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为神:说说人类的定义能力与定义愿望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峸)

人类的定义能力非常有限。但人类定义的欲望却没有止境。

无论什么东西,人都想着去贴一个标签。或大或小,或清楚或模糊。所以,这个帖子也不过是想贴一个标签。

人为啥要贴标签?因为这是人的智慧所在。人要把现象和规律固定下来,这样就可以免去重复认知重复学习的麻烦,提高生存效率。定义的本质,就是标签化。

这种手法在意识领域之内极为有效。人类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把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成为物质世界的主宰。

但这种手法也有局限性。比如一种东西,定义为A就不能同时是B。而实际上,A可能本身含有B,或者A的存在完全是依赖B实现的。这种情况下,定义越严格,现象上越精准,看到的东西就越少,离其本质就越远。

比如,梨。我们说梨的时候,说的梨的果实。但实在地看,果实不过是这个物种完整状态中的一环。吃梨者以滋味和营养为主,而对梨来说,则是获得了一次种子传播的机会。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得到不同的定义。

把一个角度奉为真理,就会忽视其他的可能。

有智慧的人能突破这种局限,看到多种定义同时存在的现实,要告诉这些固执的人,就说神不可测,名可名非常名。结果固执的人又抓住这些说法,以为是给他们一些新的定义。

柏拉图说在影子世界里的生活的人。他一定曾经瞥见灵光,要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但语言和思维都如影子一样处于平面上,立体的东西投进来,也不过是平面上的一个点一条线或者一个形状。

有的朋友反复说佛陀可能是死于食物中毒,因此佛陀有“局限”。言下之义,佛陀不够神奇。

这就象用平面上的一截线段来测量立在平面上的物体的体积。

俺不是说佛陀神奇或者不神奇。

俺说的是拿神奇当标准本身就是典型的世间思维。

跳不出这种思维还宣称自己看到了佛陀的局限,这样的结论必然是不可信的。

 

 

忒忒绿
平面是都叫石头,立体是每个石头大不一样,嘎嘎:)
V
Vivian32817
只能恰如其分地赞!
爱城小鱼
真理是一维也好,多维也好。人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无法掌握他的全部。用有局限的思维看真理的局部,是我们的宿命。

石凳不必五十步笑百步啦

忒忒绿
平面是看不见的,任何看得见的平面或线都是立体的。所以,任何平滑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只能靠触摸。
s
stonebench
小鱼啊,你能见到水里的却看不到岸上的。同理,岸上的人看不到水里的。但是,有一部分人,

可以潜水

s
stonebench
其实,俺也是百步。只不过

俺看得到自己的百步

s
stonebench
其实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以目击物存的方式看见的。

明白这个道理才算是在开窍的边缘上了。

s
stonebench
确实恰如其分:)

V
Vivian32817
你不会忘了,这是你自己要求的吧?
s
stonebench
小薇你做到了呀

啥也不说就是恰如其分

树蛙瓦凹
钻过黑洞,进入平行宇宙,啥就不知道了。

为人父
思辨与觉知是两个不同的认知方法,没有交集,各走各路,而且不大可能殊途同归。
s
stonebench
真可惜啊。否定思辨而专认觉知的人,绝大部分都无法正确觉知。

他们追求觉知,却陷入猜测,想象,意识强制,最终既无思辨,也无觉知。

俺反复说,思辨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要发现思维的局限。发现它的局限,才能不被它牵着鼻子走。

如果有机会跟在好的老师身边,得到不断的提醒,或者得到某种方法的系统传承,那确实不一定要自己发现思维。

如果有强大的信心与毅力,把思维的影响减至最弱,也不太需要思辨。

但此时思辨也不是非去掉不可。

难说啊

 

为人父
能二者兼通的就离得道不远了。:)
s
stonebench
思辨不是非要不可,也不是非不要不可。全看怎么用

如果完全不能用,佛教就不会有楞严中论之类的经论了。

事实上,这些经论并不告诉人真实是什么,而是通过思辨让人发现思辨是有边儿的,找到这个边儿,人离真实就近了。

 

 

s
stonebench
指望通过思辨来找到真实的样子是不可能的。但通过思辨来发现思维的局限则非常现实。

思维中的漏洞非常多。人不反思,就被这些东西骗了。

比如“真理”或者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找到以前,已经被寻找者确定了。

寻找者拿什么确定?

就是他的逻辑与思维。

这样,他能找到的就只能是他的逻辑或者思维能达到的。

这样,无论找到还是没找到,就都没有意义了。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思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