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出国的时候比较尴尬。
也上班的华人不理我,因为都拖家带口压力大忙着表现给老板看自己工作如何认真努力,被带的家属也不理我因为她们只关心哪里买菜能省钱又做出来不那么cheap,年纪差不多的自费小孩也不理我,因为他们天天聊的是去哪里打工修什么课容易拿学分。
好容易好容易,有个年纪差不多的女生家境比较好,可以没什么负担修课上学,能有心情有时间到我那里一起吃饭聊天,当时她选的,我忘了是计算机还是数学或者物理。结果,上到第二学期跟我叫,不行,学不下去了,我准备换专业。
问我意见,我当然说你现在选的就是我眼里的最好,不过呢,你换什么我都支持你。
然后这位小姐,转天跟我说注册了Archäologie。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学考古的。嗯,也是这个专业唯一的朋友。
中国的学校,我只知道北大(应该)有这个专业,别的还真不敢说,而且从来不知道他们天天忙什么。不过考古学在欧洲倒是一直长盛不衰,很简单,因为好玩啊。挖宝嘛,基本每个假期都会组队出去而且一定是到老少边穷交通不便的(繁)世外,不然哪里有机会?
根据?数数这个主题的电影有多少好了,而且普遍规律是一拍好几集。
然后呢,(有机会)重写历史。
一百多年来,埃及一直被认为是非洲文明的顶峰。埃及文化里,称北部近邻Koush(今天的苏丹)那一片地区和那里的人为Barbaren(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是这样蔑视不说自己语言的异乡人),而研究古埃及历史的欧洲学术界,很自然地沿用了这一观点。并且,一错200年。连100年前第一次发现了25座Koush金字塔的美国人George Reisner,都认为那不过是埃及人的学生产物。
另外的原因是,历史上白人对有色人种(与生俱来)的种族歧视。连年战乱,落后的交通设施,使苏丹在的历史在境内外学者研究领域都是盲点。直到近10几年,黑色法老,包括他们曾经的金字塔才被当作独立文明第一次受到同古埃及文明同样的重视。
还有呢,是几千年来的地貌变化,使得Koush尚存还算完整的金字塔入口,已经被尼罗河水淹没,也就是说,需要专门的潜水考古专家帮忙(水下考古是考古界的一个专业,如同离散数学对数学)。
不完整的原因很简单,盗墓破坏。比如George Reisner,三个连接的墓室掏空第一个,第二个进入时工人没经验塌陷(现场5人死亡),第三个根本不想再理,打包直接回美国。
并且,这次的成果Reisner基本没有专业文章发表。也就是说,公众到现在也不清楚他到底拿走了什么。
黑色法老的王朝首都,最开始是非洲最古老的城市Kerma(2500-1500 B.C.),发现者是瑞士人,在2003年。这是当年他挖出来的,当时他被同行嘲笑,为什么不直接去埃及?他回,嗯,我们应该发现了一点重要的东西
Kerma,在埃及南部,尼罗河东岸,v. Chr. 2500。之后的1000年里,几乎没有间断地同近邻埃及人打打杀杀又通婚贸易,并发展出自己完全独立的一支文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庆幸那一带的落后贫瘠交通不便,即便今天,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几乎随处可见非常精美的釉面陶瓷碎片。
埃及人的梦想是完全控制尼罗河流域,边境的Kerma当然是必争之地,一直到18. Dynasty,Kerma城完全被毁,今天残留的金字塔墙砖,到处是烧痕。
然后,Koush被埃及人统治了500年。
再然后就是不停的你攻我守,你退我进,宛如David和Goliath。直到Koush人战胜,才有了黑色法老。发现地,是Koush人后来的首都Napata。
黑色法老只统治了埃及和Koush100多年。沙漠之王眼镜蛇,是埃及人的圣物,也是法老装饰王冠显示权柄的标志。Napata金字塔的壁画里,发现了极少见的双眼镜蛇王冠,学术界认为它意味着此法老在埃及和Koush地区同时称王。
这一时期,也被简单称为Twenty-fifth Dynasty of Koush/Egypt。
这段历史,有人写了一本书
然后自己织布,染,做疲劳试验看布料能持续多久。
好玩是好玩就是太花钱。
不过考古这种专业的确不是能很好地养自己的。所以虽然诱惑大但是没有吃饭那么重要。
再说现在越来机会越少。这是晚生100年的坏处
落后贫瘠交通不便,相当于现在提倡的慢生活,符合自然规律。即便今天,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几乎随处可见非常精美的釉面陶瓷碎片。
多瑙,有可能捡一些回来,给你那些考古学家的朋友看看,如果是宋代名窑的瓷器就厉害了,财务自由是分分钟的事呢。
关于宋代名窑之首的汝窑,有一句话这样说,家财万贯不如汝窑一片。
我一直没有觉得搞懂过。似乎埃及在北面,当然最北面是Alexandria, 中间是 Nubia? 南方是Sudan.
