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來的李老師

中间小谢
楼主 (文学峸)
(iPad指書,難為長文,故以文言為之)   昔年吾未隨家去國,嘗習市文化舘所設畫課,同學亦皆十餘歲少年。授課者昔自新疆歸,年甚長,損一目,衣灰衣,枯瘦無出人表者,人皆敬謂 "李老師"。   李老師寡言,衆生習畫,李老師穿行其间而不語,見其敝者,則曰"唔得"(粵語"不可")。生搁筆,李老師則授之修正之法。间有善者,則曰"唔錯"(粵語"甚善"),解説一二,遂去。   一日,衆生赴李老師居,見一少婦,健於家務。吾語於同學曰:其女耶?同學笑對曰:其妻也。後吾嘗欲棄學習畫,李老師妻立諫曰"不可!必先畢業!''。其誠直人也。登其堂,左壁高懸一油畫,寫新疆雪山。吾初望之,神立為之奪,乃至今不忘:  山引目力隨坡斜上而充天,承日光而分隂陽,其半没隂影之中。其大妙者隂影中雪也,其色藍灰而透亮,輕淺而貭精。山之宏闊,雪之蓬鬆,日光之暖,雪氣之寒,其雪似融而未化,微妙之间盡納之無间焉。然其似以畫刀揮塑顔料而得,非賴毛筆慢寫,所謂以大刀阔斧而得針綫之妙者,非功深情致者不能為也。吾雖少年,珠玉前陳,亦非不能識也。所憾者彼時未尋问其法。其或以普藍之純而痛加鋅白之清而厚,再濟以粉紅或赭石之微豔耶?然畫之成敗决於人而不恃於法。   又一日,李老師陳其小幅寫生於教室中,皆寫新疆風物之美,使衆少年摹習之。李老師同儕有梁氏者,已中年得名,見之大喜而美之曰: 善哉!李老師之用色其妙出衆人,吾亦摹習之!遂取畫架,置身衆少年中,激揚其筆焉。世间人謂"文人相輕",吾未見之於故鄉人也。   吾今搜李老師其名於網上,為市油畫恊會主席,年八十餘矣。然其畫置網上者僅一二而已,且其色去原件甚遠,可知李老師微著如故,名不甚出鄉里。然若其大名,則衆少年能承其下教於民间乎?得失之间,各有其宜。   今見雪蓮、丹兒憶寫新疆,運思其深,用情其真,吾大感之遂憶李老師,乃為一短文而懷之。      
s
stonebench
唔得的得,是不是读dei3.

唔错,当然就是不错嘛

.
.川晔
赞小谢妙文,老师少妻生动纸上

唐静安
小谢古文,直追唐宋八大家!
s
snowandlotus
才子啊,拜讀了!

方便透露李老師網上的畫嗎?

我剛到美國時,看過Bob Ross的節目,跟著試過一兩次就放棄了。後來在伊犁唐不拉草原的百裏畫廊上,雪山融水綠草地,纖塵不染的景,真想畫下來。回來了買了顏料,上了幾次夜校的課,也沒堅持下去。慚愧!

 

祝李老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青雨紫烟
好文!妙哉!凡与新疆有关系的文或人皆如此有灵气!
简丹儿
下笔如有神。:))好喜欢小谢对雪山画的描述…… 李老师注情于画,画出了灵性。

谢谢你分享。

唐静安
简评

 “山引目力隨坡斜上而充天,承日光而分隂陽,其半没隂影之中。其大妙者隂影中雪也,其色藍灰而透亮,輕淺而貭精。山之宏闊,雪之蓬鬆,日光之暖,雪氣之寒,其雪似融而未化,微妙之间盡納之無间焉。” 此一段,小谢胸中有丘壑。

“然其似以畫刀揮塑顔料而得,非賴毛筆慢寫,所謂以大刀阔斧而得針綫之妙者,” 此一段,小谢知技法,非外行。

其或以普藍之純而痛加鋅白之清而厚,再濟以粉紅或赭石之微豔耶?”“此一段,小谢深谙色与颜料。

 

小谢有精魂,慧眼,又知画技画法,他评画,言之有物,所言诚可信也。

玄野
新疆,天高皇帝远,艺界泰斗音乐精华常避难于此。若非此地,王洛宾早填沟壑四十载,中国民族音乐半壁江山没矣。
唐静安
美好山河养育之故
青雨紫烟
一方土养一方人 一点不假 大气 局气!

弹丸之地的人多小心眼 

为人父
没想到小谢文言文写的这么好。厉害啊!

我还以为你是ABC,精通英语,而汉语一般呢。

S
SAR
美画出美文
观众而已
好文,个人管见

换李老师成李师,读起来口感更好。

中间小谢
謝樓上各位!

石凳,''得'': deg1 。粵語音節後可跟輔音,不獨立發聲,但改变整个音節的發聲。

雪蓮,如文中所言,我没能找到一两幅李老師画的圖片而色彩不走樣的啊。。

静安,謬讚啊,汗出如浆~~~

。。。

謝謝各位的意見!

 

 

 

 

听.海
文化功底不强,看不懂这繁体字,作者是台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