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同意Q--ID。 Do not get me wrong, I respect Cornell.
但是,这个Cornel 30 分得C的例子,真是不懂怎么interpret 了?
总共768 学生。 Raw scores:
90-100: 18 ~ 2.3%
80-90: 65 ~ 8.5%
70-80: 141 ~ 18.3%
60-70: 134 ~ 17.4%
< 60: 310~ 40.4%
------- How to interpret? --------- Here is my version ----
要么:(1) Cornell 教授很tough, 大多数学生都考不及格 (raw score before curving). 可是,如果真的tough, 那不能最后Curve 成大多数人都过了这门课,最后, only 45 /768 人 failed the class, ~~ 5.9% of class 得了D &F,or F= 6/768 ~~ ONLY 0.8% Failed 对吧? 真正raw score < 60 的, 有310/728 = 40.4% F vs 0.8% F after curving??
Or, 要么:
(2) 大多数学生都没达到这个 Cornell Prof. 的要求, (say > 60/100 raw score)
我不是同意Q--ID。 Do not get me wrong, I respect Cornell.
但是,这个Cornel 30 分得C的例子,真是不懂怎么interpret 了?
总共768 学生。 Raw scores:
90-100: 18 ~ 2.3%
80-90: 65 ~ 8.5%
70-80: 141 ~ 18.3%
60-70: 134 ~ 17.4%
< 60: 310~ 40.4%
------- How to interpret? --------- Here is my version ----
要么:(1) Cornell 教授很tough, 大多数学生都考不及格 (raw score before curving). 可是,如果真的tough, 那不能最后Curve 成大多数人都过了这门课,最后, only 45 /768 人 failed the class, ~~ 5.9% of class 得了D &F,or F= 6/768 ~~ ONLY 0.8% Failed 对吧? 真正raw score < 60 的, 有310/728 = 40.4% F vs 0.8% F after curving??
Or, 要么:
(2) 大多数学生都没达到这个 Cornell Prof. 的要求, (say > 60/100 raw score)
Or, 要么,
(3) This Prof. 不会设计考题,使得 考题失去了出题设计的初衷。
没必要把一个学校捧上天,也没必要非得踩那个学校
我又把数据细分了一下,算出来的是:
72到80: 104人,
70到71: 37人,
52到60: 101人。
可以看出来,分数分布只有一个峰值,在60-70之间,方差非常大。说明考试题可以把每个水平阶段的人都区分开来。至于最后的Curve按百分比给正合适。一般每个分数段多少百分比的人,都是学校规定的
请勿对号入座
让学生对自己的课题引起足够重视!与此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接受程度有一个检查和摸索过程!
下面的考试双方磨合会好许多!
只不过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成绩在对外公布时成了pass fail。其他年级的学生选同一门课内外成绩单都是letter grade。这种六百多人的基础课,M可能有只有40%多在B-到A+ range
康的工程系至少从生源上看,不能和MIT相比。
本科的考试,教授也没必要难为学生,考的都是要掌握的。 考出这个成绩,还想说Cornell学业优秀,这种故事编得都让人脸红。
给得狠了点。
但是紫檀也说藤校GPA都很高。按照这门课这个考试来看,就这curve, 离平均GPA 3.8 还是差得非常远。
所以紫檀很分裂。藤校成绩给得低,是学生差。给得高,是灌水。反正就是烂就对了。lol
再按照百分比给ABCD,还有+/-,我觉得教授还是挺厉害的
而且无论怎么想都与常理相悖。
如果说是教授坚持客观的衡量标准,那么40%+的学生不及格才是正理,否则应该达不到毕业的标准。也就是说后来的curving毫无道理。
如果curving后的分数分布可以正确反映合格学生的水平,那么考题出的就是个笑话。既然几乎大半学生只能做出一半的题,那么出这种题的意义是什么?
七八年前,M在读生60%没能够进AIME
现在这个百分比只多不少,美国大学DEI只有一个方向,向左向左向左!
M有顶级牛娃是事实,M有一堆路人甲也是事实
在周围这些学校招的,成绩好过其他的学校。
竞赛的孩子也不少。
考试平均三十分也不奇怪。五十就是A也可以有。一半人到第二年就不见了很正常。
不过紫檀的逻辑可以很绕。可以说州大这样是因为州大难,藤校这样是藤校水。lol 其实州大那些巨大的大尾巴就是这样被甩掉的。说难当然是难,但是也看对谁来说。
为什么要curving呢?是因为在给学生压力的同时也给他们一点希望!
Anyway我只听说有门课的考试120满分,考前就说了,72+是A。
一般课average在B。
一开始学生怎么知道老师的题那么难?!
老留都是在中国上的大学,还都是学霸。没体验过这种平均分30的考试。本能反应就是学生太差!
剩下没几个吧
给M大约20% 顶尖牛娃(这个已经相当宽容,真的顶尖不过50)康20% 的bottom,60% 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