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底5月初疫情后期,这是接种完疫苗后的首次出行。借此,把我们两人微信上写的旅行日记和照片,一并收集和整理,原汁原味,一日一文。
~~~~~~~~~~~~~~~~~~~
四
今天看景,先是罗马石柱,在半山腰,绕着一个山头,没有太惊喜。
第二个景色罗马桥,比较新鲜,罗马水渠大大小小看到过不少,真正意义的拱桥第一次看到,蛮好看的,二千多年罗马的东西,在这次的行程里变成不稀奇的了。但是视觉享受还是实实在在的,古罗马的东西,就是财大气粗豪华排场。
下面是今天行程的重点,山高而且地远。
先是盘山公路一路攀升到海拔 1900 米,然后再下车步行爬到海拔 2200米,天气阴湿,薄云飘来,时有斜风细雨,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有汗水和雨水。我心有余悸一直担心高山反应,还好没有发生。
这个2002年才修缮完成的世界遗产,是二千多年前的 monument,在山顶,东西各有一处。猜想是因为地震,坐像无头,头像都滚落到地面上。东面的坐像还比较完好,西面的坐像破损得厉害。
遥想当年,那个造座石像的小国,夹在希腊和波斯中间,所以他的石像除了国王,就是波斯神和希腊神,还有鹰和狮子。这个monument,视觉冲击很强烈,几乎人高的头像,统统滚落地上,又神奇又诡异。
在二千多年,人们是怎么来到这么高的山顶,这些雕刻石像的整块石头,又是哪里来的,怎么搬上来的?人们又是怎么雕出那些大石像的?
这个目前还很冷僻的奇迹,相信一定会进入新时代的Wonders。
今晚的住宿,是此次埃及和土耳其之行最喜欢最难忘的房子,那个典型的小亚细亚半岛民居,是二百多年前大户人家的老宅,全部石头,黑白相间真是太漂亮了。
雕花的铁栏杆,石雕的楼梯,和精致的窗台屋檐,全封闭的 court yard,我们住在正楼右上角那套房间。也可能整个房子,只有我们二个人住,感觉安静和舒适,尤其是进进出出,按电铃有人来应门,铁门一开一关,归属感油生。
沿着狭窄的楼梯上去,套间门打开让人眼前豁然明亮,房间高大宽阔。大理石地面,卧室三面墙体窗户连着窗户,正对着屋内庭院,顶部还有一层增高墙体,开了一圈涂了蓝颜色的玻璃窗。屋角一个小门通阳台,靠背的一面墻,壁橱连着壁橱一排的玻璃门,起座间和卧室的屋顶,都有手绘的图案装饰。
楼下庭院转角的小屋有工作人员守夜,入口的小铁门,始终关着,进出用电铃。
我好喜欢这样的宅院哦。要是拥有这么一家院子,有一个厨子一个女佣,一家人三代同堂,不要太幸福哦。我哪都不要去了,还去什么米国啊,大门紧锁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于是我去网上找了更多这家宅院的美照,如下,
我不知道这所房子,在哪里,击中了我心中的柔软。直到今天编辑游记,已经几乎快一个月过去了,我还会非常享受地,去幻想,如果是我,如果有幸可以住在这所房子里,我会怎样去安排家人,谁住在哪间房,哪层搂,哪个院落。我幻想每个人都是精力充沛地,意气风发地,喜气洋洋的,热热闹闹地,一定是洒满阳光的岁月,每一天都会无限的安逸和舒适。
下面这些房子的照片,也是网上找来的。
土尔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穆克,写的“伊斯坦布尔”里一直围绕他的家人,以前在读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没有具体的想像。现在有了,他笔下那个从小长大四世同堂的老宅,或许也是这样的一栋安纳托利亚房子吧,只是,我的幻想里,绝对没有他的“呼愁”。
下面这些房子的照片,还是网上找来的。
到Gaziantep的住处,我前前后后拍完照片,洗完澡穿着拖鞋出门逛。我们的住处在老城中心,所以周围逛一小圈就很有看头。
图1 是家门外的小巷
图2 图4是小巷外直接面对的清真寺,右一是我们的????
