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真的懂某个东西,就能说得清楚。这个话当然是对的,不过,问题出在:什么叫说清楚了,什么叫没说清楚?
比如:对一个小学生来讲,爱因斯坦的书他看不懂,是不是爱因斯坦没说清楚。还是人家已经说清楚,但你需要费几年时间才能听明白。
再如:对一个看不出红色的人,人家两个正常视力的人说要看红灯,他能否说人家没说清楚,没有用自己可以分辨的黄色和绿色描述那个事情?
佛教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佛是觉者、大觉者,而一般人是觉知力低下的迷人,世界发生的很多事情人们感觉不到,无知无觉、不知不觉,属于心理色盲,甚至更甚。圣经也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佛经,很多人读不懂,是佛没说清楚?还是你心理色盲看不明白?就我个人的经验看,修行前和修行念佛后,看佛经就是不一样,没有念佛的经历,那金刚经里的很多话就没有意义,而念佛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明白它原来在说这个事情,因为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佛教公案也是如此,不修就不可能看懂,因为心理色盲要靠修才能改进。
所以,沟通不畅,不一定是人家没说明白,而更可能是自己没能力听明白。特别是涉及佛教经典,更是如此。
=====
所有的宗教有个特点,都是小-博连读(小学到博士都接收),如果贸然进去,就类似一个人自学进入图书馆,一会儿翻一本天平测量,要测得准,再一会儿翻一本海森堡,又测不准了。搞得人非常混乱,不知道自己今天出去卖菜到底该测得准还是测不准,别人买一斤到底该给一斤还是给半斤?给的太准会不会显得没学问。
很多反对佛教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学的,不是民科而是民佛。。。民间佛教。。。
为什么佛教、老子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因为这两者都强调最后的结果是,你必须把眼睛治好,而普通人最大的爱好是从众、猜答案,如果大家伙说的都一样,就好像自己真的对了一样。
那些真正修行成功的人,知道彻底治好心理色盲是涉及到生死的大事,佛教说的,都是为了“了脱生死”。他知道如果告诉你答案,就类似考试告诉你视力表第一行、第二行等等是什么,那是骗你,而且人的大脑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想象力,它有时候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的实证到了(自己看见了),还是听说的(所以有很多人背佛经,就以为自己真懂了)。如果明白人(知者)告诉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他那个考试也蒙混过关过关了,但实际上他的视力并没有变好,最后的结果是,死的时候还会掉到坑里,救都没法救。(不过公案我也只知道一部分,但也理解了公案不是没道理)
所以,知道的人(知者:真正知道此事之利害关系的人)不会跟人说答案,特别是禅宗公案,那都是有含义,对于修道的人来讲,说的都是清清楚楚,不是没说清楚,不过要心理视力到了才能看明白。不是如色盲们哇哇叫的,“你没说清楚”!
这和一般世间的哲学不一样,哲学考个博士也就高兴,可以去玩了,所以不管你是背的、抄的、还是自己理解的,结果差不多。而宗教是要处理生死问题的,那必须自己看明白,别人无法替代。
因为哲学在思考,佛法要看见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的内容。
科学要看,佛法要看我怎么看,怎么见。
一会儿测不准。
任何水平的人都以为自己能消化,而且认为自己消化、理解的就是对的,进一步还要指导规范别人。。。
颠倒!
束缚、搞牺牲。
所以耶稣说:我要的是慈悲,不是牺牲。
达摩祖师也说,不要迷失了目的,要搞清楚佛教到底在干啥。不是为了束缚人的。解脱、解脱,解脱才是目的,就不是为了束缚。
看的人有这个直觉,如同有人一提到极权国家,就对韭菜有股怨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显得自己看问题很深刻。他们不幸已经是悲哀,不争,他们有多少争的本事。这世界是讲实力的。
发烧友插科打诨,有一次他关于美国时政的真情流露,我看出他是人精,他看出来问题的侦结,所以认为多说无益,对付主党的横行霸道,显然目前的和党实力不够,不团结,还有Rino,即使有高院制衡,现在众院在和党控制区,但实际的几个能操刀的大机构全在主党手里,上次的选举不用说了,摇摆州听谁的?何况大媒体一面倒,要不是小马哥稍微放点水,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我点过你了,你认为有色盲,也不要硬推眼药水,人都有盲区,那是业障和因果,所以一个好的传道者,他们必须是个洞察世事人情练达的人,甚至有很好的人格魅力的。他们知道与人保持舒适的距离建立关系取得信任,否则什么都是白搭,有时候需要恒久的耐心,直到人家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要滴眼药水,那样才起到明目清心的作用。
如果你一拿出眼药水,一群人蜂拥而至要用,你不寒而栗才怪,这样的人,别人一吆喝又会呼啦啦跑走了。
让爱因斯坦跟小学生讲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有毛病,还是小学生有问题?
