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从“脆弱”的发散联想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峸)
看到文化的以色列,往后再翻了翻,看到了大家讨论的“弱”。发散一下,联想到vulnerability, 联想到最近听完的Mitt Romney的回忆录Romney: a Reckoning.   以世俗的标准来看,Romney非常成功。可是他在2016年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很多很多的自我怀疑,甚至一次次陷入抑郁的情绪中。在竞选失利后,他迷茫了挺长时间的。如果这么driven and successful 的个体都会有这么多的自我怀疑,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再比如多年前他的大一是在Stanford 上学的。摩门的规矩是要去年轻人要求去传教2年。于是他暂停上学,被派到法国贫民窟传教2年。一去就水土不服拉肚子。而且贫民窟的人们没有解决温饱,怎么可能对传教有兴趣。再碰上一次车祸,死里逃生,而邻座死去。他在这两年里一次又一次在痛苦中追问自己信仰的why. 传教结束后回到美国,他马上从Stanford 退学,转学去了他们摩门教的大学BYU.   他所展示的这种真实的“脆弱”,普通人如我才能找到关联感,会让普通人感受到了被他人读懂以及想去读懂他人的感动。他的脆弱,反而会给普通人鼓励,让他们硬着头皮也要把自己不轻松的路走下去。倘若他的传记高高在上,那么他的光鲜跟他人又有什么关联呢?   大概10年前有一个非常红火的Ted talk: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https://www.ted.com/talks/brene_brown_the_power_of_vulnerability?language=en   有时候有些议题就像种子,10年前这个Ted talk听下来觉得空洞,现在却若有所悟。其实我的一个体会是,人跟人的真正的链接,开始于一方可以放心的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示给另一方,而不用担心被嘲笑。比如老公可以跟老婆诉说自己工作上的委屈和挫折,比如孩子可以让父母帮改大学申请的作文。最深的链接,会不仅是灿烂阳光下树枝和花瓣间的致意,更会有暗无天日的土壤深处,丑陋根须的互相触摸。  
木有文化
嗯,这篇写的很好,真是这样的。盗用 Alexander Pope 的金句,

To be vulnerable is human, to admit/show it, divine.

S
Shubin
谢谢分享。Romney 看上去像个米国标准的高层政客,没想到还曾经给法兰西贫民传过2年教。
核桃小丸子
糯米好像喜欢从个人传记里展现出来的情感激荡自己达到共情,一个光鲜成功的人,他的struggle更可能是一般人的高度浓缩版
颤音
政客的回忆录你相信?
颤音
a perfect excuse to commit sins, we are sinners, just do it
颤音
then we become divine, lol, 开个玩笑
核桃小丸子
禁止偷换概念,走廊只能用I ,We禁闭词,小心文革傻哥和多瑙缉拿你。
颤音
We, excluding whoever doesn't want to be included
核桃小丸子
哈哈,除了土豆,这有一个替补的anti 糯米替补队员。
颤音
还好,俺不是出头鸟
木有文化
我往前数几个工作,有一个要常去Utah出差

那里有个同事,大概也是BYU的吧,跟我说:大学后去传教的那两年,是最改变/塑造他人格的两年。到一个完全不知道的地方,自己是否能存活下来都不很肯定。每天去敲一些想拿棒子轰你走的人的家门,有过那个经历,后来遇到的很多东西都不算什么了。

f
freemanli01
那个Ted talk 有印象。。前一段看拳王泰森跟Sadguru对话,他还问:我为什么害怕
d
donau
本山这个补充很好。我想确实是一般来说应该都有人不愿意被include的
d
donau
我一直相信任何人都是人都有怀疑自己的时候。关键是怀疑完了选择的行动不同定义了人的不同
d
donau
这本书我还真知道看了BBC的书评没有找来看。我也很喜欢看这种传记一类的书,自传或他转

都有所长。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试着写一下自己的自传,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那是最自己真正的审视,至于要不要给别人看,是另外一件事

酒绿春浓
很久不见,问好!非常赞同这一段:

其实我的一个体会是,人跟人的真正的链接,开始于一方可以放心的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示给另一方,而不用担心被嘲笑。比如老公可以跟老婆诉说自己工作上的委屈和挫折,比如孩子可以让父母帮改大学申请的作文。最深的链接,会不仅是灿烂阳光下树枝和花瓣间的致意,更会有暗无天日的土壤深处,丑陋根须的互相触摸。

酒绿春浓
前两天看了一部doc “Call me Kate", 挺有意思的是Kate对很多事情的回忆与她身边人的看法完全不同。
土豆-禾苗
你肯定不是出头鸟,只是这次说话有些直,有些憋不住脱口而出,其实啊,那个A君才是打击人家的出头鸟,他说:

