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拿道德说事比较无聊,很低级。文革中,把有生活问题的人挂上“破鞋”的牌子游街;如今别人批评政府的某些做法,就把一顶“汉奸”的帽子扣上——自己祖国都不爱的人还配做人吗?你,不至于那么低级吧?有理说理。我很赞同丹儿版主说的:说句西方的不足或者说句中国有长处,对方蹦出“大外宣”三个字的,……当一个人强烈地排斥彻底地否定某些东西时,那么他不仅失去了哲学的根基,同时也失去了credit——同理,说句中国的不足或者说句西方的长处,对方崩出” 洋书贩子、学舌鹦鹉、翠绿、精美、不配为人……
我不代表任何人,只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不认为被殖民是一件光荣的事,相反是不幸,悲哀的事,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幅可悲可怜的下场?以下是我的观点,供批判。
思考:1. 为什么殖民者在到达中国的初期没有屠杀和战争?八国联军是怎么来的?是他们先开枪杀人还是义和团先屠杀传教士?2. 为什么日本要脱亚入欧,为什么他们对殖民者采取欢迎的态度?
参考资料: 黑船事件
1852年11月24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四艘舰船——密西西比号巡洋舰、萨斯喀那号巡洋舰、萨拉托加号炮舰和普利茅斯号炮舰由美国东岸诺福克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北上进入印度洋,1853年7月8日长驱直入江户湾浦贺海面,扣开了闭关锁国的幕府大门。这些船只由于船体被涂上有防止生锈的黑色柏油,被日本人称为“黑船”。在佩里率领的坚船厉炮面前,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日本米利坚合众国和亲条约》,同意开放港口,美国可以派驻领事,等等。
滑稽的是,日本面对美国侵略者,非但没有怀恨在心,反而还为侵略者树碑立传,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募集了2万多日元(当时小学教师月收入10~13日元),明治天皇也捐赠了1000日元。纪念碑落成之后举行了盛大的佩里纪念碑落成典礼,伊藤博文题写了碑名: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伯理上陆纪念碑。纪念碑底座上用英日文字镌刻的说明这样写道:“1853年7月8日,来到浦贺海绵的美利坚合众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在此地的久里滨海岸登陆,将总统菲尔摩尔的亲笔信递交给江户幕府,翌年在神奈川缔结了日美两国之间的友好条约。这一系列的事件成了将幕府统治下的锁国状态的日本拉回到了世界的原动力。 ”
佩里将军值得日本人纪念,没有佩里就没有明治维新,也就没有今天的日本。
半个世纪之后,“回到世界原动力”的日本自以为崛起了,高傲自大,作恶多端最终被美国彻底征服,战败的日本老老实实的接受美国的管制,连宪法都基本上是按照美国人的底稿照抄一遍,美国占领军在日本“殖民”7年,于1952年“归政”日本政府。当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约25万日本人伫立在通往机场的公路两旁,他们恋恋不舍,许多人潸然泪下,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十八里相送”。
与其说麦克阿瑟再造了日本,不如说日本“小弟”积极向大哥靠拢。日本当时没有抗美武装,也没有“非暴力不合作”的政客。面对大哥的“霸权”,日本政坛欣然打出“以民主的一票来回报世界”标语。
不要以为大和民族是软骨头,想当年面对野蛮的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侵略,日本人浴血奋战何等壮烈!而面对真正的文明,日本人却是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当然,以我们的价值观,日本人真是贱骨头,我们绝没有必要给爱德华·西摩尔(英国海军中将,八国联军总司令)树碑立传。但是,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文明进步都做出了贡献,我们是不是应给予他们起码的认可与尊重?比如生于中国,葬在中国,创办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还有创办协和医院的洛克菲勒,是不是也给他们在北大校园和协和医院里树立一尊雕像?
老兄能顶住200斤担子不换肩,佩服!
不同观点的人,要对对事不对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当场唯一真理
1. 为什么殖民者在到达中国的初期没有屠杀和战争?八国联军是怎么来的?是他们先开枪杀人还是义和团先屠杀传教士?
