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半,狠狠心把睡眼惺忪的儿子叫醒,梳洗完毕,大家吃了昨天在超市买的三明治,算是早餐。
走出门,整个酒店还在沉睡。
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五点整,来接我们的小巴准时到达。车内除了我们仨,司机,还有另外五个年轻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大家一见如故,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今天的旅行。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PR1,如果说PR8是马德拉最受欢迎的线路,那么PR1则是此地最著名,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这条线路要穿过海拔超过1800米的马德拉最高的三座高峰。去PR1的游人要比去PR8的少得多,但在当地的徒步网站上,后者评分4.4,而前者却高达4.9.
云上漫步观日出是我们此行最期盼的目标,但准备过程却一波三折。
PR1难度系数 - 难(PR8的难度系数介于容易和中等),单程7公里,需时4-5小时,如果我们返回到出发点取车,总行程就要超过14公里,总时长要超过10个小时。走PR1的人除了极少数走来回外,一般都走到终点然后叫出租车,搭车回起点取车。但高山之巅手机信号极不稳定,经常要好几个小时等待出租车的到来。
LG花了很近时间研究,终于找到当地一家公司,提供来回接送业务,虽然收费不低 - 每人70欧,但解决了我们很大的问题。没想到5月初PR1发生山体塌方,当地暂时关闭了整条线路,接送公司说,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每次关闭加上整修,通常都要2个月以上。那段时间,LG天天长吁短叹。没想到出门前一个礼拜,线路居然重新开放了。于是我们所有的期盼一直持续到了这天凌晨。
马德拉气候变化很大,虽然丰沙尔晴空万里,但谁也不知道PR1会是怎样,司机告诉我们,就在前一天,他带一车人上去,结果却因大风雨,不得不取消。我们只能一路祈祷。
从丰沙尔开车到PR1起点Pico Do Arieiro需时一个小时,我们到达的时候,刚刚六点半。虽然大家穿上了保暖衣物,但站在峰顶依然寒冷刺骨。司机看着前方紫色天空中泛黄的地平线,高兴地对我们说,祝贺你们,今天会是一个大晴天,5个小时后,我们终点再见。
盛夏的6月,我们在冷彻心扉的寒冷中,伫立在马德拉的第三高峰,看着眼前漆黑的天际,慢慢变蓝,然后变橘红,变金黄。。。
七点,一轮红日突破云海,慢慢升上来。
眼前的一切,美的让我无言以对,我们曾经在西西里,加勒比都看过海上日出,但是在高山之巅,白云之上看日出,还是第一次。
儿子对LG说,爹地,谢谢你,让我四点起床。。。
太阳越升越高,座座山峦好像婷婷少女,不约而同地摘下了黄色的面纱,洁白的云朵,如花瓣,镶嵌在姑娘们的刘海上。
三人彼此鼓劲,我们出发了。
出发前,我才发觉,虽然山顶日出前逗留了不少人,但实际去走PR1的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在那儿拍几张照,打个卡,然后离去。
今天我们要走两段,第一段就是著名的PR1,从海拔1817米的第三高峰Arieiro走到海拔1862米的第一高峰Pico Ruivo,因为那儿没有停车场,我们还要继续走第二段PR1.2,终点是海拔1851米的第二高峰Achada do Teixeira,在那儿和接送我们的司机汇合。
今天我们轻装上阵。LG带了一台相机,一支手机,一台无人机,另外每个人带一瓶水,一根香蕉,一块巧克力。
PR1本来有2条线路:东线和西线。东线长而容易,西线短而艰难,但因为滑坡危险,东线已经关闭很久了。
如果在网上搜索PR1的游记,看到最多的三个词是“thrilling”(令人兴奋), “scary”(可怕), “difficult”(困难),出发前我们对于自己能不能顺利征服这条线路没有什么把握。因为疫情,我们中断了坚持八年之久的瑜伽,半年前,LG又患上了肩周炎,PR8的初步尝试,只是证明我们还有体力,但是否体力充沛到能走完PR1,我并不知道。
儿子遗传了爷爷,有些恐高,但自从那次在西班牙龙达,沿着陡峭的悬崖,一路走到谷底以后,他就对我说,虽然恐高还在,但可以克服。
其实依我看,PR1要比龙达险峻得多,很多道路都是紧贴着悬崖边。
