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勃朗峰徒步计划也有一年多了。像山屋什么的都得提半年以上预定。那时候我们对疫情的估计,觉得到2021年的7月份怎么都应该过去了。 因为疫情和各种其他事情,这次行程的计划可以说是一波三四五折。出发半年前,一个月前,一周前,甚至一天前,都在讨论是否取消这次行程。 特殊时期一定要搞清楚你要去的国家以及中转站的入境及检查要求。幸好欧盟6月中就对美国打过疫苗的人开放了,但瑞士不在欧盟,到我们去的前几天才允许打了疫苗的美国人不必隔离。万事俱备了,不用等东风,相信科学,相信疫苗,我们上路了。 我们一行,除了我和老公,都是博士。且不说我俩怎么混到博士群里了,一路同行,确实见识了”头脑永久损伤”过的人执着与认真。 背包爬山这事儿,永远搞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爱不已,前期花大价钱置买设备且不说,这风吹日晒雨淋地在山里走(爬),也不是什么很令人享受的人生时刻。但,当你看到这样的风景360度地呈现在你眼前,一切都值了。
人比平常少了很多。
我半年前开始关注环勃朗峰路线,不过应该不会走全程,我看的是Rick Steves推荐的四天的一般人都能走的容易的一段。
现在不要去做这个hiking,因为你吃住在refuge,估计现在都不开,或者很容易感染。比利牛斯山的国家公园的refuge有群落爆发,关了几个了。我们可能9月份过去,但不会住在公园里面。我们算半拉当地人,我自有办法
西班牙卡里西亚那一段现在不要去,那是疫情重灾区。以后去了回来告诉我你怎么安排的。我一直纳闷,车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带自行车过去,但怎么安排汽车呢...你得回来啊,对不对?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弄才省劲儿
其实我是某一次Rick Steves的Monday Night Travel节目介绍了Cassandra Overby的一本书 Explorie Europe on Foot,我后来买了一本。那里面推荐了环勃朗峰路线其中的一段,4天43英里,从法国到意大利。我看Rick Steves的节目里面,他走过一段,非常容易,没有做任何准备就随随便便走了一段。不过我后来跟朋友说起来,她做过功课,讲整个环勃朗峰路线还是挺难走的。我现在体力不行了,就没打算把全程都走下来。
欧洲的这些阿尔卑斯山路线一路的吃的都很不错,尤其在法国和意大利。住的应该也挺好,所以我有点动心想走。看到楼主的贴子很高兴,可以对沿路的吃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理性的计划在纸面上都好做,网上和书上都可以找到很详细的分段资料。感性的认识反而不容易在事先获得。
我今年和明年肯定不会去。我还有四个计划,都是制定了每天的行止路线,没来得及实现的:德国南部的两周小城镇,乌拉圭智利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十天,沙特一周,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十天自驾。这都是已经把每天的路线全都规划好了,去年和今年没来得及实现的,争取明年都做完。然后,到后年我估计差不多想去的地方也都去了,徒步是换个旅行方式,作为后年的远景规划吧。环勃朗峰,朝圣路线的徒步,还有丝绸之路剩下没走的地方(新疆,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库曼和塔吉克),这些是我的远景,都还没提上日程,最快后年。
朝圣之路回程很容易啊,圣地亚哥有机场,我前几年去过那儿,直接从马德里飞过去的。
十年前我还能去登顶乞力马扎罗,去爬珠峰南坡大本营,没觉得有多少负担。五年前走印加小道就觉得不行了:其实比前两个容易,海拔也低,但是心肺功能跟不上。还是勉强走下来了,最后到达马丘皮丘的时候,放弃了预订的爬上华纳皮丘山的节目。我估计现在更不行了。平地走路的体力没问题,出门在城市里面,一天走个10小时不歇脚不吃饭(这次在柏林就是这样的)一点问题没有。爬山的话,路太难走爬坡太多,我估计心肺功能跟不上了。
欧洲走山好在海拔都不高,景色却可与高山比美。TMB一路最高也就2000多米,应该没有高反。
偶也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郊外的Bastai大概离开市中心有30公里的样子,有公共汽车能到,也是从一块整体的山体切割腐蚀出来的石林孤峰,和张家界的成因一样,挺漂亮的,山下也有一条河,像是张家界的金鞭溪。另外Moritzburg的湖中央的城堡,当年拍电影Cinderella的地方也很美,我是2019年12月去的。不过我一直没有去过离德累斯顿很近的迈森。
我在德累斯顿整整三天,每天都有安排,包括夜行。刚从森帕歌剧院回来,蓝夜,大提琴,音乐如同翅膀飞跃在德累斯顿的夜空。
下次一起去梅森
这次勃朗峰徒步计划也有一年多了。像山屋什么的都得提半年以上预定。那时候我们对疫情的估计,觉得到2021年的7月份怎么都应该过去了。