好像越往南边肤色越黑,北边有点偏semetic.
一般是分成两拨人,老公/男朋友们聚在一起,聊体育/政治/股票/公司,老婆/女朋友们聚成另一堆, 聊化妆/做菜/育儿/购物。偶尔有一个女生会‘跨界’,跑到男生这边聊体育政治股票公司,我猜多瑙就是这一类人。
我们那时候都是讨论在Naschmarkt
哪个摊位买鸡背骨架子便宜
但是在大学上班的又看不上我觉得我不应该站他们队。
真的留学生也看不上我觉得我不是同类
没我什么事儿。而且当时有的几个华人也是在大学上班,访问学者那一类。海德堡是著名的大学城,包括一步之遥的Mannheim,两步之遥的Karlsruhe,所以中国的留学生很有几个,但是他们真的只关心打工啦学生宿舍啦这些日常,所以我接触很少。
你说的这些题目我觉得也应该不是他们爱讨论的,因为上班的惦记的是发文章,延科研经费这些。
我们这个地区中文也翻成上啊,上就是南部的意思。
我见到的埃及人是棕色皮肤,真黑色是苏丹那一片,往南的。再往下又接阿拉伯地区了,就又不怎么黑了
我从来就知道,我最大的本事就是但凡花心思偷懒一定搞砸遭报应。这个经验没有一次失败过
我们孩子幼儿园做的。
最便宜的白面加一点盐。晾干了你想可以涂点颜料,特别唬人。
好多年前就是土耳其人占据了,卖新鲜蔬菜和活鱼,在TU, Theater an der Wien 旁边。
在我说我的2分钱之前,我也先来说个素描点:
希腊邻居的老爹去年从外州过节来了。碰到他在遛小娃,跟他聊了几句。
老爷子退休前在U Michigan 当教授。家里3个孩子,老大就是邻居,老二也是儿子,老小是女儿。老大老二都已经博士毕业当上了大学教授,老三博士在读。老爹谈到老三的时候,自豪的告诉我,女儿已经有男朋友了,让我肚子都笑痛了,跟中国老爹的小心思没两样。
我再建议老爷子反正都退休了,索性搬过来帮助小俩口照顾幼儿。希腊小俩口都工作特别忙。老爹说这不行,弟弟妹妹会不高兴不服气的,万万不可。老爹说多个孩子的情况下,第一要素是公平。
人老了,男女就在中点相遇。老爷子在20,30年前,肯定不屑于跟我这样的街坊大娘唠家常,人家得得操心国家大事呀。20,30年后,殊途同归。
外婆带大的,在外婆家长大。外公不喜欢小孩子的喧闹,他在家的时候总在读书读报。我们小时候见到他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从来没有过bonding.
外公学识挺多的,书架上总有新书。家里有客人来,他们谈论时政。小时候的我觉得好高大的形象。可是我长大以后,懂得批判的角度来看他,才对他老人家不以为然。外婆的一粥一饭,冬天外婆早上帮我们穿棉袄,晚上帮我们洗脚,外婆给小娃娃们做的一件件实事,外婆的慈爱包容,外婆对小娃娃们的爱远远高于学识。
此生有幸为人,懂得尊重其他的生命,懂得和有缘的生命建立深刻的链接,才不枉此行。
在动画片电影Mr. Incredible结尾一句话,大意是Mr. Incredible 对老婆孩子们说:You are my biggest adventure
所以埃及人把南部叫做Upper Egypt, 北部叫做Lower Egypt
现在不觉得了。
但是说实话,记得当年有那么几个女生,能在一堆猥琐男人群里高谈阔论体育和游戏,还真是挺吸引人的。
不过我应该是跟男的更聊的来一点。包括当时在海德堡也是就那几个人几乎有空就一起煮酒论英雄,都属于被主流排斥的边缘
非要把家务能力和生活能力捧上天,那也是脱离真实生活的。
但是以此忽视家人,或者恃才傲物,我不以为意。
其实哪怕时政话题,有些没受过很多教育,但有生活经验的老太太说的更有洞察力,远胜一些老头的唠叨(我从来不看老头们的议政贴)
举个例子,我妈说我们市的那个市中心大道翻了重建,建了又翻。原因是每次新来的市委书记要政绩,反正修路不花自己的钱,而且给上级领导看的时候,门面光鲜。
我刚出国的时候比较尴尬。
也上班的华人不理我,因为都拖家带口压力大忙着表现给老板看自己工作如何认真努力,被带的家属也不理我因为她们只关心哪里买菜能省钱又做出来不那么cheap,年纪差不多的自费小孩也不理我,因为他们天天聊的是去哪里打工修什么课容易拿学分。
好容易好容易,有个年纪差不多的女生家境比较好,可以没什么负担修课上学,能有心情有时间到我那里一起吃饭聊天,当时她选的,我忘了是计算机还是数学或者物理。结果,上到第二学期跟我叫,不行,学不下去了,我准备换专业。
问我意见,我当然说你现在选的就是我眼里的最好,不过呢,你换什么我都支持你。
然后这位小姐,转天跟我说注册了Archäologie。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学考古的。嗯,也是这个专业唯一的朋友。
中国的学校,我只知道北大(应该)有这个专业,别的还真不敢说,而且从来不知道他们天天忙什么。不过考古学在欧洲倒是一直长盛不衰,很简单,因为好玩啊。挖宝嘛,基本每个假期都会组队出去而且一定是到老少边穷交通不便的(繁)世外,不然哪里有机会?