转过若干个山头,回首张望,出发地Arierio的那座白色无线发射塔,还在不远处。
走了大约15分钟,前面出现了著名的观景台Ninho da Manta,葡语的意思是鸟巢,得此名的原因是,这儿的山谷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的海鸟Zino's petrel繁殖地,这种马德拉海鸟是欧洲最濒危物种之一。
这儿聚集的人稍微多了些,大家都想在此留影。
LG原计划在这儿用无人机,给我们仨合一张影,现在看来是无法实现了。儿子说,当初在发射塔那儿等待日出的时候,还不如趁着人流稀少,来鸟巢观景台,这儿看日出,应该更壮观,是啊,LG说,但那也意味着我们要在黑暗里走过陡峭的山路。出门在外,还是安全第一。
今天是我们在马德拉携带了无人机,却一直没有放飞的唯一一次。自从几年前LG不慎炸机以后,父子俩就达成了一份协议,如果两人一起出行,是否飞行,必须两人都同意才行。PR1风景绝佳之处,往往也是地形极险之处,两人的讨论总达不成共识,于是老公背包里的无人机也就一次也没有拿出来。
这是PR1比较恐怖的地段,道路建在刀削似的山脊之上。
来马德拉这么多天,我们都没有戴口罩,但在PR1,儿子却坚持戴,他说这是为了御寒,因为清晨的PR1,真的很冷。
此情此景,即使山路再险峻,也忍不住在此驻足。
和PR8黄土高坡的苍凉截然不同,PR1却是满目春意。
这儿生长着许多高海拔植物,其中最多的就是蓝蓟,因为盛产于马德拉,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马德拉的骄傲(Pride of Madeira)。
第一段隧道。
隧道很长,里面漆黑一片,好在我们每人都戴了头灯,所以顺利通过。
距离出发点,我们已经走了2.2公里。
距离PR1的终点,还有3.9公里。
太阳慢慢升起。
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道路,前人是怎么一点点凿出来的。
又是一段隧道。
稍作休息,补充水分。
继续前进。
离开最高峰Pico Ruivo还有2.4公里。
很多人在经过了第三个隧道以后就折回起点,因为PR1真正的艰苦和挑战就在前面了。
这是PR1最陡峭的部分。有人称它The stairs of hell(地狱之梯)还有人称它The stairs of death(死亡之梯)。
这些年代久远的铁梯不仅陡峭,而且因为走的人太多,表面已经打磨得十分光滑。
长达半个小时的攀爬,对体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回首来时路,我很感激LG的安排,如果我们自己开车前来,走来回,这段死亡之梯的下去,会比上来更困难。
气喘吁吁的人们,只能在狭窄的拐角稍事休息。
儿子望着前面看不到头的死亡之梯,目瞪口呆,我只能鼓励他,坚持,再坚持。
终于走完死亡之梯,我们离开出发点,已经走了4.5公里了。
这时我们已经来到山的另一面,风景迥异。
不知是因为山的两边气温不同,还是气候差异,沿途出现了大量的死树。这些树应该已经死去很久了吧,不仅叶子落尽,树体也彻底风干了。
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抵达主峰的休息站。
在此补充能量,一鼓作气。
一览众山小,此时此地,我情不自禁的生出一股豪气。
生命短暂,每个人都想体会不重复的人生,而这种不重复的精髓,就是拥有尽可能多的可以留在记忆深处的美好瞬间,这样的记忆点越多,我们越会觉得,此生不虚此行。
虽然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拓展生命的宽度。
胜利征服PR1,下面我们要沿着PR1.2,前往第二高峰Pico das Torres。
儿子对我说,Mommy,今天是我这辈子最累的一天。
儿子,你知道吗,我真的为你骄傲,PR1一路走来,我们看见的都是成人,你应该是今天年龄最小的旅者了吧。
对于PR8,没有年龄要求,但是对于PR1,当地旅游局的要求是,年龄须大于16周岁,而你,才刚刚过了15岁2个来月。
PR1.2全长大约2.8公里,和PR1相比,要平坦许多。
这一段,对于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云中漫步。
身边是云,陆的尽头仿佛也是云。
儿子站在云端,远远地向我挥着手,我们终于到了。
眼前就是Pico das Torres的停车场,用时四个小时,徒步10公里多,我们终于完成了PR1和PR1.2.