【谁先杀人的其实并不重要,在那个历史时期,外国入侵是早晚的事,就像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殖民者不屠杀被殖民者,除非没有反抗,否则也是时间问题】
2. 为什么日本要脱亚入欧,为什么他们对殖民者采取欢迎的态度?
【拿日本这个国家来例证中国,不具备代表性,这两个国家虽然都在亚洲,而且文化相近,但本质不同,比如国情,地理位置,民族等等】
低级文明被高级文明渗透,是客观规律,同意。但在历史的某个时间段,文明的高级与低级,可能不是单方向的。。。
谁先杀人很重要,我觉得,要是没有义和团,也就没有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本质上和殖民不是一个概念,就像希特勒攻打波兰,不是殖民。
不是要用日本例证中国,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何对待外来文明。中国可能有中国的做法。另外,当年满人对汉人“留发不留头”,汉人抗争,结果是血流成河,可结果呢,这辫子最后竟然舍不得剪掉了。。。
文明的高级与低级,不是单向的,甚至也不是绝对的,用强制手段推销的,一般都算不得高级文明
结果发现文章好像讲了很多,但又好像没讲啥,不知道该批判啥了
谢谢大师,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一句话:实事求是,面对历史
如果国家向欧洲那样,是以民族自然划分的,各民族就应该自治,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那么,借助手中的枪杆子去“垦荒”也就是殖民掠夺。
如果历史上已形成一个国家,这似乎谈不上殖民,只是,手法粗糙,在实施过程中没能对异族做到足够的尊重,连自己制定的政策都有违背。
谢谢
只是说起来话太多太长,所以先不说了
虚心探讨,开卷有益
但不是所有移民都是殖民。比如山东人移居到东北,内地人移居到新疆都不叫殖民,因为这是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人口迁徙。
所以殖民主义有利于日本,日本纪念佩里的原因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二战日本战败,日本会继续其殖民主义暴行。
只好避开地中海通道,另寻到东方的航线,没想到遇到了原始状态的美洲,不欺负白不欺负,简直天下掉了个大馅饼。
历史上,日本一直觊觎中原,清朝之前就三次入侵朝鲜半岛。其实,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发展到一定的时期,都会有向外扩张的需求,东方西方,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你,大师兄,居然又借俺的话题发挥!
不配为人之类的话是有点儿刺激有点儿骂街,俺就是想接上那个“被征服光荣”的力度,但是想象力加词汇都匮乏,只能如此了。
其实俺的观点另外几贴已经说完了:
文明,如果是人的文明,按照人的定义来,融合时也应该是文明的。
因为人的欲望,发展的不平衡,发生碰撞冲突是难免的,这个过程中出现不文明也没办法。
但系,俺坚决反对忽视野蛮,掩盖野蛮,美化野蛮,把文明野蛮混在一起,都叫作文明。
哈哈,其实没批判大师兄,借机解释一下俺的观点。
融合时也应该是文明的。坚决反对忽视野蛮,掩盖野蛮,美化野蛮。
但是,殖民也是多元的,有美式,澳式,加拿大式,香港式,等等,殖民不可一概而论为野蛮。
还有一带一路式呢
再说把殖民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也不是我的发明,你去查查纽约时报,虽然我并不赞同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确是去非洲搜刮资源
有这个情况,但也给另外的地区带去了灾难,我想这点大圣肯定不否认。
单就中国的情况,八国联军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国门,本身意思就是说有杀戮,也有洋货,包括物质与精神上的文明。相信大圣也不认同杀戮,那就只谈洋货好了。
中国需不需要洋货呢,有些要有些不要,对吧。问题没有不要的选项呀,当然就会有人觉得宁可什么都不要,我家就是不想让你来,你还住下不走了,逐客不成就打起来。那为什么郑和跑到别的地方就识趣地该干嘛干嘛呢,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了。我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代表的理念是文明中的上乘理念。
大圣说租借地的中国人生活得不错,就是说虽然地位在洋人与狗之下,还是有吃有喝,比外面忍饥受冻强,对吗?问题是还有中国人一不想在自己家里受这样的地位,二也不想忍饥受冻,怎么办呢?封闭落后的人们就试各种办法,比如义和团等,至于效果,那是方法的问题。一拨一拨人试过后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问题是,洋人跑到自己家来作威作福,自己家人气也气懵了,到底是谁先错?
