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景生佛:)心里有佛,菩萨出世.,反之亦然……都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b
bymyheart
楼主 (文学峸)

这不过是常见湖边风景,等有人看出了卧佛我就越看越觉得佛的明显.

一切从偏见出发,敌意爱意,恶意善意都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成见建构,使一个人失去了诚恳中正清明.

人所以要不断学习是为了广开思路,减少自以为是,避免拿着己见当放之四海的洞见。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高度看同一件事情或物体得出的印象竟是大相径庭。

下面文图来自同学的Post。

倒影像臥佛

這是台灣一位攝影家,在雲南瀘沽湖與四川交接處,拍攝到的實景照片,後來被雲南旅遊局以10萬元人民幣買下

半山半水藏佛顔,半躺半臥恁悠閒,
慧眼方得識仙尊,幸見此照皆有缘。

清水河谷
讲的好!
Q
QualityWithoutName
确实是望文生义。佛没事倒在水里,有这么无聊吗?
为人父
竖过来看更像一个人。心里有佛,看着就是佛了。:)
树蛙瓦凹
佛在心中 , 处处见佛
老键
我第一眼看上去就是卧佛啊,不是基督
在山泉水清
佛在天地间,佛在人心头. 人心似佛心,佛性处处留.
b
bymyheart
”胸有成竹”是经验和默记的功夫,它是好也容易构成不容分说的偏见,人,万一记忆有偏差呢?

艺术可以就经验加想象创造出新的造型,扭曲一些实物实色而成为“艺术”,艺术夸张扭曲穿越都可以,所以艺术不是科学.

而科学要求正好是实证.证伪。你可以冒出任何念头,然后用实验数据证明你的念头不是想象.社会人文学卷入各种纷争人们在论断中常打架,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不是在一页纸上争上游。当然还有意识形态价值观造成的冲突。

有些东西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所以不要强迫所有人统一认识,而科学真的比较简单规范,虽然科学需要确实比较强的智力和能力规划探究.它需要真才实学光吹啦弹唱不行.但人文学是人学,是人性灵的抚慰,文明的名片.有没有最强大脑都需要人文学习使人成为文明人有教养的分子.如川晔有天说的:知书识礼.

雪晶
好吧,我检讨一下自己:没看到倒影像臥佛
盈盈一笑间
国内有不少这种睡佛
唐静安
既然见佛,何必哇哇又跳又叫?

难道是尊蛙佛?

唐静安
尽人心,即佛心。人都不能做,如何作佛?
文革传人
还是要有法院警察检察院,当然也得有辩护律师与陪审团,^_^。心姐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