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婆大人讨论家庭和教育
这话题是从做饭开始的。
昨天是星期天,她晚上花了不少时间做了一锅好看又好吃的大汤,麻酱花卷,还有CHEESECAKE(我们现在尽量少买店里的,糖太多)。
坐下来享受这些,她开始发议论。说她当初决定辞了工作,这十几年在家里照顾家是多么地英明,几个孩子也在这个环境里学会了生活,首先是会做饭,更重要的是两代人之间良性的关系在他们出去独立生活之后的继续。
现代人陷入某种谬误,一切以经济效益第一,传统家庭是这个提高效率的障碍,因此把妇女从家里弄出去上班,用社会的教育代替家庭的教育,结果大家现在看到了家庭成了虚的。而社会的教育教给你什么呢,给你洗脑,教给他们的那一套,RZ化,群氓化,让你远离真正亲你关心你的人。
取代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是不灵光的。你去看自己周围的环境,孩子的环境,孩子出落得有出息的(不仅仅是念书成绩好),大凡都是父母上心的,家庭完整的。这说明人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有其自然的法则,不是社会改造家拍拍脑袋就可以发明什么东西来取代的。
这个世界充满复杂性,学校里教你的是片面的,把这个复杂性简单化了,因此小孩容易被一些高大上的理论所吸引,只顾一端而不顾另一端。比如环保,社会公平性,等等。但是你去看人文明的几千年的历史,就知道非平衡是常态,非公平是常态。
过分追求效率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盲目崇尚大政府和高科技。大政府和高科技越发达的结果就是,主宰你的命运的机构越离你远,越管得全面,你对它越毫无反抗的力量。你被他们统治久了就像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逐渐失去了本能的功能,比如自主性,自发性,对周围的关心。你宁可去关心遥不可及的东西也不愿花时间来维护真正与你亲密的关系。
所以,人不想结婚,不想养孩子,嫌麻烦,宁可养只猫,甚至连养猫都嫌麻烦。
如此乃败亡之道也。人需要收敛对物质的贪欲,承认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承认人是需要吃苦承担的,承认人是宇宙中极其有限的,该做的是不可逃避的,跟你重要的关系应该是近的而不是远的,你的家庭,邻里,社区,这是最重要的发挥功能的,而不应该是全能的高度集中的遥远的中央政府。
你的家庭只能代表你的家,你怎么没提很多女性回归家庭之后,经济不独立后的不幸福的婚姻?婚姻中的二人是相互尊重的地位。如果可以做到,无论谁回归家庭,照顾家人均可,不回归家庭,有能力者也可兼顾。。反之,没有尊重或表面的尊重,实则鄙视看轻,未来的婚姻生活,和孩子的成长环境会更加糟糕!
对教育孩子,跟孩子有共同话题,让孩子同样不成为outsiders有很大的益处
尤其是移民家庭
孩子从中也会体会到,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需要的时候如何做轻重取舍。
收入也十分可观,顿时感到是自己短视了,以为优秀女性必须放弃牺牲自己才能让全家人其他人都齐头并进,真是短视了。原来是惋惜这位女性放弃自己的高学历,如今是心存敬佩和鼓舞
还有人在孩子小时候在家几年,大了以后又出来工作了。
最小的上托后回去工作,老公是麻医,自己父亲是医生,妈妈是护士。家里长期请住家保姆的。
家庭作为最固若金汤的机构,正在被分化和解构。
如果是Princeton这类学校的孩子,上P大不但容易还不用花钱。
凡是花钱很多的EC, 都没啥保证,这和花钱上的夏令营也没多少价值道理一样。 美国的教育就是让你不断花钱, 却所获甚微,这个道理心理要明白。
多少有点水平, 在家里会影响孩子。
眼神,眼周皱纹啥的一下子都来了。就是过负荷了
他们看到爸爸妈妈努力工作的样子。知道自己靠不了别人只能靠自己。
全职上班,妈妈只能抓大放小,无形中给娃们更多的自主权。因为做饭时间不多,娃们也能早早开始训练做一些简单的饭菜。
大的劲儿哪。
不用学费。没有哪个是做了什么研究的,但是学习好啊,前三名, 竞赛也不错。学校没什么理由拒绝。
你看看现在的孩子还有哪个没有Research?不是几个主要的给青少年的研究项目,做research没有太多的Edge。
心理上有依赖是个双刃剑。两人自己都满意就没关系。
男方的日子就没有那么舒服了。
我最开始的收入是比我老公低不少的。现在倒过来了。
他们的生活水准绝对不低。但多数男性没有能力一人养家且能满足全家较高水准的生活。少数男性有这个能力,他们往往是众多女性首选的配偶,供不应求。大部分人都是能力普通的人,男性没有那么能干,女性没有那么貌美。择偶的结果多半是需要2人工作共同努力。
