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正酣,也正是谈论的焦点话题。然而有一点似乎还没人提起:其实俄乌战争根本上是每一个人的战争。
道理很简单,如果与战争无缘,不仅不会参与战争,也根本不会听到或看到有关战争的任何消息,意识里也不会浮现出任何与战争有关的念头。
如果一个人得知了这场战争,一定是有原因的,不管自己知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而且其缘由一定是自己曾经做过不太好的事导致的。
当一个人走进音乐厅欣赏优美的乐曲的时候,是外在的音乐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吗?不是,外在的音乐并没有什么美妙不美妙,只是一个客观存在。在音乐厅里,音乐只是作为一个外缘,激起了人们自心里面本有的美好旋律。把外在音乐作为激发内在的旋律,并且加以品味,是每个人自己做的,其根源在于美妙的旋律是人们自己本自具足的。
刚来美国的时候,周末的早晨有时会听到楼下一对夫妇互相谩骂,当然用的是英语,当时只是羡慕他们英语可以讲的那么好,骂人的话说的那么流利。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现在再遇到类似情况,只会升起鄙视之情,只想远离这样的人。同样的事可以引起自己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可见一切内心里的感受和想法都是自己决定的,而非外界决定。
所以战争其实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战争,思考战争首先是检讨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自己也有与人与事作对的习性?是不是自己也常常生气 – 自己的戾气一定也促进了这场战争。人的意识的力量是相当可观的,一点也不危言耸听。
所以对阻止战争,减少战争每个人首要能做到的贡献是自己不会再生气,而是以慈悲心,爱心对待一切人和事,即使是面对好斗的人无理的事,自己心里没有战争就不会有战争。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对别人的观点生气并由此而攻击,就是对现在俄乌战争的雪上加霜,就是当下自己的战争,就是未来血腥战争的种子。
如果对网上的朋友是这样的话,对生活工作中的亲人和朋友其实也会同样的对待,最多就是对不同的事或经历不同的时间,但是伤害是必然的。经常情绪化的人是没有能力对人分别对待的。
仁者无敌,别人把我当作敌人那是别人的事,至少在我心里别人不是敌人。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慈悲和爱是有传染力的,周边乃至远方的人,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总会多多少少感受到的。《易经-系词传》中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翻译:君子在私室说的话,如果是好的言论,在千里之外,也会使人感动,产生共鸣,更何况近在身边的人呢?相反的,如果是不正当的言论,在千里之外,也会引起人的反驳,更何况近在身边的人呢?言论由自己口中发出,在民众身上造成影响;行为在近处发生,在远处产生作用;言论与行为,对君子来说,像是门的轴,弩箭的扳机,门轴与弩机,一旦发动,就已经主宰了荣誉或耻辱。君子的言论与行为,足以动摇天地,怎么能够不谨慎呢?}
那么是不是只要讨论,只要言语激烈就不对呢?不是,只要能抓住根本 - 即使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看起来再荒谬再无理,自己心里也不会动气,就不会有大问题。所以在说话做事之前先检查自己的心是否有情绪会很有帮助。
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
赞叹准提真言。
发音应该是接近梵音的
你说:“如果与战争无缘,不仅不会参与战争,也根本不会听到或看到有关战争的任何消息,意识里也不会浮现出任何与战争有关的念头。如果一个人得知了这场战争,一定是有原因的,不管自己知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而且其缘由一定是自己曾经做过不太好的事导致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我,都与战争无缘,但是我们都听到了战争的消息,不管你有无意识去关注,战争的残酷挥之不去。我们得知了这场战争,缘由难道是我们自己曾经做了不好的事?——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
当战争来临,我们是不是都该“躲进小楼成一统,阿弥陀佛念起来,那管导弹轰隆隆”?