但另一方面我也反观自己,到底还在补什么?。。。
我上文说到原子核和电子云。我觉得以前一门心事往原子核(问题的核心)进发,过了一个阶段后,回头看看,日常方面以前了解的少点。所以有点补,但补一下,意识到这是电子云层面的问题(日常生活都是化学层面),还是要再回头往核心走。
要斟酌用“执”,因为是双面刃,用不好走火入魔,我都见过,不管哪个宗教法门的,都有这样的事发生,很可惜。
你写的经常给我的感觉是“为了说服自己”,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找到那个扎根的那个点,还在说服自己的阶段
我其实前途一片光明,嗯。。。而且知道自己不死。。。
人类认识普遍颠倒,我想颠倒过来。颠倒何在?就是人们无法理顺生死和生活。
前几天因为看电商直播卖货,跟到俞敏洪和一个MBA张晓萌的对话,俞敏洪慷慨激昂说了半天人生的意义,要奋斗等等,最后不忘加了一句,但是人生最后是个悲剧,因为到头来就死了、什么都没了。
我其实挺欣赏俞敏洪的为人的,如果仅仅说世俗为人上,我觉得他已经很不错了,是可以信赖的人。
但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老俞你怎么这么没有信心?神爱世人,就是为了让人最后是悲剧的吗?人哪里会死呢?离开今生,也不过是换个新的身体和地方罢了,再进一步,或者连身体都不需要。
老俞(甚至可说是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一生,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世间的事业、成就上,是否划得来?慢慢越来越觉得这是颠倒,遗漏了重要的事情。
然后意识到,要以生死为主干,建立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以生活为主干,忽视生死。
不过,我也意识到了(只是还没习惯接受),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无法想象什么叫做“以解决生死为主”,也无法相信“生死问题可以解决”。
如果我彻底习惯了我和别人已经不同,那就不说那么多了。轻舟已过万重山,什么萨特康德弗洛伊德荣格都过去了。
如果中和一下,最好。进退有据,先看看有没有生意再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别担心没有彻底习惯这种不同。大伙儿有缘在网上聊,一方面是互相交流,另一方面多少都有点儿相互的“雾里看花”。
你因何那么在意别人色盲,如果你认为自己走出了至关重要修行的第一步,那就为自己喝彩,愿意坚持继续,想歇歇也行。
我就纳闷了,你为何那么在意别人是否能认识到修行的必要,是不是有机缘也想迈腿,是不是也真的愿意踏出那一步。
这不是情执贡高我慢是什么?
我对佛理宗教也有我的理解,但我很少大谈特谈,话赶话提一嘴罢了。信仰也好,刻骨铭心的爱情也罢,那都是一个人的秘密花园,岂是那么好拿出来晒的?
愿意信就可以信;不信对生活也没啥影响。
以前很多人不认识字,所以读佛经就几乎不可能,但是这不影响他们信佛拜佛,甚至得到解脱。
就是说,一旦解脱,慧眼就开了,肯定能明白佛经在说什么事儿。如六祖不认字,但是只要人读给他听,他就知道那段佛经讲的啥意思。
。。。
所以,和我说的不矛盾。看不懂佛经不是佛经写的不对,而是读者自己慧眼还没打开。
宗教问题就说别人是错的。我好心解释一下。。。想看眼就看眼,不想看也无所谓。。。
如果再加一句伽利略的话,也可以说:多么虔诚的无知啊!
原来从小接受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确实是太谬了,还是交给老天爷管吧。潜意识里灌了多少东西?!)
要说有没有情执,我以前也确实有下过那个种,中学时想发现真理,然后通知人类。。。
后来碰见一些人以后,确实被震撼到了,原来真理在佛等等人那里,早就知道。
一下子不知如何消化这个事情。
慢慢看清楚科学真理和佛教的究竟真理在哪个层次不同。
其实跟糯米的帖子也反映了我一点看法:
https://bbs.wenxuecity.com/culture/629704.html
一个人如果真的懂某个东西,就能说得清楚。这个话当然是对的,不过,问题出在:什么叫说清楚了,什么叫没说清楚?
