H
Helvetia
谢谢分享!正琢磨着明年去希腊大陆逛逛,看古迹有点上瘾了。:-)
闲一下
是的,古希腊的公民是少数人,不论出身财富多寡,但确实是特殊阶层。

公民大会式的民主自由也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民主自由。

云燕假日
握手你太太,stuffed tomato和pepper也是我的最爱,可以当主食来吃。
j
jin_yin_hua
此平民非彼平民. 平民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的
巴黎到罗马
有时候我们把雅典当成希腊了。其实雅典式民主在当时的希腊是特例,只有少数城邦跟雅典类似;其对手斯巴达的政体就跟迈锡尼类似

希腊化时期的马其顿更是成了王国。

雅典对公民和有投票权的公民的定义和其民主的方式跟现代当然不同,但是深究下去、现代的民主跟雅典民主没有本质的不同。

另外,希腊其它城邦、马其顿甚至罗马跟雅典政体不同,但是他们都崇拜雅典,不管是艺术、建筑、哲学还是科学

巴黎到罗马
握手;我正筹划什么时候去土耳其
a
ahniu
去埃及就更差了

哈哈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j
johndoe26
希腊对旅客根本不怎么在乎。

因为游客实在太多了

绿
绿蚁采菊
希腊雅典真的是太破了,如果没有神庙遗址和博物馆,简直啥都不是。
巴黎到罗马
前面goingplaces可以看出来去埃及要做好精神准备
巴黎到罗马
在世界上希腊不算旅游大国,但是旅游却是希腊的经济支柱之一

除了夏天、除了圣岛米岛和雅典,其它季节和其它地区旅游的人并不多。

我们是十月中旬去的,旅行的人不算多,圣岛米岛的季节工也正在打包回家

巴黎到罗马
2004年前你去过雅典吗?据说因为奥运会雅典搞了大量市政建设,我感觉以卫城为中心的雅典还可以

另外Nafplio、圣岛几个镇和米岛的老城都不错,这些也是游客集中的地方,应该是重点投资的地方;

希腊大多数地方确实比较落后

我爱果果
我在看人類簡史,希望找到答案。不僅是希臘的問題,全世界都在變得“平庸:。
巴黎到罗马
”希腊是偶然的希腊、空前的希腊、绝后的希腊,希腊的现在,已糟糕” - 木心先生
北美_晴飔
古希腊人创造了灿烂文明,却无法形成统一的国家

在古希腊,能在海洋上与古雅典抗衡的城邦少之又少,于是,雅典逐渐成为古希腊世界的中流砥柱,外来城邦觊觎古希腊,必先要打败雅典。

导致割裂的因素主要这四点
一、闭塞环境、城邦本位
二、两强并立,先天不足
三、外敌入侵,分歧难解
四、内战爆发,两败俱伤

巴黎到罗马
是,城邦文化是古希腊的主流

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大帝确实打出了一个大帝国,但是却因为他的意外早逝又分崩离析了。

不过希腊文明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却传承了很久。很长一段时间内,托勒密王朝和亚历山大港(埃及)成了希腊文明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