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偶然中读了一遍茅盾的《白杨礼赞》。其实以前并不太喜欢这篇文章,也不怎么心仪白杨树,但现在再读,感慨万千,那些笔直挺立的身影显得亲切而遥远。
记忆中,在乌鲁木齐的街头没见过开花的树。当然这“花”是我的定义,杨树的花连花瓣都没有,实在不适合放在“花”这一图像下,而且小时候也不知道那是花,只当作是些颜色发红的小叶芽。以前似乎每条街都是高高的白杨,只有少数种着别的不知名的落叶树,都从不开花。在新疆,夏天的大太阳下又晒又热,但是只要有个树荫就凉快了,所以特喜欢那种铺展得宽大的树,一到树下就放慢脚步,墨迹着多享受一会儿阴凉。而走在白杨树的路上,情形就不同了,得在两棵光溜溜的树干之间逃也似地躲着太阳,气喘吁吁地赶到树干下边窄窄的树荫里,即便放慢脚步也是一、两步就又走了出去,来不及喘不上一口气,心里就埋怨白杨树为什么那么瘦,都乘不了凉,要是种一排白杨再加一排别的树就又挡风又遮荫了。后来,据说有人抱怨白杨树的杨絮,于是有些街道的白杨树被砍了,换成了枝条铺展的树种。不禁又有些惋惜,他们毕竟是树中的卫士呀,站得笔直地挡风挡沙。我倒是很喜欢那随风飘舞的绒絮,仿佛是那哨兵一般的参天杨洒落的柔情,使景色过于硬朗的大西北显得有些诗意,
上初中时,五月的一天,跟着母亲去了一趟离乌鲁木齐不远的五家渠,在她闺蜜的家里,从窗户里陡然看见屋子后面的一棵树上开满了洁白的花,一朵朵地在微风中轻轻颤动着它们柔软的花瓣,其中还点缀着些待开的浅粉色花蕾,为数不多的小树叶却是嫩嫩绿绿的,顿时被惊艳到了:没想到惨淡的白色可以显得这么纯洁而富有生机,不论是花还是叶子都尽情地享受着阳光,也娇嫩地回报着阳光,原来树开着花能美得如此动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是棵苹果树,激动地盯着那满树的白花与点点的粉花苞,终于明白什么叫春花秋实。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棵开花的树,她令我对五家渠人羡慕了很久。
其实乌鲁木齐有开花的树,不多,基本上都是榆叶梅,且大都在公园与大学的校园里,只是我以前一直都不知道。公园每年去好几次,也在逢年过节时随父母去大学校园看望长辈亲朋,春夏秋冬都有,独独错过了开花的时节。后来长大自由了,四处乱跑,万分惊喜地撞见了正在盛开的榆叶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在乌鲁木齐吗?乌鲁木齐的春天不都是风卷残雪与废纸片吗,竟然有树在开花!相见恨晚啊。在那满树繁密的粉色温柔中,屏住呼吸,静静地体验天浩浩、日融融之下的春暖花开,一阵风吹来,一些粉嫩的小花瓣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飞舞,飘洒着对枝头的眷恋。长久地站在树下,任凭花瓣飘到发丝上、落在地上,不停地叹息着,不知是该葬了这些花,还是继续在佛前再求五百年。
不过乌鲁木齐开花的树太少了,不成气候。伊犁杏花沟有着从14世纪遗留下来的原始野杏林,散布在连绵起伏的三万亩山坡上,每年四月底,满山绿草如茵,簇拥着一堆一堆芬芳的杏花,绿与粉搭配得如此甜蜜又大气。库尔勒的梨花又是另一番景象,四月初,靠近沙漠的边缘,四十万亩的梨树伴着孔雀河竞相开放,千树万树如雪似海,不用等到秋天,香甜就已经在人们的盈盈笑语间。天池脚下的阜康是蟠桃的家乡,也是四月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片娇艳如云如霞。
这些花树都是有福气、集天地宠爱于一身的:生长在水草丰美的地方,美丽的花瓣与新鲜养眼的绿叶把树打扮的花枝招展、树影婆娑,自然而然地得到人们的垂青。在新疆及西北其它地方,还有一种开花的树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她叫沙枣树,长在恶劣的荒漠地带,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树皮也因干旱而变得皴裂,窄窄的叶子颜色灰绿泛白,让整棵树看起来灰不溜秋的,缺乏颜值,得不到天地的恩宠,于是只好做个女汉子,像胡杨一样忍者干旱与盐碱,用根牢牢地固土、固沙。可是她心里也渴望如小女子般弱柳扶风、花团锦簇,虽然只长出惨淡版的柳叶,却开出了一簇簇娇嫩的小黄花,形似江南的桂花,浓郁的花香远飘数里,沁人心脾。折一支插在瓶里,执着的香气就在屋里幽幽地令人沉醉,不由得相信香香公主是沙枣花养大的。
沙枣树是树中的花木兰,而胡杨则是树中扼腕的壮士。为了生存,胡杨很智慧地用各种办法与干旱、盐碱抗争。他并不惧怕沙子,被风沙掩埋了之后,他就把原来的树干当作根,重新发出枝条。如果阳光不够,他就把向阳的几根树枝当作新的主干,分别发出新枝,从而看起来像长成了几棵新树。缺水的时候,他果断地放弃弱枝、选最强壮的枝条集中供水接着生长。在同一棵树上,新叶窄小、以减少水分蒸发,旧叶宽大、以利于光合作用。所有的这些手段都在帮他完成那“生而千年不死”的传说。令我不忍的是那“死而千年不倒”的铮铮铁骨,虽败却不屈,光着早就没有叶子的树干倔强地一直屹立在那里,我几乎留着泪想对他说,躺下吧,放弃吧,安息吧...... 而那些已经躺下的躯干却依然在争取千年不朽。胡杨是有魂的树啊!
