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挑战每个人各自的智商极限

g
gpu
楼主 (文学峸)

要干好任何事情,有三个关键点,智商,情商和能认真坚持的性格。在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STEM方面,智商,性格比较关键,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智商。因为具有高的智商,反映力和记忆力都好,学习也相对轻松,别人需要反复看三,四遍的东西你看一遍就学会了,自然就会觉得学习并不那么辛苦,然后再加上自己能坚持,抵制一些诱惑,学习就会变得即轻松又愉快,成绩也会十分亮眼。这些孩子在高中阶段就学习高中本事的课程来说往往是十分轻松的,所以他们会有很多时间可以去搞EC。

相反,如果智商不那么高,你只能靠性格中的坚持去用时间和精力来弥补智商的缺失,因此学习自然就变得很辛苦,没有那么的轻松和愉快。这样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的时间不够用,在没有需要花费巨大时间的EC情况下,为取得较好的高中成绩白天晚上都需要加班加点。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最可悲的是靠时间和精力的弥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完全填补由智商缺失造成的鸿沟。

对于标准考试来说,高智商有坚持性格的学生会很容易取得高分,但是能够拿到标考高分的却不一定都具有高智商,因为其中有不少是靠时间和精力来堆叠出标考高分的。这也是为何你有标考高分,也不能保证进T校,T校需要你用EC来证明,你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到高中的文化学习上,你的标考和GPA的高分只是占用了你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精力和能力,也就是说因为你具有高智商,在大学和工作中还有大量的潜力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每个人智商的高低实际上是一种概率抽签机制,大多数在均值附近徘徊,只有少部分在极端的范围内。然而,对于这样的残酷事实,许多人都是不愿承认的,特别是做家长的,都觉得自己家里的是麒麟儿,在下一代身上寄托厚望。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嘛。然而,真是由于很多家长不切实际的认知和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忧虑心理,最后家长的期望会压垮孩子。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自杀就是这种伤害的极致表现。因为,当你的智商和情商符合你应处的环境条件时,环境会给你压力但不可能给你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

什么歌喉高中,学习任务重,学生要学到凌晨来保持竞争力,这些都是伪命题。因为,在歌喉高中,和你竞争的并不都是真正的天才。只有等将来你有机会进入学术精英领域,那时,你面对都才都是高智商人才的真正激励竞争。

所以,不要去挑战每个人各自的智商极限,挑战智商极限可能收获的是人生悲剧。

 

q
qiandongshenxia
不知道啥时候能看到智商的极限。 至少美国的高中是挺容易混的。
b
borisg
倒数第二段很有道理。这不光是中学到大学的SHOCK,到了研究院更是如此。

倒数第二段很有道理。这不光是中学到大学的SHOCK,到了研究院更是如此。   所以美国好一些的大学的PHD录取筛选比中国严而且比较合理。中国大学到研究生这一步太多的孩子还是比较盲目只是因为有一个更高一级的学位就去念了。
东西南北衫
不怎么信有智商之说。 智商低就是经脉没打通
H
HappyWed
反正保障吃喝玩睡,然后能到啥程度,就尽力到啥程度即可,父母要观察,关键处点醒他
成功的小羊
高开低走,这确实不太好。但是低开低走,也好不到哪里去。
吹着吹着就牛了
高中要拼命磕GPA的,都不是好高中
q
qiandongshenxia
不去学术精英的圈子,社会上各种机构混混,需要什么了不起的智商,能力才是重要的。

能力不也是天生的吗?为什么有的小孩听一遍歌就能唱,有的马上就忘了呢?

w
windyLL
没听说过 rising to the challenge吗?没有challenge怎么rise呢。人都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l
linda2
我们家智商不是问题,问题是兴趣和坚持 LOL。 我是坚持型的,娃儿还不知道
g
gpu
说句难听的话,不相信智商说只能说明不仅没见识过精英学术圈,也没有经历过优秀的教育环境。

因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站在小山头上,看到的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当然不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l
linda2
的确,俺在国内遇到过一位中科院数学所的数学家,他就跟我讨论过鸡头凤尾的事,觉得我应当做点有挑战的事 LOL

