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茶婆子的神通公案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峸)

不换肩同学转贴的宝彻禅师行略中有施茶婆子演示神通的公案。

这位婆婆显然是作家,而宝彻禅师等三人却还没有发明心地。

施茶婆子说有神通可以吃茶,是在作妖吗?

不是的。她是在试探几位禅师,看他们透没透过思维障碍。

为什么呢?因为思维自有一个体系,人落在这个体系里,就按定式行动。比如听到一个悟字,就以为是一种固定的状态,听到“神通”,就以为是千里眼顺风耳他心通。如果人按这个套路走,就是不明白现象世界生起的规律,也不明白真心所在。因为他们落在思维的定指里边了。

有些人公案看多了,以为不按套路走就对了。所以,处处违背常情,说奇怪的话,做奇怪的举动。这些人也一样不明白真心所在。因为他们落在思维的定不指里边了。

换句话说,前者是着相,后者是着非相。

婆婆看他们没反应,才说我来给你展示一下,拿起茶就喝。这又让人觉得故弄玄虚。

其实不是的,她展示的就是真心所在。原理是这样:如果我们看动画,一位老婆婆端起茶来喝掉。这是无数帧画面凑出来的。每一帧都没有喝茶,甚至没有动。

同样地,如果我们把自己喝茶的运作无限分解,成为无数个瞬间,那么每一个瞬间也一样没有喝茶,没有动。

但是我们又知道自己动了,喝茶了。那么,是什么东西把这些瞬间连在一起产生了喝茶的印象呢?

我们看字,字自己不会产生意思。

我们欣赏风景,风景不会感知自己。

那么,这个可以感知对象但又不是对象,不落在对象中的是什么呢?

施茶婆子就是在提示这个。

 

W
WXCTEATIME
石兄的分析精彩!我没看那个帖子,不知道别人怎么解释和应对的。我若是那和尚,会说:“饥餐渴饮,要甚神通!”说完提起茶壶倒茶杯里一饮
W
WXCTEATIME
一饮而尽:)
V
Vivian32817
教授,这是你的领域,我败走。。。
法眼
端起茶来喝,就是佛性的妙用,还到那里去另找神通;不通,能喝茶吗。
一灯可除千年暗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中无茶水.茶水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茶水可喝.

s
stonebench
禅师启发或检验, 不关对错。一饮而尽也可, 合掌施礼也可

要在见地透彻。如见地不透, 就变成问答闯关了。

不换肩200
感觉解说得很到位。我个人的体会是: 禅者展示的是超越(或说不透过)思维的智慧相
唐静安
换句话说,前者是着相,后者是着非相。 说得透彻。

不换肩200
难就难在是智慧相,不是本能相,凡夫与悟者于此了然有别
一灯可除千年暗
什么是智慧相?什么是本能相?
不换肩200
本能相其实就是令众生轮回的多生习气性相,不假思维即可呈现。
不换肩200
智慧相就是悟后的本觉光明相,也不假思维,自然呈现,但与无明业力习气无关。
唐静安
静安一定静是着相,静安一定不静是着非相。其实静安能静能动,静静然后能,动动然后异能。

一灯可除千年暗
智慧相和本能相

是两种相?智慧还有相?

不换肩200
智慧无相,但呈现诸相,所谓河沙妙德,无非心源。
一灯可除千年暗
如果智慧现一切相,那本能相是不是就是智慧相?
不换肩200
非一非异。
一灯可除千年暗
什么是非一非异?

既然是说相,为什么不能辨别?比如一杯水和一块木头,相同吗?不同吗?

s
stonebench
V君

何处去?

不换肩200
相当然有别,我从来没说不可辨别呀。凡夫悟者了然有别。但从根本上又是同源的。
V
Vivian32817
当然是那里可以藏身就躲哪了!
一灯可除千年暗
那智慧相和本能相的区别在哪呢?