在那片充满悲歌仍然绽放着生机的土地上,那些坚守在那里、开花与不开花的树,是缠缠绵绵的风儿和沙,一个负责开出美丽的花,一个挺立在大漠上、雪山下。
2021年8月28日
天山北部水汽较足,可惜气候偏冷,花主要开在草上。每年五月冬去夏来 - 春天干脆直接被跳过去 - 每棵草都开出自己积累了一年的精华,染遍原野,格外美丽。只是这景色城里的乌鲁木齐人不易见到。
春花盛处还是在气候温暖许多的南疆。到三月城郊杏树开花,大片果园中的身躯高大的杏树将花枝伸到墙外路上,使得路上行人如同走在花海中。半个月后桃花又开,它比红艳的杏花又多一层风情,因为这时树叶也发芽,桃树的红花有绿叶相扶,色彩更是丰富而多彩。
树木对气候特别敏感,据说南疆近天山之处的桃树到冬季就必须埋起来,否则会冻死。估计过了天山它们根本不能存活于野外,杏属大约也差不多。好在有耐寒能力出色的苹果梨子,尽管其花色偏白色彩有些素雅, 但它们能开在北部新疆和其他苦寒之地为那里的春天增色,也真地难得。
沙枣花之香甜胜于南方的桂花,可惜新疆之外少有人知。它结的果子味道也很不错,这又远胜桂树。以我之见,这沙漠之桂香之枣树应该广泛种在乌鲁木齐街道两旁为城市添香增色,使本地人享其福,外来人开眼界,岂不美哉!
明明郊外就有。现在有几条街种上了榆叶梅,听说很很多人跑去看,但我还没见过,希望哪年春天能回去看下
令人窒息的粉紫似乎比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更胜一筹 没有那么浓烈 厚重 和绿色的山坡颜色相得益彰 更内敛和神秘 疫情过后回国去伊犁是我的计划
还有女汉子沙枣花也要去看看 香香公主的故乡本来就令人向往
您对故乡的怀念在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涌淌 很轻易地就吸引了读者 这就是情真意切的力量
半夜就在那里等着了,很冷很辛苦。一般人都是白天才到那,但大白天看就没这么动人心魄,虽然也挺美。
杏花是四月底,有时候受天气影响不一定能看到,最好多预留两天。沙枣花在北疆基本是五月初,南疆可能早些。
伊犁也有薰衣草,是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地。薰衣草就植物本身来说跟布卢旺斯差不多,不过霍城的薰衣草排得比较密,看起来不如布卢旺斯的闲雅,而是带点粗犷的浪漫,跟新疆人的性格类似 :) 我猜是因为六十年代开始种薰衣草时是以挣外汇为目的,不是为了旅游。乌鲁木齐附近的农场也有薰衣草,但规模要小的多。
我在这篇游记里提到了薰衣草 梦里天山(二) 美丽的伊犁 (中),也有别的一些地方,希望能帮您提前了解一些。
谢谢鼓励!
想想薰衣草的确适合在新疆生长 薰衣草不需要肥沃的土地 偏碱性的土壤更适合它生长
您的家乡好美!
