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的唯一用处是给下一步选拔人才用的尺子

数与形
楼主 (文学峸)

严格给分的话,初级课考不到C就不要上中级课,这其实是对学生负责,否则进了中级课也会struggle。

雇主和研究生院找人也要用成绩来筛选人,他们脑子里都有个大拇指,比如英国人都知道牛剑的2nd class相当于英国其他大学的1st class,因为每个class的人数比例已经几百年不变,这个大拇指基本不会误导。

以前美国雇主可能也会把T10的GPA 2 或 3 自动换算成普通大学的 4,现在这些大学换了游戏规则,搞inflation,很快雇主也就不再自动换算了,以后T10 的3 就是州大的3。

我觉得美国换用新的游戏对大多数学生影响不大,只是原来top 20% 的以后要跟成绩差一些的学生混在一起,秀不出肌肉来了,但他们毕竟是少数派,而且既然你厉害那就想想别的路子去秀肌肉呗。

 

两女宝妈
成绩本来有很多好的用处,只是在如今的美国,成绩的好处都快看不到了
数与形
还有哪些好的用处?
两女宝妈
成绩本来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一个人清楚自己学习上所得和欠缺的地方,让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有个清晰客观的评价
成功的小羊
大家讨论藤校的GPAinflation,实际情况其实比较复杂。

我观察,GPA高的大学,一般允许学生在比较晚的阶段drop课程。当你意识到GPA可能有问题,你取消课程,或者把课程转为pass/fail,当然会对最后的成绩有帮助。

其次,有些课程,拿好成绩确实容易。主要是文科。理工科也有,但是都不是核心课程。但是有些课可以用来满足毕业要求。对于要求不高的学生,可以减轻一些压力。也有一些对专业选择不确定的孩子,可以选这些课,感受一下。有些大学,干脆第一年的课程都是pass/fail,不给具体成绩。

课程的难度取决于两点,一是这门课是不是除草课,二是peer的情况。到了高阶的专业课程,非常的难,不管打分松还是严,能学下来都很不容易。

   
j
joytolearn
藤校里也不都是grade inflation。比如 P 不就是反例吗?Penn 和康也是著名的压力锅。
H
HappyWed
你为啥要为雇主考虑。大学生像高中生一样只顾着GPA,是跟社会脱节,钱商、科研、情商等成熟缓慢的原因之一。

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必须要有时间跟社会接触,学会不再是个学生,而是一个成年人那样去工作生活了。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没有GPA, 或者GPA占比大降,思维方式要有巨大转变才能冲破初高中生受GPA限制的思维模式,顺利成为独立的成年人,接轨成年人的世界。这话主要适用于高中期间的学霸.

宝马奔驰
成绩是老师用来激励学生用心向学、刻苦攻关、奋发上进,现在劳工码工从外面进口即可,美国学生只需要练嘴皮子坐领导船,
成功的小羊
是不是压力锅,身在其中才有更真实的体会。大家讨论的大学,觉得GPA容易的,对于学业有要求的孩子,压力也是非常的大。
成功的小羊
我在图书馆走一圈,很晚的时候,孩子们还在读书,有人在白板上演算公式。我不觉得美国学生只练嘴皮子。只谈学术,好的生源还是在

在美国。

曲艺
听说大厂和名CS公司都有严格的考核面试制度,水平一测便知,真的运气混过去的很多也过不了一年就PIP被走人了

我觉得有“肌肉”的人也不用担心show 不出来,没有的就在大学好好磨磨,不想磨的就想想别的办法去另类公司混,哈哈

成功的小羊
下面有人说,只能选一所大学,无从比较,我还真的可以比较一下普通州大和藤校课程的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j
joytolearn
同类专业,不同学校中课程分数中线是B-的肯定比A-的压力大。分数有A+ 的课程,想拿到A+那也是会加剧内卷的。
B
BGM
如果是唯一选择或最佳选择,是不是压力锅都会去吧
成功的小羊
我家娃高中时曾在我们州大选课
B
BGM
展开说说:)
j
joytolearn
就是这种情况,只能在拿到录取的学校中做选择。其实有些压力不是坏事儿。
j
joytolearn
这不是讨论藤校吗?而且紫坛孩子们在藤校也往往都读那些最卷的专业。
两女宝妈
如果大学课程设计的让学生只能顾着保持GPA,那大学时需要修改课程设计的;如果孩子去了一个在射程设计上已经考虑了实习之类的
成功的小羊
我上面说了啊