水和木在智慧相和本能相看来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唐静安
不可说,不可说。

不换肩200
无论是圣凡眼中的水和木都是不一样的。但开悟的圣人本觉上又明了水木同具的空性
唐静安
圣与凡何异?水与木何异?你与我何异?此与彼何异?
唐静安
如此多区别,还参禅,抄写搬运工罢了。

每日一贴。

唐静安
你悟了!

s
stonebench
智慧是什么相?

非常重要!!!

V
Vivian32817
只悟到藏身之处。

其他,还是一窍不通。

s
stonebench
唐静安!

是谁点燃了你的思维,写下这么长的句子?

唐静安
这就足够了!
唐静安
蝴蝶。
s
stonebench
可通必是其他

可藏之身非我,欲藏之人非真,知是知非知藏者,是什么?

V
Vivian32817
算是悟吧。
庄文雅
石板凳好像是在将哲学,
庄文雅
现象论貌似就是这般表达的:)
V
Vivian32817
七少!

那李啥,还有三板斧呢!

唐静安
三板斧你弱质纤纤提不动的。
唐静安
妖怪。
唐静安
姚顺相。

不换肩200
思量不得, 不如看场好电影吧, 我刚看完 人鬼情未了, 好看。
V
Vivian32817
怎么说话的呢?成仙!
s
stonebench
庄兄过誉了。现象学哪里

会有这么精微的道理

不换肩200
心生万法,何能无别?! 悟者无分别心而已。当然我非悟者,所以当当搬运工,倒也安然。看你口气,似乎胜业不小啊。
不换肩200
智慧无相,生万相,是为智慧相。
不换肩200
你看不起姚顺,看不起搬运工,一定胜业空前喽。哈哈
唐静安
万法归一。大小无异。鸡兔同笼。

唐静安
抄写搬运工=抄写搬运的功夫。
唐静安
这叫不一不异。

不换肩200
感觉您的话像是舶来语,似乎自己并不明就里,也许我错了, 能否详细开示诠释, 在下洗耳恭听。
唐静安
我怎么会看不起智慧?

您这什么理解力?

唐静安
也像舶去语。

不换肩200
哦, 你看得起, 那就好得很啊, 理解力之类都是天外话, 不说也罢。
不换肩200
大家凑个热闹而已。 哈哈
唐静安
好,听你的,成仙!
唐静安
9494,今天有空嘛

L
LinMu
感觉婆婆也没有平常心
唐静安
9494 ,不好好说话,卖弄。

不换肩200
难得难得, 也算一种缘分。
一灯可除千年暗
是不是绕了个圈子又回去了

开悟,本觉,空性,直接就定义成为了智慧相,做不到的就是本能相,但两者也没啥实际的区别,这不是啥都没说吗:)

不换肩200
没有 绕回去啊, 这是一个体性相的 问题, 平等性 师兄有一个专文, 我收藏在博客了, 你可以看看, 也许就明白其中的区别了。
不换肩200
这属于法义讨论,不是那种电光石火的禅话, 基本概念很重要, 否则就无法讨论了。 万法万相世法上安得无别!
不换肩200
我没有任何争论的意思, 很高兴与你讨论问题, 如果感兴趣, 我们可以私聊。
一灯可除千年暗
幸会,多交流:)

未完的歌
看了一下故事,“和尚有神通者即吃茶”,老婆婆不是把茶喝掉,而是显神通把茶到掉了 :D

凡是回帖喝茶的,都悟错了 :)

 

没一会儿功夫,这个老太婆居然煮好了一瓶茶,并且带着三只茶盏走到了三人面前。老太婆把茶瓶和茶盏放在桌子上道:“和尚有神通者即吃茶。”
  面对老太婆的逼拶,宝彻禅师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正在寻思怎么应对之时,老太婆却看不下去了,她上前道:“既如此,哪么就请你们看看我这个老太婆在你们面前卖弄一下我的神通吧。”
  说完,老太婆拈起茶盏然后把茶倒掉,随即转身就走。留下宝彻禅师三人在那里茫然不知所措。

盈盈一笑间
我们欣赏风景,风景不会感知自己。。这句很诗意,摘录一下。。
为人父
那个可以感知的只有心。所以感知的对象也是心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