可惜,俺这辈子没有成为他期望的大数学家 

成功的小羊
不用想太多。智商或者天赋是成就的天花板,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碰触不到这一点,到不了需要拼天赋的阶段,过于强调天赋,就是借口
l
linda2
说得在理 LOL
吹着吹着就牛了
没被降维打击过
t
trimtip
医学院也是如此,进头牌医学院平均GPA都是3.9以上,而且绝大部分是top本科的高GPA学生,不仅是勤奋会念书还都天生会
b
borisg
到研究生阶段才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的会很痛苦,不过早割舍早走另一条路。
w
windyLL
到研究生院不再是读书考试,而是要创新解决没有答案的问题了,不少分数不是最高的孩子反而创造力强。这才是智商,读书考试不是。
l
linda2
俺当然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LOL
X
XYZ3
在Princeton读理论物理感到生不如Si vs 到 UT Austin 读个会计

后者从生活角度来看也不错。

前者对智商不是顶尖的,恐怕不太行。

我的理解,家长和孩子得认清形势和孩子自己的能力。退半步海阔天空。

t
trimtip
不要矛盾起来,会念书,很多其它方面照样优秀,教授都是很会念书的,但那些会拿funding的教授,照样也是人际和商业天才。

多少美国大公司都是教授创始的,倒是不会念书的,更大概率其它方面也不行,不会念书,不等于其它方面就行,更大的可能是街头混混,得用统计比例。

l
linda2
的确如此
东西南北衫
在一楼的, 当然时时刻刻面临降维打击
w
windyLL
见过不少高分低能的人,很多教授当年GPA都不是最高的,一个诺贝尔奖得主还拿出当年被著名研究生院脆拒的通知来开玩笑呢。
东西南北衫
已经在精英学术圈里的, 肯定没你这么深的感触
J
Joyjoy_北美66
当个普通人能安稳过日子,有快乐的能力不抑郁,这就是成功的人生了
N
Numero
到研究生院,不是这块料,不愿意再钻研了,就拿个硕士早点工作挣钱。
z
zhudi
同感,我宁愿让娃上个普通大学,平平安安一生就好
l
linda2
俺对娃儿也是这样希望
t
trivial
人这辈子总要挑战几次自己的极限的

要么智商要么情商要么体能。 不然那么多人去极限运动呢。

z
zhudi
握手
东西南北衫
挑战是进步的源泉
t
trivial
我把你的“智商”只当成是个人的能力的意思。至于那个传说中一百多的数,我是不信的

我应该算是见识过精英学术圈也经历过优秀的教育环境。

N
Numero
在Princeton读理论物理,不需要太高的智商,有些人读会计可能会生不如SI的 LOL
N
Numero
美国的硕士比较容易,也是为这些人找个出口。
q
qiandongshenxia
Amazon的老总不这么想。他就是物理读不下去了, 办了个书店。
t
trivial
在哪儿读理论物理都挺难的
两女宝妈
传说中的一百多的数都是试图来衡量智商的,肯定是有出入的。楼主说的应该是一个人能表达出来的能力极限,其实的确是传说中的智商
两女宝妈
当我开始发文章的时候,就是我开始承认有人的确更强的开始。有人实验的巧妙,的确是我想不出来的
l
linda2
俺自己创新解决没有答案的问题的能力比考试厉害 LOL, 娃儿还不知道,先把考试弄好再说 LOL
两女宝妈
分人的性格和能力。毕竟名校每年也都有人自杀,大多还是和学习有关,估计。人遇强则强指的是还有potential的
D
DukeAB
Make Sense ---
D
DukeAB
高中就是你那个学区,学校的比较; 越往上竞争的范围越宽。
D
DukeAB
所谓不知道不知道?
q
qiandongshenxia
这是肯定的。我们现在只说到高中,以后还太远。
t
trivial
那也不是那个破数能刻画的
X
XYZ3
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后不要死磕。还有,不用真的到极限。接近后就可以知难而退了。
w
windyLL
自杀的根源主要还是家庭亲子关系不好吧,学习只是一个导火索。
C
CountingStar
这句话很适合给走数学竞赛路线又想quit的孩子的借口
t
trivial
LOL
b
biophysics
讲得太好了!
p
pct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