不生气,用慈悲心就能阻止战争?对希特勒三本五十六讲慈悲?对那些走上街头反战游行的人说,回去吧,先检讨自己的心,平复你的情绪就不会生气了。
這算是我現在觀察到一个小小的原理。
两個智慧之间則是交流了,都没爭論的必要。
宣化上人早就预测到这些,并说过:“共业无解”,此业也包括这些争论。佛弟子没必要掺和。这事件表面上是俄乌之战,其实是西方对俄罗斯的去普京化动作,其战略目的不言而喻。说伦理道德又何是一篇文章能说清的。
返本还原了
--- 知道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与这场战争有缘,更不必说战争的影响已经涉及几乎每个人了,比如油价商品上涨。之所以说一定是做过不好的事,是从因果上说的: 如果战争是不好的事情,与不好的事情有缘是果,那一定是做过不好的事情才有这样的果。
不知道这是谁说的?针对谁说的?更不知道这句话的前后背景是什么?如果单独拿出这句话,很难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就像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
不生气,用慈悲心未必能阻止战争,但是至少可以减缓战争的时间或残酷程度 - 当然你可以不信。走上街头反战游行不代表人就一定是情绪不平静的,只有在平静的情绪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事情,虽然有时表现得还未必平静。至于什么时候说还是不说,看具体情况。对希特勒三本五十六也要讲慈悲 - 慈悲是普及一切的,没有区别的。可能一般人对慈悲的理解是按照常理而言的,但是如果了解中道的话,就知道有时候打骂人,侮辱人,甚至杀人都是慈悲。也许对希特勒而言,能早一些结束他的当时的生命是真正的对他的慈悲。
比如伏羲画八卦的缘由就是基于”观“:“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易经的观卦的综卦就是临观,观中有临,临中有观,所以观也不仅仅是置身其外,也有设身处地的临,而极乐世界的两位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与 临观两卦的意义相关。
兴致所至,随兴而发,只要有人知道还有这样看问题的就够了,至于是否接受认同就无所谓了。
自从西方的工业化以来,战争的规模和残酷程度都是有史以来登峰造极的。在伦理道德上与春秋无义战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概世界的希望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不知道还要多久 ...
“慈悲和爱是有传染力的,周边乃至远方的人,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总会多多少少感受到的。《易经-系词传》中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这段话引用得好,学习了。很多人在有问题的时候习惯从外找原因,责怪这个,评判那个。从外找原因永远是一条捷径因为我们无需自己照镜子,自省实在是太难了。问题是,从外找答案一般不会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平和。有很多时候,人越是把注意力往外放,内心就越烦燥,所以,外在战争的产生其实是一种集体的个人内在斗争激烈到了一定程度的凝聚的显现。这个想法听起来可能荒诞无逻辑,但世界上很多最强大有力的东西用直线型的逻辑思维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比如这个疫情把多少原有的用直线型思维建造出来的秩序和体制都打乱了。我们每一个人在某一种程度上都能为减少战争做贡献,从内观开始,还有,如你所说的,从用爱心对待一切人和物开始。
俄乌战争正酣,也正是谈论的焦点话题。然而有一点似乎还没人提起:其实俄乌战争根本上是每一个人的战争。
道理很简单,如果与战争无缘,不仅不会参与战争,也根本不会听到或看到有关战争的任何消息,意识里也不会浮现出任何与战争有关的念头。
如果一个人得知了这场战争,一定是有原因的,不管自己知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而且其缘由一定是自己曾经做过不太好的事导致的。
当一个人走进音乐厅欣赏优美的乐曲的时候,是外在的音乐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吗?不是,外在的音乐并没有什么美妙不美妙,只是一个客观存在。在音乐厅里,音乐只是作为一个外缘,激起了人们自心里面本有的美好旋律。把外在音乐作为激发内在的旋律,并且加以品味,是每个人自己做的,其根源在于美妙的旋律是人们自己本自具足的。
刚来美国的时候,周末的早晨有时会听到楼下一对夫妇互相谩骂,当然用的是英语,当时只是羡慕他们英语可以讲的那么好,骂人的话说的那么流利。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现在再遇到类似情况,只会升起鄙视之情,只想远离这样的人。同样的事可以引起自己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可见一切内心里的感受和想法都是自己决定的,而非外界决定。
所以战争其实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战争,思考战争首先是检讨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自己也有与人与事作对的习性?是不是自己也常常生气 – 自己的戾气一定也促进了这场战争。人的意识的力量是相当可观的,一点也不危言耸听。
所以对阻止战争,减少战争每个人首要能做到的贡献是自己不会再生气,而是以慈悲心,爱心对待一切人和事,即使是面对好斗的人无理的事,自己心里没有战争就不会有战争。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对别人的观点生气并由此而攻击,就是对现在俄乌战争的雪上加霜,就是当下自己的战争,就是未来血腥战争的种子。
如果对网上的朋友是这样的话,对生活工作中的亲人和朋友其实也会同样的对待,最多就是对不同的事或经历不同的时间,但是伤害是必然的。经常情绪化的人是没有能力对人分别对待的。
仁者无敌,别人把我当作敌人那是别人的事,至少在我心里别人不是敌人。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慈悲和爱是有传染力的,周边乃至远方的人,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总会多多少少感受到的。《易经-系词传》中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翻译:君子在私室说的话,如果是好的言论,在千里之外,也会使人感动,产生共鸣,更何况近在身边的人呢?相反的,如果是不正当的言论,在千里之外,也会引起人的反驳,更何况近在身边的人呢?言论由自己口中发出,在民众身上造成影响;行为在近处发生,在远处产生作用;言论与行为,对君子来说,像是门的轴,弩箭的扳机,门轴与弩机,一旦发动,就已经主宰了荣誉或耻辱。君子的言论与行为,足以动摇天地,怎么能够不谨慎呢?}
那么是不是只要讨论,只要言语激烈就不对呢?不是,只要能抓住根本 - 即使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看起来再荒谬再无理,自己心里也不会动气,就不会有大问题。所以在说话做事之前先检查自己的心是否有情绪会很有帮助。
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
赞叹准提真言。
发音应该是接近梵音的
你说:“如果与战争无缘,不仅不会参与战争,也根本不会听到或看到有关战争的任何消息,意识里也不会浮现出任何与战争有关的念头。如果一个人得知了这场战争,一定是有原因的,不管自己知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而且其缘由一定是自己曾经做过不太好的事导致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我,都与战争无缘,但是我们都听到了战争的消息,不管你有无意识去关注,战争的残酷挥之不去。我们得知了这场战争,缘由难道是我们自己曾经做了不好的事?——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
当战争来临,我们是不是都该“躲进小楼成一统,阿弥陀佛念起来,那管导弹轰隆隆”?
