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谢被我拉来作了“靶子”,今天易缪主义大师皮尔士又被我从“红楼”里请了出来。为何我要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说?因为我一直隐隐约约地感到论坛里回荡着一种不健康的写作和阅读心态,这样的心态常常导致了交流双方的讨论自然会过渡到争吵,然后又变成了攻击。
我不会说是由于写者的水平误导了读者的心态,也不会怀疑是读者的阅读理解水平不到位。我从大量的对话结果来看,其实是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中的“惟我独尊”心态在起作用。
可举例子太多,既然题目限定了是“一点”,那么就集中简约着说。看,在一个同样的话题下,小谢网友是怎样处理的?具体的大家可以去回味,我不再赘述。这里先要说的是阅读者,我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在同一篇文章面前,在理解力相当的情况下读者会有着不同的反应的原因一定是不同心态的运作结果,一般而言病态心理是得不出正常的结论的,这里作者是最有发言权了。前面所说的不同,除了天赋外只能是后天修养途径的差异了。读文章要端正心态,否则不管读着的是什么经典都会成为冲着自己来的猛兽。所以心理建设就显得及其重要了。这是可以调整的是主观因素。
那么这样说的意思是不是意味还有客观因素呢?是有的。这里我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易缪主义大师查理·斯·皮尔士。我为什么会称他为大师而不是鼻祖(虽然他是一位原创型的哲学家)呢?因为易缪的观点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的观点里都可以找到它的踪影,只不过在皮尔士这里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已的原因。
皮尔士认为,无论在哪里----易缪论被他清楚地解释道----人们不要期望着会有任何的综合性的陈述会得到彻底的理解。他认为,除了有清晰意义的事物外,任何绝对的确定性,普遍性及其这里最紧要的精确性是很难在各人的认知力中获得一致的确定的。尽管在言者那里一切都是可知的,但理解力是不可能做到知道想知道的一切的。这就是理解和被理解的真相关系,也就是客观因素了。这是对证无可证的情形下的描述。
再来看看写者。说实在的,在其所言的高尚环境里尚且如此,在我们层次不齐的氛围中我们更不必用尖刻的心态去贬低他人或用模棱两可的笔法去描述自己的观点。譬如作为写者,我们只要能心平气和地摆明自己的看法然后交由读者自己去解读就可以了,哪一种见识深刻,哪一种观点浅薄,读者自会以自己的立场做出判断,无须议论者的气急败坏。我曾在以前的贴文中说,无论是为了攻击而攻击还是不能自检地来卖弄自己者----在班门弄斧的不一定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现丑的成分,而读者也不是没有发现其中破绽的能力,只是宽容又有善意的读者在为尚需要更上一层楼的写者留下一点成长的空间而不去揭露罢了。无自觉的攻击----有驳无立更无力者更会给人产生一种寄生的鄙夷。写文章倘若真有自己的洞见,各抒己见就足够啦。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作者人要厚道,人要是不厚道,我们还能寄希望于他的笔端能写出什么厚道的真实来?遗憾的是这样的不厚道的文章会出现在论坛里(作者自己在真实的数据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不厚道),但这不会包括在皮尔士的道理中,因为这是正直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当然啦,这样的人也不会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因为我是耻于与这种不惜以名誉为代价公然造假之徒为伍的,这一来是人格的要求,二来这种作假之辈也不会有真才实学的;更应该期待的是论坛不会欢迎这样的人出现在论坛里,因为人们是不会希望让不厚道的文章来欺骗自己眼睛的。
因此,在主观缺陷和客观无奈之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告诫自己:尝试着先用积极的心态去理解一番自己未曾理解的事物或用自己的知识和良心为读者带来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呢?----尤其是在绝大多数的交流双方都是本着善意和真情而来的情况下。
“小鸡肠子”式的嫉妒心态和对主观意识的自我盲从皆可休矣,否则论坛是无法健康发展的。
何必忌人忧天!
有人批专制威权,就有人为其摇旗呐喊找出各种理由。。。
花菜的意思也就是想大家讨论而已~~~大家说出来的话,也就一点点不同而已~~~初衷都是为了论坛好~~~而且你回茶轩后,为茶轩所做的一切,大家有目共睹。在此谢谢你~~~
等会儿来看我的鸢尾花。
你说的那个大师,我连他是那国人都没搞清楚,你这么轻轻一点,就想点石成金?
