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很多人反对战争。
但反对战争的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真正的反战者。他们真诚地反对一切战争。
一类是虚伪的反战者。他们反的只是对他们利益或者价值取向有损的战争,有对利于他们的利益或者价值取向的战争,他们不反。不但不反,他们还为之欢呼,为之兴奋。
前者值得敬重,后者值得鄙视。
人类的和平与稳定,都靠前者。因为他们有同情心,愿意为别人着想,拥护公平与正义。
人类的多数苦难,都因为后者。因为他们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天害理。和平时,他们要多贪多占,侵害普通人的利益;对待强势,他们不敢肆意妄为,对待弱势则喜欢作威作福。无论是对强还是对弱,一切损人利己的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
好战对自己有利,他们就好战。
反战对自己有利,他们就反战。
这是些什么人?寄生精英和他们的崇拜者、向往者。
但战争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战争关乎利益,而利益关乎群体生存。
古代尤其如此,古代欧洲尤其如此。
如果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不团结,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以自保,那么这个群体的命运就是整体被奴役甚至消失。
看欧洲历史,群体之间只有出于动物本能的争抢。人道,根本排不上。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欧洲族群本能地排斥乃至根本不可能融合的原因(基督教的统治可以,因为它不是一个族群)。这种群体生存思维塑造的个体意识,就是所谓民主与自由。
春秋无义战,欧洲更无。
基本上所有的战争都基于利益上的互相觊觎互相猜忌,直到出现势力平衡。比如今天的欧洲国家之间。
当然,由于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族群间战争的冲动相对变弱,平衡更稳定了。
但是互相猜忌,恃强凌弱的思维则一点儿也没有变。
北约与俄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
原始的群体本能,穿上了文明的外衣,但并没有被驯化。
俄国一方已经承认处于弱势,但北约一方丝毫没有放弃对俄国的挤压。五轮东扩,相当于不费力气地获得了更大的势力范围。
俄国一方面希望融入欧美,一方面又保持着强烈的族群自觉。这样,它当然要反对北约东扩。
这样,俄乌冲突就不奇怪了,俄美直接打起来也不奇怪。欧洲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古代的族群思维在现代只是被丰富的物质包裹了缓冲了,但一点儿也没有变。
这不是个人好战或者反战的问题,这是族群的集体无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真的反战,就要改造族群意识,反自私,反贪婪,反颠倒是非。
如果要“从我做起”,最简单的,就是反虚伪,反双标。
道理很简单,虚伪与双标是自私驱动的,而无底线的自私,就是战争之源。
有条件的,就不叫反对战争,而是人赋人权。 “春秋无义战。欧洲更无”。信然。更信,举世皆无。 有多少种理由发动战争,就有永远可以加一的理由不打。 世界上不存在以人性命做代价的义,持之,如同信仰,没理可讲,照着做就是。不然,就从蚩尤大战扯到普金演讲,扯也扯不淸。 听过德国老人的讲述,战争,除了让使没了丈夫儿子,什么也带不来。”听后,铭记。
盼无战事.
https://youtu.be/Uctni3030zg
真反戰的在批俄的同时會批評北約,指出烏入北約的不必要,因為北約正是戰争組織。
假反戰的衹單方面義正辭嚴譴責俄羅斯。
姚顺怎麽又不私了?
制造战争。并指出只是为了军火工业的经济利益。
关于俄国入侵乌克兰的四点看法 - 爪四哥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2701395.html
俄乌战争的结局应是如此 - 宝安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2702484.html
所谓的盟友,一方面袖手旁观,一方面号召乌继续抵抗,意欲何为?
原来是作秀。嗨!
寰宇全視界 20220226【完整版下集】 北京拒絕援烏送暖普京 抗俄保烏形同抗中保台?制裁莫斯科能喚回和平?澤倫斯基造就烏國下場?
谁给予X要求他人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力呢?