不生气,用慈悲心就能阻止战争?对希特勒三本五十六讲慈悲?对那些走上街头反战游行的人说,回去吧,先检讨自己的心,平复你的情绪就不会生气了。
這算是我現在觀察到一个小小的原理。
两個智慧之间則是交流了,都没爭論的必要。
宣化上人早就预测到这些,并说过:“共业无解”,此业也包括这些争论。佛弟子没必要掺和。这事件表面上是俄乌之战,其实是西方对俄罗斯的去普京化动作,其战略目的不言而喻。说伦理道德又何是一篇文章能说清的。
返本还原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我,都与战争无缘,但是我们都听到了战争的消息,不管你有无意识去关注,战争的残酷挥之不去。我们得知了这场战争,缘由难道是我们自己曾经做了不好的事?——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
--- 知道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与这场战争有缘,更不必说战争的影响已经涉及几乎每个人了,比如油价商品上涨。之所以说一定是做过不好的事,是从因果上说的: 如果战争是不好的事情,与不好的事情有缘是果,那一定是做过不好的事情才有这样的果。
当战争来临,我们是不是都该“躲进小楼成一统,阿弥陀佛念起来,那管导弹轰隆隆”?
不知道这是谁说的?针对谁说的?更不知道这句话的前后背景是什么?如果单独拿出这句话,很难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就像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一样。
不生气,用慈悲心就能阻止战争?对希特勒三本五十六讲慈悲?对那些走上街头反战游行的人说,回去吧,先检讨自己的心,平复你的情绪就不会生气了。
不生气,用慈悲心未必能阻止战争,但是至少可以减缓战争的时间或残酷程度 - 当然你可以不信。走上街头反战游行不代表人就一定是情绪不平静的,只有在平静的情绪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事情,虽然有时表现得还未必平静。至于什么时候说还是不说,看具体情况。对希特勒三本五十六也要讲慈悲 - 慈悲是普及一切的,没有区别的。可能一般人对慈悲的理解是按照常理而言的,但是如果了解中道的话,就知道有时候打骂人,侮辱人,甚至杀人都是慈悲。也许对希特勒而言,能早一些结束他的当时的生命是真正的对他的慈悲。
比如伏羲画八卦的缘由就是基于”观“:“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易经的观卦的综卦就是临观,观中有临,临中有观,所以观也不仅仅是置身其外,也有设身处地的临,而极乐世界的两位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与 临观两卦的意义相关。
兴致所至,随兴而发,只要有人知道还有这样看问题的就够了,至于是否接受认同就无所谓了。
自从西方的工业化以来,战争的规模和残酷程度都是有史以来登峰造极的。在伦理道德上与春秋无义战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概世界的希望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不知道还要多久 ...
“慈悲和爱是有传染力的,周边乃至远方的人,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总会多多少少感受到的。《易经-系词传》中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这段话引用得好,学习了。很多人在有问题的时候习惯从外找原因,责怪这个,评判那个。从外找原因永远是一条捷径因为我们无需自己照镜子,自省实在是太难了。问题是,从外找答案一般不会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平和。有很多时候,人越是把注意力往外放,内心就越烦燥,所以,外在战争的产生其实是一种集体的个人内在斗争激烈到了一定程度的凝聚的显现。这个想法听起来可能荒诞无逻辑,但世界上很多最强大有力的东西用直线型的逻辑思维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比如这个疫情把多少原有的用直线型思维建造出来的秩序和体制都打乱了。我们每一个人在某一种程度上都能为减少战争做贡献,从内观开始,还有,如你所说的,从用爱心对待一切人和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