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屏都是华尔街,医生,码工,以前大家追求的大学教授现在已经没孩子考虑了吗,还是说ABC孩子就没几个想读博士了?
身边的教授朋友看着的确钱不多还辛苦,但是我家孩子的性格爱好的确适合做老师,可又不甘心做小学中学老师。
想听听看群里高人的发言。
我的观点只供参考
好在她大学成绩很好,有这个可能
现在做教授的多数是如我们当年一样来美读书的大陆学生。你到工程学院转转看,就知道了。
五十年前,教授一个人的收入能让自家过上上中产的生活,现在single income已经很难了。
“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
讲真的,咱这个“子女坛”不是头脑风暴的地方
娃适合当然很好,还得人家也要娃
就好像来问问题的,比如应该选A校还是B专业?跟帖二里地长,其实问问题的人基本都拿好主意了。看到跟他想法不一样的跟帖还会生气还可能吵起来。
我侄子就是其一。他今年春季將拿到经济学博士。不肯去工业界,只投教职。我希望我女儿去大学做教授,假期多些。她不肯读博。自然和教授无缘。爷爷奶奶都是国藤教授,基因没遗传下来啊。
2代非常少。
认识一math 博今年毕业,(50 几篇文章),tired of getting into academic bureaucracy. Interned at DE Shaw last summer and will join as QA.
Much tougher competition than other careers.
但就是读博了,喜欢,咋了。
你家孩子做不到,别家孩子也做不到吗?
跟这里的热门词都沾过边儿,CS四大矿场私校有米,初心不改
否则还是要面对现实
原来遇到问题了
到了结婚养家的年纪,就知道财务的重要性了,自己可以平淡的物质欲望,不能强求孩子和家人也一样。
多少开始自以为平淡物质欲望的婚姻,在现实的面前,最后还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因为你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有太多的社会关系。
再豪华的房子,晚上也就睡在那七尺的床上。
现实生活中学文科,学艺术的人,毕业后养家都困难
说他们系里雇教授,就是规定找黑人,莫裔和女性。
明明白人和亚裔candidates 更好,但就是不要。
2代有别的出路,不用走这条路了。
我和我老公都觉得她不用以后赚多少钱。其实想当教授的人非常多的,只是够不上很早就放弃了。如果是法学院的,只有顶尖的法学院top的学生才有希望走academics
当教授难,更难的是拿到tenure。记得当年我们系招了两批助教授,每批5人,只有3人拿到了tenure。这些都是MIT和Stanford的博士,不仅要有publication,还得拿到一定数目的funding。
满屏都是华尔街,医生,码工,以前大家追求的大学教授现在已经没孩子考虑了吗,还是说ABC孩子就没几个想读博士了?
身边的教授朋友看着的确钱不多还辛苦,但是我家孩子的性格爱好的确适合做老师,可又不甘心做小学中学老师。
想听听看群里高人的发言。
我的观点只供参考
好在她大学成绩很好,有这个可能
现在做教授的多数是如我们当年一样来美读书的大陆学生。你到工程学院转转看,就知道了。
五十年前,教授一个人的收入能让自家过上上中产的生活,现在single income已经很难了。
“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
讲真的,咱这个“子女坛”不是头脑风暴的地方
娃适合当然很好,还得人家也要娃
就好像来问问题的,比如应该选A校还是B专业?跟帖二里地长,其实问问题的人基本都拿好主意了。看到跟他想法不一样的跟帖还会生气还可能吵起来。
我侄子就是其一。他今年春季將拿到经济学博士。不肯去工业界,只投教职。我希望我女儿去大学做教授,假期多些。她不肯读博。自然和教授无缘。爷爷奶奶都是国藤教授,基因没遗传下来啊。
2代非常少。
认识一math 博今年毕业,(50 几篇文章),tired of getting into academic bureaucracy. Interned at DE Shaw last summer and will join as QA.
Much tougher competition than other careers.
但就是读博了,喜欢,咋了。
你家孩子做不到,别家孩子也做不到吗?
跟这里的热门词都沾过边儿,CS四大矿场私校有米,初心不改
否则还是要面对现实
原来遇到问题了
到了结婚养家的年纪,就知道财务的重要性了,自己可以平淡的物质欲望,不能强求孩子和家人也一样。
多少开始自以为平淡物质欲望的婚姻,在现实的面前,最后还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因为你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有太多的社会关系。
再豪华的房子,晚上也就睡在那七尺的床上。
现实生活中学文科,学艺术的人,毕业后养家都困难
说他们系里雇教授,就是规定找黑人,莫裔和女性。
明明白人和亚裔candidates 更好,但就是不要。
2代有别的出路,不用走这条路了。
我和我老公都觉得她不用以后赚多少钱。其实想当教授的人非常多的,只是够不上很早就放弃了。如果是法学院的,只有顶尖的法学院top的学生才有希望走academics
当教授难,更难的是拿到tenure。记得当年我们系招了两批助教授,每批5人,只有3人拿到了tenure。这些都是MIT和Stanford的博士,不仅要有publication,还得拿到一定数目的fu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