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聊南怀瑾金庸和倪匡

d
donau
楼主 (文学峸)

这仨里,我大概对金庸和倪匡更熟一点,为了应付这个帖子,找南怀瑾出来翻了翻。我的参考书如下。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历史的经验,如何修正佛法,孟子旁通,易经杂说,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发放神秘学,般若正官略讲,论语别裁,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别的没了。

大概在国内的时候随便翻过他一两本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当然也见到有人当圣经推荐,每每如此我大半会只推不就——恭喜你有喜欢的作者替你说出心里话,那是(你的)人生幸事。很好很替你高兴。

不过我不喜欢的。从他的内容到表达方式。尤其什么长生不老这一类题目,完全不是我的关心和向往。我眼里好的生命,真的只要(活的)好,不要(活的)长。长生或不老?那种饼对我没有丝毫吸引力。

当然说到内容那属于各人眼里的花。我的蜜糖你的砒霜,各走各的阳关道或独木桥,彼此不干涉,世界清净,天下太平。还有什么比这更合理的呢?

我想多说一点的是表达方式。

从头到尾,他都太想教人点什么了——这是我最反感的华人的习惯。我从来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人有资格教人(做人)的,特别是涉及到宗教信仰这一类很个人的理念。你当然可以相信自己的选择好,很正确很真理,但是要能接受别人完全不一样的选择是他的正确和真理。南怀瑾或者说华人文化的和世界脱节,大概我想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猜一下很可能是受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非一日之功之累,也非一日可改变。

不能说错,但是让我很反感很厌恶。当然,我很相信有人对这种方式的教很感激甚至推崇。那也很好。

我爸爸很爱买不着调的闲书,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这一类我都是从他那里翻出来的,现在猜他大概买的是香港的盗版,因为都是繁体,我当时应该最多小学,反正简体也认不全,所以倒没什么障碍,真的是边猜边看囫囵吞枣。

金庸梁羽生当然也是这么看的。能记得的是很零散,翻到那本读哪本,天昏地暗。但是金庸的大漠黄沙,三军遥倚伏,万里相驰逐的豪迈,断肠恩爱泪阑珊的儿女两情关,或者结交在相知,天下识君人的如山友谊,在10来岁的小小学童眼里,真真海市蜃楼奇幻无比。

岂有不飞身扑过去的道理。

倪匡是卫斯理那个系列我最熟。不过倪匡给我的感觉,是多少有点爱卖弄,不像金庸写字讲故事那么认真(金庸的文字很干净很讲究,不能细说那太长了)。你熟卫斯理的话应该知道那个系列都很薄,基本一,两个钟头就能翻完一本。

但是金庸平面文字后立体的情怀,大概只有华人才能体会。

刚出国的时候在大学上班,当地有很好的东南亚语言文学系。有专门学中文的小孩找到我做Partner,她中文已经很好了,能读金庸的,但是她跟我说她就不明白为什么有“小子”这种称呼。我结结巴巴解释半天,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相信说清楚了。

所以文化差异是体现在文字里的。想用文字唬人,应该是很难得一件事,但是用文字误导人,又是一件太容易的事。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的说法,也不是今天才有。

越模糊的文字,越坏,清晰准确的表达,是智力更是能力。金庸或者倪匡的好,剃掉故事情节,单看文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几乎每段都可以独立成篇的,如同一副好的画,zoom in,zoom in, zoom in,镜头再近也不会让你失望。或者Mozart,闭眼从他的一摞谱里抽一张出来,也可以放心当作很好的钢琴练习曲。

我更喜欢的是看倪匡写他从内蒙古绕路出逃那些故事,那种文字是有盐有胡椒粉的,因为他把自己放进去了,有态度有感情有爱憎而且分明,那是我喜欢的文字。

说到倪匡不能不提他妹妹亦舒,可以算是我十几20岁时候的人生启蒙。那种对爱,对人,对生命的快意恩仇,洒脱恣意,嗯,甚慰吾心。

高妹说这三个不可以复制。其实我们哪一个人又是可以复制的呢。

我记得中学开学第一天,校长讲话,说,等你们将来长大了,想骄傲的时候,想一下,世界这么大,小小的一个我算什么?想自弃的时候,再想一下,世界这么大,只有一个我啊!

