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文革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

F
FarewellDonkey18
楼主 (文学峸)

我在某个系列中提到的两个观点:

1. 文革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

2. 改革开放后速度加快是实事,但外资作用被夸大,是政策改变宣传的需要,不是决定性的。政策同样也不是决定性的。

其中起作用的因素固然很多。有些需要很详细的专业背景去理解。好在我们现在海外华人都有很强的统计基础。干这一行的专家更多。我给大家演示个基本的统计算术,就知道为什么只要工业化进程正常,中国的经济发展自然会越来越快。

1985年前中国使用工农业生产总值为经济指标,除了生产性交通运输,其它行业都不算物质产品生产,只是再分配。其活动不计入经济总量。所以和1985年以后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体系完全不同,无法精确换算。再有,有的网友说,你怎么解释为什么改革开发后发展更快,而以前一穷二白时反而慢呢?其实这里有很多因素,但主要的一条,就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让我们先看单一因素的统计规律。

其中一个最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中国的国民经济结构。起步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业生产因为受到耕地数量,土地肥力,气候水源等限制,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1950年,中国农业产值是工业的两倍。让我们以1950为基年,总产值基数为一百,其中农业67,工业33。再假定农业每年增长3%,工业年增长10%(大约符合五十年平均值)。那么,其它什么都不需要做,经济总量增长率在工业化过程中会越来越快。这种结构改变带来的红利,要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基本吃完。

年份 农业产值 工业产值 工农业生产总产值 工农也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第三产业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增长率
1950 67 33 100        
1951 69 36 105 5.3%      
1952 71 40 111 5.4%      
1953 73 44 117 5.5%      
1954 75 48 124 5.6%      
1955 78 53 131 5.7%      
1956 80 58 138 5.8%      
1957 82 64 147 6.0%      
1958 85 71 156 6.1%      
1959 87 78 165 6.2%      
1960 90 86 176 6.3%      
1961 93 94 187 6.4%      
1962 96 104 199 6.5%      
1963 98 114 212 6.6%      
1964 101 125 227 6.8%      
1965 104 138 242 6.9%      
1966 108 152 259 7.0%      
1967 111 167 278 7.1%      
1968 114 183 298 7.2%      
1969 117 202 319 7.3%      
1970 121 222 343 7.4%      
1971 125 244 369 7.5%      
1972 128 269 397 7.6%      
1973 132 295 428 7.7%      
1974 136 325 461 7.8%      
1975 140 358 498 7.9%      
1976 144 393 538 8.0%      
1977 149 433 581 8.1%      
1978 153 476 629 8.2%      
1979 158 523 681 8.3%      
1980 163 576 738 8.4%      
1981 168 633 801 8.5%      
1982 173 697 869 8.5%      
1983 178 766 944 8.6%      
1984 183 843 1026 8.7%      
1985 189 927 1116 8.8% 279 1395  
1986 194 1020 1214 8.8% 335 1549 11.1%
1987 200 1122 1322 8.9% 402 1724 11.3%
1988 206 1234 1440 8.9% 482 1922 11.5%
1989 212 1358 1570 9.0% 578 2148 11.8%
1990 219 1494 1712 9.1% 694 2406 12.0%
1991 225 1643 1868 9.1% 833 2701 12.2%
1992 232 1807 2039 9.2% 1000 3039 12.5%
1993 239 1988 2227 9.2% 1200 3426 12.8%
1994 246 2187 2433 9.2% 1439 3872 13.0%
1995 253 2405 2659 9.3% 1727 4386 13.3%
1996 261 2646 2907 9.3% 2073 4980 13.5%
1997 269 2911 3179 9.4% 2487 5667 13.8%
1998 277 3202 3478 9.4% 2985 6463 14.1%
1999 285 3522 3807 9.4% 3582 7389 14.3%
2000 294 3874 4168 9.5% 4298 8466 14.6%

 