的确,长春曾经繁华过,日本人把那里当新京来建设,可还是把中国人当下等人呀。国沦陷了,家没了,以东北人的血性,怎么可能不反抗呢。
我看大圣是又钻进牛角尖了:)还是出来看看我的文章吧,这次提到兰新线,看看大圣还能不能认出来:)
或
当然,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也都是有代价的。文明是打包销售的,没法选择,就像今天,你不可能只要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把先进的理念拒绝在外,更不可能拒绝文化,禁止过洋节。门打开了,一些蚊子苍蝇进来也是没办法的。如今吸毒,同性恋等等总不是西方人用枪炮逼着国人干的吧?
八国联军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国门——此话可以商榷,八国联军之前中国国门就被打开了,没有义和团的瞎胡闹,也就不会有八国联军。要说杀戮,严格说,是中国人先对传教士下了毒手。
没错,殖民地的当地人民是二等公民,可是,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自己。当年,中国的普通百姓得到自己政府的尊重吗?为什么租界外的百姓争先恐后的要往租界去做二等公民?当年为啥大陆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去香港呢?民不聊生啊!
以东北人的血性,怎么可能不反抗呢——是要反抗,谁反抗?看看张学良那怂样儿!到底谁下令不抵抗,一直在踢皮球呢。
我打算 疫情结束后去兰新线走一趟
对,有人争着去租界地,有人冒着危险去香港,但其他人呢?大多数人愿意留在自己家呀。所以您说的是去租借地和香港的人,我说留在自己家的人,不过是一个集合的两个子集,而且我说的子集还大:)
同样,东北有张学良,但也有杨靖宇,还是一个集合的两个子集,而杨靖宇所在的子集最后赢了。那还是我赢:)
兰新线太让我吃惊了,防护林带居然快连成线了。预祝大圣一路玩开心,到终点站严查民情:)
郑和去干啥的呀?和我们说的风马牛不相及。无法比较的。
”打包销售“不准确,我的意思是,文明是一个整体,你无法选这个挑那个,好莱坞的电影,你看了不可能只接受白雪公主美丽的童话,欺诈,血腥暴力也是一部分,除非你完全禁止好莱坞。
你咋知道大多数人愿意留下,你稍微关注一下当年的逃港潮就明白了。
当然,你赢了。面对日寇,绝对要抵抗,严格说,日本侵华不算殖民,就像希特勒入侵波兰,和殖民无关,不能混为一谈。有杨靖宇没错,但是当时政府的态度是主流,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这也是政府需要反思的地方
日本侵华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结合。日本人大批移民到东北,怎么就不算殖民了?
殖民
殖民不代表暴力的侵略,不要混为一谈。我说一带一路算殖民,也没大错吧?现代殖民不需要移民,是强国对弱国在政治经济的扩张
殖民指的就是通过武力征服向被征服地区移民,日本在东北就是典型的殖民。
复制一下您自己给的定义,看看一带一路跟红字一样吗:
”殖是繁殖,孳生之意。殖民则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所以,日本的满洲国是殖民, ——我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要混淆殖民和侵略。希特勒入侵波兰不是殖民。英国也没有侵略香港。
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还有蓝字。 掠夺和奴役,程度大小而已,形式也是多样的,中国的所谓援助并非无偿,在南亚国家制造了大量的债务危机,比如在斯里兰卡,因无法偿付债务,只能把汉班托塔港整个租赁给中国99年,这个港口也就变成了中共的一个租界。因此在国际上称为新殖民主义。
吉布地因為積欠中國數十億美元債務,被迫將多哈雷碼頭(Doraleh Terminal)租給中國,成為中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非洲以外的地方,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讓巴基斯坦深陷債務,不但將具戰略地位的瓜達爾港(Gwadar)租給中國43年,91%的收益也歸中國
如果是并列关系,那就没有国际贸易了。。。
我熬不住了,得呼呼去,晚安。
我问你,中国利用债务,迫使吉布提让中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中国目前在那里驻军,这算咋回事?
还有斯里兰卡的Hambantota 刚租给中国99年,要重复香港99年吗?