回到酒店,已是午后,坐在酒吧的阳台上,我点了一杯Sangria,看着海面上来往的游轮。
马克 吐温说过:20年后,你不会为做过的事情后悔,让你后悔的都是你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这个PR1的难度比起Zion的天使降临angel's landing 还是差一些、而最难的是华山的长空栈道,两个我都爬过,爬长空栈道的时候是1982还不到二十、天使降临是2014也快十年了。
西班牙有一个hiking据说很难,The Caminito del Rey,不过如果我真坚持爬LP非divorce我不可。
你们是全家走PR1,确实不容易;日出非常漂亮。
看来你LG是喜欢探险的人。
我都不知道有这个,当然,知道也不会去
我刚才查了一下照片,我们参观了好几个小镇,也玩了山,那是可以开车到的山
但我们看到的花是一样的,我还带了球茎回西班牙。但在西班牙的花园里,它们不死,但也不开花
Transatlantic cruises 在 Middle of Atlantic 停的島不是 Meidera 就是 Azores. 有时两处都停。 Meiders is much more sophisticated in terms of developments.
我等凡人是看看人家的壯舉,驚叹玩命的运动就可以了。
我老公比較惜命哈。
别人正在走步道。我们只是走得比较低的路段。
还有,俺们还上了个什么地方,是玻璃的,俺老公拍了好多照片,不过俺没去。俺恐高
另外,俺还去了好多海边的山。俺不会讲,记不得地名了,反正很漂亮。俺等她继续发照片
哦,对了,我们也去了那个教堂,和皇帝老儿擦肩而过,因为没文化,不认识他老人家
有一个观景的地方,对面耸立的山峰郁郁葱葱,万丈沟壑
还有一个是满是黄花紫花的山路,我们开车的,但可以停车拍照,然后山上有溪水。
这个岛的山里都是云脚低,都是云海。另外,我们遇到了有雾的时候,开车可见度5米,山路还九曲回肠,吓尿了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岛。
不比多倫多 那儿有很多人Portuguese 而且很多就是從 Azores 和 Meidera 來的 所以他们有直飞,TAP 和 LCC 都有。 Algrave 那边是很多多倫多退休人士冬天的避寒聖地。 美国去那儿要轉机而且是麻烦那种。所以未曾想过一个專去那儿的 trip.
这道要求16岁啊,硬性规定么?这道对科州小朋友来说不难,不知道他们让不让小熊猫上去。
凌晨4点半,狠狠心把睡眼惺忪的儿子叫醒,梳洗完毕,大家吃了昨天在超市买的三明治,算是早餐。
走出门,整个酒店还在沉睡。
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五点整,来接我们的小巴准时到达。车内除了我们仨,司机,还有另外五个年轻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大家一见如故,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今天的旅行。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PR1,如果说PR8是马德拉最受欢迎的线路,那么PR1则是此地最著名,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这条线路要穿过海拔超过1800米的马德拉最高的三座高峰。去PR1的游人要比去PR8的少得多,但在当地的徒步网站上,后者评分4.4,而前者却高达4.9.
云上漫步观日出是我们此行最期盼的目标,但准备过程却一波三折。
PR1难度系数 - 难(PR8的难度系数介于容易和中等),单程7公里,需时4-5小时,如果我们返回到出发点取车,总行程就要超过14公里,总时长要超过10个小时。走PR1的人除了极少数走来回外,一般都走到终点然后叫出租车,搭车回起点取车。但高山之巅手机信号极不稳定,经常要好几个小时等待出租车的到来。
LG花了很近时间研究,终于找到当地一家公司,提供来回接送业务,虽然收费不低 - 每人70欧,但解决了我们很大的问题。没想到5月初PR1发生山体塌方,当地暂时关闭了整条线路,接送公司说,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每次关闭加上整修,通常都要2个月以上。那段时间,LG天天长吁短叹。没想到出门前一个礼拜,线路居然重新开放了。于是我们所有的期盼一直持续到了这天凌晨。
马德拉气候变化很大,虽然丰沙尔晴空万里,但谁也不知道PR1会是怎样,司机告诉我们,就在前一天,他带一车人上去,结果却因大风雨,不得不取消。我们只能一路祈祷。
