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梗俺说过好多次了:就是美国朋友困惑中国人的羊年是啥羊的年,山羊绵羊成羊羔羊????中国朋友则很随意,是羊就行。
这就是思维差异。
在中文中,山羊是一种羊,因此山羊可以代表羊。绵羊羔羊也一样。
但山羊只是羊的一个具体品种,而不是羊这个一般的类。
所以,就产生两种情况:
1. 山羊是羊。
2. 山羊不是羊。
1,把个体归到类别中。
2,个体不等于类别。
英文说A是B的时候,基本上不用1这种关系,而是用个体对个体的关系:比如“He is an actor”,而不会说 “he is actor”。
所以,说英文的人会说“a white horse is a horse ”而不太会也不需要想到“a white horse is not the category of horse”。
反过来,汉语有这种思维,有这种方便,也就有这种困惑的空间。
白马非马------白马这个品种不是马这个物种。
完全说得通。
只是平常不需要这么说,所以人们以为是诡辩。
其实是智辨。
但西方人集合概念与具体事物与确实不同用。
类也是用复数来指称的。
但中文的类则是以抽象概念来指称的。
形名之辨,重要吗?
看谁来看。以形式明晰的标准来看,不重要;以本质明晰的标准来看,很重要。
本质明晰?哪里来的这种说法?呵呵,俺说的。姑且这么说,与形式明晰相对。
这种东西值不值得成为哲学研究的目标?
首先是知道这种东西存在不存在。那它存在不存在?
用西式思维,套在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传统中,这种东西很难被理解,也就很难被接受为存在。
如果回到苏格拉底,那就还能看到这种东西的影子。
如果用中文思维,那么就还能看到形名之间的空间。
说到底,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客观的,所有的问题都被提问者的素质所限定。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要看你从哪个体系出发。
而中国古代与西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不太可能用一个体系的问题去衡量另一个体系。
我们说属相, 重点在的习性, 或者说我们传统约定成俗的羊的共性。 如果没有对这种文化阐述有共鸣, 就光纠结到底是什么羊了。 中国传统思维可以说博大精深, 也可以说拖泥带水, 如何吸收消化融合西式逻辑精湛简明绵延,需要时间吧!
这个梗俺说过好多次了:就是美国朋友困惑中国人的羊年是啥羊的年,山羊绵羊成羊羔羊????中国朋友则很随意,是羊就行。
这就是思维差异。
在中文中,山羊是一种羊,因此山羊可以代表羊。绵羊羔羊也一样。
但山羊只是羊的一个具体品种,而不是羊这个一般的类。
所以,就产生两种情况:
1. 山羊是羊。
2. 山羊不是羊。
1,把个体归到类别中。
2,个体不等于类别。
英文说A是B的时候,基本上不用1这种关系,而是用个体对个体的关系:比如“He is an actor”,而不会说 “he is actor”。
所以,说英文的人会说“a white horse is a horse ”而不太会也不需要想到“a white horse is not the category of horse”。
反过来,汉语有这种思维,有这种方便,也就有这种困惑的空间。
白马非马------白马这个品种不是马这个物种。
完全说得通。
只是平常不需要这么说,所以人们以为是诡辩。
其实是智辨。
但西方人集合概念与具体事物与确实不同用。
类也是用复数来指称的。
但中文的类则是以抽象概念来指称的。
形名之辨,重要吗?
看谁来看。以形式明晰的标准来看,不重要;以本质明晰的标准来看,很重要。
本质明晰?哪里来的这种说法?呵呵,俺说的。姑且这么说,与形式明晰相对。
这种东西值不值得成为哲学研究的目标?
首先是知道这种东西存在不存在。那它存在不存在?
用西式思维,套在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传统中,这种东西很难被理解,也就很难被接受为存在。
如果回到苏格拉底,那就还能看到这种东西的影子。
如果用中文思维,那么就还能看到形名之间的空间。
说到底,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客观的,所有的问题都被提问者的素质所限定。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要看你从哪个体系出发。
而中国古代与西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不太可能用一个体系的问题去衡量另一个体系。
我们说属相, 重点在的习性, 或者说我们传统约定成俗的羊的共性。 如果没有对这种文化阐述有共鸣, 就光纠结到底是什么羊了。 中国传统思维可以说博大精深, 也可以说拖泥带水, 如何吸收消化融合西式逻辑精湛简明绵延,需要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