图3 是小巷左手边的地标点心店,又在拍电影,车子和人很多,天黑才散工。
图 5,6 是街拍
图7 是库尔德族卖水人,后来看到有人在那里舀水喝。
图8 我们以为是观光露台,走进才发现不仅是露台,更是玻璃罩子,玻璃下面是整片橄榄油磨坊的古迹。走在玻璃露台上我有些脚软。
图9 是在玻璃露台上看山上的城堡,泛光灯找出来的城堡正好倒映在玻璃露台上,很好看。
夜色里继续街拍,住处外一二个街角的居民区,楼上楼下,窗户里门户中,能听到大人的说话声和小孩的嬉笑声,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场景。
图六这个年轻爸爸很有趣,正好在他家门口,看到我拍他的大女儿,他对着门缝里的老婆说话,他老婆大美人,却羞答答不愿出境,这个爸爸一手抱过小女儿,叫我也帮她拍照。
还有骑车穿过门洞的青年,还有我探头探脑,去查看半开的门里发出的敲打声,还在工作的中年人,对我友好的微笑。
这里是土耳其的东部,也是亚洲的西部,就是俗称的小亚细亚。
从这里开始,据说有越来越多的库尔德人居住。我不知道我遇到的这些人里,谁是谁,谁是哪里人,但是他们都很友好。
这里的人,是平常的正常人,虽然每个国家的民风不同民俗传统也不同,但是你会发现,人民都是很好的,自尊的,好客的,助人的。只有很少一些国家,民风日下,冷漠冷血,或者无赖无耻。
******************************
土耳其第四天 by tang07059
土耳其东部的其他景点都是后来几年慢慢知道的,第四天的景点更是出发前一周才修改行程加进来的。
这是一个叫Mount Nemrut的地方,在海拔两千两百米的山峰上,山峰的东西两面各矗立着一排巨型的石像,一排面向日出、一排面向日落。
这是两千多年前当地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建造的(King Antiochos I of Commagene Kingdom 69-34 B.C. ),这个王国夹在古希腊文明与波斯文明之间,深受这两大文明的影响。巨型石像里除了Antiochos自己之外,都是希腊神话里的阿波罗神、宙斯神、以及一些神兽。
这应该是一个重量级景点,希腊罗马文化这么巨大的石像并不多见,维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去过的人不多。
石像附近还有一个二、三世纪罗马时代的石桥,其保存状态与规模也属罕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不仅在边境地区,在首都安卡拉周围,内陆的迪亚巴克尔,凡城,亚美尼亚边境附近的卡尔斯,伊朗边境的Dogu巴耶济特(亚拉腊山脚下),靠近城市的远郊都肯定会有公路检查站,有些还不是警察,而是配备装甲车和机枪的军队检查站。但是看到你是游客,根本不检查护照,挥挥手就放行了。我猜他们检查的是当地人模样的。
亚历山大东征以后,帝国分裂,在东方就是占据了叙利亚的塞琉古帝国,是主要继承人。波斯、叙利亚这片,顺序是阿赫美尼德王朝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帕提亚兴起,和罗马一东一西灭掉了塞琉古帝国----帕提亚帝国被萨珊王朝的波斯所灭,萨珊波斯继续跟东罗马死磕----萨珊波斯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灭掉。
早期基督教,罗马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安条克主教,耶路撒冷主教,亚历山大里亚主教,这5个是地位最高的牧首。
安塔基亚博物馆新修的馆舍,陈列很多整面墙,整个地板的马赛克画,甚至还有室内的玻璃桥,规模之大,只有突尼斯的巴多博物馆可以相比。museum hotel是那个地产商要开放一处豪华酒店,买下地皮一挖地基,就挖出古罗马遗迹来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花费很长时间,然后他就想了个办法,干脆用支柱把旅馆的楼给架起来,悬在半空,地面是发掘现场,做成博物馆,框架上的旅馆用类似集装箱的一个一个箱式结构,架在框架上,就是一个个旅馆的房间。我去看了,挺好玩的。
所以当年止步于cappadocia。
当然我这是老黄历,过去这二十年 这一带变化好大。
迪亚巴克尔可以住 Miroglu Hotel,老城城墙外100米的主干道边上,现代化的旅馆,21美元,有自己的地下车库免费停车,我觉得挺好的。
我们是在阴雨天气上的山,前后遇到二家游人,要不是山顶有二个工人在干活,那种肃杀的气氛,我也会scared的.