利用债务要挟,把人家的港口变成海外军事基地,利用债务租界人家港口99年,不算掠夺?
前半句:“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1. 中国不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当然这可以算文字游戏,可以忽略。
2. 美国一直在做"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美国自己认为一直在全世界殖民吗?我是说公认的观点,不是个别学者的思考。
3. 所有的国际贸易都可以算经济势力扩张,所有的外交部门也可以算政治势力扩张。
所以这半句怎么都不成立,只能作为修饰的壮语。
后半句:“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
1. 中国是交换,不是掠夺。
2. 债务该怎么办?还傻傻地一笔勾销吗?凭什么中国要无偿呢,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是真正无偿了?中国还很穷,农民也穷,下岗的国企工人还有多少穷得叮当响,而且,治理戈壁滩的钱还不够着呢。
3. 奴役怎么解释,有不付工钱吗?没有按当地标准付工钱、给假期吗?
至于建军事基地,只要当地愿意,那就是两厢情愿的事。如果当地受不了,那就也拿起枪杆防抗呗。不过我相信以中国人的风格,不会过分到让当地人走投无路去反抗的地步。这个程度区别大了,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是有个质变。
另外,前面您提到早期到中国的传教士,我个人感激他们建立学校医院,这些是我们应该打开国门的地方。但我印象中他们是干了坏事的,引起民愤。我就不查到底干过什么了,但教会如果在加拿大能那样对待土著的小孩,您能肯定在中国没有吗?
毛老农,习老农就土皇帝。邓工人,蒋校长就接受先进文明。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凡事拿道德说事比较无聊,很低级。文革中,把有生活问题的人挂上“破鞋”的牌子游街;如今别人批评政府的某些做法,就把一顶“汉奸”的帽子扣上——自己祖国都不爱的人还配做人吗?你,不至于那么低级吧?有理说理。我很赞同丹儿版主说的:说句西方的不足或者说句中国有长处,对方蹦出“大外宣”三个字的,……当一个人强烈地排斥彻底地否定某些东西时,那么他不仅失去了哲学的根基,同时也失去了credit——同理,说句中国的不足或者说句西方的长处,对方崩出” 洋书贩子、学舌鹦鹉、翠绿、精美、不配为人……
我不代表任何人,只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不认为被殖民是一件光荣的事,相反是不幸,悲哀的事,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幅可悲可怜的下场?以下是我的观点,供批判。
文明如流水,从高往低。低级文明被高级文明渗透,是客观规律,是历史潮流。如今,中国不是也在向非洲输出文化吗? 这个过程,不一定需要武力征服。如果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可以证明殖民的残暴,那香港的殖民是不是说明殖民的温情?当年上海租界里百姓生活的好还是租界外生活好?为什么加拿大没有发生类似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再政治不正确的说,为什么满洲国没有大屠杀发生?而长春(新京)曾经是亚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超越了东京。(题外话,长春围城死亡人数至少10万,龙应台说高达65万) 我不支持殖民,我只想实事求是的看待一段历史:殖民给某些地区带去了现代文明。思考:1. 为什么殖民者在到达中国的初期没有屠杀和战争?八国联军是怎么来的?是他们先开枪杀人还是义和团先屠杀传教士?2. 为什么日本要脱亚入欧,为什么他们对殖民者采取欢迎的态度?
