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21岁的美国女生伊娃·刘和22岁的凯尔西·张去德国新天鹅堡旅游时,遇到了另一位美国男子,31岁的特洛伊·菲利普·博林。
这个男的听说她们来自美国后,赶紧上去攀老乡,还说要带她们走一段捷径。
这两个女生都是刚刚从伊利诺伊州大学毕业的学生,出来毕业旅行心情很放松,再加上爬山确实比较累,就跟着这位老乡走了。
凯尔西·张
伊娃·刘
谁知道,在说服两个女生跟他走小路后,被告突然对伊娃·刘发起袭击,想要对她实施性侵。凯尔西·张一看,赶紧上去阻拦,结果被博林推下山谷。
没了旁人干扰后,博林对伊娃·刘实施了性侵,随后还将她也推下了山谷,杀人灭口。
张刘二人先后坠崖,凯尔西·张比较幸运地被一棵树挂住没有摔死,但伊娃·刘却摔死了。
当地时间2月19日,此案开庭审理,博林在审判中认罪,如果罪名成立,会按杀人、性侵被当地判处终身监禁。
不过,庭审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检方表示“在搜查博林的手机和电脑后,在里面发现了儿童色情制品”,简而言之,这个博林就是个恋童癖。
那么,“恋童”和“性侵亚裔”有什么联系呢?实际上,这是一个中国人听了莫名其妙、但西方人一听就秒懂的事情。
很多中国女生去国外留学时,常常会被当地人,尤其是男性恭维“你们亚洲女生看起来好年轻啊”。
不少外国媒体也专门讨论过“为什么亚洲女性看起来更年轻”,搜关键词能找到一大堆这种文章。
的确,由于日照、饮食习惯等原因,亚洲女性一般发育更慢,看起来会显得年龄小一点。
另外,亚裔女性在很多人眼里的形象就是温顺、听话,不少亚裔女性也的确对白人更有滤镜,让很多西方人毫不费力就能追求成功。
那些有恋童癖、但没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找儿童的西方恋童癖,就会把对儿童的性幻想转移到了亚裔女性身上。
在这些老外的黑话里,他们称这些幼态的中国女性为“Rainy”,最喜欢嘲讽她们“见到白人就舔”,还做了一大堆表情包。
久而久之,你在西方网络上说自己“喜欢亚洲女性”,几乎就等于在说自己是个恋童癖,搞得有些真的只是喜欢成年亚洲女性的人非常困惑,专门跑去论坛上提问。
很多不了解西方人的中国女生一度还非常得意,炫耀自己去了西方有一大堆老外搭讪,还在网上问“是不是中国女性比中国男性更受欢迎”。
而与此同时,不少真正生活在西方国家的亚裔女性,不得不发起联合抗议,表示自己受够了西方人对自己包含恋童癖、掌控欲的种族主义色彩的好感。
他们把自己在网上收到的老外搭讪一一展示了出来,许多话一查英语字典,都让人觉得不堪入目,甚至生理不适。
以前,我们对西方社会总是夸赞的多,解读他们阴暗面的内容少,以至于不少我们的同胞带着善意和他们交流,却被他们处心积虑的恶意伤得体无完肤。
前面这起案件里的2个华裔女生,也没想到自己的“老乡”要带她们走的是一条不归路。
还好现在网络比较发达,让这些人的嘴脸曝光得更加彻底了,我们只希望这种内容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把我们的善意放在警惕和自我保护之下。
我年轻时近距离接触的白男比较多,各种各样的。听过很多酒后吐真言。
我相信作者自己作为华人不对亚裔有偏见
出门在外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可以主动寻求帮助不要接受上门的帮助。。。。
不然就不会有yellow fever的说法了。呵呵,我相信绝大部分老留女只知道这是个病,不知道它还指另一种horny的状态。
的确应该有不同的看法存在
什么都上升到族裔来讨论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大家的价值观都是基于自身的经验来的,有不同很正常
但孩子在社会中遇见的人可不能也不应该完全靠大概率,要case by case 分析,不能按族裔来判断人。
but it'd be ridiculous to assume your common sense is THE common sense.