从丰沙尔开车到PR1起点Pico Do Arieiro需时一个小时,我们到达的时候,刚刚六点半。虽然大家穿上了保暖衣物,但站在峰顶依然寒冷刺骨。司机看着前方紫色天空中泛黄的地平线,高兴地对我们说,祝贺你们,今天会是一个大晴天,5个小时后,我们终点再见。
盛夏的6月,我们在冷彻心扉的寒冷中,伫立在马德拉的第三高峰,看着眼前漆黑的天际,慢慢变蓝,然后变橘红,变金黄。。。
七点,一轮红日突破云海,慢慢升上来。
眼前的一切,美的让我无言以对,我们曾经在西西里,加勒比都看过海上日出,但是在高山之巅,白云之上看日出,还是第一次。
儿子对LG说,爹地,谢谢你,让我四点起床。。。
太阳越升越高,座座山峦好像婷婷少女,不约而同地摘下了黄色的面纱,洁白的云朵,如花瓣,镶嵌在姑娘们的刘海上。
三人彼此鼓劲,我们出发了。
出发前,我才发觉,虽然山顶日出前逗留了不少人,但实际去走PR1的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在那儿拍几张照,打个卡,然后离去。
今天我们要走两段,第一段就是著名的PR1,从海拔1817米的第三高峰Arieiro走到海拔1862米的第一高峰Pico Ruivo,因为那儿没有停车场,我们还要继续走第二段PR1.2,终点是海拔1851米的第二高峰Achada do Teixeira,在那儿和接送我们的司机汇合。
今天我们轻装上阵。LG带了一台相机,一支手机,一台无人机,另外每个人带一瓶水,一根香蕉,一块巧克力。
PR1本来有2条线路:东线和西线。东线长而容易,西线短而艰难,但因为滑坡危险,东线已经关闭很久了。
如果在网上搜索PR1的游记,看到最多的三个词是“thrilling”(令人兴奋), “scary”(可怕), “difficult”(困难),出发前我们对于自己能不能顺利征服这条线路没有什么把握。因为疫情,我们中断了坚持八年之久的瑜伽,半年前,LG又患上了肩周炎,PR8的初步尝试,只是证明我们还有体力,但是否体力充沛到能走完PR1,我并不知道。
儿子遗传了爷爷,有些恐高,但自从那次在西班牙龙达,沿着陡峭的悬崖,一路走到谷底以后,他就对我说,虽然恐高还在,但可以克服。
其实依我看,PR1要比龙达险峻得多,很多道路都是紧贴着悬崖边。
转过若干个山头,回首张望,出发地Arierio的那座白色无线发射塔,还在不远处。
走了大约15分钟,前面出现了著名的观景台Ninho da Manta,葡语的意思是鸟巢,得此名的原因是,这儿的山谷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的海鸟Zino's petrel繁殖地,这种马德拉海鸟是欧洲最濒危物种之一。
这儿聚集的人稍微多了些,大家都想在此留影。
LG原计划在这儿用无人机,给我们仨合一张影,现在看来是无法实现了。儿子说,当初在发射塔那儿等待日出的时候,还不如趁着人流稀少,来鸟巢观景台,这儿看日出,应该更壮观,是啊,LG说,但那也意味着我们要在黑暗里走过陡峭的山路。出门在外,还是安全第一。
今天是我们在马德拉携带了无人机,却一直没有放飞的唯一一次。自从几年前LG不慎炸机以后,父子俩就达成了一份协议,如果两人一起出行,是否飞行,必须两人都同意才行。PR1风景绝佳之处,往往也是地形极险之处,两人的讨论总达不成共识,于是老公背包里的无人机也就一次也没有拿出来。
这是PR1比较恐怖的地段,道路建在刀削似的山脊之上。
来马德拉这么多天,我们都没有戴口罩,但在PR1,儿子却坚持戴,他说这是为了御寒,因为清晨的PR1,真的很冷。
此情此景,即使山路再险峻,也忍不住在此驻足。
和PR8黄土高坡的苍凉截然不同,PR1却是满目春意。
这儿生长着许多高海拔植物,其中最多的就是蓝蓟,因为盛产于马德拉,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马德拉的骄傲(Pride of Madeira)。
第一段隧道。
隧道很长,里面漆黑一片,好在我们每人都戴了头灯,所以顺利通过。
距离出发点,我们已经走了2.2公里。
距离PR1的终点,还有3.9公里。
太阳慢慢升起。
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道路,前人是怎么一点点凿出来的。
又是一段隧道。
稍作休息,补充水分。
继续前进。
离开最高峰Pico Ruivo还有2.4公里。
很多人在经过了第三个隧道以后就折回起点,因为PR1真正的艰苦和挑战就在前面了。
这是PR1最陡峭的部分。有人称它The stairs of hell(地狱之梯)还有人称它The stairs of death(死亡之梯)。