娃高中时,在我们州大,基本上修完了大学四年级的数学课。这些课的平均成绩是B,不是老师打分严格,而是学生平均水平太差。一个高中生都可以轻松拿A。

娃现在在自己的大学,经常和我说课程太难。我们是淡化GPA的家庭,感觉上,能学懂,或者能学下来,就是胜利。

两女宝妈
是的,美国社会大环境问题的确很大
天意悠悠
你这个例子

也可以说你家娃太牛了,属于outliers

好奇你家娃大学的时候重新修大学数学课程了吗?还是学了更高阶的数学才觉得很难?

两女宝妈
不会吧?我觉得好的生源来自全世界吧?当然美国也是有少数top的,但是的确比以前少了吧,看看公立学校就知道了
a
amiyumi
实际工作和GPA高低根本不是一回事
成功的小羊
没有重修,
a
amiyumi
同样的一门数学课,大学和大学之间就差远了
两女宝妈
不少大学的确大学生的程度很差,我们这边也有这种大学,高中生去了都嫌差
天意悠悠
我的理解是要是打算读研究生院

大学关注GPA还是可以理解的。

B
BGM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看孩子自己,想学东西的别人拦不住,在不在压力锅都如此
H
HappyWed
确实因人而异。不过美国好大学的本硕博理工专业方向都不容易的,一向要求严格,难度上相对高中有个大的跳跃

比如,比中国的本硕博难度大不少,可以适度松一点。

天意悠悠
即使是一个大学不同专业的数学课也会有不同吧

数学系的数学课跟艺术系的要求一定不同啊

两女宝妈
其实呆在大学不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对的吗?虽然过于在意不对,但是蹦到另一个极端肯定也不对吧?
两女宝妈
这个特别同意。我家小娃就没有来自别人的压力,但是学习上的确算很自律的
成功的小羊
也许是来自全世界,但是最终很多来了美国。
r
randomness
那大学还有代数课的。普通代数
两女宝妈
其实个体下调一个档次的大学,自然可以学习上轻松一点,估计
两女宝妈
不能因为别人大学来了美国,就假设她们从小就是美国的生源啊
H
HappyWed
个体如何选择这是另一个话题。本帖聊的是系统性政策和大学环境
j
joytolearn
同问。
成功的小羊
也有很简单的数学课。但是一个想读数学专业的孩子,不会去读这些课,大家都懂得。简单的课是给需要选数学课用来满足毕业要求,但

但是不以数学为主专业的学生。

B
BGM
大学有足够resources,身在压力锅就抗着,没有压力锅的想要就自己整一个
两女宝妈
我觉得只要大学的课程设计中考虑了其他方面,大学其实就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个体;除非能证明名校的课程设计出了实质问题
H
HappyWed
对学霸你就让他不要太在意GPA,多花时间干点别的; 对于完全不在乎GPA的普娃,就要强调GPA的重要性
成功的小羊
对于我家娃,我觉得压力不在于GPA上面的数字,而是在于课程的难度。
两女宝妈
是的,最终就是一个适度
r
randomness
你假设娃是机器人,这么理性还没有惰性?
H
HappyWed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环境和策略完全不同,有的宽松,有的死板,这是我们在讨论的
天意悠悠
凡事走极端当然不对啊

我说过我自己是“分控”,大学到研究生毕业也只有一门成绩没拿A。回头看其实没有必要那么纠结GPA,而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学知识。要知道成绩好不等于学得好哈。

有了自己的教训所以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分控”。不过我的确也还在摸索这个“不在意”的边界应该在哪里,毕竟我自己没有经验

B
BGM
自推娃就是省心啊
两女宝妈
不过相应的就有其他的不省心,比如运动,比如不愿意做家务,很懒
两女宝妈
你可能是性格决定的吧?适度的在意成绩还是对的,否则大学的课程设置,那么多教授,不都是资源的浪费吗?我也是正在微调娃对成绩
B
BGM
没,人肯定都有惰性,我是希望娃在压力大想喘口气的时候有这个条件。读书不易,又离家那么远,身心健康最重要
j
joytolearn
你们孩子大学承认高中时在州大上的课程吗?俺娃说他们从线性代数课开始,不接受非本校的学分。如果以前学过,可以选honour

的版本,但是不能够跳过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