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奔流,生命之树长青

南半球
楼主 (文学峸)

最近在微信上再次看到德裔美国人塞缪尔·乌尔曼的散文《年轻》,这篇只有400多字的短文写于80多年之前,至今仍以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这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何让年龄的增长,不要导致人生激情的衰退,是每一个中老年人面临的人生挑战,这就是短文《年轻》的价值之所在。

“岁月可使肌肤长满皱纹,但放弃激情可使心灵布满灰尘。” 塞缪尔的话语可谓一针见血。其实我们只要环顾一下周围的人群,你就可以发现,所谓中年以上人们的优势,在实际的生活中往往是那样的脆弱。 50岁以上的成年人,经过几十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洗练,大部分人已经彻底忘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暮气沉沉地过着墨守成规的日子。自以为是的生活智慧,常常成了固步自封的代名词;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却丧失了尝试新事物和改变生活轨迹的勇气;有了更多的自由时光,可是没有了任何创造的欲望。

一个丰满完整的人生,一定是许多良好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好奇,思考,勤勉,果断,勇敢,担当,等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些诸多特质之中,最要紧,最不可缺少的是激情。孟子云"激而行之,可使在山"。黑格尔也说过:“没有激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一个丧失了激情的人,有再多的自由时间,不过是在混吃等死;再多的钱财,只令世上多了一个因循守旧的守财奴;再丰富的人生经历,也不会开花结果,给后人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中国东汉末年的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尼采认为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美国作家梭罗则断言:人生的质量不是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成正比,而是与我们享受到的快乐成正比。老而弥坚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古代还是今天,总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

读塞缪尔的《年轻》一文,还让我想起2004年在长江轮船上的一桩奇遇。当时我和妻子两人从重庆坐江轮去武汉。隔壁舱房住着一对加拿大夫妇,他们不会中文,又是船上仅有的两位洋人,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他们的翻译和向导。 66岁的彼得和麦蒂,每人背着一个15公斤重的背包,已经在中国自助旅行了近3个月,还有一个星期就他们将从上海离境去马来西亚。

“哦,你们接着玩马来西亚?” “No No,我们有一只小船泊在那儿。”从那只小船开始,彼得和麦蒂讲述了一段令我们瞠目结舌的真实故事。

11年前,他们3个孩子中最小的女儿大学毕业,工作自立了。彼得和麦蒂果断地决定退休,去追寻他们人生最大的一个梦想- 驾船周游世界,那一年他们55岁。机械工程师彼得和小学英语老师麦蒂是加拿大再普通不过的工薪阶层,他们卖掉了自己的住宅,用了25万加币,买了一艘12米长的小船。两人一起去上了3周的航海扫盲课程,就独自扬帆出海了。

“那时候还没有民用的卫星定位GPS呢。我们遥望星空,靠着罗盘和六分仪,像500年前迪亚士和达-伽马那样破浪前行。”彼得心满意得的神情我至今记忆犹新。就这样他们驾孤舟跨洋渡海周游世界11年, 走遍了五大洲四大洋。

 “2000年时,我们曾经将船泊在你们澳洲的布里斯班,买了一辆2手面包车(可以在里面睡觉),化了8个月的时间环绕整个澳洲大陆一圈,半路在悉尼看了奥运会。”麦蒂告诉我们,她还说:“这次我们原来希望能自己驾船沿扬子江北上,但是中国当局不允许外国人自行驾船入境。迫不得已,我们只能将船泊在马来西亚。”

坐在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身边,听着他们将自己惊心动魄的壮举心平气和地徐徐道来。两对蓝色的眼睛安祥宁静,饱经风霜的脸上老人斑隐约可见。但是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内心那种精神力量的难以言喻的魔力,体会到麦克阿瑟的名言:“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的真正涵义。

马克吐温说:“人生不会因为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改变,但会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涌动的想法而变的不同。” 在没有遇到加拿大人彼得和麦蒂之前,我们是不敢也不能想象,做人可以这样的漠视名利,让内心的激情自由地奔流。他们以沧海为舞台,天地为背景,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奏出了生命赞歌的最强音。真正做到了《年轻》这篇短文中提倡的“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无穷的激情。”让自己的人生就此变得绚丽多姿,精彩纷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生命的激情还在你的内心沸腾,你就完全不必担心老之将至。找出自己的性向和志趣,放弃不必要的顾虑和犹豫。身体力行,享受过程。你可以满怀信心地去喜爱,拥抱和享用你的中老年生活。从而真正活出浪漫,活出潇洒,活出精彩。



附录:【年轻】 塞缪尔·乌尔曼

年轻不是年华,而是一种心态;不是玫瑰般的脸庞,红润的嘴唇和敏捷的双腿,而是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无穷的激情;年轻是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

