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答复沙夫君“但凡事都会有不同的侧面,人是不可能一言蔽之的,不同的角度会给人以不同的启发…… ”云云

姚顺
楼主 (文学峸)

胡乱答复沙夫君“但凡事都会有不同的侧面,人是不可能一言蔽之的,不同的角度会给人以不同的启发…… 云云

 

《春秋》查而不读;《左传》,读而不查。共同的,写时,总想着点击率。后来竟惯出一毛病,所谓“孰是孰非,其惟春秋”。换言之,身前身后都巴望着上没上热搜。

 

所读过的中国书中,读如私晤者,是《史记》。张爱玲是闺阁,男人想进,几个能够?胡兰成都被推出来。

 

敢为人先,为天下先,为….. 从来被好感,在于实在难为。其实,也挺难的,即不为人,不为天下,就为自己,不问先后。

 

黔首们之于诗文的看法和态度叫“天下文章一大抄”“这诗编得真好”“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好像直到魏晋,才见到就为自己活的人物。后来的野史笔记中,零星着些。

 

司马迁超前。

 

为自己,不在写给粉丝还是写给抽屜。苏格拉底没有底稿,《对话录》是他学生编的。他辩的全是公众话题。但听罢,一个绝项智慧透亮的自己之阁面前,看得见,几个够格踏进去?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辉煌壮烈的大事物,读后,修昔底德妥妥地在。

 

“认识你自己”的古训的潜台词是“你有自己吗”?

 

司马迁痛,更是疼。宝钗探视问痛,黛玉来看怜疼。《史记》是雄文,是公赞。它的底色是怂,只和能相视一笑者说。痛则大叫。疼则忍。读《史记》,疼到了。尚不能体会其忍。真有点不敢。自己,越靠近,越不敢靠近。

 

《报任安书》,只说了八分自己。班固在《司马迁列传》中揭出,司马迁,上进心强得很。为一面之交的李陵辩护,并不为李陵,而是看到主子为“清零”破功闷闷不乐,想添个乐子,为其缓颊,表表贴心。结果….刑大辟。然而可用腐刑替。怕大劈,司马迁自选成了太监。自兹,仍不断为自己贪生找借口。一直到死。

 

这便是司马迁。不好看。但很自己。

 

读《史记》,才知道,怂,原来是很自己的品质。本纪世家列传甚至列表中,司马迁都在写这个自己。怂,成就了个自己。

 

为人进出的门,装样子;为狗爬出的洞,平躺哥。

 

“看你个熊样”之际,自己冉冉或喷薄而出。

 

因为自己,所以不大管顾“什么事情都有多方面”。只看自己看到的,点面都行。

 

鲁迅不是写小说,是编小说。《孔乙己》写到“原来是用脚走来的”,才见到作者自己的视线。(“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这词的自己看,其它的,在搏眼球)他其他的小说里,仔细找,也能找到点,像“子君咯咯的脚步声”。但实在少。

 

男人写小说,甚至做文学,唉!干点别的去!

 

打开张爱玲,一抓一把这“原来是用脚走来的”。

 

男性的自己,不小心就露出个雄心壮志的小来。司马迁例外,小心地说大事,更小心地护自己的小。《史记》为证。司马迁却由此伟岸。

 

“人,没有脱离环境的人”。这是走出树林,掉进人海。去火星看看,是要告别类人猿,人类猿,猿类人的努力!那个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把人往渣里拽的二货。“环境决定意识”啦,“要学会全面看问题”啦“换位思考”啦。总之,都去考公务员,编《资治通鉴》。

 

乱乱写来,就这意思。听明白听不明白,反正我这头,不意。

沙夫
姚兄旁引博证,学贯东西,通过不同“侧面”也会有引人深思的独特见解,令人赞叹。这几乎就是我在前面

《又见。。。》一帖的说明或注脚。 姚兄见多识广,对许多人事颇有研究,足以充当我们的万宝全书的角色。 今有一问向姚兄请教。鲁迅虽然有众多的杂文很有名,但很显然他不是靠杂文出名的,我认为他的立身之本是那部中国小说史。那么胡兰成虽及不上鲁迅的地位但也算是文坛名人,他在文坛的立身资本以姚兄看是什么? 望姚兄赐教。
未完的歌
时隔数月,姚顺又在茶坛发文,实属罕见。我看懂了,就是要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官话。

鲁迅命题作文在说。沙夫也在说

L
LinMu
编小说能编到鲁迅的水平,也是一大成就。“孔乙己”在现代中国小说史上有重要地位。他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却不直接表明自己意见
L
LinMu
这在五四一代作家中独一无二。张爱玲是夏志清捧红的言情小说家
s
snowandlotus
拜读,水墨画似的意识流,淌着元曲小令的韵,姚文姚体依旧。想多说,

又怕把姚先生气跑欢迎回老家

s
snowandlotus
是不要说姚先生认定的官话:)我回的《回家的路》未完歌看到没?
未完的歌
姚顺有时候需要激一激。昨天他在走廊写《孔乙己》,我回贴时加了一句,隔壁有人说鲁迅浅薄,姚顺一气之下就赶回来回了小谢一帖

不过,我猜他不会久留,这次发帖只是为了应答沙兄一帖。

s
snowandlotus
功劳大大滴!我心虚呀,可不敢再乱说了,把姚先生留这,就靠你了:)
未完的歌
刚才去看了。回家的路,就是一首司空见惯的北漂歌,如同在后海的酒吧里听歌的感觉。
未完的歌
我哪有这本事,姚先生很倔的,认定的事基本是不会变了。
V
Vivian32817
“认识你自己”的古训的潜台词是“你有自己吗”?

戳人不要太疼了~~~

V
Vivian32817
蝼蚁,生就是一切。

不如此,何来《史记》。

V
Vivian32817
“司马迁却由此伟岸。”
V
Vivian32817
“乱乱写来,就这意思。听明白听不明白,反正我这头,不意。”

此种傲岸,非姚君莫属。

沙夫
哈哈,激不激的我不知道,但此篇是姚兄给我的面子:)曾记得以前也有许多笔力很好的茶客给我面子而写出很多的美篇的,在下不会忘

记的。:)
沙夫
张爱玲的风格虽明显不同于胡,但笔触比后者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