很多年过去,都不记得她(是女校长)的样子了,但是她这句话,会随时想起来。

每一个人是每一个人,是因为你和别人长得不一样,想的不一样,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不一样,就算是了了三生意,你的三生,和他人的三生也不一样。

如此这般,世界所以美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跟着聊南怀瑾金庸和倪匡 周末灌水:关于co-sleep 讲个希腊神话(1)Medea:女神复仇 也聊一点育儿观 接着说时空
F
FEVRE
根本不值得看,聊
d
donau
我也是这么觉得不过我好歹比你谦虚一点得

其实我从心里觉得,这都什么什么啊真是祸国殃民

F
FEVRE
我无知无畏 :D
核桃小丸子
金庸平面文字后立体的情怀,大概只有华人才能体会,哈哈,这句是金句,宗教信仰也好,粉哪个大咖也罢,都是萝卜白菜各自爱与不爱
看客2010
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硬要搞得结果一样,也就是所谓的平等,这个世界就不会美好。
树蛙瓦凹
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独立不改!呵呵呵~~~多维
d
donau
看姐说的对
d
donau
是这样的。我很不喜欢华人这个爱干涉别人不同意见的习惯。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尊重什么叫boundary
d
donau
我想这也不是一个好的概念无知最容易心生恐惧了。有知才会无畏惧或少畏惧所以知识就是power
F
FEVRE
两种不同,小孩那种就是无知无畏。你的是知而不畏
F
FEVRE
无知无畏 :D
F
FionaRawson
写得好!大部分很赞。至于南怀瑾,多瑙如果自己对学佛没兴趣的话,肯定不会喜欢他。真正想修行的那是巴不得找个老师磕头

求着人家就教你,人家还未必肯倾囊相授。

d
donau
我想了一下我对南怀瑾评价低一点还不是因为佛学。那种别人怎么说我都无所谓,主要原因是我很反感那种总想教人点什么的态度

所以我也说了我完全能接受别人喜欢/接受/推崇/神明这种方式,无论对教的和被教的。但是那不是我的option

至于他的观点,个人眼里的花,各自找同好,都没什么。

d
donau
另外所谓修行这两个字。那是另外一个中文里爱以示高端的话题属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可以跑很远的我想也属于多说无益那一类题目
d
donau
你说的是我一直很奇怪的一点

好像这中文网上发言的很多好像不是特别让我觉得有成年人应该有的态度和逻辑和表达方式。

太奇怪了。

土豆-禾苗
明白了,多瑙也是不可复制的…周末愉快
d
donau
你也是你也是。我说的特别让你从心里笑出来吧你多阴险啊。净等着看我说这些你最想说能打击一大片的
土豆-禾苗
接下来等三哥了,他的华夏古典解读,非常正统的解读… :))
土豆-禾苗
哈哈,高妹被“法眼”盯上了,有趣。对南怀瑾的看法,确实就是一个信与不信的原始差别,都可以的。周末愉快。
核桃小丸子
多瑙不必在意,一样米养百样人,上网来寻求的都不同,有的就是来解闷排解压力的,反正马甲背后说话也不用负责。
F
FEVRE
我是来插科打诨的,挑刺的。负责又有什么用?
p
polebear
能辩会写
d
donau
瞎写呗又不用负责
尸首
不是不能教人点什么,

人的经历中虔心受教的机会并不少见、导师高人的倾心相授也不是罕事

“论语”从头至尾都是说教,没有人觉得抵触,反而汲之若渴

南怀瑾的说教让人反感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他本人对事理的认知比较肤浅、却自视甚高,对自身定位不准;二是他说教目的似乎更重于对自身的表现、故弄玄虚,而不是诚心渡人

陈丹青在一个访谈中谈到他的一个感想“最终起作用的还是爱”,南怀瑾不像是个有爱的人

 

d
donau
当然有。我就对论语很多地方很反感。我不觉得不能说出来啊。我相信有人对我的观点也很反感我觉得也没问题我又不想人同意我
d
donau
还一问题

你是借谁的尸还魂来炸我的?为什么对我对论语的评价这么熟?

甭装神弄鬼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