比如:对一个小学生来讲,爱因斯坦的书他看不懂,是不是爱因斯坦没说清楚。还是人家已经说清楚,但你需要费几年时间才能听明白。
再如:对一个看不出红色的人,人家两个正常视力的人说要看红灯,他能否说人家没说清楚,没有用自己可以分辨的黄色和绿色描述那个事情?
佛教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佛是觉者、大觉者,而一般人是觉知力低下的迷人,世界发生的很多事情人们感觉不到,无知无觉、不知不觉,属于心理色盲,甚至更甚。圣经也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佛经,很多人读不懂,是佛没说清楚?还是你心理色盲看不明白?就我个人的经验看,修行前和修行念佛后,看佛经就是不一样,没有念佛的经历,那金刚经里的很多话就没有意义,而念佛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明白它原来在说这个事情,因为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佛教公案也是如此,不修就不可能看懂,因为心理色盲要靠修才能改进。
所以,沟通不畅,不一定是人家没说明白,而更可能是自己没能力听明白。特别是涉及佛教经典,更是如此。
=====
所有的宗教有个特点,都是小-博连读(小学到博士都接收),如果贸然进去,就类似一个人自学进入图书馆,一会儿翻一本天平测量,要测得准,再一会儿翻一本海森堡,又测不准了。搞得人非常混乱,不知道自己今天出去卖菜到底该测得准还是测不准,别人买一斤到底该给一斤还是给半斤?给的太准会不会显得没学问。
很多反对佛教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学的,不是民科而是民佛。。。民间佛教。。。
=====
为什么佛教、老子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因为这两者都强调最后的结果是,你必须把眼睛治好,而普通人最大的爱好是从众、猜答案,如果大家伙说的都一样,就好像自己真的对了一样。
那些真正修行成功的人,知道彻底治好心理色盲是涉及到生死的大事,佛教说的,都是为了“了脱生死”。他知道如果告诉你答案,就类似考试告诉你视力表第一行、第二行等等是什么,那是骗你,而且人的大脑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想象力,它有时候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的实证到了(自己看见了),还是听说的(所以有很多人背佛经,就以为自己真懂了)。如果明白人(知者)告诉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他那个考试也蒙混过关过关了,但实际上他的视力并没有变好,最后的结果是,死的时候还会掉到坑里,救都没法救。(不过公案我也只知道一部分,但也理解了公案不是没道理)
所以,知道的人(知者:真正知道此事之利害关系的人)不会跟人说答案,特别是禅宗公案,那都是有含义,对于修道的人来讲,说的都是清清楚楚,不是没说清楚,不过要心理视力到了才能看明白。不是如色盲们哇哇叫的,“你没说清楚”!
这和一般世间的哲学不一样,哲学考个博士也就高兴,可以去玩了,所以不管你是背的、抄的、还是自己理解的,结果差不多。而宗教是要处理生死问题的,那必须自己看明白,别人无法替代。
因为哲学在思考,佛法要看见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的内容。
科学要看,佛法要看我怎么看,怎么见。
一会儿测不准。
任何水平的人都以为自己能消化,而且认为自己消化、理解的就是对的,进一步还要指导规范别人。。。
颠倒!
束缚、搞牺牲。
所以耶稣说:我要的是慈悲,不是牺牲。
达摩祖师也说,不要迷失了目的,要搞清楚佛教到底在干啥。不是为了束缚人的。解脱、解脱,解脱才是目的,就不是为了束缚。
看的人有这个直觉,如同有人一提到极权国家,就对韭菜有股怨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显得自己看问题很深刻。他们不幸已经是悲哀,不争,他们有多少争的本事。这世界是讲实力的。
发烧友插科打诨,有一次他关于美国时政的真情流露,我看出他是人精,他看出来问题的侦结,所以认为多说无益,对付主党的横行霸道,显然目前的和党实力不够,不团结,还有Rino,即使有高院制衡,现在众院在和党控制区,但实际的几个能操刀的大机构全在主党手里,上次的选举不用说了,摇摆州听谁的?何况大媒体一面倒,要不是小马哥稍微放点水,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我点过你了,你认为有色盲,也不要硬推眼药水,人都有盲区,那是业障和因果,所以一个好的传道者,他们必须是个洞察世事人情练达的人,甚至有很好的人格魅力的。他们知道与人保持舒适的距离建立关系取得信任,否则什么都是白搭,有时候需要恒久的耐心,直到人家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要滴眼药水,那样才起到明目清心的作用。
如果你一拿出眼药水,一群人蜂拥而至要用,你不寒而栗才怪,这样的人,别人一吆喝又会呼啦啦跑走了。
让爱因斯坦跟小学生讲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有毛病,还是小学生有问题?