仅从这单一因素考察,文革期间7.1%平均工农业增长率中规中矩。到1971年,工农业地位翻转。到1980年,农业“拖后腿”效应基本消失。新的增长点被召唤。1985年,改变核算体系。加入了“第三产业”。在收入水平进入一个门槛时,第三产业发展会突然爆发。想像80、90年代,我们的口号正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算现代化。建了多少宾馆酒店,大学生数翻了几番,等等。这些在1984年前都不算产值的。加入第二个因素后,GDP增长率轻松超过10%。(我们假设一直保持20%年增长,有十年实际值超过30%)。而且,这个像当年的工业一样,在一段时期内有加速总量增长的效应。

当然影响的具体因素很多。固定其他不变,来测试其中一项的影响力(贡献度)是常用分析手段。在一个复杂并滚动的国民经济体系中,这种分析最容易做到的是帮助我们理解哪些仅仅是技术性现象,而不是政治家们宣称的是他们的某种特殊政策带来的。

具体因素的贡献度是随着时间改变的。五六十年代天气灾害带来的农业减产,对整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到了九十年代,同样的损失可以忽略。早期一个大项目投产,大油田发现开采等,都有重大影响。等我们将一个一个因素都加入进去,就可以逐步还原成现实的经济图谱。

改变核算体系,甚至几个统计口径,都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并无法精确还原过程。但中国的统计口径改变,总的来说还还都是些大层面上的“正招”。像近十年来,诸如印度突然要将“黑市”、“家务”估算进去。英国宣布要将走私犯毒等加入GDP. 这些,确实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用心良苦的毛招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解释一下文革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 人渣是怎样炼成的 皮蛋你还能更皮一点吗 山闹海闹及网闹 文科生理科僧
V
Vhuang
问题是49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排名世界第六,1980年只排第10了。改开后慢慢升到第二。
a
abraham007
不对。文革的时候正是西方国家产业升级的时候,许多新兴产业冉冉升起,而中国没赶上这趟车,造成80年代大面积落后。
枪迷球迷
呵呵, 文革期间有统计数字?

天朝什么时候有可信的统计数字, 更何况文革时期?

d
ddti
123456789,增长率随年份一起科学精准涨,这数字是小学生编的吧?
r
runrunrun777
你这数学牛,文学城从哪里来这么多为文革翻案的小丑,造反派都出国投奔资本主义了?
太空风
五六十年代天气灾害带来的农业减产 - 原来是这样的
m
man008
你要是相信文革时期的官方统计数字,你可能真的是脑容量不够。
s
stonebench
围观,看看有没有理性的有理有据的反驳:)
j
johniewalker
问问过来人:经济发展”那么好”, 所有凭票供应的粮油肉蛋,定量增加过一次吗?没有,全国哪儿都没有。为什么?

请楼主或按时吃药,或睡醒后再写东西。

I
Iknowno
60-63 年农业每年递增?你这数字特难看,丑陋不堪。
欲千北
乱编的假数据。1959-1962 居然工农业产值双双持续大幅增长,根据是什么?骗骗小孩子。
洪荒之地
在计划经济下,工业品货币化程度很低,用单一GDP没有太大意义

用主要工业品产量,粮食产量,煤产量,钢产量更有意义。

悟空孙
敢问驴兄,您这数字自己弄出来的?

别的不说,59-61年,农业产值连年递增?怎么会有大饥荒饿死人(当然你不承认有饿死人也就算了)

66-68年,武斗,大串联,停产闹革命,工业产值也连年递增?(你不会不承认有武斗串联吧?)

这个供你参考(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F
FarewellDonkey18
我觉得楼上大部分人只是看了标题就想好了要说什么。没看也不需要看内容。即使看了那张表,也没搞清楚,将其当作具体的统计数据了

那张表是个数字游戏。或者说,是个单变量的平滑预测模型。要能近似地模拟真实发展过程需要增加几十个变量。那个模型的唯一意义,就是说明在经济结构剧烈改变中统计数据的变化规律。并附带显示一下统计数据的简单解读有欺骗性。

很多人直言文革期间没统计数据,有依据吗?很显然是有的么,中文英文都能查到。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是相对的。除非你有更好的数据,只能采用现有的完整的。我相信哪些数据相对可靠,不仅是在大学里做过专门研究,还具体认识和访问过很多长期专门采集汇总统计数据的基层工作者。我认为他们的工作是严肃认真的。至于人为干涉统计为政绩服务的,正是自邓小平始,改革开放后才愈演愈烈的。