根据?数数这个主题的电影有多少好了,而且普遍规律是一拍好几集。
然后呢,(有机会)重写历史。
一百多年来,埃及一直被认为是非洲文明的顶峰。埃及文化里,称北部近邻Koush(今天的苏丹)那一片地区和那里的人为Barbaren(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是这样蔑视不说自己语言的异乡人),而研究古埃及历史的欧洲学术界,很自然地沿用了这一观点。并且,一错200年。连100年前第一次发现了25座Koush金字塔的美国人George Reisner,都认为那不过是埃及人的学生产物。
另外的原因是,历史上白人对有色人种(与生俱来)的种族歧视。连年战乱,落后的交通设施,使苏丹在的历史在境内外学者研究领域都是盲点。直到近10几年,黑色法老,包括他们曾经的金字塔才被当作独立文明第一次受到同古埃及文明同样的重视。
还有呢,是几千年来的地貌变化,使得Koush尚存还算完整的金字塔入口,已经被尼罗河水淹没,也就是说,需要专门的潜水考古专家帮忙(水下考古是考古界的一个专业,如同离散数学对数学)。
不完整的原因很简单,盗墓破坏。比如George Reisner,三个连接的墓室掏空第一个,第二个进入时工人没经验塌陷(现场5人死亡),第三个根本不想再理,打包直接回美国。
并且,这次的成果Reisner基本没有专业文章发表。也就是说,公众到现在也不清楚他到底拿走了什么。
黑色法老的王朝首都,最开始是非洲最古老的城市Kerma(2500-1500 B.C.),发现者是瑞士人,在2003年。这是当年他挖出来的,当时他被同行嘲笑,为什么不直接去埃及?他回,嗯,我们应该发现了一点重要的东西
Kerma,在埃及南部,尼罗河东岸,v. Chr. 2500。之后的1000年里,几乎没有间断地同近邻埃及人打打杀杀又通婚贸易,并发展出自己完全独立的一支文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庆幸那一带的落后贫瘠交通不便,即便今天,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几乎随处可见非常精美的釉面陶瓷碎片。
埃及人的梦想是完全控制尼罗河流域,边境的Kerma当然是必争之地,一直到18. Dynasty,Kerma城完全被毁,今天残留的金字塔墙砖,到处是烧痕。
然后,Koush被埃及人统治了500年。
再然后就是不停的你攻我守,你退我进,宛如David和Goliath。直到Koush人战胜,才有了黑色法老。发现地,是Koush人后来的首都Napata。
黑色法老只统治了埃及和Koush100多年。沙漠之王眼镜蛇,是埃及人的圣物,也是法老装饰王冠显示权柄的标志。Napata金字塔的壁画里,发现了极少见的双眼镜蛇王冠,学术界认为它意味着此法老在埃及和Koush地区同时称王。
这一时期,也被简单称为Twenty-fifth Dynasty of Koush/Egypt。
这段历史,有人写了一本书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聊点历史(1):黑色法老(Black Pharaoh) 应要求写个职场系列(3) 周末灌水——说个奇人Rudolf Steiner和他的Waldorfschule 聊几句中国的人文科学 应要求写个职场系列(2)
然后自己织布,染,做疲劳试验看布料能持续多久。
好玩是好玩就是太花钱。
不过考古这种专业的确不是能很好地养自己的。所以虽然诱惑大但是没有吃饭那么重要。
再说现在越来机会越少。这是晚生100年的坏处
落后贫瘠交通不便,相当于现在提倡的慢生活,符合自然规律。即便今天,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几乎随处可见非常精美的釉面陶瓷碎片。
多瑙,有可能捡一些回来,给你那些考古学家的朋友看看,如果是宋代名窑的瓷器就厉害了,财务自由是分分钟的事呢。
关于宋代名窑之首的汝窑,有一句话这样说,家财万贯不如汝窑一片。
我一直没有觉得搞懂过。似乎埃及在北面,当然最北面是Alexandria, 中间是 Nubia? 南方是Sudan.