参考资料: 黑船事件
1852年11月24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四艘舰船——密西西比号巡洋舰、萨斯喀那号巡洋舰、萨拉托加号炮舰和普利茅斯号炮舰由美国东岸诺福克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北上进入印度洋,1853年7月8日长驱直入江户湾浦贺海面,扣开了闭关锁国的幕府大门。这些船只由于船体被涂上有防止生锈的黑色柏油,被日本人称为“黑船”。在佩里率领的坚船厉炮面前,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日本米利坚合众国和亲条约》,同意开放港口,美国可以派驻领事,等等。
滑稽的是,日本面对美国侵略者,非但没有怀恨在心,反而还为侵略者树碑立传,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募集了2万多日元(当时小学教师月收入10~13日元),明治天皇也捐赠了1000日元。纪念碑落成之后举行了盛大的佩里纪念碑落成典礼,伊藤博文题写了碑名: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伯理上陆纪念碑。纪念碑底座上用英日文字镌刻的说明这样写道:“1853年7月8日,来到浦贺海绵的美利坚合众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在此地的久里滨海岸登陆,将总统菲尔摩尔的亲笔信递交给江户幕府,翌年在神奈川缔结了日美两国之间的友好条约。这一系列的事件成了将幕府统治下的锁国状态的日本拉回到了世界的原动力。 ”
佩里将军值得日本人纪念,没有佩里就没有明治维新,也就没有今天的日本。
半个世纪之后,“回到世界原动力”的日本自以为崛起了,高傲自大,作恶多端最终被美国彻底征服,战败的日本老老实实的接受美国的管制,连宪法都基本上是按照美国人的底稿照抄一遍,美国占领军在日本“殖民”7年,于1952年“归政”日本政府。当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约25万日本人伫立在通往机场的公路两旁,他们恋恋不舍,许多人潸然泪下,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十八里相送”。
与其说麦克阿瑟再造了日本,不如说日本“小弟”积极向大哥靠拢。日本当时没有抗美武装,也没有“非暴力不合作”的政客。面对大哥的“霸权”,日本政坛欣然打出“以民主的一票来回报世界”标语。
不要以为大和民族是软骨头,想当年面对野蛮的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侵略,日本人浴血奋战何等壮烈!而面对真正的文明,日本人却是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当然,以我们的价值观,日本人真是贱骨头,我们绝没有必要给爱德华·西摩尔(英国海军中将,八国联军总司令)树碑立传。但是,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文明进步都做出了贡献,我们是不是应给予他们起码的认可与尊重?比如生于中国,葬在中国,创办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还有创办协和医院的洛克菲勒,是不是也给他们在北大校园和协和医院里树立一尊雕像?
老兄能顶住200斤担子不换肩,佩服!
不同观点的人,要对对事不对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当场唯一真理
1. 为什么殖民者在到达中国的初期没有屠杀和战争?八国联军是怎么来的?是他们先开枪杀人还是义和团先屠杀传教士?
【谁先杀人的其实并不重要,在那个历史时期,外国入侵是早晚的事,就像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殖民者不屠杀被殖民者,除非没有反抗,否则也是时间问题】
2. 为什么日本要脱亚入欧,为什么他们对殖民者采取欢迎的态度?
【拿日本这个国家来例证中国,不具备代表性,这两个国家虽然都在亚洲,而且文化相近,但本质不同,比如国情,地理位置,民族等等】
低级文明被高级文明渗透,是客观规律,同意。但在历史的某个时间段,文明的高级与低级,可能不是单方向的。。。
谁先杀人很重要,我觉得,要是没有义和团,也就没有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本质上和殖民不是一个概念,就像希特勒攻打波兰,不是殖民。
不是要用日本例证中国,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何对待外来文明。中国可能有中国的做法。另外,当年满人对汉人“留发不留头”,汉人抗争,结果是血流成河,可结果呢,这辫子最后竟然舍不得剪掉了。。。
文明的高级与低级,不是单向的,甚至也不是绝对的,用强制手段推销的,一般都算不得高级文明
结果发现文章好像讲了很多,但又好像没讲啥,不知道该批判啥了
谢谢大师,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一句话:实事求是,面对历史
如果国家向欧洲那样,是以民族自然划分的,各民族就应该自治,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那么,借助手中的枪杆子去“垦荒”也就是殖民掠夺。
如果历史上已形成一个国家,这似乎谈不上殖民,只是,手法粗糙,在实施过程中没能对异族做到足够的尊重,连自己制定的政策都有违背。
谢谢
只是说起来话太多太长,所以先不说了
虚心探讨,开卷有益
但不是所有移民都是殖民。比如山东人移居到东北,内地人移居到新疆都不叫殖民,因为这是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人口迁徙。
所以殖民主义有利于日本,日本纪念佩里的原因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二战日本战败,日本会继续其殖民主义暴行。
只好避开地中海通道,另寻到东方的航线,没想到遇到了原始状态的美洲,不欺负白不欺负,简直天下掉了个大馅饼。
日本的侵略扩张是大和民族血脉里的,与西化无关 来源: 悟空孙 于 2021-04-26 15:27:42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4 次 (230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 编辑 | 删除 回答: 如果明治维新算全盘西化,那日本除了学了西方的技术,也学会了西方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由 为人父 于 2021-04-26 14:37:42
历史上,日本一直觊觎中原,清朝之前就三次入侵朝鲜半岛。其实,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发展到一定的时期,都会有向外扩张的需求,东方西方,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你,大师兄,居然又借俺的话题发挥!
