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油管视频

文革传人
楼主 (文学峸)

人要善于学习,闹笑话不要紧,学习之后改正就是。

笑话呢,当然是本老汉闹的。一直喜欢油管上的一个歌,“You Raise Me Up”。在这儿:

在疫情期间,非常提神的一个歌。在家附近健走时总听它。当时以为上面那位老人家是原唱呢。

不久前,油管把下面这个家伙的版本给推荐上:

好么,比前面那个版本早了一年不说,还有故事情节,而且,将近一亿七千万的观看量。唱的也很好。不是说上面那位老人家唱的不如他,而是他这个故事情节加进去后让歌更有感染力。

闹笑话当然尴尬,不能一味的愚昧下去,*_*,于是去查了一下,这位有情节的版本也是后来者,此歌最早是一位挪威人作曲,然后拉来了一位爱尔兰的朋友为他填的歌词,最早的公演是曲作者在他母亲的葬礼上演唱的。维基的解释在这儿:

You Raise Me Up - Wikipedia

歌呢,感染力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对本老汉来说,当各种仇恨在试图把世界往下拉的时候,这个歌能“You Raise Me Up”。是仇恨排除者,感染力在此。And, I have got so many shoulders in my life, my detailed connection point with this song.

朋友们周五开心。

 

咲媱
这首歌,也是对信仰的诠释:不是捐钱,不是上教堂,也不是做好事,而是用信心超越原来的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更加勇敢坚定
d
donau
师兄这样看下来你是最让我尊敬的一个。我知道你很多时候不喜欢但是你从来没有恶言没有你们那个年纪那种恶狠狠的劲儿
d
donau
我当然不是说你老我觉得你都跟我差不多的除了没我聪明。你当然不能比我聪明不然我立马儿翻脸
d
donau
我也不是说你是非不分烂抹稀泥。你有你自己的观点很爱憎分明还不是那种混沌混乱派。非常好
d
donau
还有你贴的第一个应该是荷兰。不是挪威也不是爱尔兰
S
Shubin
谢谢分享。我觉得第一个更好,因为歌者虽然是在街头,但表现出对听众的尊重,以表情,体态和歌声与听众

交流,给人一个儒雅的,情感细腻丰富的,全方位的艺术享受。

第2个是以表现自我情感为主,歌声近乎通俗唱法,如果离开了麦克风,在街头唱就未必有视频里的效果。

土豆-禾苗
说到教堂,就想起最近梵蒂冈教皇要求乌克兰举白旗之说,全世界都和普京一起在逼迫乌克兰降伏,如同纳粹那样……
土豆-禾苗
“你们那个年纪那种恶狠狠的劲儿”……哎,看最近博客那里的纠纷,就是这个特点。
土豆-禾苗
你们俩,一个是小聪明,一个是老聪明,请自己对号入座…周末愉快
和气客气
你理解偏了, 信仰是要超越自我、成就自己, 但也要捐款、上教堂、做好事。是“既要也要”,而不是“这一面就足够”

比如,首先要信耶稣,但耶稣说了:他来不是要废去律法。律法里,绝大多数还得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比如十一奉献。

咲媱
教皇没有信仰,只有宗教。别告诉我一个让侵略者得利的宗教领袖有信仰,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应该是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咲媱
楼上教皇的例子就说明,没有信仰,就好像上帝说过的,“拜我也是枉然”,就像法利赛,因为他们不敢做需要勇气来做的正确的事情。
咲媱
我心里面真正的教皇,应该是脱下长袍,拿起武器,做小兵到俄乌前线去抵抗侵略者,直播直到战死,这样的教皇,才是真教皇。
咲媱
如果他太老拿不动武器,也该跑到哈尔科夫的孤儿院,或者奥德赛的医院,在那里立起高高的十字架,站在下面祷告,俄军有种向我开炮
p
papyrus
说到各种仇恨,埃科同学《玫瑰的名字》结尾,那个老神棍吞吃的被毒液浸过的那本书,是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部,专门论述喜剧的

神棍同学说他之所以吞吃此书,是因为“笑”会驱除人的恐惧,而人有了恐惧才会去敬神。所以他宁愿选择同归于尽,也要把“喜剧学”永远毁掉。

其实世上各种仇恨,又何尝不同样是来自恐惧(或者被灌输的恐惧/仇恨心态,像被里海党几十年如一日的各种“亡我之心不死”、“非同志即仇敌”、“你死我活斗争”之类的教育宣传所固化的心理反应)。值得庆幸的是,世界上“喜剧学”不止一本。虽然亚里士多德同学那本已经和老神棍玉石俱焚 :-) ,但是不少人还有一本“笑”书 --- 写在 DNA 里的“喜剧学”,也就是幽默感 :-) 。换言之,有幽默感者对仇恨宣传教育有天然免疫力。

