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关于国家兴衰的文章 - 深虑论 方孝孺著

一灯可除千年暗
楼主 (文学峸)

深虑论   

方孝孺 〔明代〕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利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限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希望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

原文: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W
WXCTEATIME
其实方是婉转曲折地说要“爱民”,得人心才能长保社稷。远不如孟子的“以民为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得简洁明了。
W
WXCTEATIME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W
WXCTEATIME
孟子的“民为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W
WXCTEATIME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中间小谢
義、利之辨

石凳說的合理。

義也是廣義的利(庄文雅的意思?),但石凳說的義、利應是狹義的,即,利是不義之利。

With stonebench's criterion but my terminology, 義 is powered by the Will /愿/愿力/意志, 利 is powered by desire/欲.

An empire with though less sophisticated culture and fewer higher pursues, at its beginning, still has some vision, which is the Will to create. It is a quality above the desire driven 利 . Therefore, it is still a form of 義, though limited. Yet precisely due to the lack of a more sophisticated culture and higher pursues, once the empire is founded, it slips into 利 more rapidly.

This explains stonebench's account of 蒙元.

In my terms, a nation falls alongside the weakening of the Will.

 

 

 

中间小谢
對國來說,民之利乃國之義之所在。

離開民利即統治集團失去意志之時。

 

W
WXCTEATIME
对,就是过去的老话: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无非就是能平安无事,安居乐业。
中间小谢
意志的衰减則是業力递增的結果。

This phenomenon is observed in other fields of human activities too.

In the arts, only a true genius has a never weakening Will. Account for this, Schopenhauer recognized a genius as "unnatural".

 

一灯可除千年暗
孟子讲的是道,《深虑论》着重的是术

这篇《深虑论》强调的是人的智慧是不够的,不足以成大事。至于如何稳固国家的基业,可以说是孟子所讲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毫无疑问,国家的是民众,民众如果反对,国家的统治肯定长久不了。

《深虑论》不是只适用于一个国家,也可用于任何事情,包括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以及每个人自己。所以当有人谈论自己的成功之路,包括创建公司,教育子女,自己应该知道此人讲的只是一部分,还是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可能他/她自己也不明白。

W
WXCTEATIME
中国古代的政权管理就是个不断试错的完善过程,其他领域如科技也是一样的历程。
才迷
这是封建社会君主制解不开的结,也是为什么说民主制优于君主制的主要原因。

君主制国家的兴衰以君为主,君主明则国家兴,君主昏则国家衰。君主制下,对领导者所犯错误的修正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民主制国家的兴衰由民意决定,国家元首对国家兴衰的影响是短暂而且有限的,民主制下,领导者所犯的错误会在短时期内得到修正,从而避免了国家在错误的路上走得太远。

君主制管理是top-down,君管臣,臣管民,权力集中在君主以及君主身边的极少数人手里。民主制管理是bottom-up,民选臣,臣选君,君的位置只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工作,君拥有受到制约的有限权力,主要权力由民意掌控。

W
WXCTEATIME
我不认同现代民主制度就是先进的制度,民主只是形式,以民为贵,以民为本的制度才是先进好的制度。当然具体实现的方式不是那么简

单。

多数服从少数,这是现代民主的基石,但这个准则不是永远正确。很多时候多数人站在错误邪恶的一边,这就是希特勒能当选国家元首的原因和一个实例。

所以,民主集中制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制度。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其实就是个摆设,很多决策完全是参议院甚至总统一个人决定的,象各种参议院的法案,以及总统行政特令。

 

一灯可除千年暗
对于美国,大概民主制优于君主制

但是每个情况不同,不一定民主制优于君主制。其实这两者制度是互相依托的,美国民选只能一时,不可能事事都民主,所以民选出来的长官经常是非常独裁的。中国古代君主制也同样非常注重民意,并非君主就可以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思做。

d
daxigua01
民主制度不是最先进的制度,但目前还没找到比民主制度更好的制度
才迷
以民为贵,以民为本,在民主制国家比在君主制国家显然要容易实现

当然民主制也不是绝对的少数服从多数,

另外美国民主制的基石还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三权分立等等。这些也是优于君主制的地方。

庄文雅
嗯,归纳了很多当朝对前朝灭亡原因的总结和改正

不过,提出的万能之法,很玄乎。

才迷
同意,即使是君王也有众叛亲离的时候。

而且在现阶段,民主制也并非最适合有着五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但民主制是民心所向,最终会在中国实现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才迷
是的
一灯可除千年暗
只是个基本原理,具体怎么做没仔细说,但是也不能保证朝代永存。
有言
小日本近代对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侵略掠夺,是其国和民收获大利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