所以有人才接受不了白人里居然有靠谱率为负数这个事实。
当然有人不爽是一方面的事实,那可以转转另一方面的事实而不是攻击你不喜欢的事实。
每个月会有个定期的fellowship专门为学生准备的。渐渐的就认识了好几个同校的学生。其中一个是2年级的白男医科学生,他本来有个女友是柬埔寨裔美国人,但吹了。熟悉后这人知道我喜欢音乐就offer教我学吉他,去他家里学。我们同住学校给研究生提供的住房。我当时不想去单身男生家,总觉不妥,我也不想交白人男朋友,就果断拒绝了。后来和带我去教堂的女孩成为朋友。她说这男生前前任女友也是亚裔。他是个教徒,我觉得应该不会是你说的病态,但他很喜欢亚裔看来是真的。
prefer亚裔
和种族没关系。
但是,白男里道貌岸然实则变态的确实不少。
去年6月,21岁的美国女生伊娃·刘和22岁的凯尔西·张去德国新天鹅堡旅游时,遇到了另一位美国男子,31岁的特洛伊·菲利普·博林。
这个男的听说她们来自美国后,赶紧上去攀老乡,还说要带她们走一段捷径。
这两个女生都是刚刚从伊利诺伊州大学毕业的学生,出来毕业旅行心情很放松,再加上爬山确实比较累,就跟着这位老乡走了。
凯尔西·张
伊娃·刘
谁知道,在说服两个女生跟他走小路后,被告突然对伊娃·刘发起袭击,想要对她实施性侵。凯尔西·张一看,赶紧上去阻拦,结果被博林推下山谷。
没了旁人干扰后,博林对伊娃·刘实施了性侵,随后还将她也推下了山谷,杀人灭口。
张刘二人先后坠崖,凯尔西·张比较幸运地被一棵树挂住没有摔死,但伊娃·刘却摔死了。
当地时间2月19日,此案开庭审理,博林在审判中认罪,如果罪名成立,会按杀人、性侵被当地判处终身监禁。
不过,庭审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检方表示“在搜查博林的手机和电脑后,在里面发现了儿童色情制品”,简而言之,这个博林就是个恋童癖。
那么,“恋童”和“性侵亚裔”有什么联系呢?实际上,这是一个中国人听了莫名其妙、但西方人一听就秒懂的事情。
很多中国女生去国外留学时,常常会被当地人,尤其是男性恭维“你们亚洲女生看起来好年轻啊”。
不少外国媒体也专门讨论过“为什么亚洲女性看起来更年轻”,搜关键词能找到一大堆这种文章。
的确,由于日照、饮食习惯等原因,亚洲女性一般发育更慢,看起来会显得年龄小一点。
另外,亚裔女性在很多人眼里的形象就是温顺、听话,不少亚裔女性也的确对白人更有滤镜,让很多西方人毫不费力就能追求成功。
那些有恋童癖、但没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找儿童的西方恋童癖,就会把对儿童的性幻想转移到了亚裔女性身上。
在这些老外的黑话里,他们称这些幼态的中国女性为“Rainy”,最喜欢嘲讽她们“见到白人就舔”,还做了一大堆表情包。
久而久之,你在西方网络上说自己“喜欢亚洲女性”,几乎就等于在说自己是个恋童癖,搞得有些真的只是喜欢成年亚洲女性的人非常困惑,专门跑去论坛上提问。
很多不了解西方人的中国女生一度还非常得意,炫耀自己去了西方有一大堆老外搭讪,还在网上问“是不是中国女性比中国男性更受欢迎”。
而与此同时,不少真正生活在西方国家的亚裔女性,不得不发起联合抗议,表示自己受够了西方人对自己包含恋童癖、掌控欲的种族主义色彩的好感。
他们把自己在网上收到的老外搭讪一一展示了出来,许多话一查英语字典,都让人觉得不堪入目,甚至生理不适。
以前,我们对西方社会总是夸赞的多,解读他们阴暗面的内容少,以至于不少我们的同胞带着善意和他们交流,却被他们处心积虑的恶意伤得体无完肤。
前面这起案件里的2个华裔女生,也没想到自己的“老乡”要带她们走的是一条不归路。
还好现在网络比较发达,让这些人的嘴脸曝光得更加彻底了,我们只希望这种内容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把我们的善意放在警惕和自我保护之下。
我年轻时近距离接触的白男比较多,各种各样的。听过很多酒后吐真言。
我相信作者自己作为华人不对亚裔有偏见
出门在外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可以主动寻求帮助不要接受上门的帮助。。。。
不然就不会有yellow fever的说法了。呵呵,我相信绝大部分老留女只知道这是个病,不知道它还指另一种horny的状态。
的确应该有不同的看法存在
什么都上升到族裔来讨论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大家的价值观都是基于自身的经验来的,有不同很正常
但孩子在社会中遇见的人可不能也不应该完全靠大概率,要case by case 分析,不能按族裔来判断人。
but it'd be ridiculous to assume your common sense is THE common sense.
所以有人才接受不了白人里居然有靠谱率为负数这个事实。
当然有人不爽是一方面的事实,那可以转转另一方面的事实而不是攻击你不喜欢的事实。
每个月会有个定期的fellowship专门为学生准备的。渐渐的就认识了好几个同校的学生。其中一个是2年级的白男医科学生,他本来有个女友是柬埔寨裔美国人,但吹了。熟悉后这人知道我喜欢音乐就offer教我学吉他,去他家里学。我们同住学校给研究生提供的住房。我当时不想去单身男生家,总觉不妥,我也不想交白人男朋友,就果断拒绝了。后来和带我去教堂的女孩成为朋友。她说这男生前前任女友也是亚裔。他是个教徒,我觉得应该不会是你说的病态,但他很喜欢亚裔看来是真的。
prefer亚裔
和种族没关系。
但是,白男里道貌岸然实则变态的确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