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墙内大城市此刻的现象,满街的“送饭电动单车”。车手们的骑技各个了得,狭缝里穿插快而不碰,有摩托越野赛手的水准。
看图:
蓝色骑手的是送饭族内“饿了么”这一派的。再看几例:
不能单靠颜色辨认,有些蓝色车是干别的个体:
送饭族内另一派是“美团”帮:
黄色的。再看几例:
这个“后箱”上启,当然是才把“热饭”卸下,应该是为了让水气蒸发。饭单之间在自己的车上小憩:
“美团”帮也可以是其它颜色的:
除了此两帮,还有其它派别:
这个红色的帮号没弄清楚。应该也是在送“热饭”,宫内的人也在享用。是,后面那俩车上“监视器”多到变态,后面会单另介绍。除了“送饭”,这种电动单车也送其它物品:
还遇到一个“生意交接”的实例:
这个“闪送”应该是非“即食”类东西的快递。接到手的袋子里像是俩“画卷轴”。
好了,图都看过了,说说事儿。
吃饭的,上班族在中午的午餐是一大块生意。还有就是给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叫的外卖餐。旅店的客人也用这个服务,没啥管理的旅店可以直接送到客人房间,有严格管理的旅店就像上面那个“书法学校”交接一样,把订饭人叫下来接饭。
送饭的,接触过的都是“外地口音”,打工者应该多是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因为那个“摩托越野赛车”的职业环境,没有机会与任何一位“送饭的”年轻人有交流。孩子们确实在“时间就是生存”上骑行,寒风中挣的是满头大汗的辛苦血汗钱。
那“墙内”的送饭者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快递一族有什么区别吗?
“特色国”,那还用说?!
无论如何辛苦的挣生活,墙内在大城市打工的送饭族是没有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的权利的。因为“户口”不可得,不能享用“城里”的医疗保险,如果有家室,孩子没有在城里上学到考学的权利。骑手们的宿命,就是在城里挣几年血汗钱,然后再寻别的活法。
还是“祥子们”。
当然,有下面这个,一切都不在话下:
把“阔步”改成“轱辘”就成,^_^。
乌克兰战场上的炮灰,也大都是来自俄国边疆和偏远农村地区的“低端人口” :-)
从一千多年前老杜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到今天的“门里饭菜香,路上快递苦”,酱缸里的化学稳定性可见一斑 :-)
记得看过墙内一个统计,说外卖快递从业人数已经有八千多万,占全国人口6% 。人数居世界之首,也居全国职业之首(超过全国职业人员总数的1/5),墙内“内卷”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一组照片,让人一窥光鲜的 facade 背后的真实生活(“宫墙”那张上监视器的 local density 怕是要远远高过乌克兰战场吧 :-) )。高卢人民自嘲说高卢以公鸡为标志,是因为公鸡是唯一能双脚站在 shit 里引吭高歌的鸟。其实最后一张照片上才真正体现了公鸡精神 :-)
谢传人兄分享,继续等续篇
一周开心
吧?之后还得洗锅洗碗呢。再说了也不能天天吃馒头夹肉啃黄瓜吧。
是遍地黄金啊,反驳他们都说我被这边媒体洗脑了,崇洋媚外。但我想我对那儿的了解还是没有过时,巨大的贫富差距,言论舆论的控制,看了这些照片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都是骑小摩托的挑夫纤夫。 这些还都会算入GDP,看经济增长不错。
来北京三十年了。我说你以后就说是北京人,哪有在北京住了成年大部时光还不是当地人一说? 师傅说不成,还是没有北京户口,房子都买了很久了,就是不能成为”北京人“。那个等级基因还在被环境不断的加固,WTF。说到大祖的脚踏与引吭,一半天介绍墙内的大祖辐射力道,^_^。古纸兄周二开心。
化肥等农业必需物资由“国家”定价,农民被“系统索取”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那个“农村”社保,要每月交费大约20元,交满15年,到了一定年龄,可以每月领取100元左右。Better than nothing, but very pale. 关于“崇洋媚外”,这边的离岸颂党国就是在为“洋那边”的“外国”唱赞歌,^_^。carrot 周二开心。