年轻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年轻意味着喜欢冒险而讨厌安逸。拥有此种质量的人之中,六十岁的老人往往多于二十岁的年轻人。没有人只因年龄的增长而年老,人们往往因放弃理想而年老。

岁月可使肌肤长满皱纹,但放弃激情可使心灵布满灰尘。焦虑,疑惑,猜疑,恐惧和沮丧都会挫伤心灵,磨损意志。不管是白发老人还是青春少年,每个人的心里皆有其喜欢之新奇事物,对星星和类似星星的东西皆有好奇之心,敢于挑战,对未知事物的孩子般的渴求之心,乐于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我们因充满信心而变得年轻;因心存疑虑而变得年老;因自信而年轻,因心存恐惧而年老,因充满希望而年轻,因满怀沮丧而年老。

人人心里都有一座无线电台,只要接受到来自地球,人类和宇宙的美好,希望,勇气,庄严及力量,就会变得年轻。

当心灵的天线倒下,心如大雪般的悲观,如冰块般的愤世嫉俗,那时,惟有那时我们将真正老去。

 孤帆远影地中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里斯本印象 激情奔流,生命之树长青 摩洛哥掠影之二:卡萨布兰卡 摩洛哥掠影之一:非斯老城 世界自然遗产第一号 - 加拉帕戈斯群岛
小黑猫
励志的好文,赞。这对加拿大夫妇不仅志趣相投,更关键的是执行能力超强。对他们的生活我虽心之向往,但不知有没有他们的能力和体力。
南半球
他们胆子也大,第一次远洋航行的目的地是哥伦比亚,去买武器以防海盗,因为加拿大不准拥有武器。
小黑猫
厉害。这两口子要是写博客或做YouTube,一定粉丝无数。
南半球
我最近还google了一下他们的名字,没有任何发现。有很多这样的洋人,他们就是追随自己的内心,去过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
d
danren
这不是胆子的问题,而是能耐得住多少寂寞,如果真的碰上海盗,武器根本没用。生活需要一种境界,可以超脱物质的衡量标准。

就像这篇美文,给与的是精神上的振奋和力量,犹如茫茫大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航程。

南半球
是啊,一辈子总要做几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仅仅为名利所驱使。
淡然
好文!
t
topremax
赞一个!将来再读这篇短文,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你描述的这对加拿大老夫妇的身影。
选民
其实绝大多数人真正喜欢的事情就是名与利, 包括你我.
g
gx123
可惜这辈子与航海无缘(图)

因为晕船,只能在内河航行,或者近海快艇。甚至在秘鲁Nazca坐小飞机之前,要吃晕船药。。好处是方向感强。

贴一张驾驶船屋经过世界唯一的“铁轨式船闸”-把船开入“火车”内,再沿着伸入水中的铁轨,跨过两湖之间的陆地。。

d
danren
那你去游乐场吗?那些海盗船,过山车很刺激好玩的哟!可不可以坐邮轮?其实晕船可以训练的。

你那个有意思!

g
gx123
游乐场倒是没问题。尤其带着孩子,硬着头皮也要上。至于大型游轮,稳定性好,20多年前就开始坐了。

当年为了登陆南极,不得不坐百多号人的小游轮,过德雷克海峡就只能躺着不动,不吃不喝一整天。

d
danren
那就说明如果经过专门训练你肯定没问题的,但是大海航行是非常非常寂寞孤独的,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无法抵抗忧郁症的侵扰。

也许人生如此,到底回头是岸还是执迷彼岸。

南半球
谢谢关注。
南半球
他们的精神可嘉。
南半球
对与晕船的耐受度,每个人还是不同的。
南半球
这一点我们是难兄难弟 :)
d
danren
可能你对的。我看过有关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报道,首先就是克服晕机训练。像GX老师能坐海盗船过山车,那适当训练肯定能克服晕船,至少不

用做战斗机飞行员需要空翻的技巧。

l
lucky101
谁是加拿大人彼得和麦蒂?
g
gx123
不以为然。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往往是

做自己认定的事,名与利只是伴随而来的副产品。

大漠满天星
在冰岛酒店里碰到一对德国杜塞多夫来的父子,老爷子70多岁了,精神矍铄,蹦极、潜水什么都上,夫人送他70周岁的

礼物是跳伞,他们在冰岛租了Jeep,准备去高地探险。瞧瞧人家那活法!

南半球
旅途上遇到的一对加拿大夫妻。
南半球
接触的朋友和自己心理因素都很重要,不要辜负人类现在长寿的时代。
林间曲径金秋时
当旅行成为一种信仰,生命永远年轻!
南半球
说得好!只要走得动,脚步就不停。
南半球
gx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