“糯米好像喜欢从个人传记里展现出来的情感激荡自己达到共情”,这里是分析:
(糯米好像喜欢)从 个人传记里展现出来的情感 激荡自己达到共情

A君对那本书不做判断,不像你用“政客的回忆录”来暗讽(我猜的),A君只是指出书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写作技巧),赞扬了当事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善于发现书中催泪精华,从而 “激荡自己达到共情”……

A君巧妙指出了读者那种“弱者”同命相连(即便是很短暂的片段)的所谓“共情”心理,但同时也暗示着对那类书籍的一些“呵呵”……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分析、或者说体会那些12月26日奔赴去韶山 激荡自己的“弱者”,它们是如何被“讲好中国故事”的那些故事中展现出来的情感 而 激荡自己达到共情 。

所以,A君才是真正的第一出头鸟,隐藏得不错的出头鸟。

读书心理学。

 

 

 

土豆-禾苗
讽刺打击,我只能给你0点赞 :))
d
donau
我相信你说的。其实就是身边的事大家的态度也肯定不一样。或者你听两个人描述同一件事会发现和描述着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酒绿春浓
所以我对人性特别感兴趣,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感受来体验这个世界,对同一件事的体验千差万别。

我本来对Kate Hepburn的故事没什么兴趣,后来越看越来兴趣的原因就是Kate谈到她的原生家庭,谈到父母,谈到她与Spenser Tracey的爱情故事。。。只说一个例子:Jane Fonda回忆说当她们拍摄Golden Pond的时候,Jane Fonda总是被她父亲Henry Fonda贬低,Jane心情很差的时候,Kate抱着她说:Spencer也这样对待我,他们男人不懂如何对待女人。这是Kate私下里安慰Jane说的话,但她在所有的镜头前只说跟Spencer相遇她才知道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爱。Spencer酗酒,Kate在场帮助他根本无法胜任演员工作,酗酒太多最后靠Kate照料。但她只说她对Spencer的爱是多么伟大,曾经对她那么好的丈夫Luddy则不值一提。

以上貌似八卦,但我想说的是人对世界的看法是来源于她自己想让自己相信的看法。不知道我表达清楚了没?

总是很开心与你交流!圣诞快乐+新年祝福!

f
freemanli01
We(excluding whoever doesn't want to be inclded) The People
d
donau
小酒我一直非常佩服你的细腻和敏锐。特别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听你聊起来简直身临其境

你说的这个人对世界的看法我是能理解的。1我相信他(她)确实是这么看的,因为人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哪怕在别人看起来荒诞

2就算是当事人说出来的话也未必是真的内心所想,可能当时那个环境他只能那么说。

3由于个人经历见识学识接触的人合作的工作环境导致了不同BIAS。所以我一直主张人要学会接收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其实前两天还聊我觉得中文舆论太求同了几乎不能容异,这一点是大问题。

能跟你或糯米这个LEVEL的交流才是我的荣幸。

圣诞快乐,节日快乐。

酒绿春浓
我的专业是八卦,其实

做投资就需要愿意听各种各样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然后动作。八卦对我也挺有帮助,自嘲一下下。

人世间最难以琢磨的就是人,很多时候无论你对某人多好,但也拉不住她/他离去的脚步。但人与猫之间的情感很简单,相互愉悦,相互爱护。人际关系真是很有意思。

十几年前,我看到先生与猫咪的互动,突然领悟到了我与他之间的关系。我对他说: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一直迁就我。他回怼我一句:你太迟钝了。在与先生的关系里,我任性很多,而通过观察他与猫咪的互动我才体会到他很迁就猫咪和我。所以我观察他人的关系有点敏锐,而观察自己的关系时则很迟钝,直到我观察到先生与猫咪的关系时才明白他是怎样的人。

我对猫咪的态度也很任性,就是:我要抱你,现在就要抱你。很奇怪的是我如此强悍的人,居然让猫咪跟我很亲密。他们更喜欢我,呵呵,我也闹不懂了。也许猫咪也很被动,需要我表达很多的爱,才明白我是爱他们的。

酒绿春浓
对于中文媒体的求同意识很强

我的体会是强权政治对个人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更宽泛一点说东亚文化里,专制主义盛行很多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思维根深蒂固。中国家庭里大多有一个暴君,在家庭里也是一言堂。所以我认为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独裁者,只是阅读以及眼界让某些人可以遏制住内心的独裁想法,让自己接纳不同意见,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见识。中文媒体尤其是简体字媒体,甚至网络中文世界里,因为意识形态不同就要灭掉对手,都来自于独裁意识。