可能人多就不会那么吓人了吧。
我一向胆小。。。:)
2021年4月底5月初疫情后期,这是接种完疫苗后的首次出行。借此,把我们两人微信上写的旅行日记和照片,一并收集和整理,原汁原味,一日一文。
~~~~~~~~~~~~~~~~~~~
四
今天看景,先是罗马石柱,在半山腰,绕着一个山头,没有太惊喜。
第二个景色罗马桥,比较新鲜,罗马水渠大大小小看到过不少,真正意义的拱桥第一次看到,蛮好看的,二千多年罗马的东西,在这次的行程里变成不稀奇的了。但是视觉享受还是实实在在的,古罗马的东西,就是财大气粗豪华排场。
下面是今天行程的重点,山高而且地远。
先是盘山公路一路攀升到海拔 1900 米,然后再下车步行爬到海拔 2200米,天气阴湿,薄云飘来,时有斜风细雨,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有汗水和雨水。我心有余悸一直担心高山反应,还好没有发生。
这个2002年才修缮完成的世界遗产,是二千多年前的 monument,在山顶,东西各有一处。猜想是因为地震,坐像无头,头像都滚落到地面上。东面的坐像还比较完好,西面的坐像破损得厉害。
遥想当年,那个造座石像的小国,夹在希腊和波斯中间,所以他的石像除了国王,就是波斯神和希腊神,还有鹰和狮子。这个monument,视觉冲击很强烈,几乎人高的头像,统统滚落地上,又神奇又诡异。
在二千多年,人们是怎么来到这么高的山顶,这些雕刻石像的整块石头,又是哪里来的,怎么搬上来的?人们又是怎么雕出那些大石像的?
这个目前还很冷僻的奇迹,相信一定会进入新时代的Wonders。
***************************************
今晚的住宿,是此次埃及和土耳其之行最喜欢最难忘的房子,那个典型的小亚细亚半岛民居,是二百多年前大户人家的老宅,全部石头,黑白相间真是太漂亮了。
雕花的铁栏杆,石雕的楼梯,和精致的窗台屋檐,全封闭的 court yard,我们住在正楼右上角那套房间。也可能整个房子,只有我们二个人住,感觉安静和舒适,尤其是进进出出,按电铃有人来应门,铁门一开一关,归属感油生。
沿着狭窄的楼梯上去,套间门打开让人眼前豁然明亮,房间高大宽阔。大理石地面,卧室三面墙体窗户连着窗户,正对着屋内庭院,顶部还有一层增高墙体,开了一圈涂了蓝颜色的玻璃窗。屋角一个小门通阳台,靠背的一面墻,壁橱连着壁橱一排的玻璃门,起座间和卧室的屋顶,都有手绘的图案装饰。
楼下庭院转角的小屋有工作人员守夜,入口的小铁门,始终关着,进出用电铃。
我好喜欢这样的宅院哦。要是拥有这么一家院子,有一个厨子一个女佣,一家人三代同堂,不要太幸福哦。我哪都不要去了,还去什么米国啊,大门紧锁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于是我去网上找了更多这家宅院的美照,如下,
我不知道这所房子,在哪里,击中了我心中的柔软。直到今天编辑游记,已经几乎快一个月过去了,我还会非常享受地,去幻想,如果是我,如果有幸可以住在这所房子里,我会怎样去安排家人,谁住在哪间房,哪层搂,哪个院落。我幻想每个人都是精力充沛地,意气风发地,喜气洋洋的,热热闹闹地,一定是洒满阳光的岁月,每一天都会无限的安逸和舒适。
下面这些房子的照片,也是网上找来的。
土尔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穆克,写的“伊斯坦布尔”里一直围绕他的家人,以前在读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没有具体的想像。现在有了,他笔下那个从小长大四世同堂的老宅,或许也是这样的一栋安纳托利亚房子吧,只是,我的幻想里,绝对没有他的“呼愁”。
下面这些房子的照片,还是网上找来的。
到Gaziantep的住处,我前前后后拍完照片,洗完澡穿着拖鞋出门逛。我们的住处在老城中心,所以周围逛一小圈就很有看头。
图1 是家门外的小巷
图2 图4是小巷外直接面对的清真寺,右一是我们的????