好像越往南边肤色越黑,北边有点偏semetic.
一般是分成两拨人,老公/男朋友们聚在一起,聊体育/政治/股票/公司,老婆/女朋友们聚成另一堆,
聊化妆/做菜/育儿/购物。偶尔有一个女生会‘跨界’,跑到男生这边聊体育政治股票公司,我猜多瑙就是这一类人。
我们那时候都是讨论在Naschmarkt
哪个摊位买鸡背骨架子便宜
但是在大学上班的又看不上我觉得我不应该站他们队。
真的留学生也看不上我觉得我不是同类
没我什么事儿。而且当时有的几个华人也是在大学上班,访问学者那一类。海德堡是著名的大学城,包括一步之遥的Mannheim,两步之遥的Karlsruhe,所以中国的留学生很有几个,但是他们真的只关心打工啦学生宿舍啦这些日常,所以我接触很少。
你说的这些题目我觉得也应该不是他们爱讨论的,因为上班的惦记的是发文章,延科研经费这些。
我们这个地区中文也翻成上啊,上就是南部的意思。
我见到的埃及人是棕色皮肤,真黑色是苏丹那一片,往南的。再往下又接阿拉伯地区了,就又不怎么黑了
我从来就知道,我最大的本事就是但凡花心思偷懒一定搞砸遭报应。这个经验没有一次失败过
我们孩子幼儿园做的。
最便宜的白面加一点盐。晾干了你想可以涂点颜料,特别唬人。
好多年前就是土耳其人占据了,卖新鲜蔬菜和活鱼,在TU, Theater an der Wien 旁边。
在我说我的2分钱之前,我也先来说个素描点:
希腊邻居的老爹去年从外州过节来了。碰到他在遛小娃,跟他聊了几句。
老爷子退休前在U Michigan 当教授。家里3个孩子,老大就是邻居,老二也是儿子,老小是女儿。老大老二都已经博士毕业当上了大学教授,老三博士在读。老爹谈到老三的时候,自豪的告诉我,女儿已经有男朋友了,让我肚子都笑痛了,跟中国老爹的小心思没两样。
我再建议老爷子反正都退休了,索性搬过来帮助小俩口照顾幼儿。希腊小俩口都工作特别忙。老爹说这不行,弟弟妹妹会不高兴不服气的,万万不可。老爹说多个孩子的情况下,第一要素是公平。
人老了,男女就在中点相遇。老爷子在20,30年前,肯定不屑于跟我这样的街坊大娘唠家常,人家得得操心国家大事呀。20,30年后,殊途同归。
外婆带大的,在外婆家长大。外公不喜欢小孩子的喧闹,他在家的时候总在读书读报。我们小时候见到他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从来没有过bonding.
外公学识挺多的,书架上总有新书。家里有客人来,他们谈论时政。小时候的我觉得好高大的形象。可是我长大以后,懂得批判的角度来看他,才对他老人家不以为然。外婆的一粥一饭,冬天外婆早上帮我们穿棉袄,晚上帮我们洗脚,外婆给小娃娃们做的一件件实事,外婆的慈爱包容,外婆对小娃娃们的爱远远高于学识。
此生有幸为人,懂得尊重其他的生命,懂得和有缘的生命建立深刻的链接,才不枉此行。
在动画片电影Mr. Incredible结尾一句话,大意是Mr. Incredible 对老婆孩子们说:You are my biggest adventure
所以埃及人把南部叫做Upper Egypt, 北部叫做Lower Egypt
现在不觉得了。
但是说实话,记得当年有那么几个女生,能在一堆猥琐男人群里高谈阔论体育和游戏,还真是挺吸引人的。
不过我应该是跟男的更聊的来一点。包括当时在海德堡也是就那几个人几乎有空就一起煮酒论英雄,都属于被主流排斥的边缘
非要把家务能力和生活能力捧上天,那也是脱离真实生活的。
但是以此忽视家人,或者恃才傲物,我不以为意。
其实哪怕时政话题,有些没受过很多教育,但有生活经验的老太太说的更有洞察力,远胜一些老头的唠叨(我从来不看老头们的议政贴)
举个例子,我妈说我们市的那个市中心大道翻了重建,建了又翻。原因是每次新来的市委书记要政绩,反正修路不花自己的钱,而且给上级领导看的时候,门面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