但另一方面我也反观自己,到底还在补什么?。。。
我上文说到原子核和电子云。我觉得以前一门心事往原子核(问题的核心)进发,过了一个阶段后,回头看看,日常方面以前了解的少点。所以有点补,但补一下,意识到这是电子云层面的问题(日常生活都是化学层面),还是要再回头往核心走。
要斟酌用“执”,因为是双面刃,用不好走火入魔,我都见过,不管哪个宗教法门的,都有这样的事发生,很可惜。
你写的经常给我的感觉是“为了说服自己”,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找到那个扎根的那个点,还在说服自己的阶段
我其实前途一片光明,嗯。。。而且知道自己不死。。。
人类认识普遍颠倒,我想颠倒过来。颠倒何在?就是人们无法理顺生死和生活。
前几天因为看电商直播卖货,跟到俞敏洪和一个MBA张晓萌的对话,俞敏洪慷慨激昂说了半天人生的意义,要奋斗等等,最后不忘加了一句,但是人生最后是个悲剧,因为到头来就死了、什么都没了。
我其实挺欣赏俞敏洪的为人的,如果仅仅说世俗为人上,我觉得他已经很不错了,是可以信赖的人。
但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老俞你怎么这么没有信心?神爱世人,就是为了让人最后是悲剧的吗?人哪里会死呢?离开今生,也不过是换个新的身体和地方罢了,再进一步,或者连身体都不需要。
老俞(甚至可说是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一生,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世间的事业、成就上,是否划得来?慢慢越来越觉得这是颠倒,遗漏了重要的事情。
然后意识到,要以生死为主干,建立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以生活为主干,忽视生死。
不过,我也意识到了(只是还没习惯接受),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无法想象什么叫做“以解决生死为主”,也无法相信“生死问题可以解决”。
如果我彻底习惯了我和别人已经不同,那就不说那么多了。轻舟已过万重山,什么萨特康德弗洛伊德荣格都过去了。
如果中和一下,最好。进退有据,先看看有没有生意再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别担心没有彻底习惯这种不同。大伙儿有缘在网上聊,一方面是互相交流,另一方面多少都有点儿相互的“雾里看花”。
你因何那么在意别人色盲,如果你认为自己走出了至关重要修行的第一步,那就为自己喝彩,愿意坚持继续,想歇歇也行。
我就纳闷了,你为何那么在意别人是否能认识到修行的必要,是不是有机缘也想迈腿,是不是也真的愿意踏出那一步。
这不是情执贡高我慢是什么?
我对佛理宗教也有我的理解,但我很少大谈特谈,话赶话提一嘴罢了。信仰也好,刻骨铭心的爱情也罢,那都是一个人的秘密花园,岂是那么好拿出来晒的?
愿意信就可以信;不信对生活也没啥影响。
以前很多人不认识字,所以读佛经就几乎不可能,但是这不影响他们信佛拜佛,甚至得到解脱。
就是说,一旦解脱,慧眼就开了,肯定能明白佛经在说什么事儿。如六祖不认字,但是只要人读给他听,他就知道那段佛经讲的啥意思。
。。。
所以,和我说的不矛盾。看不懂佛经不是佛经写的不对,而是读者自己慧眼还没打开。
宗教问题就说别人是错的。我好心解释一下。。。想看眼就看眼,不想看也无所谓。。。
如果再加一句伽利略的话,也可以说:多么虔诚的无知啊!
。。。
原来从小接受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确实是太谬了,还是交给老天爷管吧。潜意识里灌了多少东西?!)
要说有没有情执,我以前也确实有下过那个种,中学时想发现真理,然后通知人类。。。
后来碰见一些人以后,确实被震撼到了,原来真理在佛等等人那里,早就知道。
一下子不知如何消化这个事情。
慢慢看清楚科学真理和佛教的究竟真理在哪个层次不同。
其实跟糯米的帖子也反映了我一点看法:
https://bbs.wenxuecity.com/culture/629704.html