这些年代久远的铁梯不仅陡峭,而且因为走的人太多,表面已经打磨得十分光滑。
长达半个小时的攀爬,对体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回首来时路,我很感激LG的安排,如果我们自己开车前来,走来回,这段死亡之梯的下去,会比上来更困难。
气喘吁吁的人们,只能在狭窄的拐角稍事休息。
儿子望着前面看不到头的死亡之梯,目瞪口呆,我只能鼓励他,坚持,再坚持。
终于走完死亡之梯,我们离开出发点,已经走了4.5公里了。
这时我们已经来到山的另一面,风景迥异。
不知是因为山的两边气温不同,还是气候差异,沿途出现了大量的死树。这些树应该已经死去很久了吧,不仅叶子落尽,树体也彻底风干了。
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抵达主峰的休息站。
在此补充能量,一鼓作气。
一览众山小,此时此地,我情不自禁的生出一股豪气。
生命短暂,每个人都想体会不重复的人生,而这种不重复的精髓,就是拥有尽可能多的可以留在记忆深处的美好瞬间,这样的记忆点越多,我们越会觉得,此生不虚此行。
虽然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拓展生命的宽度。
儿子对我说,Mommy,今天是我这辈子最累的一天。
儿子,你知道吗,我真的为你骄傲,PR1一路走来,我们看见的都是成人,你应该是今天年龄最小的旅者了吧。
对于PR8,没有年龄要求,但是对于PR1,当地旅游局的要求是,年龄须大于16周岁,而你,才刚刚过了15岁2个来月。
PR1.2全长大约2.8公里,和PR1相比,要平坦许多。
这一段,对于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云中漫步。
身边是云,陆的尽头仿佛也是云。
儿子站在云端,远远地向我挥着手,我们终于到了。
眼前就是Pico das Torres的停车场,用时四个小时,徒步10公里多,我们终于完成了PR1和PR1.2.
回到酒店,已是午后,坐在酒吧的阳台上,我点了一杯Sangria,看着海面上来往的游轮。
马克 吐温说过:20年后,你不会为做过的事情后悔,让你后悔的都是你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这个PR1的难度比起Zion的天使降临angel's landing 还是差一些、而最难的是华山的长空栈道,两个我都爬过,爬长空栈道的时候是1982还不到二十、天使降临是2014也快十年了。
西班牙有一个hiking据说很难,The Caminito del Rey,不过如果我真坚持爬LP非divorce我不可
。
你们是全家走PR1,确实不容易;日出非常漂亮。
看来你LG是喜欢探险的人。
我都不知道有这个,当然,知道也不会去
我刚才查了一下照片,我们参观了好几个小镇,也玩了山,那是可以开车到的山
但我们看到的花是一样的,我还带了球茎回西班牙。但在西班牙的花园里,它们不死,但也不开花
Transatlantic cruises 在 Middle of Atlantic 停的島不是 Meidera 就是 Azores. 有时两处都停。 Meiders is much more sophisticated in terms of developments.
我等凡人是看看人家的壯舉,驚叹玩命的运动就可以了。
我老公比較惜命哈。
别人正在走步道。我们只是走得比较低的路段。
还有,俺们还上了个什么地方,是玻璃的,俺老公拍了好多照片,不过俺没去。俺恐高
另外,俺还去了好多海边的山。俺不会讲,记不得地名了,反正很漂亮。俺等她继续发照片
哦,对了,我们也去了那个教堂,和皇帝老儿擦肩而过,因为没文化,不认识他老人家
有一个观景的地方,对面耸立的山峰郁郁葱葱,万丈沟壑
还有一个是满是黄花紫花的山路,我们开车的,但可以停车拍照,然后山上有溪水。
这个岛的山里都是云脚低,都是云海。另外,我们遇到了有雾的时候,开车可见度5米,山路还九曲回肠,吓尿了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岛。
不比多倫多 那儿有很多人Portuguese 而且很多就是從 Azores 和 Meidera 來的 所以他们有直飞,TAP 和 LCC 都有。 Algrave 那边是很多多倫多退休人士冬天的避寒聖地。 美国去那儿要轉机而且是麻烦那种。所以未曾想过一个專去那儿的 trip.
这道要求16岁啊,硬性规定么?这道对科州小朋友来说不难,不知道他们让不让小熊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