不配为人之类的话是有点儿刺激有点儿骂街,俺就是想接上那个“被征服光荣”的力度,但是想象力加词汇都匮乏,只能如此了。
其实俺的观点另外几贴已经说完了:
文明,如果是人的文明,按照人的定义来,融合时也应该是文明的。
因为人的欲望,发展的不平衡,发生碰撞冲突是难免的,这个过程中出现不文明也没办法。
但系,俺坚决反对忽视野蛮,掩盖野蛮,美化野蛮,把文明野蛮混在一起,都叫作文明。
哈哈,其实没批判大师兄,借机解释一下俺的观点。
融合时也应该是文明的。坚决反对忽视野蛮,掩盖野蛮,美化野蛮。
但是,殖民也是多元的,有美式,澳式,加拿大式,香港式,等等,殖民不可一概而论为野蛮。
还有一带一路式呢
再说把殖民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也不是我的发明,你去查查纽约时报,虽然我并不赞同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确是去非洲搜刮资源
有这个情况,但也给另外的地区带去了灾难,我想这点大圣肯定不否认。
单就中国的情况,八国联军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国门,本身意思就是说有杀戮,也有洋货,包括物质与精神上的文明。相信大圣也不认同杀戮,那就只谈洋货好了。
中国需不需要洋货呢,有些要有些不要,对吧。问题没有不要的选项呀,当然就会有人觉得宁可什么都不要,我家就是不想让你来,你还住下不走了,逐客不成就打起来。那为什么郑和跑到别的地方就识趣地该干嘛干嘛呢,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了。我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代表的理念是文明中的上乘理念。
大圣说租借地的中国人生活得不错,就是说虽然地位在洋人与狗之下,还是有吃有喝,比外面忍饥受冻强,对吗?问题是还有中国人一不想在自己家里受这样的地位,二也不想忍饥受冻,怎么办呢?封闭落后的人们就试各种办法,比如义和团等,至于效果,那是方法的问题。一拨一拨人试过后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问题是,洋人跑到自己家来作威作福,自己家人气也气懵了,到底是谁先错?
的确,长春曾经繁华过,日本人把那里当新京来建设,可还是把中国人当下等人呀。国沦陷了,家没了,以东北人的血性,怎么可能不反抗呢。
我看大圣是又钻进牛角尖了:)还是出来看看我的文章吧,这次提到兰新线,看看大圣还能不能认出来:)
当然,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也都是有代价的。文明是打包销售的,没法选择,就像今天,你不可能只要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把先进的理念拒绝在外,更不可能拒绝文化,禁止过洋节。门打开了,一些蚊子苍蝇进来也是没办法的。如今吸毒,同性恋等等总不是西方人用枪炮逼着国人干的吧?
八国联军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国门——此话可以商榷,八国联军之前中国国门就被打开了,没有义和团的瞎胡闹,也就不会有八国联军。要说杀戮,严格说,是中国人先对传教士下了毒手。
没错,殖民地的当地人民是二等公民,可是,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自己。当年,中国的普通百姓得到自己政府的尊重吗?为什么租界外的百姓争先恐后的要往租界去做二等公民?当年为啥大陆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去香港呢?民不聊生啊!