说的是墙内大城市此刻的现象,满街的“送饭电动单车”。车手们的骑技各个了得,狭缝里穿插快而不碰,有摩托越野赛手的水准。
看图:
还遇到一个“生意交接”的实例:
这个“闪送”应该是非“即食”类东西的快递。接到手的袋子里像是俩“画卷轴”。
好了,图都看过了,说说事儿。
吃饭的,上班族在中午的午餐是一大块生意。还有就是给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叫的外卖餐。旅店的客人也用这个服务,没啥管理的旅店可以直接送到客人房间,有严格管理的旅店就像上面那个“书法学校”交接一样,把订饭人叫下来接饭。
送饭的,接触过的都是“外地口音”,打工者应该多是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因为那个“摩托越野赛车”的职业环境,没有机会与任何一位“送饭的”年轻人有交流。孩子们确实在“时间就是生存”上骑行,寒风中挣的是满头大汗的辛苦血汗钱。
那“墙内”的送饭者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快递一族有什么区别吗?
“特色国”,那还用说?!
无论如何辛苦的挣生活,墙内在大城市打工的送饭族是没有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的权利的。因为“户口”不可得,不能享用“城里”的医疗保险,如果有家室,孩子没有在城里上学到考学的权利。骑手们的宿命,就是在城里挣几年血汗钱,然后再寻别的活法。
还是“祥子们”。
当然,有下面这个,一切都不在话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送饭的与吃饭的,墙内的两族(图) 施明德先生逝世,纪念一下 关于“蛋炒饭”…… “亮亮与丽君故事”的文革共振 保罗.佩洛西在法庭上描述他的遇袭过程----纽时文译
乌克兰战场上的炮灰,也大都是来自俄国边疆和偏远农村地区的“低端人口” :-)
从一千多年前老杜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到今天的“门里饭菜香,路上快递苦”,酱缸里的化学稳定性可见一斑 :-)
记得看过墙内一个统计,说外卖快递从业人数已经有八千多万,占全国人口6% 。人数居世界之首,也居全国职业之首(超过全国职业人员总数的1/5),墙内“内卷”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一组照片,让人一窥光鲜的 facade 背后的真实生活(“宫墙”那张上监视器的 local density 怕是要远远高过乌克兰战场吧 :-) )。高卢人民自嘲说高卢以公鸡为标志,是因为公鸡是唯一能双脚站在 shit 里引吭高歌的鸟。其实最后一张照片上才真正体现了公鸡精神 :-)
谢传人兄分享,继续等续篇
一周开心
吧?之后还得洗锅洗碗呢。再说了也不能天天吃馒头夹肉啃黄瓜吧。
是遍地黄金啊,反驳他们都说我被这边媒体洗脑了,崇洋媚外。但我想我对那儿的了解还是没有过时,巨大的贫富差距,言论舆论的控制,看了这些照片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都是骑小摩托的挑夫纤夫。 这些还都会算入GDP,看经济增长不错。
来北京三十年了。我说你以后就说是北京人,哪有在北京住了成年大部时光还不是当地人一说? 师傅说不成,还是没有北京户口,房子都买了很久了,就是不能成为”北京人“。那个等级基因还在被环境不断的加固,WTF。说到大祖的脚踏与引吭,一半天介绍墙内的大祖辐射力道,^_^。古纸兄周二开心。
化肥等农业必需物资由“国家”定价,农民被“系统索取”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那个“农村”社保,要每月交费大约20元,交满15年,到了一定年龄,可以每月领取100元左右。Better than nothing, but very pale. 关于“崇洋媚外”,这边的离岸颂党国就是在为“洋那边”的“外国”唱赞歌,^_^。carrot 周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