因为疫情和各种其他事情,这次行程的计划可以说是一波三四五折。出发半年前,一个月前,一周前,甚至一天前,都在讨论是否取消这次行程。
特殊时期一定要搞清楚你要去的国家以及中转站的入境及检查要求。幸好欧盟6月中就对美国打过疫苗的人开放了,但瑞士不在欧盟,到我们去的前几天才允许打了疫苗的美国人不必隔离。万事俱备了,不用等东风,相信科学,相信疫苗,我们上路了。
我们一行,除了我和老公,都是博士。且不说我俩怎么混到博士群里了,一路同行,确实见识了”头脑永久损伤”过的人执着与认真。
背包爬山这事儿,永远搞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爱不已,前期花大价钱置买设备且不说,这风吹日晒雨淋地在山里走(爬),也不是什么很令人享受的人生时刻。但,当你看到这样的风景360度地呈现在你眼前,一切都值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环勃朗峰游记 Stage 5,6,7(六) 环勃朗峰游记 Stage 4(五) 环勃朗峰游记 Stage 3(四) 环勃朗峰游记 Stage 2(三) 环勃朗峰游记 Stage 1(二)
人比平常少了很多。
我半年前开始关注环勃朗峰路线,不过应该不会走全程,我看的是Rick Steves推荐的四天的一般人都能走的容易的一段。
现在不要去做这个hiking,因为你吃住在refuge,估计现在都不开,或者很容易感染。比利牛斯山的国家公园的refuge有群落爆发,关了几个了。我们可能9月份过去,但不会住在公园里面。我们算半拉当地人,我自有办法
西班牙卡里西亚那一段现在不要去,那是疫情重灾区。以后去了回来告诉我你怎么安排的。我一直纳闷,车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带自行车过去,但怎么安排汽车呢...你得回来啊,对不对?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弄才省劲儿
其实我是某一次Rick Steves的Monday Night Travel节目介绍了Cassandra Overby的一本书 Explorie Europe on Foot,我后来买了一本。那里面推荐了环勃朗峰路线其中的一段,4天43英里,从法国到意大利。我看Rick Steves的节目里面,他走过一段,非常容易,没有做任何准备就随随便便走了一段。不过我后来跟朋友说起来,她做过功课,讲整个环勃朗峰路线还是挺难走的。我现在体力不行了,就没打算把全程都走下来。
欧洲的这些阿尔卑斯山路线一路的吃的都很不错,尤其在法国和意大利。住的应该也挺好,所以我有点动心想走。看到楼主的贴子很高兴,可以对沿路的吃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理性的计划在纸面上都好做,网上和书上都可以找到很详细的分段资料。感性的认识反而不容易在事先获得。
我今年和明年肯定不会去。我还有四个计划,都是制定了每天的行止路线,没来得及实现的:德国南部的两周小城镇,乌拉圭智利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十天,沙特一周,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十天自驾。这都是已经把每天的路线全都规划好了,去年和今年没来得及实现的,争取明年都做完。然后,到后年我估计差不多想去的地方也都去了,徒步是换个旅行方式,作为后年的远景规划吧。环勃朗峰,朝圣路线的徒步,还有丝绸之路剩下没走的地方(新疆,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库曼和塔吉克),这些是我的远景,都还没提上日程,最快后年。
朝圣之路回程很容易啊,圣地亚哥有机场,我前几年去过那儿,直接从马德里飞过去的。
十年前我还能去登顶乞力马扎罗,去爬珠峰南坡大本营,没觉得有多少负担。五年前走印加小道就觉得不行了:其实比前两个容易,海拔也低,但是心肺功能跟不上。还是勉强走下来了,最后到达马丘皮丘的时候,放弃了预订的爬上华纳皮丘山的节目。我估计现在更不行了。平地走路的体力没问题,出门在城市里面,一天走个10小时不歇脚不吃饭(这次在柏林就是这样的)一点问题没有。爬山的话,路太难走爬坡太多,我估计心肺功能跟不上了。
欧洲走山好在海拔都不高,景色却可与高山比美。TMB一路最高也就2000多米,应该没有高反。
偶也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郊外的Bastai大概离开市中心有30公里的样子,有公共汽车能到,也是从一块整体的山体切割腐蚀出来的石林孤峰,和张家界的成因一样,挺漂亮的,山下也有一条河,像是张家界的金鞭溪。另外Moritzburg的湖中央的城堡,当年拍电影Cinderella的地方也很美,我是2019年12月去的。不过我一直没有去过离德累斯顿很近的迈森。
我在德累斯顿整整三天,每天都有安排,包括夜行。刚从森帕歌剧院回来,蓝夜,大提琴,音乐如同翅膀飞跃在德累斯顿的夜空。
下次一起去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