以东北人的血性,怎么可能不反抗呢——是要反抗,谁反抗?看看张学良那怂样儿!到底谁下令不抵抗,一直在踢皮球呢。
我打算 疫情结束后去兰新线走一趟
对,有人争着去租界地,有人冒着危险去香港,但其他人呢?大多数人愿意留在自己家呀。所以您说的是去租借地和香港的人,我说留在自己家的人,不过是一个集合的两个子集,而且我说的子集还大:)
同样,东北有张学良,但也有杨靖宇,还是一个集合的两个子集,而杨靖宇所在的子集最后赢了。那还是我赢:)
兰新线太让我吃惊了,防护林带居然快连成线了。预祝大圣一路玩开心,到终点站严查民情:)
郑和去干啥的呀?和我们说的风马牛不相及。无法比较的。
”打包销售“不准确,我的意思是,文明是一个整体,你无法选这个挑那个,好莱坞的电影,你看了不可能只接受白雪公主美丽的童话,欺诈,血腥暴力也是一部分,除非你完全禁止好莱坞。
你咋知道大多数人愿意留下,你稍微关注一下当年的逃港潮就明白了。
当然,你赢了。面对日寇,绝对要抵抗,严格说,日本侵华不算殖民,就像希特勒入侵波兰,和殖民无关,不能混为一谈。有杨靖宇没错,但是当时政府的态度是主流,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这也是政府需要反思的地方
日本侵华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结合。日本人大批移民到东北,怎么就不算殖民了?
殖民
(政治术语)殖民不代表暴力的侵略,不要混为一谈。我说一带一路算殖民,也没大错吧?现代殖民不需要移民,是强国对弱国在政治经济的扩张
殖民指的就是通过武力征服向被征服地区移民,日本在东北就是典型的殖民。
复制一下您自己给的定义,看看一带一路跟红字一样吗:
”殖是繁殖,孳生之意。殖民则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所以,日本的满洲国是殖民, ——我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要混淆殖民和侵略。希特勒入侵波兰不是殖民。英国也没有侵略香港。
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还有蓝字。 掠夺和奴役,程度大小而已,形式也是多样的,中国的所谓援助并非无偿,在南亚国家制造了大量的债务危机,比如在斯里兰卡,因无法偿付债务,只能把汉班托塔港整个租赁给中国99年,这个港口也就变成了中共的一个租界。因此在国际上称为新殖民主义。
吉布地因為積欠中國數十億美元債務,被迫將多哈雷碼頭(Doraleh Terminal)租給中國,成為中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非洲以外的地方,一帶一路旗艦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讓巴基斯坦深陷債務,不但將具戰略地位的瓜達爾港(Gwadar)租給中國43年,91%的收益也歸中國
如果是并列关系,那就没有国际贸易了。。。
我熬不住了,得呼呼去,晚安。
我问你,中国利用债务,迫使吉布提让中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中国目前在那里驻军,这算咋回事?
还有斯里兰卡的Hambantota 刚租给中国99年,要重复香港99年吗?
利用债务要挟,把人家的港口变成海外军事基地,利用债务租界人家港口99年,不算掠夺?
前半句:“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1. 中国不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当然这可以算文字游戏,可以忽略。
2. 美国一直在做"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美国自己认为一直在全世界殖民吗?我是说公认的观点,不是个别学者的思考。
3. 所有的国际贸易都可以算经济势力扩张,所有的外交部门也可以算政治势力扩张。
所以这半句怎么都不成立,只能作为修饰的壮语。
后半句:“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
1. 中国是交换,不是掠夺。
2. 债务该怎么办?还傻傻地一笔勾销吗?凭什么中国要无偿呢,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是真正无偿了?中国还很穷,农民也穷,下岗的国企工人还有多少穷得叮当响,而且,治理戈壁滩的钱还不够着呢。
3. 奴役怎么解释,有不付工钱吗?没有按当地标准付工钱、给假期吗?
至于建军事基地,只要当地愿意,那就是两厢情愿的事。如果当地受不了,那就也拿起枪杆防抗呗。不过我相信以中国人的风格,不会过分到让当地人走投无路去反抗的地步。这个程度区别大了,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是有个质变。
另外,前面您提到早期到中国的传教士,我个人感激他们建立学校医院,这些是我们应该打开国门的地方。但我印象中他们是干了坏事的,引起民愤。我就不查到底干过什么了,但教会如果在加拿大能那样对待土著的小孩,您能肯定在中国没有吗?
毛老农,习老农就土皇帝。
邓工人,蒋校长就接受先进文明。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