但只要说的有逻辑,有事实,有道理就有价值。最没价值的就是为反对而反对的抬杠和言之无物的冷嘲热讽。
論壇畢究不是規範化的刊物。
謝肯定,anyways。
会误解?看来我在文章中所观察到的病态心理和希望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解读的判断和期待是恰到好处的。
好不容易看到自己原来也有牛的地方,骄傲一下,很正常,来回几次后就真能做到平视了:)
的高等学历者们能熟视无睹,也真佩服。有着的社会形象也就无可厚非了:)
昨天小谢被我拉来作了“靶子”,今天易缪主义大师皮尔士又被我从“红楼”里请了出来。为何我要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说?因为我一直隐隐约约地感到论坛里回荡着一种不健康的写作和阅读心态,这样的心态常常导致了交流双方的讨论自然会过渡到争吵,然后又变成了攻击。
我不会说是由于写者的水平误导了读者的心态,也不会怀疑是读者的阅读理解水平不到位。我从大量的对话结果来看,其实是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中的“惟我独尊”心态在起作用。
可举例子太多,既然题目限定了是“一点”,那么就集中简约着说。看,在一个同样的话题下,小谢网友是怎样处理的?具体的大家可以去回味,我不再赘述。这里先要说的是阅读者,我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在同一篇文章面前,在理解力相当的情况下读者会有着不同的反应的原因一定是不同心态的运作结果,一般而言病态心理是得不出正常的结论的,这里作者是最有发言权了。前面所说的不同,除了天赋外只能是后天修养途径的差异了。读文章要端正心态,否则不管读着的是什么经典都会成为冲着自己来的猛兽。所以心理建设就显得及其重要了。这是可以调整的是主观因素。
那么这样说的意思是不是意味还有客观因素呢?是有的。这里我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易缪主义大师查理·斯·皮尔士。我为什么会称他为大师而不是鼻祖(虽然他是一位原创型的哲学家)呢?因为易缪的观点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的观点里都可以找到它的踪影,只不过在皮尔士这里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已的原因。
皮尔士认为,无论在哪里----易缪论被他清楚地解释道----人们不要期望着会有任何的综合性的陈述会得到彻底的理解。他认为,除了有清晰意义的事物外,任何绝对的确定性,普遍性及其这里最紧要的精确性是很难在各人的认知力中获得一致的确定的。尽管在言者那里一切都是可知的,但理解力是不可能做到知道想知道的一切的。这就是理解和被理解的真相关系,也就是客观因素了。这是对证无可证的情形下的描述。
再来看看写者。说实在的,在其所言的高尚环境里尚且如此,在我们层次不齐的氛围中我们更不必用尖刻的心态去贬低他人或用模棱两可的笔法去描述自己的观点。譬如作为写者,我们只要能心平气和地摆明自己的看法然后交由读者自己去解读就可以了,哪一种见识深刻,哪一种观点浅薄,读者自会以自己的立场做出判断,无须议论者的气急败坏。我曾在以前的贴文中说,无论是为了攻击而攻击还是不能自检地来卖弄自己者----在班门弄斧的不一定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现丑的成分,而读者也不是没有发现其中破绽的能力,只是宽容又有善意的读者在为尚需要更上一层楼的写者留下一点成长的空间而不去揭露罢了。无自觉的攻击----有驳无立更无力者更会给人产生一种寄生的鄙夷。写文章倘若真有自己的洞见,各抒己见就足够啦。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作者人要厚道,人要是不厚道,我们还能寄希望于他的笔端能写出什么厚道的真实来?遗憾的是这样的不厚道的文章会出现在论坛里(作者自己在真实的数据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不厚道),但这不会包括在皮尔士的道理中,因为这是正直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当然啦,这样的人也不会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因为我是耻于与这种不惜以名誉为代价公然造假之徒为伍的,这一来是人格的要求,二来这种作假之辈也不会有真才实学的;更应该期待的是论坛不会欢迎这样的人出现在论坛里,因为人们是不会希望让不厚道的文章来欺骗自己眼睛的。
因此,在主观缺陷和客观无奈之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告诫自己:尝试着先用积极的心态去理解一番自己未曾理解的事物或用自己的知识和良心为读者带来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呢?----尤其是在绝大多数的交流双方都是本着善意和真情而来的情况下。
“小鸡肠子”式的嫉妒心态和对主观意识的自我盲从皆可休矣,否则论坛是无法健康发展的。
骗子会选择消声匿迹,但在这里却还在招摇过市,这样的情况正常吗?难道还要让这样的骗子继续行骗下去吗?人们的正义感到哪里去了?
会继续大胆地招摇撞骗,这次在认真的网友提供的数据面前才无法继续狡辩低了头。否则按其过去的劣迹是常常会狡辩逃脱的。这在城中高地的论坛上实在是咄咄怪事。
等的地步!要不是有人用真实的数据来揭发,我估计骗子真要笑掉大牙了。
是高雅洁净之地,怎么容得无耻之徒任意横行?
还有多少的可信度呢?这里根本就不用打问号了。
没有做错啊?与我相对照,作为一个男人,你做到了吗?
何必忌人忧天!
有人批专制威权,就有人为其摇旗呐喊找出各种理由。。。
花菜的意思也就是想大家讨论而已~~~大家说出来的话,也就一点点不同而已~~~初衷都是为了论坛好~~~而且你回茶轩后,为茶轩所做的一切,大家有目共睹。在此谢谢你~~~
等会儿来看我的鸢尾花。
的,现在还没见回声呢!
你说的那个大师,我连他是那国人都没搞清楚,你这么轻轻一点,就想点石成金?
得佩服我自己的眼力了,歌兄的领悟力是挺强的。:)
模狗样的,提点一下他,先看看自己的屁股擦干净了没有,要和我寻事,还不够格。
我发在上面了,请网友们斧正。诸位继续喝茶吧:))
但只要说的有逻辑,有事实,有道理就有价值。最没价值的就是为反对而反对的抬杠和言之无物的冷嘲热讽。
論壇畢究不是規範化的刊物。
謝肯定,anyways。
会误解?看来我在文章中所观察到的病态心理和希望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解读的判断和期待是恰到好处的。
好不容易看到自己原来也有牛的地方,骄傲一下,很正常,来回几次后就真能做到平视了:)
的高等学历者们能熟视无睹,也真佩服。有着的社会形象也就无可厚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