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egacy.com/us/obituaries/name/kathy-xue-obituary?id=54307966
可惜了
是脑胶质瘤吗?这么年轻太可惜了,知道两个人得这个病去世,从诊断到去世都是不到一年。
周医生做的,他当时是脑癌的全国第一把刀,然后去南京做了伽马刀,然后一直吃药维持。她后来回去上班了,最近刚退休。
中国的医生胆子大,只要病人和家属同意,医生就敢做开颅。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也可能切完了人活了,但是是植物人了。
美国保险公司估计不会同意,风险太大,容易引起诉讼。而且万一变植物人,那个费用比治疗一年肯定高不得了去了。
也不知道LD也会不会有同样问题,哪天就冒出来了,书还没读完呢。后来出个车祸,我找借口让他们三全部每人做了一个头部的MRI。
要是我是家长,我还是会选手术。癌症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
拼尽所有了
父母把房子啥的都卖了去专门研究这种病的地方。家长和孩子都尽力了!
知道有朋友就是做hernia手术死掉的。还有颈椎Disc的手术,很多运动员都是做两三次才做好的。
好多核团,大概只有2x2cm. Glioma 是长在pontine里边的,和正常神经交织在一起。基本没法手术。
大部分是延后死亡时间而已,对于老人希望能熬几个月,看见孙子出生什么的,挺好的,对于年轻人,延长几个月一年的生命意义不大,不如想办法去动手术,搏一下,当然在美国,他们估计没有这个选项,要是我,我会去中国,重金找到医生,冒风险做手术的。
做掉一部分,剩下的用药品控制,她每个月去上海,每次需要秤体重,根据体重吃药。
国内医生胆子大。
Glia cell 和neuron是交织在一起的。切肿瘤的时候只能把正常神经也切了。在大脑半球部分每个脑区管一个功能,切肿瘤的时候把部分正常神经切了关系不大。因为它分散。即使把挺大一块脑子切了病人有可能部分功能受损,甚至没有功能损伤。但是脑干不一样,就细细一条,所有的大脑发出来的神经都通过那儿到身体去。这个本身就是神经高度集中的地方如果长了这个弥散性的肿瘤根本没办法手术。而且现在根本就没药。连clinical trial 都失败了。
国内误诊挺多的。
我们也没有能力把她送到美国来医疗。手术风险大,但是她还是想博一把,就决定去做。确实非常难开的刀,当年能找到这个医生,是行长花了不少私人关系的,所以她运气好的爆棚。
才去看的,有侥幸心理。
太可惜了
https://www.legacy.com/us/obituaries/name/kathy-xue-obituary?id=54307966
可惜了
是脑胶质瘤吗?这么年轻太可惜了,知道两个人得这个病去世,从诊断到去世都是不到一年。
周医生做的,他当时是脑癌的全国第一把刀,然后去南京做了伽马刀,然后一直吃药维持。她后来回去上班了,最近刚退休。
中国的医生胆子大,只要病人和家属同意,医生就敢做开颅。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也可能切完了人活了,但是是植物人了。
美国保险公司估计不会同意,风险太大,容易引起诉讼。而且万一变植物人,那个费用比治疗一年肯定高不得了去了。
Youtube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19fin010 2007年,負責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CNN,破天荒決定攜手YouTube開放網友提問。「這是多麼瘋狂的事,我忙到3天3夜都沒有睡覺,直到飛回舊金山的班機上才睡著。」陳士駿繼續說:「沒想到癲癇發作,醫師檢查結果是腦瘤,醫學上稱巨大血栓動脈瘤。」2年後,他動了第一次手術,開啟吃藥控制病情的日子。 病情並未根治,讓結婚生子的他,心中始終有個陰影。「腦袋裡動脈瘤不斷擴大,哪天若真的爆掉,已不是追著時間賽跑送進急診室搶救的問題了,我想趕快動第2次手術,因為我有2個孩子,我想珍惜跟他們生活的時光。」 歷經2次重大手術、15次癲癇發作,手術結束後的隔年,陳士駿帶著妻小從美國飛回台灣。 究竟回台主要動機是什麼?陳士駿笑稱:「最早的念頭就是離開美國、回亞洲,至於去哪裡,一開始真的不知道,回來台灣也沒有很明確的動機,可能因為我是台裔美國人,曾經接受台灣教育,希望給孩子相同的語言和文化學習的機會。」 傅冠龍(右)成為陳士駿(左)回台後重要的事業戰友,暢遊台灣成為2人休閒樂趣。(陳士駿提供) 「舊金山街頭的槍枝、毒品和治安問題很嚴重,晚上走在街頭非常危險。」提及台灣與美國的教育差異,陳士駿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小孩來到台灣,在學校其他同學的眼中好像是外人、陌生人,但這是每個美國家庭回來台灣都會面臨的問題,原本以為小孩回台會適應不良,沒想到適應能力比大人還要好,現在談起美國朋友,就好像在講一位外國人。」 「台灣雖小卻五臟俱全,交通比其他國家方便,人也友善,沿著海岸線不斷向南行駛,風景真的好美。我還記得,回台第4天就遇上地震。」在陳士駿眼中,台灣總有說不完的新鮮事,外傳這位洋派台灣人害怕走在汽機車呼嘯而過的台北街頭,就在採訪這一天,他卻一個人上街搭車,「我不是來度假,是要住下來的。」自認回台是條幸運路,陳士駿自信地說。
也不知道LD也会不会有同样问题,哪天就冒出来了,书还没读完呢。后来出个车祸,我找借口让他们三全部每人做了一个头部的MRI。
要是我是家长,我还是会选手术。癌症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
拼尽所有了
父母把房子啥的都卖了去专门研究这种病的地方。家长和孩子都尽力了!
知道有朋友就是做hernia手术死掉的。还有颈椎Disc的手术,很多运动员都是做两三次才做好的。
好多核团,大概只有2x2cm. Glioma 是长在pontine里边的,和正常神经交织在一起。基本没法手术。
大部分是延后死亡时间而已,对于老人希望能熬几个月,看见孙子出生什么的,挺好的,对于年轻人,延长几个月一年的生命意义不大,不如想办法去动手术,搏一下,当然在美国,他们估计没有这个选项,要是我,我会去中国,重金找到医生,冒风险做手术的。
做掉一部分,剩下的用药品控制,她每个月去上海,每次需要秤体重,根据体重吃药。
国内医生胆子大。
Glia cell 和neuron是交织在一起的。切肿瘤的时候只能把正常神经也切了。在大脑半球部分每个脑区管一个功能,切肿瘤的时候把部分正常神经切了关系不大。因为它分散。即使把挺大一块脑子切了病人有可能部分功能受损,甚至没有功能损伤。但是脑干不一样,就细细一条,所有的大脑发出来的神经都通过那儿到身体去。这个本身就是神经高度集中的地方如果长了这个弥散性的肿瘤根本没办法手术。而且现在根本就没药。连clinical trial 都失败了。
国内误诊挺多的。
我们也没有能力把她送到美国来医疗。手术风险大,但是她还是想博一把,就决定去做。确实非常难开的刀,当年能找到这个医生,是行长花了不少私人关系的,所以她运气好的爆棚。
才去看的,有侥幸心理。
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