和老婆大人讨论家庭和教育
这话题是从做饭开始的。
昨天是星期天,她晚上花了不少时间做了一锅好看又好吃的大汤,麻酱花卷,还有CHEESECAKE(我们现在尽量少买店里的,糖太多)。
坐下来享受这些,她开始发议论。说她当初决定辞了工作,这十几年在家里照顾家是多么地英明,几个孩子也在这个环境里学会了生活,首先是会做饭,更重要的是两代人之间良性的关系在他们出去独立生活之后的继续。
现代人陷入某种谬误,一切以经济效益第一,传统家庭是这个提高效率的障碍,因此把妇女从家里弄出去上班,用社会的教育代替家庭的教育,结果大家现在看到了家庭成了虚的。而社会的教育教给你什么呢,给你洗脑,教给他们的那一套,RZ化,群氓化,让你远离真正亲你关心你的人。
取代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是不灵光的。你去看自己周围的环境,孩子的环境,孩子出落得有出息的(不仅仅是念书成绩好),大凡都是父母上心的,家庭完整的。这说明人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有其自然的法则,不是社会改造家拍拍脑袋就可以发明什么东西来取代的。
这个世界充满复杂性,学校里教你的是片面的,把这个复杂性简单化了,因此小孩容易被一些高大上的理论所吸引,只顾一端而不顾另一端。比如环保,社会公平性,等等。但是你去看人文明的几千年的历史,就知道非平衡是常态,非公平是常态。
过分追求效率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盲目崇尚大政府和高科技。大政府和高科技越发达的结果就是,主宰你的命运的机构越离你远,越管得全面,你对它越毫无反抗的力量。你被他们统治久了就像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逐渐失去了本能的功能,比如自主性,自发性,对周围的关心。你宁可去关心遥不可及的东西也不愿花时间来维护真正与你亲密的关系。
所以,人不想结婚,不想养孩子,嫌麻烦,宁可养只猫,甚至连养猫都嫌麻烦。
如此乃败亡之道也。人需要收敛对物质的贪欲,承认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承认人是需要吃苦承担的,承认人是宇宙中极其有限的,该做的是不可逃避的,跟你重要的关系应该是近的而不是远的,你的家庭,邻里,社区,这是最重要的发挥功能的,而不应该是全能的高度集中的遥远的中央政府。
你的家庭只能代表你的家,你怎么没提很多女性回归家庭之后,经济不独立后的不幸福的婚姻?婚姻中的二人是相互尊重的地位。如果可以做到,无论谁回归家庭,照顾家人均可,不回归家庭,有能力者也可兼顾。。反之,没有尊重或表面的尊重,实则鄙视看轻,未来的婚姻生活,和孩子的成长环境会更加糟糕!
对教育孩子,跟孩子有共同话题,让孩子同样不成为outsiders有很大的益处
尤其是移民家庭
孩子从中也会体会到,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需要的时候如何做轻重取舍。
收入也十分可观,顿时感到是自己短视了,以为优秀女性必须放弃牺牲自己才能让全家人其他人都齐头并进,真是短视了。原来是惋惜这位女性放弃自己的高学历,如今是心存敬佩和鼓舞
还有人在孩子小时候在家几年,大了以后又出来工作了。
最小的上托后回去工作,老公是麻医,自己父亲是医生,妈妈是护士。家里长期请住家保姆的。
家庭作为最固若金汤的机构,正在被分化和解构。
如果是Princeton这类学校的孩子,上P大不但容易还不用花钱。
凡是花钱很多的EC, 都没啥保证,这和花钱上的夏令营也没多少价值道理一样。 美国的教育就是让你不断花钱, 却所获甚微,这个道理心理要明白。
多少有点水平, 在家里会影响孩子。
眼神,眼周皱纹啥的一下子都来了。就是过负荷了
他们看到爸爸妈妈努力工作的样子。知道自己靠不了别人只能靠自己。
全职上班,妈妈只能抓大放小,无形中给娃们更多的自主权。因为做饭时间不多,娃们也能早早开始训练做一些简单的饭菜。
大的劲儿哪。
不用学费。没有哪个是做了什么研究的,但是学习好啊,前三名, 竞赛也不错。学校没什么理由拒绝。
你看看现在的孩子还有哪个没有Research?不是几个主要的给青少年的研究项目,做research没有太多的Edge。
心理上有依赖是个双刃剑。两人自己都满意就没关系。
男方的日子就没有那么舒服了。
我最开始的收入是比我老公低不少的。现在倒过来了。
他们的生活水准绝对不低。但多数男性没有能力一人养家且能满足全家较高水准的生活。少数男性有这个能力,他们往往是众多女性首选的配偶,供不应求。大部分人都是能力普通的人,男性没有那么能干,女性没有那么貌美。择偶的结果多半是需要2人工作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