独裁,强权政治,对上位者来说很享受,他们可以一言九鼎,没有不同意见因此想干啥就直接干。不需要反复论证。但一旦他们失去权势,其下场也极为悲哀。比如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在位时有多么荣耀,S得就有多惨。

d
donau
你看有爱你的和你爱的。这不就是幸福人生?还有什么可求得呢
酒绿春浓
是啊!曾经说过一句:人生苦短;但如果人生里没有爱,那一生会太苦长了。其实

从你的一些家庭生活片段描写里,体会到你生活的甜蜜幸福,能够感受到你先生对你的尊重和体贴。

f
freemanli01
We(excluding whoever doesn't want to be included)The People

美国宪法都要改写了。

因为那是承认基督为My lord的宪法。。。

糯米粥
摩门的年轻人都得去,在这种formative years 对年轻人的影响会很大
糯米粥
我也问过自己为啥对传记读不厌,我的答案是一种对fellow human being的一种好奇

“一个光鲜成功的人,他的struggle更可能是一般人的高度浓缩版” -- 很同意

糯米粥
土豆的回帖还给整出五颜六色来了?土豆隐藏得更好,怕被皮鞭抽,只敢称A君

糯米粥
零点赞大王。我给颤音补了个实赞
糯米粥
我在20几岁的时候也幻想着去Peace corps, 后来发现Peace corps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给我家高中生洗脑好几年了,跟他说大学毕业后考虑去Peace corps 或者 teach for America 服务2年。

我很喜欢的作者Peter Hessler在大学毕业后参加Peace corps, 90年代末在中国四川教书2年,然后写了River town

人生就是个经历

糯米粥
都有好多疑问啊
糯米粥
不能同意更多
糯米粥
“ 人对世界的看法是来源于她自己想让自己相信的看法”—我也注意到了,很多时候就是一种self justification
糯米粥
这个分析很有道理。家庭关系就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咱们大多数人估计都是在独裁的家庭中长大,以后要有意识的修正自己,不要复制

上一代

酒绿春浓
想了想为什么Kate一直宣称她与Spencer才是真爱,两人多么相爱。。。我猜想啊

Spencer是天主教徒,他不能与原配离婚。Spencer和Kate两人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一起,两人牺牲都巨大,因此她不得不常常对自己说:这就是真爱。所以她一直坚持面对记者和媒体说她与Spencer是真爱。不然她不能接受她对这段感情的付出。

她很强势,所以常常暗示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对的,这种自我暗示也许对她来说很健康,因此她可以活到95岁。

酒绿春浓
握手~~~自我修正的起因是意识到了问题,但修正的过程挺痛苦的。记得有个小故事说

一块儿石头非常羡慕佛像被万人膜拜。

佛像说:你没经历过被刀斧千雕万琢的痛苦。

修正,从字面体会都充满了刀斧雕琢的痛苦;但修正自己的行为本身是让自己更开心更快乐。在里面的辩证关系很有意思。

糯米粥
“ 这种自我暗示也许对她来说很健康”—看笑了,可不,比去看心理医生还有效

她这种心理暗示反正也没伤害到别人,还帮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挺不错的

我还读过一本书,说是大概80年代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美国男骗子伪装成需要帮助的年轻修女,给不少单身中年男通信。建立友谊后跟他们要钱。十年左右下来一共骗了上百万。

案发后,他的不少受害人出庭替他辩护,说是自己花的这些钱是最值得的,比任何钱都值得。“修女”的通信,让他们感到被看见,感到自己的价值。

我还挺同意这些受害者的

酒绿春浓
很有意思的案例。
核桃小丸子
这是把A君推上头号鸟人吗:)你个良心大大滴坏了的土豆。
土豆-禾苗
啊……你怎么可以去点击A君的话看呢……我把A君保护的好好的 :((
土豆-禾苗
读书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导师导读,一切都是白读;用颜色分解,是对学龄前儿童最恰当方法 :))
土豆-禾苗
"还有什么可求得呢"……有些人很容易满足;有些人不仅迟钝,还很………………………………我什么也没说啊
土豆-禾苗
“我的体会是强权政治对个人的影响很大”…++321,那个系统中的所谓“求同存异”,其实是非常邪恶狡猾且残暴的,可惜大多数

读书人并不明白,还朗朗上口用这类思维写文……无意之中都成就了独裁强权者。

糯米粥
等莎乐美的皮鞭一拿出来,估计你就吓晕过去,顾不上自封的导师光环
酒绿春浓
你想批评我就明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