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西安以前,从网上查到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是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博物馆,我爱附雅风流,所以尽管在西安我们玩得很紧凑,也还是把我家司机拉着专门去了碑林。
出租车七拐八弯,穿过许多狭窄的,堆满石刻印章商店的文化街,来到了碑林博物馆。
碑林是我所有到过旅游景点中最萧条的地方。门前冷落,我们在售票处只看见有两汉子在问着什么,后来没买票,走了。看着那没啥人气的售票口,还以为是休息日,上前一问,不是,正开着呢!门票每位70元!嘿!好像和兵马俑差不多,还真不便宜!看看空旷的碑林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票。进去后发现里面真的没游客,那么大的院子,走全了,总共只碰到十来个游客,第一次看见工作人员比游客多的地方,难怪将票卖得那么贵!
碑林博物馆不大,好象只有几进院。很幽静,像个地主家庄园。里面有一个厅陈列着古董,一个厅是国画展,里面全一个游客都没有。有几百个石碑拥挤地竖立在三个不大的厅房里,记忆中好像是墓碑和祠堂碑,文革中石碑大概没被砸掉的,都给划拉到这儿来了。我家两口子都是学理工科的,对历史书法是个外行,看也没看出啥名堂,只觉得碑林阴气很重,很快就出来了,总算明白了为啥碑林里没有游人---票价高加上没啥可看的。不记得是谁,在万维里留言说过其是西安人,小时候曾在碑林里捉过迷藏,当初碑林免费开放?这种地方真不是小孩玩的地方,到处是墓碑,阳气不足。
不怕有人说我没文化呀,碑林博物馆是我至今唯一后悔去过的旅游点,说实话,就是免费我也不会再去的。拍了几张照片,石碑是一张也没拍:
碑林外的街道全是卖印章,石碑和拓片的商店,好像顾客比商店还少,真不知这些店主怎么维持生活的。没有饭店,也找不到出租车----没生意呀。走了很长的路,拐出了碑林区,才感觉到了现代。
吃过中饭,找了出租车奔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到门口就觉得和碑林是天壤之别,不说那建筑,那大门,气派呀!人气也非常旺,门票处排着长长的队,四排还见不到尾。嘿嘿!这一定是好地方!先排上队再说!问问边上排队的人,才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免费开放,凭票入场。每个人必须凭自己带照片的身份证去领票,别人不能代劳的,呵呵。
排了一会儿见队不动,又听旁边人说下午只发两千张,心里想,这排到也不知有无票,不能将时间花在排票上呀!
于是我就往前走,为啥不动?前面好多人在插队,所以后面队伍不动,也没人管,只有发票窗口旁边有两人在维持秩序。
看到发票口边上还有个窗户,有人不排队在拿票,那是干啥的?给外宾专用的? 哈哈!于是,我就又跑到那儿,问这个窗口是干啥的,为啥不排队也发票子?被告知是给现役和退伍军人发的,正想走开,看到窗口边有一个广告:新藏品展览20元一张票!
我就问,“买了这票其他展厅可以看吗”?女售票员笑着说:“当然可以啦!免费票不可以看新藏品,这个票可以看全部”!哈哈!我高兴啦!马上买了两张,找到还在认真排队的我家司机----他绝对是个老实人加好人哈,还不放心地问,真的不用排队啦? 这票可以看全部?是呀,我也很难相信,就为20元这么多人要起码排两小时!
