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金板

S
Shubin
没想到一块小小金版里头有大学问。请教楼主,上头的字是直接凿上去的还是先写后凿?另外,

从照片上看,觉得厚度应该是2毫米?

紅塵
学习了。中东一些文字仍保持从右到左书写习惯
d
donau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对什么先后这一类题目那么感兴趣。说到这里我想起认识过一个国内考古的博士
来罘
我也感觉没那么厚,可经多个渠道核实,尺寸的确没错。只能说苏美尔人多金。具体出处见内。
来罘
据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宏,力主吹牛的是当时一国务委员级别的人物。寻找阔祖先,如同发动文革,是自上而下的运动。

那是一伙儿货真价实的不肖子孙,下层百姓被他们拐带坏了。不过,许宏是个真正的学者,老实承认,挖出的东西只支持3700年的历史。

d
donau
对啊。这种怎么可能先有了目标然后网上凑呢。再说早一天晚一点很丢人吗。今天,现在过得不好才丢人
来罘
经你提醒,我对东巴文多留了点意。细究Umma vs. Lagash百年战争,对东巴文的书写形式也有意外发现,下篇细述。
来罘
要是有台湾人的选举权,我肯定选你上去顶掉那个国务委员。
d
donau
那国务委员能干嘛呢你先给我科普一下。我一点都不懂,是个什么工作?负责哪一部分的钱。万一呢我入籍台湾也说不定
紅塵
敬待大作
来罘
比如,国务委员王毅同志就可以教训加拿大人民。学部委员王巍同志就可以说,谁先谁后还不好说呢。
S
Shubin
来罘兄太客气,我只好稽首回谢您的链接。觉得工匠事先没打底稿,因为分隔的竖线间距都不一致。还有,

看到一篇文章里头有以分数表示的金板尺寸,厚度是13/16 inch,约等于2cm。

https://brewminate.com/where-did-writing-come-from/

来罘
没错,那竖格是大体分割,没象石匠刻碑那样正规。反倒有点书法大家的味道,有所规矩,却不因此缩手缩脚。
d
donau
那完了这俩我一个不知道想学习也无从下手啊我是当不了你说的什么委员了
F
FEVRE
人问你当嘛?你自说自话。还是当好人选了你当的学习委员
木有文化
我瞪着大眼睛看了半天,似乎金板里也没有标点符号

他们如果有了,华夏古文标点符号估摸也能早个一千年。

来罘
本想闷声卖关子,硬是被你看穿。我就一个字,目光如炬。闲话咱找个没人的地方说。

风雪夜,河道旁,我站立半天。路人投以敬佩的目光,有人甚至赋诗曰,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踩寒江雪。

只有你问,脚下踩什么呢?该不会是二十美元吧?被你说着了,正是二十美元。既然如此,二一添作五。那些竖格不是画着好看的。这够十美元吧?大哥,你先拿上,家走,剩下的且待下周分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