除却战争贩子, 大部分国家都反对战争。 但是在战术上怎么达成这样的战略? 像“无条件反对战争”这样的文字游戏在这里打打嘴炮也行, 真要践行就离消亡不远了。 要说一个人愿意在消亡的路上成就他自己的信仰, 那也无可厚非, 有时候甚至称得上壮烈, 但一定要穿着道德的外衣裹挟他人一起上路, 那也不要怪被人诟病。 什么样才是“好战”的战术,对于乌克兰来说,如果将当事人简单的分类,从政客的角度和平民的角度理解都不一样。 政客要平衡的是国家的利益同背后集团利益, 平民更想要的是自身的利益加星星点点的国家利益。 显然, 乌克兰地处要塞, 是北约与俄罗斯都想争取的肥肉, 如果乌克兰本身军事经济足够强硬, 也能左右逢缘; 偏偏近年上台的领导人频出昏招, 一边幻想北约会一怒为红颜,一边错看北极熊为大熊猫, 最终利益损失最大的仍是平民百姓。
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很多人反对战争。
但反对战争的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真正的反战者。他们真诚地反对一切战争。
一类是虚伪的反战者。他们反的只是对他们利益或者价值取向有损的战争,有对利于他们的利益或者价值取向的战争,他们不反。不但不反,他们还为之欢呼,为之兴奋。
前者值得敬重,后者值得鄙视。
人类的和平与稳定,都靠前者。因为他们有同情心,愿意为别人着想,拥护公平与正义。
人类的多数苦难,都因为后者。因为他们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天害理。和平时,他们要多贪多占,侵害普通人的利益;对待强势,他们不敢肆意妄为,对待弱势则喜欢作威作福。无论是对强还是对弱,一切损人利己的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
好战对自己有利,他们就好战。
反战对自己有利,他们就反战。
这是些什么人?寄生精英和他们的崇拜者、向往者。
但战争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战争关乎利益,而利益关乎群体生存。
古代尤其如此,古代欧洲尤其如此。
如果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不团结,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以自保,那么这个群体的命运就是整体被奴役甚至消失。
看欧洲历史,群体之间只有出于动物本能的争抢。人道,根本排不上。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欧洲族群本能地排斥乃至根本不可能融合的原因(基督教的统治可以,因为它不是一个族群)。这种群体生存思维塑造的个体意识,就是所谓民主与自由。
春秋无义战,欧洲更无。
基本上所有的战争都基于利益上的互相觊觎互相猜忌,直到出现势力平衡。比如今天的欧洲国家之间。
当然,由于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族群间战争的冲动相对变弱,平衡更稳定了。
但是互相猜忌,恃强凌弱的思维则一点儿也没有变。
北约与俄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
原始的群体本能,穿上了文明的外衣,但并没有被驯化。
俄国一方已经承认处于弱势,但北约一方丝毫没有放弃对俄国的挤压。五轮东扩,相当于不费力气地获得了更大的势力范围。
俄国一方面希望融入欧美,一方面又保持着强烈的族群自觉。这样,它当然要反对北约东扩。
这样,俄乌冲突就不奇怪了,俄美直接打起来也不奇怪。欧洲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古代的族群思维在现代只是被丰富的物质包裹了缓冲了,但一点儿也没有变。
这不是个人好战或者反战的问题,这是族群的集体无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真的反战,就要改造族群意识,反自私,反贪婪,反颠倒是非。
如果要“从我做起”,最简单的,就是反虚伪,反双标。
道理很简单,虚伪与双标是自私驱动的,而无底线的自私,就是战争之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俄乌冲突之后,中国喜提乖宝台湾 论反战与好战 西方的未来在中国的过去:说说西方是什么与中国有什么 俄乌冲突下的西方欲求:从欧洲历史来看 科技是现代文明的内核
有条件的,就不叫反对战争,而是人赋人权。 “春秋无义战。欧洲更无”。信然。更信,举世皆无。 有多少种理由发动战争,就有永远可以加一的理由不打。 世界上不存在以人性命做代价的义,持之,如同信仰,没理可讲,照着做就是。不然,就从蚩尤大战扯到普金演讲,扯也扯不淸。 听过德国老人的讲述,战争,除了让使没了丈夫儿子,什么也带不来。”听后,铭记。
盼无战事.
Why is Ukraine the West's Fault? Featuring John Mearsheimer ***
真反戰的在批俄的同时會批評北約,指出烏入北約的不必要,因為北約正是戰争組織。
假反戰的衹單方面義正辭嚴譴責俄羅斯。
姚顺怎麽又不私了?
制造战争。并指出只是为了军火工业的经济利益。
关于俄国入侵乌克兰的四点看法 - 爪四哥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2701395.html
俄乌战争的结局应是如此 - 宝安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2702484.html
所谓的盟友,一方面袖手旁观,一方面号召乌继续抵抗,意欲何为?
原来是作秀。嗨!
寰宇全視界 20220226【完整版下集】 北京拒絕援烏送暖普京 抗俄保烏形同抗中保台?制裁莫斯科能喚回和平?澤倫斯基造就烏國下場?
谁给予X要求他人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力呢?
除却战争贩子, 大部分国家都反对战争。 但是在战术上怎么达成这样的战略? 像“无条件反对战争”这样的文字游戏在这里打打嘴炮也行, 真要践行就离消亡不远了。 要说一个人愿意在消亡的路上成就他自己的信仰, 那也无可厚非, 有时候甚至称得上壮烈, 但一定要穿着道德的外衣裹挟他人一起上路, 那也不要怪被人诟病。 什么样才是“好战”的战术,对于乌克兰来说,如果将当事人简单的分类,从政客的角度和平民的角度理解都不一样。 政客要平衡的是国家的利益同背后集团利益, 平民更想要的是自身的利益加星星点点的国家利益。 显然, 乌克兰地处要塞, 是北约与俄罗斯都想争取的肥肉, 如果乌克兰本身军事经济足够强硬, 也能左右逢缘; 偏偏近年上台的领导人频出昏招, 一边幻想北约会一怒为红颜,一边错看北极熊为大熊猫, 最终利益损失最大的仍是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