图3 是小巷左手边的地标点心店,又在拍电影,车子和人很多,天黑才散工。
图 5,6 是街拍
图7 是库尔德族卖水人,后来看到有人在那里舀水喝。
图8 我们以为是观光露台,走进才发现不仅是露台,更是玻璃罩子,玻璃下面是整片橄榄油磨坊的古迹。走在玻璃露台上我有些脚软。
图9 是在玻璃露台上看山上的城堡,泛光灯找出来的城堡正好倒映在玻璃露台上,很好看。
夜色里继续街拍,住处外一二个街角的居民区,楼上楼下,窗户里门户中,能听到大人的说话声和小孩的嬉笑声,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场景。
图六这个年轻爸爸很有趣,正好在他家门口,看到我拍他的大女儿,他对着门缝里的老婆说话,他老婆大美人,却羞答答不愿出境,这个爸爸一手抱过小女儿,叫我也帮她拍照。
还有骑车穿过门洞的青年,还有我探头探脑,去查看半开的门里发出的敲打声,还在工作的中年人,对我友好的微笑。
这里是土耳其的东部,也是亚洲的西部,就是俗称的小亚细亚。
从这里开始,据说有越来越多的库尔德人居住。我不知道我遇到的这些人里,谁是谁,谁是哪里人,但是他们都很友好。
这里的人,是平常的正常人,虽然每个国家的民风不同民俗传统也不同,但是你会发现,人民都是很好的,自尊的,好客的,助人的。只有很少一些国家,民风日下,冷漠冷血,或者无赖无耻。
******************************
土耳其第四天 by tang07059
土耳其东部的其他景点都是后来几年慢慢知道的,第四天的景点更是出发前一周才修改行程加进来的。
这是一个叫Mount Nemrut的地方,在海拔两千两百米的山峰上,山峰的东西两面各矗立着一排巨型的石像,一排面向日出、一排面向日落。
这是两千多年前当地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建造的(King Antiochos I of Commagene Kingdom 69-34 B.C. ),这个王国夹在古希腊文明与波斯文明之间,深受这两大文明的影响。巨型石像里除了Antiochos自己之外,都是希腊神话里的阿波罗神、宙斯神、以及一些神兽。
这应该是一个重量级景点,希腊罗马文化这么巨大的石像并不多见,维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去过的人不多。
石像附近还有一个二、三世纪罗马时代的石桥,其保存状态与规模也属罕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不仅在边境地区,在首都安卡拉周围,内陆的迪亚巴克尔,凡城,亚美尼亚边境附近的卡尔斯,伊朗边境的Dogu巴耶济特(亚拉腊山脚下),靠近城市的远郊都肯定会有公路检查站,有些还不是警察,而是配备装甲车和机枪的军队检查站。但是看到你是游客,根本不检查护照,挥挥手就放行了。我猜他们检查的是当地人模样的。
亚历山大东征以后,帝国分裂,在东方就是占据了叙利亚的塞琉古帝国,是主要继承人。波斯、叙利亚这片,顺序是阿赫美尼德王朝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帕提亚兴起,和罗马一东一西灭掉了塞琉古帝国----帕提亚帝国被萨珊王朝的波斯所灭,萨珊波斯继续跟东罗马死磕----萨珊波斯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灭掉。
早期基督教,罗马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安条克主教,耶路撒冷主教,亚历山大里亚主教,这5个是地位最高的牧首。
安塔基亚博物馆新修的馆舍,陈列很多整面墙,整个地板的马赛克画,甚至还有室内的玻璃桥,规模之大,只有突尼斯的巴多博物馆可以相比。museum hotel是那个地产商要开放一处豪华酒店,买下地皮一挖地基,就挖出古罗马遗迹来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花费很长时间,然后他就想了个办法,干脆用支柱把旅馆的楼给架起来,悬在半空,地面是发掘现场,做成博物馆,框架上的旅馆用类似集装箱的一个一个箱式结构,架在框架上,就是一个个旅馆的房间。我去看了,挺好玩的。
所以当年止步于cappadocia。
当然我这是老黄历,过去这二十年 这一带变化好大。
迪亚巴克尔可以住 Miroglu Hotel,老城城墙外100米的主干道边上,现代化的旅馆,21美元,有自己的地下车库免费停车,我觉得挺好的。
我们是在阴雨天气上的山,前后遇到二家游人,要不是山顶有二个工人在干活,那种肃杀的气氛,我也会scared的.
可能人多就不会那么吓人了吧。
我一向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