前几天在偶然中读了一遍茅盾的《白杨礼赞》。其实以前并不太喜欢这篇文章,也不怎么心仪白杨树,但现在再读,感慨万千,那些笔直挺立的身影显得亲切而遥远。
记忆中,在乌鲁木齐的街头没见过开花的树。当然这“花”是我的定义,杨树的花连花瓣都没有,实在不适合放在“花”这一图像下,而且小时候也不知道那是花,只当作是些颜色发红的小叶芽。以前似乎每条街都是高高的白杨,只有少数种着别的不知名的落叶树,都从不开花。在新疆,夏天的大太阳下又晒又热,但是只要有个树荫就凉快了,所以特喜欢那种铺展得宽大的树,一到树下就放慢脚步,墨迹着多享受一会儿阴凉。而走在白杨树的路上,情形就不同了,得在两棵光溜溜的树干之间逃也似地躲着太阳,气喘吁吁地赶到树干下边窄窄的树荫里,即便放慢脚步也是一、两步就又走了出去,来不及喘不上一口气,心里就埋怨白杨树为什么那么瘦,都乘不了凉,要是种一排白杨再加一排别的树就又挡风又遮荫了。后来,据说有人抱怨白杨树的杨絮,于是有些街道的白杨树被砍了,换成了枝条铺展的树种。不禁又有些惋惜,他们毕竟是树中的卫士呀,站得笔直地挡风挡沙。我倒是很喜欢那随风飘舞的绒絮,仿佛是那哨兵一般的参天杨洒落的柔情,使景色过于硬朗的大西北显得有些诗意,
上初中时,五月的一天,跟着母亲去了一趟离乌鲁木齐不远的五家渠,在她闺蜜的家里,从窗户里陡然看见屋子后面的一棵树上开满了洁白的花,一朵朵地在微风中轻轻颤动着它们柔软的花瓣,其中还点缀着些待开的浅粉色花蕾,为数不多的小树叶却是嫩嫩绿绿的,顿时被惊艳到了:没想到惨淡的白色可以显得这么纯洁而富有生机,不论是花还是叶子都尽情地享受着阳光,也娇嫩地回报着阳光,原来树开着花能美得如此动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是棵苹果树,激动地盯着那满树的白花与点点的粉花苞,终于明白什么叫春花秋实。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棵开花的树,她令我对五家渠人羡慕了很久。
其实乌鲁木齐有开花的树,不多,基本上都是榆叶梅,且大都在公园与大学的校园里,只是我以前一直都不知道。公园每年去好几次,也在逢年过节时随父母去大学校园看望长辈亲朋,春夏秋冬都有,独独错过了开花的时节。后来长大自由了,四处乱跑,万分惊喜地撞见了正在盛开的榆叶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在乌鲁木齐吗?乌鲁木齐的春天不都是风卷残雪与废纸片吗,竟然有树在开花!相见恨晚啊。在那满树繁密的粉色温柔中,屏住呼吸,静静地体验天浩浩、日融融之下的春暖花开,一阵风吹来,一些粉嫩的小花瓣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飞舞,飘洒着对枝头的眷恋。长久地站在树下,任凭花瓣飘到发丝上、落在地上,不停地叹息着,不知是该葬了这些花,还是继续在佛前再求五百年。
不过乌鲁木齐开花的树太少了,不成气候。伊犁杏花沟有着从14世纪遗留下来的原始野杏林,散布在连绵起伏的三万亩山坡上,每年四月底,满山绿草如茵,簇拥着一堆一堆芬芳的杏花,绿与粉搭配得如此甜蜜又大气。库尔勒的梨花又是另一番景象,四月初,靠近沙漠的边缘,四十万亩的梨树伴着孔雀河竞相开放,千树万树如雪似海,不用等到秋天,香甜就已经在人们的盈盈笑语间。天池脚下的阜康是蟠桃的家乡,也是四月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片娇艳如云如霞。
这些花树都是有福气、集天地宠爱于一身的:生长在水草丰美的地方,美丽的花瓣与新鲜养眼的绿叶把树打扮的花枝招展、树影婆娑,自然而然地得到人们的垂青。在新疆及西北其它地方,还有一种开花的树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她叫沙枣树,长在恶劣的荒漠地带,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树皮也因干旱而变得皴裂,窄窄的叶子颜色灰绿泛白,让整棵树看起来灰不溜秋的,缺乏颜值,得不到天地的恩宠,于是只好做个女汉子,像胡杨一样忍者干旱与盐碱,用根牢牢地固土、固沙。可是她心里也渴望如小女子般弱柳扶风、花团锦簇,虽然只长出惨淡版的柳叶,却开出了一簇簇娇嫩的小黄花,形似江南的桂花,浓郁的花香远飘数里,沁人心脾。折一支插在瓶里,执着的香气就在屋里幽幽地令人沉醉,不由得相信香香公主是沙枣花养大的。
沙枣树是树中的花木兰,而胡杨则是树中扼腕的壮士。为了生存,胡杨很智慧地用各种办法与干旱、盐碱抗争。他并不惧怕沙子,被风沙掩埋了之后,他就把原来的树干当作根,重新发出枝条。如果阳光不够,他就把向阳的几根树枝当作新的主干,分别发出新枝,从而看起来像长成了几棵新树。缺水的时候,他果断地放弃弱枝、选最强壮的枝条集中供水接着生长。在同一棵树上,新叶窄小、以减少水分蒸发,旧叶宽大、以利于光合作用。所有的这些手段都在帮他完成那“生而千年不死”的传说。令我不忍的是那“死而千年不倒”的铮铮铁骨,虽败却不屈,光着早就没有叶子的树干倔强地一直屹立在那里,我几乎留着泪想对他说,躺下吧,放弃吧,安息吧...... 而那些已经躺下的躯干却依然在争取千年不朽。胡杨是有魂的树啊!