据说跟团游,导游一般都不会推荐游客去陕西博物馆,因为没有买票回扣。但是我认为陕西博物馆真是个绝对应该去的地方,里面非常大,各种朝代的文物摆放在一个个宽敞的大厅里,让人感受悠久的文化,感受厚重的历史: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 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 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 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摘自百度)。
请看我拍的一些照片,全是些很值钱的东东:
全部绿岛阳光摄图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那里人少,有气氛,北门还有德发长,午饭解决了
西安碑林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当时看了很多西方博物馆,一直深以为傲的中国文化觉得比起来很不堪,深受打击。后来回国就专门看博物馆,要找回点民族自信心。西安这个城市有太多中国文化了,兵马俑也都非常喜欢。在碑林那里,看见很多名家笔迹 , 感受到自己和中国文化的那种血脉相连,外国文化多精美也没法取代。这是我很喜碑林的地方。
不过估计现在都扔了:)。
我也是20年前第一次去西安的时候,匆匆看了碑林,不懂书法的什么门道也看不出来。懂的人乐此不疲。我最多就试图看看落款,知道某个碑是颜真卿的还是柳公权的。所以后来我也再没去过。
跟碑林相比,看历史博物馆的门槛就低得多了,尤其现在国博和各个省博全都是免费开放,网上又有数不清的短帖子介绍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20年前去过陕博,那时候还没多少人,不象现在是网红景点。2017年再去西安,只呆一天,专门就是为了再去陕博,人山人海,事先做足功课,在网上订票的。其实跟国博、故宫、河南博物馆相比,陕博面积不大的,最精华的是何家村窖藏:兽首玛瑙杯,舞马错金银酒壶,莲花瓣金碗,镂空香囊。叹为观止。你看看这个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603941
另外还有竹节金灯,和南北朝“天下第一老丈人”独孤信的26面私人印章,我印象很深。何家村窖藏算特展,要另外花30块钱人民币门票的,这个钱绝对值。另外还有一个唐代壁画展,门票要300块钱,值不值就见仁见智了。我知道是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里面发掘出的壁画,也知道价值连城,但300的门票还是算了吧:这也正是他们把门票定价这么高的原因----壁画怕二氧化碳怕光,参观的人不能太多,票这么贵就有效地劝退了象我这种附庸风雅的主儿。所以壁画展里面的人非常少。
其实,我也不懂,展品没有都拍,太多了,拍不过来。
王岐山当年就在碑林上班吧。
没去西安以前,从网上查到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是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博物馆,我爱附雅风流,所以尽管在西安我们玩得很紧凑,也还是把我家司机拉着专门去了碑林。
出租车七拐八弯,穿过许多狭窄的,堆满石刻印章商店的文化街,来到了碑林博物馆。
碑林是我所有到过旅游景点中最萧条的地方。门前冷落,我们在售票处只看见有两汉子在问着什么,后来没买票,走了。看着那没啥人气的售票口,还以为是休息日,上前一问,不是,正开着呢!门票每位70元!嘿!好像和兵马俑差不多,还真不便宜!看看空旷的碑林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票。进去后发现里面真的没游客,那么大的院子,走全了,总共只碰到十来个游客,第一次看见工作人员比游客多的地方,难怪将票卖得那么贵!
碑林博物馆不大,好象只有几进院。很幽静,像个地主家庄园。里面有一个厅陈列着古董,一个厅是国画展,里面全一个游客都没有。有几百个石碑拥挤地竖立在三个不大的厅房里,记忆中好像是墓碑和祠堂碑,文革中石碑大概没被砸掉的,都给划拉到这儿来了。我家两口子都是学理工科的,对历史书法是个外行,看也没看出啥名堂,只觉得碑林阴气很重,很快就出来了,总算明白了为啥碑林里没有游人---票价高加上没啥可看的。不记得是谁,在万维里留言说过其是西安人,小时候曾在碑林里捉过迷藏,当初碑林免费开放?这种地方真不是小孩玩的地方,到处是墓碑,阳气不足。
不怕有人说我没文化呀,碑林博物馆是我至今唯一后悔去过的旅游点,说实话,就是免费我也不会再去的。拍了几张照片,石碑是一张也没拍:
碑林外的街道全是卖印章,石碑和拓片的商店,好像顾客比商店还少,真不知这些店主怎么维持生活的。没有饭店,也找不到出租车----没生意呀。走了很长的路,拐出了碑林区,才感觉到了现代。
吃过中饭,找了出租车奔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到门口就觉得和碑林是天壤之别,不说那建筑,那大门,气派呀!人气也非常旺,门票处排着长长的队,四排还见不到尾。嘿嘿!这一定是好地方!先排上队再说!问问边上排队的人,才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免费开放,凭票入场。每个人必须凭自己带照片的身份证去领票,别人不能代劳的,呵呵。
排了一会儿见队不动,又听旁边人说下午只发两千张,心里想,这排到也不知有无票,不能将时间花在排票上呀!