相信这也是传人兄 up 的力量之一 :-)

另外拍摄第一个视频的那个城市,Maastricht,是欧元诞生的地方,“欧洲公民”概念正式确立的地方,也是欧洲政治联盟正式确定的地方。换言之,是万恶的欧洲“左棍”的跨国 DS 大泥沼之一,a "Sodom & Gomorrah" that should be brought DOWN with "brimstone and fire from the Lord out of heaven" :-)

谢传人兄介绍。周末愉快

 

看客2010
你们大概都没看见过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吧。丸子顾全大局忍了,又忙去了,可石兄和我还在。过去的事情原本就算了,可现在话说得好像
看客2010
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被你们往死里夸的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吧。当然,也可理解为你们对他的鞭策,呵呵。
d
donau
看姐我是没看见过。我当然是根据我看到的来判断。我是没看到过文革跟人恶狠狠的我有什么说什么。而有人那种刻薄和粗鲁我是亲见了
d
donau
甚至连别人看什么书看什么报纸都被群嘲。这一点我是看不过去的。认为那些低下粗俗不够档次的人当然可以不看。就像我不接受

social media的消息。但是我完全不会介意别人接受。前提是只要不强迫要求我接受。其他问题包括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一样。我应该强调过很多遍这件事。

这是我的底线。

看客2010
他一而再再而三你都没看见,你就下“判断”,尤其是在有着争议的环境下,你的这个“当然”的“判断”是不是有些过于想当然了?
d
donau
看姐我没看到有争议啊。我也没觉得我对文革的看法需要跟谁争议。别人有不同看法我没问题的

我也只能根据我看到的做当然的判断。我当然可能判断错。但是我想我看到的事实应该还是事实

看客2010
这个坛子中的争议你看不到吗?不然你的对比从何而来啊?你不相信我说的,无妨。
陶陶三
她这个就叫越抹越黑。用那种恶狠狠的劲儿抹黑。
p
polebear
谢谢分享,音乐是宇宙语言!
木有文化
Paul 说要靠信仰,James 说要靠做好事。争了几千年了。
文革传人
人类到此刻,尚未“自我毁灭”,一种 “Self-evident”,说 one kindness can count---

on another kindness to happen and so on so forth.  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群体的舍命“kindness”对抗强权,不会被邻居们用冷漠来扼杀。“德不孤”,^_^。咲媱周末愉快。

文革传人
谢谢 donau 的交流,“德不孤”,^_^。周末愉快。
文革传人
M.H. 是荷兰人,但他是较晚加入此歌的唱者,原创的挪威人是“Rolf Lovland”, 其姓----

的那个 o 上有一个斜道,我打不出来,^_^。然后是爱尔兰人 Brendan Graham 给填的词。好多”交流“,^_^。再问好。

文革传人
高兴 Shubin 兄喜欢。从现场的情况看,M.K 的那一款应该也有大量的后期制作----

如果画面与歌声是后叠加的,我也不会吃惊。因为这几年一直在看他的油管,我也非常欣赏他的歌。但是,读了背景后,”葬礼上唱给母亲“确实给歌加入了灵魂。Shubin 兄周末愉快。

文革传人
再谢古纸兄的文化渗透,又从维基上了解了一次 Eco 的大作。“aedificius's labyrinth” 太----

不可思议了! 读懂都要用功思考,作者的原创只能用“神来之笔”来解释,^_^。读“红宝书”的后代与读“The Name of the Rose”后代,要在这个世界上同处,lots of "sense of humor" is required, *_*。去查了一下地图,Maastricht 深入德比中间,估计除了欧洲公民外,足球一定也是欧洲最了得的地界,^_^。古纸兄周末愉快。

文革传人
高兴熊妹喜欢。We all need a good musical boost from time----

to time, ^_^. 熊妹周末愉快。

S
Shubin
嗯,同意。从曲调上看,是以尊敬和感恩为主。传人兄周末愉快。
l
lakelavon
你是耿直敢言的人。中华文化里大多数人会选择不吭声
平等性
“当各种仇恨在试图把世界往下拉的时候,这个歌能“You Raise Me Up” ”,能够有净化的作用,那就很不简单了。

向传人兄问好!

 

文革传人
平等兄好,春安。
a
ahhhh
这么偏激的人怎么领导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