欲千北
耄在七千人大会上都不敢否认3分天灾,7分人祸。楼主居然说就是天灾,比七千人大会上的林彪还厉害。
m
modems
土共的统计数字有鬼!饿死人几千万能有统计?年年人大“当选”,真选过?
世事沧桑
不慢就更要问钱去哪儿了,工资不涨,稿费没有,增长的去哪儿了。都去越南阿尔巴尼亚了?
鸡毛蒜皮事
典型的统计局数字,小数点后123456789的增长,什么样的驴脑袋也不想一想?
老粗
老驴真是苦口婆心呀!
d
danren
这个真的是Donkey能想的出来的
j
johniewalker
看完您这番解释,我明白了:您认定了粪坑里的东西经过您的精加工,能产出金子来!而我们认为这还是粪肥。
基本算好人
上帝都很难画出这条增长曲线,编的太过了
l
learner4ever
数据上文革经济发展速度不底,可就是老百姓感觉不到,再以前亩产还有万斤呢

毛泽东时代就是神话的时代,如果不歌颂的话,会让你生不如死。

原上草2017
我只知道文革期间大量工厂无法正常开工,还说经纪增长并不慢? 这话连共产党自己都说不出口。你洗地洗过头了。

C
CR2019
是不是因为要为文革2.0站台所以要为文革1.0平反啊?
d
danxiaoya
不可能有,除了谩骂。教授太高看他们了。
为人父
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有文革经济不好的数据他们才信,好的数据就会说怎么能信共产党的数字呢?

但坏的数据他们深信不疑。双标不?

为人父
如果你不骂是不是也生不如死啊?

老百姓感受办不到是因为经济发展太侧重于重工业了,没有用于民生。比如我插队时一到冬天就搞农田基本建设,这个经济活动就没有被计入GDP,因为那是农业产值都是以农业产出来计算的。这个解释能接受吗?

为人父
武斗那阵确实如你所说,革委会建立后就开始抓革命促生产了。
东方明月-
年年大丰收,结果年年粮食不够吃。什么都要凭票。那时候的经济发展,除了统计局,和中南海,没有一个人能看的到。
为人父
让你说准了。:)
s
stonebench
"让我们以1950为基年,总产值基数为一百,其中农业67,工业33。再假定农业每年增长3%...

当一个阅读测试, 多数愤怒回贴者都不及格

为人父
我猜很多人都没看,或者看了也没看懂就急忙表态了。党中央都说了文革是经济崩溃,所以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其实,驴十八说的是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那些数据只是个定性演示。

庄文雅
相信驴十八的数据,但身在乡村,感受到的是一年比一年断粮早。
不吃胡萝卜
真可惜,为什么那时候没肉吃?
s
stonebench
所以很多人根本不要讨论,只要散播自己的立场和情绪。

驴兄这是要战龙卷风啊

l
llarry
除了新闻版面那几个领钱的五毛之外,各个分坛的五毛也是层出不穷,咋回事?土工要全面占领文学城?!
F
FarewellDonkey18
这是真的感受。耕地有限,人口翻番。虽然维持了人均粮食,但工业原料使用增加,特别是城市人口增加更快。城镇人均消费远高于农村

还是保障供应的。所以建国后数次减负,包括下放、解散部分院校,到知青下乡,都是供应不了庞大城市人口。到农村去就降低了人均消费。

这个问题只有等到了中国石油产量上来后才能解决。一是化纤解放了大量棉田。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石油制品,让贫瘠的田也能稳产高产。

今天中国的猪牛都是吃的进口粮食做的饲料,那是因为中国工业出口挣了足够的钱能买。

F
FarewellDonkey18
虽然不该笑。。。但是看到这么多一致又百出的回帖,真的忍不住。。。原谅我,太欢乐了。万圣节大爬梯。。。
常态
你没上过清华吧?清华的数学戏都是这样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