于是我就往前走,为啥不动?前面好多人在插队,所以后面队伍不动,也没人管,只有发票窗口旁边有两人在维持秩序。
看到发票口边上还有个窗户,有人不排队在拿票,那是干啥的?给外宾专用的? 哈哈!于是,我就又跑到那儿,问这个窗口是干啥的,为啥不排队也发票子?被告知是给现役和退伍军人发的,正想走开,看到窗口边有一个广告:新藏品展览20元一张票!
我就问,“买了这票其他展厅可以看吗”?女售票员笑着说:“当然可以啦!免费票不可以看新藏品,这个票可以看全部”!哈哈!我高兴啦!马上买了两张,找到还在认真排队的我家司机----他绝对是个老实人加好人哈,还不放心地问,真的不用排队啦? 这票可以看全部?是呀,我也很难相信,就为20元这么多人要起码排两小时!
据说跟团游,导游一般都不会推荐游客去陕西博物馆,因为没有买票回扣。但是我认为陕西博物馆真是个绝对应该去的地方,里面非常大,各种朝代的文物摆放在一个个宽敞的大厅里,让人感受悠久的文化,感受厚重的历史: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 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 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 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摘自百度)。
请看我拍的一些照片,全是些很值钱的东东:
全部绿岛阳光摄图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2011回国:西安(6)冷清碑林,热闹陕西博物馆 英国抗疫、绿岛花园、豆豉排骨 2011回国 西安(5)钟楼、鼓楼、大雁塔 2011回国:西安(4)玉镯、情人、黑车 2011回国:西安(3)秦始皇兵马俑
那里人少,有气氛,北门还有德发长,午饭解决了
西安碑林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当时看了很多西方博物馆,一直深以为傲的中国文化觉得比起来很不堪,深受打击。后来回国就专门看博物馆,要找回点民族自信心。西安这个城市有太多中国文化了,兵马俑也都非常喜欢。在碑林那里,看见很多名家笔迹 , 感受到自己和中国文化的那种血脉相连,外国文化多精美也没法取代。这是我很喜碑林的地方。
不过估计现在都扔了:)。
我也是20年前第一次去西安的时候,匆匆看了碑林,不懂书法的什么门道也看不出来。懂的人乐此不疲。我最多就试图看看落款,知道某个碑是颜真卿的还是柳公权的。所以后来我也再没去过。
跟碑林相比,看历史博物馆的门槛就低得多了,尤其现在国博和各个省博全都是免费开放,网上又有数不清的短帖子介绍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20年前去过陕博,那时候还没多少人,不象现在是网红景点。2017年再去西安,只呆一天,专门就是为了再去陕博,人山人海,事先做足功课,在网上订票的。其实跟国博、故宫、河南博物馆相比,陕博面积不大的,最精华的是何家村窖藏:兽首玛瑙杯,舞马错金银酒壶,莲花瓣金碗,镂空香囊。叹为观止。你看看这个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603941
另外还有竹节金灯,和南北朝“天下第一老丈人”独孤信的26面私人印章,我印象很深。何家村窖藏算特展,要另外花30块钱人民币门票的,这个钱绝对值。另外还有一个唐代壁画展,门票要300块钱,值不值就见仁见智了。我知道是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里面发掘出的壁画,也知道价值连城,但300的门票还是算了吧:这也正是他们把门票定价这么高的原因----壁画怕二氧化碳怕光,参观的人不能太多,票这么贵就有效地劝退了象我这种附庸风雅的主儿。所以壁画展里面的人非常少。
其实,我也不懂,展品没有都拍,太多了,拍不过来。
王岐山当年就在碑林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