在那片充满悲歌仍然绽放着生机的土地上,那些坚守在那里、开花与不开花的树,是缠缠绵绵的风儿和沙,一个负责开出美丽的花,一个挺立在大漠上、雪山下。
2021年8月28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情系天山(三)开花与不开花的树 情系天山(二)新疆的茶 情系天山(一)心变小了 新疆之痛(三)曾经与现在 新疆之痛(二)那些年、那些致命的政策
天山北部水汽较足,可惜气候偏冷,花主要开在草上。每年五月冬去夏来 - 春天干脆直接被跳过去 - 每棵草都开出自己积累了一年的精华,染遍原野,格外美丽。只是这景色城里的乌鲁木齐人不易见到。
春花盛处还是在气候温暖许多的南疆。到三月城郊杏树开花,大片果园中的身躯高大的杏树将花枝伸到墙外路上,使得路上行人如同走在花海中。半个月后桃花又开,它比红艳的杏花又多一层风情,因为这时树叶也发芽,桃树的红花有绿叶相扶,色彩更是丰富而多彩。
树木对气候特别敏感,据说南疆近天山之处的桃树到冬季就必须埋起来,否则会冻死。估计过了天山它们根本不能存活于野外,杏属大约也差不多。好在有耐寒能力出色的苹果梨子,尽管其花色偏白色彩有些素雅, 但它们能开在北部新疆和其他苦寒之地为那里的春天增色,也真地难得。
沙枣花之香甜胜于南方的桂花,可惜新疆之外少有人知。它结的果子味道也很不错,这又远胜桂树。以我之见,这沙漠之桂香之枣树应该广泛种在乌鲁木齐街道两旁为城市添香增色,使本地人享其福,外来人开眼界,岂不美哉!
明明郊外就有。现在有几条街种上了榆叶梅,听说很很多人跑去看,但我还没见过,希望哪年春天能回去看下
令人窒息的粉紫似乎比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更胜一筹 没有那么浓烈 厚重 和绿色的山坡颜色相得益彰 更内敛和神秘 疫情过后回国去伊犁是我的计划
还有女汉子沙枣花也要去看看 香香公主的故乡本来就令人向往
您对故乡的怀念在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涌淌 很轻易地就吸引了读者 这就是情真意切的力量
半夜就在那里等着了,很冷很辛苦。一般人都是白天才到那,但大白天看就没这么动人心魄,虽然也挺美。
杏花是四月底,有时候受天气影响不一定能看到,最好多预留两天。沙枣花在北疆基本是五月初,南疆可能早些。
伊犁也有薰衣草,是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地。薰衣草就植物本身来说跟布卢旺斯差不多,不过霍城的薰衣草排得比较密,看起来不如布卢旺斯的闲雅,而是带点粗犷的浪漫,跟新疆人的性格类似 :) 我猜是因为六十年代开始种薰衣草时是以挣外汇为目的,不是为了旅游。乌鲁木齐附近的农场也有薰衣草,但规模要小的多。
我在这篇游记里提到了薰衣草 梦里天山(二) 美丽的伊犁 (中),也有别的一些地方,希望能帮您提前了解一些。
谢谢鼓励!
想想薰衣草的确适合在新疆生长 薰衣草不需要肥沃的土地 偏碱性的土壤更适合它生长
您的家乡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